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 教学流程设计

2020-03-03 01:01: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杨氏之子》教学流程设计

课前交流:我叫金诗玉,来自杞县大同小学。同学们欢迎我吗?

有个动作你会做吗?(示范举手)据说呀,经常这样做,可以使人更聪明。上课前我有几句话想说给同学听,谁能听懂它们的意思请举手。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温故而知新。我刚才说的话和我们平时说的话感觉一样吗?想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再学一遍《10.杨氏之子》。希望我们能‚温故而知新‛,有新的收获。上课!

一、谈话导入,释题。

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10.杨氏之子》(板书)。读一遍!氏,翘舌音,再读!什么意思?

2、解释课题。杨氏,就是姓杨的人家。杨氏之子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二、引导学生读通读顺。

1、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书读得怎样?下面我请五个同学来读,一人读一句,请你来读第一句。(适当评价,如: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声音洪亮。)(当学生读到:‚孔指以示儿曰‛这句话的时候,引导学生再读:这句话最难读,你读得真好,你再给大家读读。)

2、最后两句话里有一个字,跟老师一起写,(边写边说)一竖,横折……写得扁扁的,一起读——曰。这在古文里就是说的意思,古人对话的时候经常用到,课文最后两句就是古人的对话,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3、范读:(看来,同学们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过,要读好文言文,更要读出节奏,正确停顿。老师已经标上了停顿的地方,(出示课件表停顿的这一页)听老师读。

4、学生练习读。(来,大家照着练一练。)

5、指名读。(谁愿意来读。)

6、齐读。(如果学生语速较快,当读完第一句时,立刻叫停,示范起头,再读)

7、小结:(深情地感叹)真是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真好听!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的文言文的节奏感!

三、理解文言文的大意。

1、我们读出了它的节奏,更重要的是读懂它的意思,那怎样才能读懂呢?(生说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后板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

2、再读。(不过,还有一种方式,我们在读白话文时也经常用到,那就是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思考,或者借助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用上这些好方法,自己试着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如果有疑惑,可以用铅笔在疑惑处标上问号。)

3、质疑。(你现在有疑问吗?不妨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4、(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疑问) 预设:‚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引:同学们,你们看看图,图中有几个人?一个是谁?另一个呢?孔君平指着的是什么?‚此是君家果‛,此指的就是——杨梅。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引:这句话你觉得最难在哪里?(根据学生的回答,请生解决。实在回答不了,再解决关键字,如:夫子,那是对有品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如孔子 孔夫子 孟子 孟夫子,这里的夫子指谁呀?孔君平。)

5、生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自己练习说意思。(好,看来大家已经基本知道文章的意思了,下面自己再练习一下,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6、指名说意思。

四、品杨家小儿的聪慧。

(一)体会小儿巧应对。

1、你看,全文五十来个字,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谁呀?(杨家小儿)这个小儿怎么样啊?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呢?(聪慧 板书:聪惠)

2、杨家小儿到底是怎样的聪慧呢?再用笔勾画你认为聪明的句子,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怎么看出他聪慧的?

3、生自由汇报。

4、引: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孔君平说,这杨梅是你家的果子,难道这杨梅不是杨家的果子吗?(生大概说出他的理解)

5、那杨家小儿怎样回答的?为什么杨家小儿会扯到孔雀身上呢?(生说大概的理解)

6、哦,原来是这样的,杨梅姓杨,杨家也姓杨,所以孔指以示儿曰:(手势,示意读‚此是君家果‛),孔雀姓孔,孔君平也姓孔,所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7、你们觉得这小孩回答得怎样?这正如开头的一句话,小儿是甚——聪慧!

8、拓展训练。梅君平柳君平毛君平骆君平等。

9、应对得真巧妙啊!(板书:巧应对。

(二)体会小儿反应块。

1、还有哪儿可以看出杨家小儿甚聪慧?

2、‚儿应声答曰‛请问,这‚应声‛是什么意思?(马上)我们还可以换成什么词?那换成四个字呢?(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3、你体会到小儿怎样?(生答)是啊,杨家小儿多快的反应啊!(板书:反应快)

(三)读中玩味。

1、看来,这一曰一答真有意思,我们来多读几遍。下面男生是孔君平,女生是杨家小儿。起头读。

2、我再请两位同学来分角色读。(读完后评价:你们读得很认真,也很流利,不过,我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3、看插图。(我们读书要有画面感,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当时情景,可能会读得更好。 (出示图画)来,我们看看插图,你来说说孔君平他可能是什么神态和动作?杨家小儿呢?你能从你的描述中感觉到什么?)

4、我们读文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来,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请看,这个‚呼‛字是什么意思?(喊),大呼小叫,孔君平在别人家里大呼小叫,是不是不礼貌?(从这个‚诣‛看出他有礼貌),不是,这个呼不是简单的喊叫,而是一种喜爱,亲昵!谁来呼一下杨家小儿?多么亲切,多么有趣的画面啊!

5、再读。(你们再试一下,加上动作和神态,体会当时孔君平对杨家小儿的喜爱,你读起来会更有滋味。同桌再练读)

6、表演读。

(四)懂礼仪。

1、孔君平拿杨家小儿的姓氏开玩笑,而杨家小儿也用姓氏来回敬孔君平,这样不是显示出杨家小儿不懂礼貌了吗?他到底有礼貌没有。

2、体会‚为设果,果有杨梅‛。 是啊,客人来了,没有大人的吩咐,便用水果招待客人,热情大方、彬彬有礼。

3、‚此是君家果‛,他直接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加上‚未闻‛呢?(生自由说)这就是说话语气的委婉,你看,杨家小儿岂止是懂礼貌,他很懂事,讲规矩,懂礼仪。板书:懂礼仪。

五、熟读成诵。

多有趣的故事啊,多凝练的语言啊,如果我们试着把这段话背诵下来,边背诵边想象情景,那是多美啊!(生背诵。)

六、介绍《世说新语》

这个故事出自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也很有趣,老师找来了两段,我们不妨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感受到这文言文不愧是一座巨大的文学宝库。

七、课堂练习

八、总结,布置作业

‚温故而知新‛,不知同学们重温这一课,有没有新的收获?来看一下作业。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语言的艺术,让语言的魅力与我们相伴到永远!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_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 教学流程设计.doc》
杨氏之子 教学流程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