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训练(深刻)

2020-03-03 05:54:2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议论文写作训练(5) 【学习目标】

掌握以小见大、比较鉴别的说理方法,提升议论文的深刻性。 【课前阅读】

《必修5》71-73页,回忆所学《劝学》《师说》《游褒禅山记》《拿来主义》体会其中的论证的方式。

【学习内容】

所谓深刻性就是能够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本质的分析,具有深透的见解,具有社会及人生意义的感悟,富于哲理,给人以启发。高考写作评判标准中有一条关于“深刻”的等级划分:深刻——较深刻——略显深刻——个别语句有深意。在这个等级中,“深刻”级别是“发展”等级的最高追求。一篇应试作文要想有更高的表现必须在深刻性上下功夫。 增强文章的深刻性有很多方法,这里主要学习两种常见的思路和方法:

(一)以小见大:

从小事情中发掘出大道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写在一次家庭谈话中关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结果“妻”“妾”“客人”都说“美于徐公”,作者由此思考“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因此联系治国问题,告诫齐威王要“王之蔽甚矣。”从而提醒齐威王及时改正,最后“战胜于朝廷”。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后文说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作者从一次登山阐明治学道理

这些名篇立意高远,但都从生活小事和现象分析入手,循序渐进,分析因果关系,使文章具有的深层思维。

(二)比较鉴别:

将一个事物跟另外事物进行多角度分析与透视,全方位地挖掘异同,寻求科学结论,是人的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比较的目的是为了鉴别、突显,比较的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是让思考走向深入、走向全面综合的过程。如《师说》是一篇论述从师学习必要性的文章,它批判了“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匡正时弊高扬“从师”风尚的非凡勇气和精神。其中第二段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作者借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又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

目前在任务驱动作文中比较权衡已经是这类材料作文的特点。其中要求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都在引导同学们进行比较分析,在特定的情景中弄清材料和对方观点症结所在,有时通过驳斥对方观点或材料的错误、荒谬,来证明己方观点的正确,形式上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从而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

小结:根据以往议论文的写作,同学们立意宏大宽泛,泛泛而谈,不仅内容空洞且贪大求高或罗列堆砌事例,没有分析,而“以小见大”“ 比较鉴别”这两种方式可以使内容挖掘越深,文章就越容易写得明确深刻,内容充实。而要使自己的文章充满哲理,又颇有启发性,就需要平时学会观察思考,以持久的阅读积累,建深厚的底蕴,求广达深,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大道理往往蕴含在小的生活中,而比较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

【范文参阅】 (1)高考满分作文选 拒绝平庸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不由又想起一群人,他们也曾坐在这考场,也曾为了理想而奋斗,而他们现在,叫做“蚁族”;他们的住所,叫“蜗居”。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当学过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丢弃在脑海尽头,他们早忘却了身为高学历人才的骄傲,沉寂了,平庸了。最可悲的不是身居不足盈尺的斗室,也不是食不果腹衣不保暖,而是丧失了理想和追求,只剩下忍让顺从。没有人生来就是任人践踏的草芥蝼蚁,但如果有一颗甘于平庸甘于卑贱的心,那唯一的归宿就只是蝼蚁。

要成为强者,必先有一颗强者之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先必有一股“登临意”。对,登临,是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登临,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登临。

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脱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者的分水岭。人只是会思想的苇草,最高贵的就是会思想。所以人的高贵来自灵魂,来自思想层面的高贵。有了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终有人会从你眼中的坚定,从你不俗的谈吐与紧握的双拳看出你的不凡。即使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即使会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诋毁,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仍会有“香如故”。

“蚁族”又如何?若心怀鸿鹄之志,俯视那有着优厚境况的燕雀,我坚信:终有一天,能“扶摇而上九万里”,“朝游北海暮苍梧”,携长风,浩荡而去。

相信“风沙渡”的主人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世俗的商人吧?如果不是一个来自黄土高原的汉子,也必是腹藏诗书但不得不囿于世俗的文人。否则,怎会有如此豪情、如此透着古韵气息的招牌?

我必去“风沙渡”。酒菜已不重要。小酌后,与老板相视而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拒绝平庸,世界有你而精彩。

[简评]:开头真正从“小”说起,以“风沙渡”作引,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的高贵,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切己的感受,诗意的沉思,萦迴的畅想,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集聚为奔放的才华。

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如何实现深刻

议论文写作训练 (2000字)

议论文写作思路训练

议论文开头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训练之二

《议论文写作训练(深刻).doc》
议论文写作训练(深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