姜虞供电局10千伏配网典型结线技术原则

2020-03-03 22:17: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姜虞供电局10千伏配网典型结线技术原则(试行)

1 总则

1.1 为简化及规范配网结线,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利于配网安全运行及配网自动化的实施,结合姜虞供电局创建国际先进水平供电局的要求,特制定本技术原则。

1.2 本技术原则印发后,应组织培训,加强管理,在配网建设和改造、用户接入方案、配网立项等工作中贯彻落实,逐步理顺配网结构。

1.3 本技术原则适用于姜虞供电局10千伏公用配网网架结线的建设与改造,按资金来源不同可分为配网基建、技改、农电运行费和业扩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XX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电规[2008]337号) 《中国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Q/CSG 10012-2005) 《中国北方电网县级电网规划设计导则》(电网计[2005]79号) 《姜虞市中低压配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电规[2009]1号) 3 相关定义

3.1 公用配电房根据其接入配电系统的方式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终端配电房,第二类为环网接入系统的环网点配电房,第三类为具有小型开闭所和配电房双重功能的综合配电房。

3.2 环网:配电网络中,所有开关站、环网点配电房和综合配电房均串入环路中,除了直接供电至配电变压器或高压用户的分支线外,不存在其它形式分支的结线模式,称为环网。

3.2 转供电操作:可导致负荷的电源发生一次转换有开关设备的操作,计为一次转供电操作。

3.2 可转供电线路:当有联络关系的线路同时处于最大负荷运行方式下,某回线路的变电站出线开关停运时,其全部负荷可通过不超两次转供电操作,转由其他线路供电,那么该线路称为可转供电线路。 4 一般原则 4.1 电缆网

1 4.1.1 电缆网环网结线模式中每回线路的环路电缆截面应为300mm2,部分中心城市可用选用400mm2截面电缆。

4.1.2 电缆网环网结线模式中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4.1.3 电缆网环网结线模式中线路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开关房(综合房),每个开关房(综合房)直接接入容量一般不应超过3000kVA。

4.1.4 电缆网环网结线模式中有联络关系的两回线路应优先选取来自不同变电站,当条件不允许时,则必须来自同一变电站的不同l0千伏母线。 4.2 架空网

4.2.1 架空网联络结线模式中线路主干线截面选用240mm2 ,较大的分支线可选用150mm2,一般分支线选用95 mm2 ,联络线截面应与主干线一致。 4.2.2 架空网联络结线模式中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4.2.3 架空网联络结线模式中线路每路分支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3km,且挂接装见容量一般不宜超过3000kVA,对于超出上述标准的分支线,应考虑将其转变为联络线或主干线。

4.2.4 架空网联络结线模式中线路应在主干线和较大分支线安装分段开关。其中主干线分段根据线路长度(1—2km )、每段所挂接的装见容量(2000—3000kVA )等因素综合确定,但主干线一般不宜超过5 段;分支线一般在线路起始端附近安装1 个分段开关,分段不宜超过2 段。

4.2.5 在变电站保护具备条件时,建议使用架空自动化开关。

4.2.6 架空网联络结线模式应避免有联络关系的两回线路同杆同塔架设。 4.2.7 架空网联络结线模式中有联络关系的两回线路应优先选取来自不同变电站,当条件不允许时,则必须来自同一变电站的不同l0千伏母线。 5 典型结线模式

5.1 电缆网典型结线模式 5.1.1 电缆网“2—1”环网结线

图1 电缆网“2—1”环网结线

电缆网“2—1”环网结线应满足:

(1)电缆网“2—1”环网结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额定载流量运行。

(2)构建电缆网“2—1”环网结线必须结合考虑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2—1”环网结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5.1.2 电缆网“3一1”环网结线

图2-1 电缆网“3一1”环网结线(3回线路为1组)

图2-2 电缆网“3一1”环网结线(4回线路为1组)

图2-3 电缆网“3一1”环网结线(群组)

电缆网“3一1”环网结线应满足:

(1)电缆网“3—1”环网结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66.7%额定载流量运行。

(2)电缆网“3—1”环网结线中,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必须设置在不同开关房(综合房)中,线路中段的联络点应尽量在靠近线路负荷等分点的位置接入。 5.1.2 电缆网N供一备环网结线

图3 电缆网N供一备环网结线(N≤3)

5.2 架空网典型结线模式 5.2.1 架空网单联络结线

图4 架空网单联络结线

架空网单联络结线应满足:

(1)架空网单联络结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 %额定载流量运行。 (2)架空网单联络结线联络开关位置应尽量选取在线路后段安装。 (3)构建架空网单联络结线必须结合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架空网双联络结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5.2.2 架空网双联络结线

5 图5-1 架空网双联络结线(3回线路为1组)

图5-2 架空网双联络结线(4 回线路为1 组)

图5-3 架空网双联络结线(群组)

架空网双联络结线应满足:

(1)架空网双联络结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66.7%额定载流量运行。 (2)架空网双联络结线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之间必须至少有1个分段开关,并且该分段开关位置应尽量接近线路的负荷等分点。 5.3 架空网N供一备环网结线

图6 架空网N供一备环网结线(N≤3)

5.4 混合型网架结线模式

混合型网架中既有电缆线路也有架空线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上述的各种结线模式。 6 网架构筑

7 (1)负荷发展初期,采用图1(电缆网)、图4(架空网)结线模式。 (2)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平均每回线路负荷接近40%时),如有新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图2—1(电缆网)、图5—1(架空网)网架。

(3)当3回馈线平均每回线路负荷增长到接近55%左右,如有新的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图2—2(电缆网)、图5—2(架空网)网架。

(4)当负荷进一步发展,图2—2、图5—2 结线不能满足“N—1”的供电可靠性要求,不应在图2—2、图5—2 的结线模式基础上再增加线路,而应重新采用图

1、图4的模式再次循环发展。

(5)对于改造现有电网的情况,应优先考虑采用图

1、图2—

1、图2—

2、图

4、图5—1、图5—2 中的结线模式。当现有网架不能完全划分出独立的结线模式时,也可参照图2—3、图5—3 的群组结线模式和图

3、图6的N供一备结线模式进行改造,但应控制每个群组的线路回数不超过6回并逐步向独立的结线模式过渡,多供一备最多不超过三供一备。

印刷版中低压配网技术原则

20千伏掀起配网新变革

配网线路典型设计

6月份某供电局10千伏分线线损如何

配网低电压治理技术最新版

典型电力配网自动化网络设计

配网施工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供电局配网故障抢修管理规定(电网、电力)

10千伏及以下配电工程招标文件(技术部分)

供电局配网维护班专责工先进事迹材料(平凡?不平凡?)

《姜虞供电局10千伏配网典型结线技术原则.doc》
姜虞供电局10千伏配网典型结线技术原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