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工作讲座

2020-03-02 04:01: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会务工作讲座

(一)

会议是现代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一种经常的广泛的活动形式。开会,同人们关系极为密切;而组织安排会议,则同秘书部门、秘书工作人员的关系极为密切。这里,着重介绍一下会议秘书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特别是针对基层特点,作一些有针对性、可借鉴性的介绍,以期对各地的会议秘书工作有所帮助。

一、会务工作的基本概念

会议的概念 会议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比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委会、厂长办公会等;二是指一种经常商议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比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我们这里讲的是指前一种。它至少包含四个要素:(1)有组织;(2)有领导;(3)商议事情;(4)集会。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成其为会议。

会议的作用 在我国,会议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集体领导的基本方法之一,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行决策,布置工作,调查研究,交流经验,统筹协调,纠正失误,解决问题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会议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会议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也不意味着会议越多越好,开得时间越长越好,相反,那种流于形式的会议不如不开。正确的态度是,会议不可不开,也不可多开;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能沉溺于“会海”;既要提高会议效率,也要讲求社会效益。

会议的类型

(一)按照会议规模(即参加人数多少)划分,主要有4种:(1)小型会议,人数少则三五人,多则几十人,一般不超过一百人。(2)中型会议,人数在一百至一千人之间。(3)大型会议,人数在一千人至数千人以上。(4)特大型会议,人数在数万人以上。例如节日集会、庆祝大会等。

(二)按照会议性质和内容划分,主要有5种:(1)规定性会议,即法定的必须按期召开的各种代表大会。(2)日常性会议,即领导机关、领导同志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研究和处理日常工作的会议。(3)专业性会议,即为研究某项工作,讨论和解决某个问题而召开的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4)纪念性会议,即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重要节日而召开的会议。(5)座谈性会议,包括各种各样的座谈会、茶话会等。

(三)按照会议形式划分,可划分为两种:(1)有会有议的,多数会议属于这种类型。(2)会而不议的,例如报告会、传达会、动员会、表彰会、纪念会等。

(四)按照时间划分,可划分为定期性会议和不定期会议,还可以划分为多次性会议和一次性会议。定期性会议也叫例会,到预定时间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召开,不定期会议则视情况灵活掌握,必要时随时召开。多次性会议是指需要开两次以上的会议,一次性会议是指只需要开一次的会议。

(五)按照会议阶段划分,可划分为预备会议和正式会议。预备会议是整个会议的组成部分,是为正式会议做准备的会议,但在职权和效力上同正式会议有所区别。

(六)按照开会手段划分,可划分为常规会议和电子会议。常规会议即传统性的会议,电子会议指电视会议、卫星会议、电脑电话会议、电子计算机会议等。

会务工作 会议从筹备到善后,有一系列会议秘书工作(也叫会务工作),会务工作做得

好坏,是影响会议质量和会议效果的重要因素。会务工作包括秘书工作和行政事务工作两部分,重要会议还包括安全保卫工作。

会务工作的特点 第一,政治性。在阶级社会中,会议秘书工作从来都依附于一定的阶级、政党并为他们服务。第二,服务性。会务工作是随着开会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给会议提供方便条件,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保证开好会议。第三,被动性。会务工作的辅助地位决定了它的被动性。第四,事务性。无论是值班接传电话,还是记录整理简报,很多环节都有较强的事务性,繁杂而琐碎。但是,正是通过这些事务性工作,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这种事务性工作中蕴含着极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有时一个很小的事务性工作未做好,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个大的政治问题。第五,综合性。由于会务工作是直接为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召开的会议服务的,会议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参加会议的各种人才济济,知识渊博,要做好会务工作,需要了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特别是管理学知识,需要掌握同本职工作相联系的各方面的情况,需要掌握使用各种为会议服务的自动化、电子化设备的技能和本职工作的业务知识,要求会议秘书工作人员成为“通才”和“杂家”,能够从全局出发观察与考虑问题,有高度综合的眼光与能力。当然,会议秘书工作也有它的专业性,如办事能力,写作能力、记录技术等。会议秘书工作的综合性与专业性是互相渗透的、相辅相成的。会议秘书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专业化水平;会议秘书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越高,总揽全局的综合能力也就越强。第六,保密性。我国无论大小机关、单位,许多重要事情都通过会议讨论后作出决定。因而,许多会议如省委常委会、县委常委会等日常工作会议的内容都有很强的机密性,保守会议秘密,理所当然地是会议秘书工作的任务之一,需要慎之又慎。第七,时间性。会议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有很强的时间性。作为与会者应遵守时间,按时参加会议。作为会议秘书工作人员更应有高度的时间观念,决不能出现诸如与会者已到齐了,会议记录人员还未到或是会场还未布置好等现象。

会务工作讲座

(二)

作者:刘珏

二、会前准备工作规程

(一)拟定会议工作方案。这是会议工作的蓝图,应当认真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会议名称、内容、会期、规模、参加人、日程和议程、会议开法、会议的组织领导、会议的宣传报道、会议文件印发范围、会议记录简报工作、会议经费预算、食宿安排、保卫和保密工作等。

(二)选定、安排议题。开会是为了讨论问题,进行决策,会议讨论的问题、决策的对象,就是议题。大中型会议的议题由会议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确定。日常会议的议题,有的由分管某项工作的领导同志提出,有的由下级机关或者根据领导同志指示准备议题,然后将收集到的议题进行筛选,加以修改充实,报请有关领导审查后,按周、月或季度统筹安排。

安排会议议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下一级会议可以解决的或者个别领导同志可审批解决的问题,一般不要安排上级会议讨论;二是党的会议同政府的会议讨论的议题要有所区别;三是提交会议讨论的议题,一般要有简要的文字材料,并在开会前几天经领导同志审批后,发给有关同志阅读,准备意见;四是临时提出的一般议题不宜仓促安排,以保证会议质量;

五是一次会议议题不能安排过多或过少,要测算每个议题大致所需时间,合理分配,一般以安排一个主要议题和一二个小议题为宜;六是尽可能地将同类性质的议题提交一次会议讨论;七是应准备一些后备议题,以便在会议进展顺利、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提供会议讨论。

(三)拟定会议议程、日程和程序。议程,是会议所要通过文件、解决问题的概略安排。用简练文字逐项写出即可。日程,是在一般时间内会议进程的具体安排,一般采用简短文字或表格方式,将会议期间每天上午、下午及晚上的活动列出即可,如有说明,附于表后。程序,是一次会议按照时间先后或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程序可繁可简,可粗可细。议程、日程应当事先发给与会人员,有的代表大会还应提交大会主席团通过后才能生效。程序只供领导同志主持会议时参考,不发给其他同志。

(四)准备会议文件、报告。日常工作会议的文件、报告,主要应由各职能部门起草准备。会议秘书部门应于会前通知有关部门报送会议文件、对文件内容和质量进行初审,并向领导同志提出所报送的文件能否提交会议讨论的意见。

(五)提出与会人员名单。提名与会人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应当掌握以下原则:一是周到全面。日常工作会议请与会议讨论议题密切相关的部门领导同志列席;临时性会议,属于征求意见性质的,应请有关方面的主要领导同志和代表参加;属于专业性质的,应请各有关方面主管该项工作的领导同志、专家和在该方面有实际经验的工作者参加;属于纪念、庆祝性质的,应请一些有名望、有影响和与所纪念、庆祝事项有关的同志及各民主党派人士、各界代表参加。二是宽严适度,准确无误。从有利于工作和便于保密的角度出发,做到提名合情合理,不宽不严,不错提,不漏提。三是无论出席或列席会议人员,均不带二排“议员”(助手)。四是会议秘书工作人员提出的与会人员名单,需报请领导同志审核后方能最后确定。

(六)编排分组。多次性的大中型会议在参加会议人员名单确定之后,要对与会人员进行编组,即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全体与会人员划分若干小组,以方便讨论问题。编组的基本方法有:根据地域编组;根据系统或行业编组;完全按人数编组。在进行编组时,要注意组的数量、规模适中。编组要全面周到,尽可能将召集会议机关的领导同志分散到各个组。

(七)选定、布置会场

(1)选定会场。会场的选择,要结合开会人数、会议内容等综合考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主要考虑下列因素:第一,会场大小适中,以每人平均2~3平米为宜。过大显得松散,过小则拥挤。第二,会场地点适中。第三,会场附属设施齐全,包括照明、通讯、卫生、服务、电话、扩音、录音等。

(2)布置会场。不同的会议,要求有不同的布置形式。党的代表会议会场要求朴素大方,人民代表大会会场要求庄严隆重,庆祝大会会场要求喜庆热烈,追悼会会场要求庄重肃穆,座谈会会场要求和谐融洽,纪念性会议会场要求隆重典雅,日常工作会议会场要求简单实用。这里主要讲一下会场形式和排列座次问题。

会场形式。日常工作会议的会场布置形式多为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一字形、T形、马蹄形,体现民主与团结的气氛;座谈会、讨论会的会场布置成半圆形、马蹄形、六

角形、八角形、回字形,使人有轻松、亲切之感;中型会议的会场布置成而字形、M字形、扇面形,使人有正规、严肃之感;大型茶话会、团拜会的会场布置成星点式、众星拱月式为好。大型会议一般在礼堂召开,形式是固定的。

排列座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比较科学的原则给与会人员安排座位。

排列座次的几种规则:1.凡有正式公布名单的,按照名单先后顺序排列座次。2.按照选举得票多少排列座次,得票数一样的,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先后。3.按照姓氏汉语拼音字母字头的顺序或按照姓氏笔画为序排列座次。

排列座次的几种方法:1.横排法。即按照公布名单或以姓氏笔画为序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座次,先排出席会议的正式委员(代表),后排候补委员(代表)。2.竖排法。即按照各代表团成员的既定次序或姓氏笔画沿一条直线从前至后依次排列座次,正式代表在前,候补代表在后。每个代表团的排列次序按固有顺序从左至右排列,或以会场中心座位为基点,向两边交错扩展。3.左右排列法。即按照公布名单或以姓氏笔画为序以会场或主席台中心为基点,向左右两边交错扩展排列座次。中国传统习惯以左为上,排在第一位的居中而坐。以此为基点,其余的以居中者的左手方为第一顺序,一左一右,先左后右,依次排列。

(八)制发会议证件。会议证件是表明与会议直接有关人员身份权利和义务的证据。会议证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会议正式证件,包括代表证、出席证、列席证、签到证、旁听证、来宾证、入场证、请柬等;另一类是工作证件,包括工作证、记者证、出入证,汽车证等。各种证件的内容栏目,大致包括会议名称、使用者单位、姓名、性别、职务、发证日期、证件号码等。有些重要证件还应贴一寸免冠半身照片,加盖钢印,以防伪造。

(九)发布会议通知。各项会议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以后,要尽早发出开会通知,以便与会人员提前做好准备。一般分书面通知和口头通知两种。书面通知庄重严肃,备忘性好,参加人数较多或比较庄重的会议,宜发书面通知。口头通知特别是电话通知,应拟一个电话通知稿,以便简明、扼要、完整地进行通知。重要会议的通知发出后,应及时检查并进行落实。

(十)制定会议须知。会议须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议保密纪律、请假制度、会客制度、安全要求、作息时间和其他注意事项。

(十一)负责会议报到。会议报到是指需要集中住宿的中大型会议的与会者到达开会地点并通知会议秘书部门。报到是会议秘书部门掌握与会人员准确到会情况并实施组织的重要一环。对于应该报到而未及时报到的,应注意催促。报到完毕后,应汇总情况,向会议领导者报告。

(十二)会议秘书工作机构的设置和工作人员的调配。日常工作性会议、小型会议,一般由常设会议秘书部门或固定的专职、兼职会议秘书工作人员负责会议工作。规模较大且又较重要的会议,需组织精干有力的工作班子或成立大会秘书处,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如秘书组、文件组、会务选举组、组织组、简报组、宣传报道组、翻译组、总务组、警卫组、交通组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保证会议顺利进行。

会务工作

会务工作

会务工作知识

会务工作流程图

会务系统工作

会务 工作教案

会务工作体会

会务服务工作

会务工作小结

会务工作基本常识

《会务工作讲座.doc》
会务工作讲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