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

2020-03-02 07:13: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听课笔记《再别康桥》

授课人:廖金燕老师 授课时间:2016.12.29 授课班级:118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悄悄地他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他虽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的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觉得他以三十五岁的年华“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的闪现而更显其闪耀。在这一来一去之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深情吟唱——《再别康桥》。

2、创设形象情境

介绍了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的写作处境。

课件投影:多媒体课件展示康桥风光、剑桥大学。

二、诗意朗诵,领悟诗情

1、欣赏配乐朗诵,从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感受和心境,感受诵读的魅力;

2、集体朗读。然后请个人起来朗读。(注意节奏、快慢、高低、重音轻音等技巧。)

3、在诵读的基础上请同学来谈谈朗读体会。

二、朗读《再别康桥》:

请学生们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学生读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学生的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请同学朗读,同学们一起读。

三、鉴赏品评

(一)、每小节分析,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 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去彩。

问:不管来还是走,都是轻轻的,这是为什么? 答:不忍打破宁静而和谐的康河,忍破坏这份“宁静美”

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问:这一节情感是怎样的? 答:愉悦的

问:作者为什么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而不是朝霞中的或其他时间的?

答:夕阳是温柔的,夕阳染红了新娘的脸庞,更体现的新娘的羞涩。

问:作者为什么把金柳比作新娘,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柳垂下的感觉像新娘的羞涩

问:都说红花绿柳,为什么作者要说金柳? 答:因为在夕阳下

问:在中国古代柳意味着挽留,不仅作者舍不得离开康桥,连康桥的柳都在挽留他,“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给作者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这里有一个词可以形容作者的心情,请同学说一说是哪一个词,为什么?

答:“荡漾”康桥的一草一木在作者心中都很美好,作者把对康桥的喜爱融进了作者的整个胸怀,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不管什么时候,在作者心中康桥河畔的金柳都是最美的新娘

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问:这一节情感是怎样的? 答:轻盈,无拘无束

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水草的,你有什么感受? 答:在水底招摇,这里的招摇是褒义词,表明了水草在水中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表现了水草的轻盈。使一幅图变成动态的画面,同时也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与象征。

问:“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作者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而在康桥可以实现作者的愿望,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他愿意做水草。水草本不是特别的事物,可是在作者心中如此美好,是因为作者在水草中灌注了自己的感情。水草本无情,有情的是人。

第四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问:“彩虹似的梦”有什么特点?

答:在康桥的生活很美好就像彩虹一样,然而彩虹却瞬间即逝,作者把在康桥的生活比作梦,梦醒了,告别却更难。只看诗,我们就能知道塘水五彩斑斓,非常漂亮,如此景色更加舍不得告别。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问:“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中的“在”字有什么含义? 答:化虚为实,就像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作者似乎忘了他就要离开,想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六节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作者有些乐极生悲,从第五节到第六节有巨大的感情落差,作者从幻想回到现实,而他马上就要离别,难掩心中的失落,心情瞬间就低落了下来。

问:“悄悄”是无声的,“笙箫”是有声的,为什么要写“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答: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对康桥依依不舍,发不出任何声音,连夏虫都感受到了他的悲伤,沉默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问:作者为什么要悄悄的走?

答:他再次回到康桥的时候,康桥已经不是原来的康桥,而他也不再是原来的他,所以他不想打破这一片宁静,在他心中康桥是最美的。

问:“不带走一片云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潇洒

(二)、分别从诗歌的形式、语言、意象三方面来赏析诗歌。

1.形式方面主要指诗歌的建筑美,是句子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 2.语言方面主要指诗歌的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有节奏感、旋律美、弹跳性,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与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意象方面主要指诗歌的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

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五、诗歌感情走向

难舍难分-爱慕眷恋-深深的依恋-永久的依恋-热烈激动-低落无奈-依依惜别

六、小结本文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强调本节课的重点考点以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会正确把握作者的基本情感。

七、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随堂评注:语文课让学生们独立思考非常重要,所以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让孩子们善于交流和沟通。教师只是指导学生,重要的还是得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爱莲说听课笔记

幼儿园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doc》
听课笔记 再别康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