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种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2020-03-03 09:35: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制种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本规程制定了制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经济技术指标,必备条件和栽培技术。

1 适用范围:适用于伊犁河谷西部玉米制种区。

2 主要技术指标

2.1 产量指标:亩产500-900公斤。

2.2 产量构成:母本亩保苗6500--8500株(紧凑型7500-8500株,半紧凑型6500-7500株),亩收获穗数6000-8500穗,每穗粒数250粒以上,千粒重280-400克。

2.3 生育期指标:播种期3月底至4月上中旬;出苗期4月中下旬;拔节期5月底6月上旬;抽雄期6月底7月上旬;吐丝授粉期7月上中旬;灌浆期7月中旬至8月中旬;成熟期9月上中旬。

3 必备条件

3.1 气候:≥10℃有效积温3200℃以上,无霜期155天以上。

3.2种子:选用抗病、抗倒、耐旱,叶片数18-22片,生育期140天以内。

3.3 施肥:中等肥力土壤,亩施氮、磷、钾总纯量35-40公斤(自然肥80-9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6:0.1-0.15。

3.4 田管:花期相遇,没有严重干旱、倒伏和病虫危害。 4 栽培技术

4.1.1 制种组合选择:先进行小面积试验,摸清父母本在本区的

生育进程、抗病性、耐旱能力、产量表现、父母本行比配置、花期调整等关键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选择组合,制定技术要点。

4.1.2 隔离区设置:隔离区南北300米以上,东西500米以上,

区域内同期不能种植非父本以外的任何玉米品种,隔离区内应连片种植。

4.1.3 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

含盐碱轻的壤土或轻粘土。实行秋翻冬灌,秋翻深度28厘米以上,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4.1.4 底肥:结合秋翻将氮肥的30%,磷肥的80%及全部钾肥进

行深施

4.1.5化除:结合第二遍整地,亩用90%禾耐斯乳油90-100毫升。

4.1.6 种子准备

4.1.6.1 种子选择:采用纯度98%、发芽率85%以上种子。

4.1.6.2 种子处理:晒种1-2天后机力、人工精选备用,并于

播前10-15天进行包衣。

4.2 播种

4.2.1播期:当5厘米地温稳定在8℃时即可播种,一般3月底4月

上旬开始,4月中旬结束.4.2.2 播种方式:,根据机收的要求采用90厘米宽地膜,三膜六

行,平均行距60厘米或70-80厘米四膜八行(平均行距50-55厘米)精

量或半精量膜上穴播机播种(滴灌地可采用播种时膜下或开沟时铺设滴

灌带),穴距10-13厘米。父母本行比一般1:5-8。根据父母本特性,父本选用2-3个播期人工分段分期播种。

4.2.3 播量、播深、种肥:播量2.8—4公斤,其中母本2.5-3.

5公斤,父本0.4-0.5公斤。播种深度4厘米。播种时将氮肥的10%--20%和其余的磷肥做种肥。

4.2.4 播种质量:下籽准确、覆土良好、播种端直、连接行准确。

4.2.5 补种:每个条田播完后立即进行补种。

4.3 田间管理

4.3.1 定苗:三叶一心至五叶一心定苗,母本定苗时去病、去大、

去小、去杂株,父本留大、小苗。

4.3.2 早中耕、深中耕、勤中耕:全生育期中耕4次,显行后头

次中耕深度13~15厘米,定苗后二次中耕深度18~20厘米,第三次揭膜后中耕深度20~22厘米,第四次结合开沟追肥进行深中耕高培

土。

4.3.3 叶面追肥:苗期至拔节期,结合防病叶面追施磷酸二氢钾等

叶面肥2-3次。

4.3.4 病虫防治:苗期至拔节期用好立克每亩1-2克或速克灵等

提前预防病害。玉米螟在大喇叭口期亩用呋喃丹1公斤兑7-8公斤细沙或锐劲特灌心。

4.3.5 去杂、去劣:分别于三叶期、八叶期、抽雄前根据植株长

势、株形、叶色、花药颜色等特征,分三次进行去杂去劣。

4.3.6 开沟、揭膜、追肥:开沟前揭膜,残膜拾净率要达到90%以上。开沟、培土时将其余肥料一次施入,开沟沟深16-18厘米,培土垄高25厘米以上,(滴灌地在拔节期至灌浆期随水滴施肥料)。

4.3.7 早灌水、勤灌水:全生育期灌4-7水,第一次拔节期,第二水抽雄前,第三水扬花授粉期,第四水灌浆攻粒期,腊熟期停止灌水。灌水质量:及时、适量、不淹、不旱。要特别注意扬花授粉期不能旱,地表要保持湿润。(滴灌地根据苗情在拔节期5月底6月初开始全生育期滴7—9水)。

4.3.8 花期调整:一般母本比父本同一生育阶段要保持多1-2片叶,否则要进行花期调整。花期调控宜早不宜晚,在苗期就要及早预测,采取“促慢控快法”对生长慢的亲本早定苗、留大苗、早松土、早喷叶面肥等促其生长。

4.3.9 化调:对母本较高的品种,在头水前5—7天,叶龄指数60—70%,未展开叶7—8片时,根据亲本特性,自然条件对母本喷施玉米健壮素20—40克/亩,兑水20—30公斤 ,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严禁对父本喷施,喷施的剂量宁小勿大;对母本高度较低、土层薄、灌溉条件无保障的不宜施用。

4.3.10 摸苞带叶去雄:去雄前先去一次小苗、弱苗。在母本雄穗打苞尚未出穗时,带1-2叶于雄穗一起拔掉,去雄要干净彻底,不留残枝。去雄结束后再一次彻底铲除晚苗、小苗。

4.3.11 砍父本:授粉结束十天内及时砍除父本。

5 制种玉米生产应树立质量优先的生产理念,严格实行\"定苗、去杂、去雄、砍父本、穗选\"初检合格证等\"五证\"管理模式。

6 收获

当果穗苞叶干枯发黄,籽粒失水变亮,用自走式联合玉米收割机收割。玉米棒上场后及时去苞叶、花丝,摊晒,剔杂穗、病虫穗、霉烂穗、勤翻勤晒。籽粒水分降到18%以内时进行机械脱粒。脱粒后再次翻晒或烘烤,当水分降至13%时清选机清选,定量包装。

玉米制种技术规程

杂交玉米制种技术规程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玉米超高产轻简栽培技术规程

制种玉米

玉米制种

夏播玉米制种优质高产栽培措施

制种玉米技术

制种玉米经验交流

《制种玉米栽培技术规程.doc》
制种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