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和烫伤

2020-03-03 22:55: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处理措施

避免局部受压,加强营养;按压疮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第Ⅰ期:皮肤完整,出现指压不会变白的红印。临床表现:皮肤完整但发红。处理措施:避免继续受压,增加翻身热敷;局部皮肤用透明贴或减压贴保护,也可采用赛肤润按摩。

(2)第Ⅱ期:表皮或真皮受损,但尚未穿透真皮层。临床表现:疼痛,水疱,破皮或小浅坑。处理措施:①避免局部继续受压,定时更换体位,使用气垫床。②妥善处理创面,可用水胶体敷料覆盖,有水泡者先覆盖透明贴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的液体。③促进上皮组织修复。

(3)第Ⅲ期:表皮或真皮全部受损,穿入皮下组织,但尚未穿透筋膜及肌肉层。临床表现:有不规则的深凹,伤口基部与伤口边缘连接处可能有潜行凹洞,可有坏死组织及渗液,但伤口基部基本无痛感。根据创面情况进行换药,保持局部清洁,促进伤口湿性愈合,必要时清创。

(4)第Ⅳ期:全皮层损害,涉及筋膜、肌肉、骨。临床表现:肌肉或骨暴露,可有坏死组织、潜行深洞瘘管、渗出液。换药、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手术治疗。

2.预防措施

(1)做到“七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仅限Ⅰ期)、勤更换、勤整理、勤检查、勤交班。

(2)定时更换体位,2小时翻身一次,用赛肤润按摩骨隆突处或受压部位。 (3)患者如果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出汗等情况,及时擦洗干净和更换被服,床褥应柔软、干燥、平整。

(4)瘫痪患者或病情不允许翻身的患者,可用多功能按摩床垫,骨隆突处可贴透明贴减压,也可用软垫使局部轮流交替受压。

(5)加强营养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 3.处理程序

根据不同程度做相应处理→预防压疮发展→查找原因→严格交接班。

(六)患者烫伤应急预案 1.处理措施

(1)冷疗: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或将创面浸入洁净的水中浸泡20~30分钟,特殊

部位可用冷敷。

(2)Ⅰ度烫伤:冷疗后,用外用盐水清洁创面,再外涂烫伤药膏。

(3)Ⅱ度烫伤:根据烫伤的不同部位去除附近的毛发或剪去指(趾)甲,用外用盐水清洗创面,除去各种脏(杂)物,尽量保留烫伤表皮,小水泡让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低处剪小口引流或用注射器吸出渗液,禁止去掉水泡的表皮。创面经清创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包扎或暴露疗法。四肢烫伤患者,协助抬高四肢,做好健康宣教。

(4)中、重度烫伤:应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输液抗休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出现休克时,待休克好转再行清创术。

2.预防措施

(1)预防保暖引起的烫伤 热水袋温度:成人60~70℃,昏迷患者、婴幼儿、老年人、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和感觉迟钝、末梢循环不良的患者,低于50℃。用厚毛巾包裹,不直接接触皮肤,经常查看热水袋的位置及盖子是否拧紧。对患者和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教会他们正确使用热水袋;

(2)防止使用热水、开水时烫伤 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热水设施,调节水温时,先开冷水开关,再开热水开关,先关热水开关,再关冷水开关。开水瓶放在固定不易触碰的地方,强化对儿童和老人的安全宣教,有热水、开水及防止烫伤的标识。

(3)预防温疗仪器的烫伤:使用温疗仪器时,护士熟练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告知患者和家属不随意调节仪器;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使用微波炉等电器的方法。

3.处理程序

(1)轻度烫伤:①冷疗—用流动冷水冲洗或在冷水中浸泡20~30分钟;②清创—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的络合碘清洗创面、抽水泡液或去除表皮、清洁创面及周围正常皮肤;③创面的进一步处理—用烫伤药外涂创面;用无菌纱布或抗菌敷料包扎。

(2)中重度烫伤:①抗休克:建立静脉通路;②严密观察BP、P、R、尿量、神志等情况并记录;③清创:休克好转后再行清创;④配合使用抗生素;○5营养: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压疮

压疮管理制度

压疮护理

压疮防范措施

压疮分析

手术室压疮

压疮管理制度

压疮管理制度

压疮护理

压疮预防

《压疮和烫伤.doc》
压疮和烫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