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亮点工作总结

2020-03-01 23:29: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盖德乡2009年度党建亮点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乡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产业化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的,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农户得实惠的“支部+协会+基地”工作模式,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乡率先在下寮村开展“支部+协会+基地”试点工作以来,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促进乡土人才的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从而取得了农村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一)党员示范带动,共促协会发展

我乡根据本地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在下寮村积极领办、创办各类农业经济协会。一是党员干部领办协会。乡党委立足本地实际,在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上,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上,在最具优势的产业上,在农民最需要服务的项目上设立若干个协会,鼓励有专长的农民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领办。目前,下寮村已初步成立了养羊、蔬菜、茶叶等协会,其中党员干部以领办基地、资金入股、技术包干等方式参与农业科技示范。二是把党员推向专业协会的关键岗位。按党员主要从业情况和各自特长,本着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把党员划分到各专业小组,并由每位党员联系若干户同一 1

专业的农户,开展党员服务区活动,党员在服务活动中起带头作用,负起组织生产、收集情况、发布信息、协调关系、推广技术、联系农资的责任,为协会的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二)以指导扶持为主要职责,壮大农业经济协会。

我乡把加强对协会的领导和指导,与坚持协会独立自主开展活动结合起来,发挥政策优势和组织优势,认真帮助协会解决其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帮助宣传动员。广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动员群众转变观念,消除思想顾虑,积极加入农业经济协会。通过组织农民到外地学习参观、请已建立协会的负责人和得实惠的农民现身说法、开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帮助更多农民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通过协会组织起来是迎接市场挑战的有效形式。同时帮助协会吸收经营大户、科技户、种养大户、外资户参加,壮大协会实力。目前全村协会会员已达到120多人。二是提供组织保证。乡党委指导帮助协会选举负责人,为协会推荐各类人才;指导帮助协会建立专业分会、专业小组,完善内部组织体系。坚持做到出谋划策而不直接决策,组织引导而不发号施令,主动服务而不越权干预,强调党组织对协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的引导,舆论上的监督、工作上的指导和政策上的支持,切实保证协会独立自主地发挥职能作用。

(三)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规范农业经济协会。

协会的经营管理要遵循市场规律,不得强迫性、行政式命令,不得向农户摊派费用,不得违反市场规律用低于市场价格压价压级。各村党支部积极指导和帮助协会建立健全理事会、监事会等

组织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协会章程、工作制度等,使协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促进协会的规范化管理和健康发展。督促协会坚持“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指导协会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在推广新技术、传授新技能、指导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会员提供无偿服务。实现以会养会,不断壮大协会的经济实力。引导协会采取规模购销、集约经营、延长产业链等方法,推动协会适应市场机制,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监督协会在开展活动中,坚决不得坑农、害农,损害农民群众利益。

(四)以服务农民为主要目的,丰富协会职能。

协会始终坚持服务农民群众的发展方向,不断丰富农业经济协会的服务内容,使农民群众加入协会后,切实得到实惠。一是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指导。各村党支部帮助协会建立科技夜校,办好每月1 次的实用技术培训授课活动和每月1期的科技宣传专栏。乡党委积极为协会提供技术支持,专门派出乡畜牧兽医技术员、动物防疫员等专业技术人才为协会成员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科技示范。一年来,在下寮试点村开展6期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350人次,提供现场咨询5次,发放宣传单700多份,从而变科技优势为经济效益。 二是提供信息服务。乡党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及时采集各地市场和科技信息,定期为养殖协会和其他农户发布。一年来,为下寮村广大农户提供各种相关的市场和科技信息100多条。三是提供政策支持,协调信用社向农户提供贷款支持,组织工商等部门为协会和农户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万元

完善盖德村至下寮村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为养殖协会会员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传统种养业品种在生产上已有一定的规模、群众有一定的种养经验和技术的实际情况,选择经改良后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传统品种,大胆进行改良推广。

二、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在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村专业协会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依托一定的产业链条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经营,初步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了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户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了的致富本领。

(二)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一是通过协会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发展意识,使他们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实践中,进一步转变了观念,破除了“等、靠、要”、“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协会通过实行民主、契约管理,开展经贸、法律、科技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诚信意识;三是通过建立健全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团结互助的分工合作机制,增强了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四是通过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心思、智慧和闲暇时间引导到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上来,促

进了农村社会安定团结。

(三)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支部+协会+基地”找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有效抓手,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了工作重心。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站到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沿,带领农民群众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好地加强了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二是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了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掌握了示范引导、提供服务、说服教育的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三是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进一步加强了战斗力。通过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农业经济协会,把党员干部放到各协会的关键岗位进行锻炼,培养了他们经营、管理、科研等方面的能力。现已有20名党员被培养成下寮村的致富能手;通过协会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农村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一大批协会中的骨干分子和优秀会员被发展入党,被选拔到乡村干部岗位,进一步优化了基层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现已在各村经济能人、生产经营大户中发展党员3名。这种“双向培养”的机制为基层党组织培养积蓄了大量的后备人才,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班子的整体能力。

三、存在问题

我乡在“支部+协会+基地”工作模式的推行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因处在试行阶段,所以还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1、协会市场竞争力较弱。目前的协会规模还不够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农户掌握相关技术较缺乏,在协会当中能人指导太少,有的在经营中遇到土地流转、农民培训和资金筹措等困难 ,仅靠自身难以解决。

2、科学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农户撑握的技术水平不够高,接受市场化、产业化、统营的意识不一,不能成片,成规模地有效发展,导致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从而未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由于受交通、通讯、网络的限制,信息仍然不畅通,信息的采集缺乏相应渠道,协会的信息提供不能有效满足会员的需要。

中共盖德乡委员会

2009年12月2日

党建亮点

党建亮点

党建亮点

百色华侨党建亮点工作总结

某村党建亮点

党建工作亮点

党建工作亮点

医院党建亮点

党建亮点材料

党建亮点工作汇报

《党建亮点工作总结.doc》
党建亮点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