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约》10分钟讲课 教案

2020-03-02 06:59: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八分钟讲课 教案

《有约》

一. 教学目的 1.学习这首诗歌

需了解作者简介、“永嘉四灵”、大致诗意、作者情感、写作手法

2.学诗中,教授学生如何从诗的内容里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板块

1.简单介绍一下诗人以及所在的“永嘉四灵”和诗风特点(1分钟) 2.以关键字的方式来认识诗歌内容

 季节:黄梅时节 处处蛙 时间:过夜半  天气:家家雨

 环境:家家雨 处处蛙(吵闹)  等待结果:有约不来  作者干什么:闲敲棋子

其中重点讲述一下:黄梅天气 灯花

3.从诗中把握作者的情感

 黄梅时节、家家雨:以天气来衬托烦闷之感(以景衬情)  处处蛙:闹静对比,更给人一种幽寂、凄清之感,反而使诗人思绪更加扰乱(对比)

 闲敲棋子:这种姿态貌似很闲逸其实反映作者内心的焦躁,孤灯待客的急切心情

 落灯花:乃时间之久,侧面衬出诗人久等客人不至的不安与惆怅心情。(侧面烘托)

4.总结

 情感

 写作手法:对比衬托、侧面烘托、情景交融 三. 教学内容

(一)

老师:跟朋友相约出游,久久等待就是不见伙伴,这个时候大家是什么心情啊?

同学:(七嘴八舌):无奈、烦闷„„

老师:南宋诗人赵师秀也有一次这样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什么心情吧!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著名诗歌《有约》。

老师:赵师秀是谁呢?给大家一点时间来看看简介,然后我请同学背着书来讲一讲。(写题板关键字:黄梅时节 家家雨、处处蛙、闲敲棋子、落灯花)

老师:好了,聪明的各位一定都记住了吧,下面我来抽同学回答一下他的个人资料。

抽了一位学生

老师:赵师秀的字号?什么代表之一? 学生回答(一般能回答的上) 再抽一位同学

老师:你知道“永嘉四灵“其他三位是谁吗? 学生(估计回答不上)

老师:赵师秀和徐玑、徐照、翁卷合称“永嘉四灵“。他们的诗风都颇有“灵秀”之气,开创了南宋“江湖派”的风格。

(二)

老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诗歌。首先,黄梅时节,可以看出季节是?

学生:夏季

老师:那还可以从什么字眼看得出呢? 学生:处处蛙

老师:很好。黄梅时节,相信各位在上海读书的同学肯定深有感触。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会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多雨天气。黄梅时节,阴雨连绵,家家户户都因这雨而无法出门。这连绵不断的雨,给人带来一种什么感受?

学生:烦闷„„

老师:好,让我们看看处处蛙。长满水草的池塘旁,处处都是青蛙吵闹的叫声。如此闹腾的蛙鸣,更加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学生:烦躁

老师:青草池塘,给人一种夏日幽静的感觉,然而热闹的蛙鸣与之形成对比,在给人一种凄清、幽寂感觉之余,反而将这种不安、烦躁心情加深。

老师:再看看下一句,作者等到朋友了吗? 学生:没有,因为“有约不来“ 老师:那等待的时间久不久? 学生:久,因为“过夜半“

老师:跟朋友相约,可已经到了半夜还没有见到一个相约的人。哎,这朋友太不守时了吧。那么赵师秀在干什么呢?

抽一个同学 学生:闲敲棋子

老师:没错。那我把这句翻译成“诗人在悠闲地敲打着棋盘上的棋子“好不好?

学生:回答

老师:所以说读诗一定要结合语境,上下文。这种姿态看似很闲逸,但是反映出作者内心的烦躁。一边敲打着棋子,一边在猜测朋友怎么还不到。真是越想越急切。再加上这不停的雨,潮湿的环境和吵闹的蛙鸣,真是烦上加烦啊!

老师:什么叫“落灯花“呢。古代的人都用的是油灯来照明。油灯的灯芯久燃成灰,结成了花形,因而称”灯花“。那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等待客人很就很久了。

(三)

老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整首诗作者通过写撩人思绪的环境和“闲敲棋子”这一个细节的渲染,描绘了诗人雨夜等待客人来访的情景,并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道出了自己因客人久不至的烦躁、急切之情。

老师:通过这首诗呢,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读诗的方法。如何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呢,我们要学会从关键词入手,并学会结合一种情景和联系上下文,然后更好的体会出诗人的感情。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10分钟讲课详细教学过程

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讲课教案

《《有约》10分钟讲课 教案.doc》
《有约》10分钟讲课 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