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2020-03-03 15:29: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署2002年制订的《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在第三章教学目标中从语文能力和思想教育两个方面作了规定:

一、总目标

小学华文教学的总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工具性的,一个是思想性与文化性的。工具性目标包括语文在交际、认知与思维三方面的功能。思想性与文化性的目标主要是针对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教导。

工具性目标

1、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与运用华文的水平,并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做到

·学会汉语拼音,用以帮助识字、阅读、说标准华语以及应用华文的资讯科技;

·听懂与青少年日常生活有关的谈话及一般性的新闻报道;

·能以流利的华语与人交谈,满足小学生日常生活交际的需要;

·读懂用字不超出《字表》的规定,并适合程度的语料;

·根据要求写语句通顺的短文和书信;

·能应用学生词典学习华文。

2、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掌握思维与资讯科技等相关技能,并用以提高华文的交际、认知与思我方面的能力。

思想性与文化性目标

·通过课文、课外读物和相关的文化活动,使学生能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重视自己的根;

·认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热爱自己的国家。

二、分项目标

奠基阶段(1-2年级) 听的技能:

1、能分辨不同的声母。韵母、音节。

2、能分辨不同的声调、语调、句调。

3、能听懂句子、句群、话语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4、能听懂句子、句群、话语所要传达具体细节。如人物、事物、时间、地点、数字等;

5、能根据语境或主要信息找出话语中的隐含信息;

6、能初步根据说话者感情的强弱、语气、语调的变化等辨别话语的真正含义;

7、具有起码的聆听能力,综合表现在能 ·听懂简单的口头指示 ·听懂简单的问题

·听懂简单的儿歌、儿童故事、生活故事、谜语和寓言故事等

·开懂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谈话,包括与个人、家庭及学校方面的话题 ·听懂较有内容的谈话(包括有关邻里与社区的一些简单话题) ·听懂简单的儿童广播剧

8、能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 说的技能

1、能以争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说话;

2、能用简单的话语与人交谈;

3、具有初步的会活能力,综合表现在能 ·回答简单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发出简单的指示,传达信息,并简述事情发生的经过 ·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求和愿望

·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求、愿望、想法 ·根据图画说几句话

·针对简单的课题说几句话

·简单地复述别人的话、课文、故事的基本内容 ·较详细地复述别人的话、课文、故事的内容 ·简单地报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阐 ·较详细地报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就日常生活的话题与他人作简短的谈话

4、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读的技能

1、能准确地直呼汉语拼音

2、能读出轻声词、儿化韵

3、能认读所规定的600个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4、能识别下列标点符号并了解其作用:句号、逗号、问号;

5、能阅读并理解简短预料的要点;

6、能寻找预料的具体信息;

7、能寻找预料的特殊信息;

8、具有起码的阅读能力,综合表现在能

·读懂适合程度的一般语料(纯汉字或加注音):句子、短文、儿歌、谜语、故事等 ·读懂较高水平的儿童读物(纯汉字或加注音)

9、能流畅地或有感情地朗读适合程度的语料:片断、短文、儿童诗、童谣等;

10、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不默念,不指着文字逐个阅读等。 写的方面

1、能正确地拼写汉语拼音音节;

2、能以正确的笔画、笔顺书写600个汉字,并能加以应用;

3、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能正确地应用下列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

5、能用学过的句型造句(可用汉语拼音音节代替一些未学过的汉字);

6、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具体是表现在能 ·看图或在教师的提示下写几个连贯的句子 ·在教师的提示下写一段连贯的话 ·重组句子或把相关的句子组成段落

7、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执笔方法、坐姿等。 思维方面

能初步运用基本思维技能以提高论文学习的效益,做到 ·能应用联系法加强对特定信息的记忆 ·能通过简单的设问获取信息

·能对具体的事物进行辩单分类和比较 ·能从不同的现,或思考问题 资讯科技方面

能初步使用资讯科技以提高语言的学习效益,做到 ·能使用较简单的华文电脑软件 ·般用汉语拼音输入华文

·能用汉语拼音输入华文,并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多媒体资源来辅助华文的学习

·能初步通过资讯科技工具与他人用华文作有限度的交际沟通

奠基第二阶段 听的方面

1 能分辨不同的声调、韵母、音节 2 能分辨不同的声调、语调、句调

3 能接受句子、句群、话语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4 能注意句子、句群、话语所传达的具体细节,如任务、事物、时间、地点、数字等 5 能根据语境或主要信息找出话语中的隐含信息

6 能初步根据说话者感情的强弱、语气、语调的变化等辨别话语的真正含义 7 能根据话语作简单的联想和预测可能发展和结果 8 具有基本的聆听能力,综合表现在能 ·听懂一般的口头指示 ·听懂一般的问题

·听懂适合程度的儿歌、谜语、儿童故事、生活故事、寓言故事等 ·听懂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听懂一般有关邻里与社区话题的谈话 ·听懂适合程度的儿童广播剧

9 听后能记住要点,并能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10 能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说话 说的方面

1能用相当流畅的话语和别人交谈,大致做到口齿清楚,停顿合理 2 能针对不同的对象与场合调整语气和说话的内容 3具有基本的会话能力,综合表现在能 ·回答别人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发出指示,传达信息,说明和解释简单的事件 ·根据图画说一段连贯的话

·针对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课题说一段连贯的话 ·针对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课题发表简短的意见

·用自己的话复述别人的话、课文、故事的基本内容 ·较详细地报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4 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读的方面

1能认读所规定的1200个汉字

2能识别下列标点符号并了解其作用: ·逗号、问号、句号 ·叹号、冒号、引号

·括号、顿号、书名号、间隔号 3 阅读并找出语料的主要内容 4 能寻找语料的主要信息 5 能寻找特定信息

6能根据上下文推断不熟悉词语的意思 7能找出语料的隐含信息

8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综合表现在能 ·读懂适合程度的一般语料:

*短文

*浅易的篇章

*简短新闻

*一般儿歌、谜语、自然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科幻故事、语言故事

*较浅易的儿童文学作品

·阅读水平较高的儿童文学作品(高级华文)

9 能流畅地或有感情地朗读适合程度的语料:韵文、短文、篇章 10初步学会利用汉语拼音、笔画查字典、词典

11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不默念,不指着文字逐个阅读等 写的方面

1 能以正确的笔画笔顺书写所规定的汉字,并能加以应用:1200(1080)个汉字 2 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写话(可用汉语拼音音节代替一些未学过的汉字) 3 能正确地运用下列标点符号; ·句号、逗号、问号 ·叹号、冒号、引号

·括号、顿号、书名号、间隔号(高级华文) 4 具有基本的写作能力,能 ·根据图片或提供的材料写

*至少80字的短文

*至少100字的短文

(高级华文) ·写简单的便条、日记

·写便条、内容较丰富的日记(高级华文) ·改写、扩写短文

(高级华文)

5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包括先思考后写作、写作后修改 思维方面

能初步运用基本思维技能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做到 ·能应用联系法和归类法加强对特定信息的记忆 ·能通过设问获取信息 ·能从不同的观点思考问题

·能通过确认目标,找出问题的症结(高级华文) ·派通过比较、描述的方法阐明问题 ·能对具体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

·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分析以辨别正误(高级华文) ·能针对具体的课题探索各种解决方法(高级华文) ·能根据篇章的内容对事件的发展作合理的推测

·能用比较法与分类法组织所提供的材料(高级华文) 资讯科技方面

能初步使用资讯科技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益,做到 ·能使用校内的华文软件 ·能用汉语拼音输入华文,并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多媒体资源来辅助华文的学习

·能初步通过资讯科技工具与他人用华文作有限度的交际沟通

·能通过资讯科技工具与他人用华文作适合程度的交际沟通,并发表简短的意见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透过互联网与其他媒体获取所需要的华文资料 定向阶段(五-六年级) 读的技能 (高级华文)

1、能认该所规定的汉字,做到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000个汉字(合上述 1800字) 2.能识别下列标点符号并了解其作用:

·逗号、句号、问号、叹号、顿号、冒奇、括号、引号、书名号、间隔号、分号、省略号、破析号、连接号

3、能认识并理解所 60个成语

4、能找出语料的主要内容

5、能找出语料隐含的信息。

6、能根据上下文推断不熟悉词语的意思。

7、能推断事件发展的结果。

8、能推断人物的性格。

9、能区分主要的和辅助的情节。

10.能依照阅读需要应用各种阅读策略;

·略读、导读、精读 ·速群、跳换、浏览

11.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综合表现在能

·读懂适合程度的语料:短文,篇章,儿歌、谜语、寓言、自然故事、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科幻故事等,简短的本地新闻及适合程度的副刊(如《星期五周报》),国内外一些适合程度的新闻(包括部分社区新闻、政治领袖的谈话、适合程度的副刊)

·阅读较浅白的文艺作品

12.能流畅地或有感情地朗读适合程度的语料:短文、韵文、篇章等。

13、能通过查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等进行自学。

在1961年的小学课程标准里,教学目标订得比较笼统,既没有分年级,也没有分主目标和副目标。教学目标共列了十条,五条是有关语文训练的,如“指导儿童学习标准华语,以为表情达意之工具”。另外五条是有关公民意识、生活常识等,如“培养儿童爱好劳动之精神,并使其具有各种生产之常识”。1971年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主目标”,其他如公民意识、生活常识等为“副目标”。之后的课程标准都是以教导语文技能为主目标,而且将每一学习阶段或每一年级所须达到的目标明确地列出。不过,通过母语教学使学生吸收母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这个目标并没有被忽略。在1999年发表的《李副总理政策声明》中,也为华文教学定下了两大目标

〃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华文教学,传授华族文化与传统价值观。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1993年的中小学课程标准都列了思维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如中学快捷课程的《标准》中所列的“具有联想、假设的能力能就某个课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等。1997年教育部发表《资讯科技总蓝图》,协助教师掌握资讯科技,并利用资讯科技提高教学效果。在2000年的华文课程标准中,除了思维技能,也列了资讯科技方面的教学目标,如:在小五一小六阶段,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互联网及其他媒体获取所需的华文资料、增加这两项目标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掌握思维与资讯科技等相关技能,并用以提高华文的交际、认知与思维能力。”

从《新加坡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探讨我国中学英语教育改革1

华文老师在新加坡的境况

论文:华文在新加坡的现状与前景

新加坡小学教育制度

华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doc》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