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试经验总结

2020-03-03 23:30: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考研初试经验总结

考研是一件既锻炼身体又锻炼意志的事情,缺了哪一个,都撑不下来。

考研战线不宜拉的太长,如果从3月份开始就每天10来个小时泡在图书馆里,到最后,肯定没有了冲刺的经历。比较正常冲刺的时间就是从9月份开始,在之前每天只要保持看书,保证看书的感觉就可以了。

英语应该尽早来看,因为英语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提高了的东西,建议用书是朱伟的恋恋有词和配套的视频,内容比较搞笑,而且也挺全面的,比自己一个一个的背单词效率要高很多,而且更容易记住。15年的那一版讲的是十几年的真题里出现的词汇,16年那一版讲的是从06年到15年的词汇,其实无论那一版,只要一直坚持听,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提高,至少能读懂文章内容了。

英语真题,我的建议是买黄皮书或者考研一号,都挺不错的,我认为,不要做什么模拟题,因为模拟题跟真题的路数完全不同,真题是要一遍一遍的来参悟的。还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真题阅读4篇,20个选择题,40分。真题阅读至少过3遍,多了5遍都可以。因为真题是你英语中的唯一一本带有题目的资料。在后面对真题进行分析总结的时候,会发现能用很长时间,这是很正常的。比如第一遍单词,一篇文章大概就要1H,在分析句子的时候可能一篇文章要2H,这都是很正常的,不要觉得自己花费时间过长,所有人这样做都是这么长时间,不要心急。

第一遍:做真题的主要目标是单词,把真题里包括题目中所有的单词都要过一遍,不会的就抄下来。在知道所有单词的意思之后,就可以把整篇文章用自己的话进行翻译。

第二遍:主要目标的句子,在你认识了单词的基础上过句子,讲真题的书里都会帮你把真题拆分成一句一句的,进行分析,你的任务就是搞懂句子到底是怎么翻译出来的,尤其是长难句。

第三遍:主要目标就是题目,把你前两边做的结果都找出来,对应着错的题目,进行分析,真题里的题目共总就有那么几种,学着从题目中去找对应的答案,以及如何对真题里对应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总结主旨的题目,是总揽全局的看,而不是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点。单词意思辨析,可以大概了解句子的内容,或者根据单词本身的词根词缀进行分析,再与选项比较。

后面的第四遍,第五遍什么的就是复习,复习,再复习。

然后就是作文,我知道你的英语要求肯定不高,所以就不用很用心的准备各种素材什么鬼的,你要做的就是多背一背真题后面的各种给的范文,注意,这只是给你一些语感的。并不要求你上场的时候真的写那种文章,英语一大小作文30分,你可以只要求22分这样就可以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背模板,我背的模板还是朱伟的小黄书作文,里面有模板,自己组合,背下来,考场上你能节约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写别的题目。或者你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那回头我帮你找朱伟讲的作文应该怎么写,你把视频看看,自己琢磨琢磨,写几套自己的模板也可以,至少跟别人的重复率会低很多。

完形填空真的可以忽略,因为我从来没有做过,我在考场上所有时间都用来除了完形填空之外的题目上了,说了你可能不信,可能你用了半个小时做的完形填空还不如我用一分挣做的得分高。你可以试试你完型能得几分。20个空,10分,真题里A,B,C,D肯定是各五个,所以,20个全选一样的就可以得2.5分,这是保底分。

翻译这种事情是我无能为力的,因为我的翻译也是一塌糊涂,看了朱伟的视频,我觉得我可以大致的把意思翻译出来,因为最后的时间我都没有看单词,所以好多单词不认识,只是知道它的情感的怎么样。翻译10分。 最后要讲的就是新题型,不要问我新题型是什么题型,因为我也不知道,新题型有很多种,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难。这种题型我也是无能为力的,虽然我的新题型做的很不错,得分率很高,但我真的没有用到什么技巧,我只知道它很容易,至少对我来讲是这样。共5个空,10分。

政治,不需要那么早看,真的不需要,无论你听谁说,政治真的不需要很早开始!从8月中旬甚至九月份开始是完全足够的。政治的资料不用很多,只认准肖秀荣就可以,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1000题,时政,肖8和肖四,大不了最后再来一本风中劲草,传说中高度凝练的知识点,没有一句废话,只在最后一个多月才出来。知识点提要是类似大纲的东西,大纲内容也很多,知识点提要也很多,大纲比较官方,知识点提要是跟1000题配套的比较好用,所以,两个只需要一个就可以了。

你可以把1000题做两遍,当然是只做选择,分析题基本上不用做,看看就行了。 第一遍:跟着你看知识点提要的进度来,看几章,就做几章的题目,不要在书上写答案,找个本子写,因为这本书你还要做第二遍。把错的题目在答案解析里画出来,跟着解析来。第一遍单选正确率应该在70%左右,多选正确率应该在55%左右。

第二遍:做题目,然后对答案之后再对应知识点提要。把两次做错的题目都在1000题里标出来,把知识点也写在里面,以后时间,你就可以用它进行复习。第二遍单选正确率应该突破85%,多选正确率应该在65%-70%.政治试卷100分,选择(包括单选和多选),分析各50分。分析题,就算写的再多也不可能拉开很大的距离,但是选择不一样。多看几遍知识点提要,不需要你背下来,但是你要眼熟,你要知道。其实政治考研最主要的是抓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因为一题两分,无论是多选少选都没有分,所以多选错两个的人跟多选错八个的人差距会很大。肖四,肖八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肖四里的大题要背下来,背下来,背下来!因为命中率真的很高,很高,很高!!!我会讲17年政治考研基本上每一大题都被命中了!!!

提示:我第一遍看知识点提要的时候并没有做题,只是看视频,把内容看了一遍。第二遍看知识点提要的时候,每天读两章(大概是这样,内容少就3章,内容多的1章都分两天看),看完之后就去做题。题目真的是混眼熟,混眼熟,混眼熟,绝对不需要你一字不拉的背下来,因为它是选择,不是分析。多看几遍知识点提要绝对没有坏处,而且不要略过什么,因为他说的非加粗的内容真的会考到。而且你可以自己关注肖秀荣的微博,上面会有很多资料。分析就是背套话,真的是一套一套的,什么跟什么事辩证统一的,两者既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就这种套话,反正你背肖四的时候就会知道。

专业课的话我不是很了解你们专业,但是我很想跟你说,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侧重点,选好学校之后对应的书要买,泡论坛,泡群,找资料,这是必须的。真题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但是你要去问那些考过的人,他们会知道真题有没有重复率,如果有,那就不要犹豫,背真题。看书大概从4-5月就可以开始了,毕竟一开始你的效率肯定也不高,也没有什么紧迫感,如果有时间就把书多看两遍,或者买到的资料多看两遍。真题第一遍过完,最迟就是九月底,

首先就是要把书过一遍,这一遍就是要对你后面做真题提供一个帮助,至少在做真题的时候你知道在书的哪里。这一遍你只要在书上做一些笔记就可以了。

接着就是要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你应该先把一套真题做一遍,然后你就会发现,你基本上都不会,这就对了,你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的目标就是把这些不会的东西搞懂。认认真真地做真题,把任何的知识点都当回事,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真题里的知识点从书上抄下来,做笔记了。记住顺序是这样的:做一遍真题——找出真题对照书里的知识点,对应别人的答案,写出自己的答案——将知识点抄在笔记本上。这一遍是很浪费时间的,大概一开始要花费4-5个小时的时间能整理完一套真题,后面就轻松了,因为我考的学校有重复率,后面重复的知识点就不用整理了。

然后,就是在你把真题过了一遍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始看第二遍书了。这个时候相信你已经知道了你报的学校考试的侧重点在哪些章节了吧。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做笔记了。觉得不会考的内容笔记也要做,只是详细程度不一样。重点章节要一字不拉的看下来。弄懂,吃透,背会。因为你要知道真题并不代表一切,他就算有重复率那也是一部分,肯定还会考到一些以前没有考到的知识点,所以,看的第二遍书是非常有意义的。注意,这个时候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的,有时候我一上午的4个小时的时间就用在上面了,整理出了一章的内容。而且在这一遍过书的时候你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体系跟框架,能自己梳理清楚知识点。

再然后就是看真题,真题有什么题型,大致内容是怎么样的,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怎么样回答。

在你看书的这段时间,不要把真题给丢了,要一直看着你总结的东西,背一背或者只是每天翻一翻。后面就是有计划的不断进行复习,看书,看资料,看真题,背笔记,背资料,背真题。

最后的冲刺阶段就要开始猛背书,把你所有的整理的内容都记得很熟练就可以了。

买真题时候的注意事项:

1.真题有没有配套答案,有没有答案,会关系到你做真题的时间,而且有答案会好很多,在有些题你找不到或者拿不准的时候答案很重要。 2.真题答案是部分答案还是所有答案。

3.真题的真实度,你可以上网搜一搜你们学校的真题,然后与别人卖的真题做比较,千万不要被忽悠了。

4.真题的跨度,从多少年到多少年,最新的真题有没有,以及有没有答案。

5.买的资料不一定要很多,因为太多了你也看不完,主要是它有没有很有用。可能有些整理的资料很有用,也有可能学校内开的辅导班的资料很有用。这都说不定,要多问。 6.资料可以从贴吧里找人,群里找人,百度上找论坛,考研帮找,淘宝上买,反正用尽你所有的能力去找资料,多看看总没有坏处。

数学,这是我完全不了解的一科,各种资料你就去各大论坛找吧,反正我知道他们用的比较多的书就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张宇的。然后就听视频,刷题,刷题再刷题。

考试时需要带的东西:

黑色水笔,2B铅笔/2B自动铅笔,橡皮,小刀(专业课用来拆封试卷的),身份证,准考证(准考证记得多打印几份,也可以和你同学之间互相保存一张对方的准考证),计算器(如果你们允许带)。

不需要的东西:

手表/电子表(每一个教室都有钟,老师是不允许带表的,而且考试结束前15分钟会有提示)

固体胶(现在封试卷都是用的带胶的封条,老师发的每人一张,还要在骑缝处签名的,所以固体胶真的没有用)

考研初试经验总结(复习计划)

9考研初试

考研初试经验

考研初试旅程

考研经验总结

考研经验总结

考研经验总结

考研经验总结

考研经验总结

考研经验总结

《考研初试经验总结.doc》
考研初试经验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