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发展

2020-03-02 12:17: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莱州市2012年工作要点

2012年是落实市十三次党代会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市委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抓牢“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的重大机遇,以解放思想、提标争先为主线,以实施滨海开发、组团发展、城乡统筹为重点,加快建设市强民富、宜居文明的新莱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主要预期目标是:确立在烟台市内率先发展、在全省30强县中争创一流、在全国百强县中赶超进位“三个坐标”,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

一、实施滨海开发,打造发展高地

1.提升“一港”。以建设黄三角区域龙头港为目标,建成莱州港10万吨级泊位、华电2个5万吨级泊位,疏浚2条5万吨级航道,建成投用引航中心,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疏港高速公路、疏运铁路通车,输油管道投入运营。优化临港物流园区功能布局,推进华大仓储物流等重点项目,新增仓储能力50万立方米。引进建设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临港加工项目,镍铁合金、氧化球团等项目开工。

2.建设“一环”。加强海岸带规划控制,启动建设环黄三角区域滨海高等级公路莱州段工程,创新融资模式,完成工程设计和立项,开工建设部分路段。

3.突破“五大组团”。编制实施滨海组团发展规划,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强化大项目建设带动和基础设施支撑,形成优势互补、竞相发展格局。金城—三山岛临港临电产业组团,依托莱州港和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两大引擎,重点发展临港加工、临港物流、电力能源、黄金采选等产业。黄金海岸旅游度假组团,依托省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居住、商务服务、文化体育等产业,打造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阳光海湾新城和高端产业组团,重点发展商务居住、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永安—虎头崖海洋文化产业组团,重点推进东海神庙和虎头崖滨海旅游开发,发展海洋文化、民俗旅游、休闲居住、节能环保等产业。沙河—土山黄三角未利用地开发组团,依托资源和空间优势,重点发展新型能源、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

4.抓牢项目建设。重点推进187个投资过千万元项目,加快投达产速度。实施“三·二〇”工程,确定重点在建项目、重点推进项目、重点骨干企业各20个,落实市级领导帮扶责任制,着力提高推进实效。强化“蓝黄”主题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完善招商责任制,加大“三个引进”力度,提高实际使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重点突破投资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用足用好“蓝黄”两区建设扶持政策,做好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

二、推动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层次

5.调高调强工业。加快骨干企业集团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支持骨干企业做强主业、多元发展、做大做强,力争2家企业上市,4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山东黄金矿业力争突破500亿元。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化,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一期投产发电,争取二期工程获准开工,壮大电力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山东黄金精炼加工、采选扩能、技改提升等项目,拉长黄金产业链条;抓好黄金大型矿用车、弘宇机械二期、亚通矿用车总装、宏泰大型冷柜等项目,提升机电和装备制造产业层次。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加大石材、化工等产业技改投入,扶持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向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6.调活调精服务业。制定实施加快服务业发展意见。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抓好云峰山文化旅游区、东海神庙文化旅游区、黄金大厦等项目,搞好莱州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和品牌营销策划,举办中韩帆船拉力赛等大型活动。优化提升商贸物流业,合理布局城区商贸网点,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引进知名商贸企业入驻,推进蓝海五星级酒店、温州五金机电城等重点项目,抓好石材、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建设。加快发展金融业,新引进2家市外银行入驻,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新增贷款50亿元以上。活跃会展经济,提高月季花节、汽车展、石展会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8.4%。

7.调优调特农业。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培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深加工项目,加快农业标准化、产业化步伐,提高种苗、果蔬、花卉、畜牧、渔业的规模效益。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农技推广等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新认定16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新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10家。启动三山岛国家一级渔港改扩建工程,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5亿尾。

8.强化创新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扶持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创建3家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抓好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产业领军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三、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宜居水平

9.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编制完善“一轴、一核、三辅城”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一轴”:重点实施三城线绿化提升工程,打造城市生态景观长廊。“一核”:高标准推进城市外环路以内5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设,以南阳河生态长廊为纽带,加快重点地段改造拓展,完善宜居功能,增强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三辅城”:北部临港辅城,以莱州港和省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建设为载体,高水平编制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抓好滨海旅游、港口配套等项目建设;西部滨海辅城,加大城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带动,加快城市向海拓展步伐;南部工贸辅城,借助沙河镇实施强镇扩权和建材产业组团发展机遇,融合推进特色小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南区域承载能力。

10.提升城区功能品位。抓好城建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河套湿地公园及环湖绿道系统,建设水广场、玉泉广场,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亮化水平;完成南苑路等9条道路贯通改造,启动建设北苑西路延伸工程;加快推进莱州中路、南阳河、云峰山、莱州广场等重点区域的改造开发,规划建设一批精品工程。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旧村改造步伐,引导房地产业健康规范发展,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实施“数字化城管”,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大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规范整治力度,改造升级城市公用设施,塑造“洁、美、亮、畅”的文明城市形象。

11.统筹镇村建设发展。抓好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以镇驻地村、经济强村为重点,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市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抓好镇街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行生活垃圾“户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模式,建立农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新增283个卫生保洁村庄,总数达到600个。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完成小莱线文昌段、海莱线西段改造工程,文三线拓宽改造获准立项,新硬化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农田水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深入实施输变电、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增强电力保障能力。

12.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实施“大绿化、大造林”工程,重点推进沿海、沿河、沿水库造林和绿色通道、村镇绿化等重点工程,新增造林面积3万亩。严格落实节能减排

责任制,突出抓好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石材、化工、塑料、轻烧镁等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王河流域综合治理通过省级立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复核验收。强化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盗采砂资源、非法围填海、盗伐林木等违法活动。

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文明

13.创业增收富民。实施“居民收入同步提升计划”,落实创业扶持、小微企业帮扶等政策,推动全民创业,新发展私营企业500家,个体工商户2200户,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12亿元,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稳定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新增统筹城乡就业1.2万人,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稳妥推行农村土地、矿产、林权等合作经营模式,增加群众资产性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提高群众收入质量。

14.完善保障惠民。全年安排6亿元财政资金用于落实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稳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困难群体救助标准,强化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扎实做好老年人、残疾人、社会福利、爱心慈善等工作,市老年福利中心综合楼、桃源山庄老年公寓、保障性安居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新建筹措保障性住房1000套。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和镇街公办幼儿园建设改造,力争完成农村中小学“热水、热饭、取暖、改厕”工程,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校车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农村中小学校车服务全覆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发展卫生事业,人民医院新院、中医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全面完成镇街卫生院建设改造;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人均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到240元,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

15.繁荣文化乐民。制定出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丰富“四德工程”和未成年人“心灵工程”内涵,培育和弘扬新时期莱州精神。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宣传引导和信息网络管理服务力度,培育和树立重大宣传典型,弘扬正气新风,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提升文化惠民水平,完善升级公共文化设施,市民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启动规划建设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民体育中心,抓好镇街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示范创建,推进农家书屋、职工书屋建设,免费开放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加强文物保护。重视对东莱文化的研究,加大对书法文化、月季文化、长寿文化、武术文化的宣传推介力度,举办纪念云峰刻石1500年等系列活动,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启动建设山东省足球学校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演艺、娱乐、广告、创意、传媒、印刷等文化产业。

16.创新管理安民。成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及相关机构,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市群众工作中心建成投用,全面建成镇街群众工作中心,建立方便高效的运行机制,及时解决群众诉求。落实领导干部大接访、包案件制度,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信访积案结服力度,提高信访工作水平。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建设,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做好各重要敏感时期的维稳安保工作。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经常性严打整治机制,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大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场所的治安整治力度,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推广“户情档案”,加强以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为重点的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全面加强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等监管网络建设,严格落实责任制,推进公共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有效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五、抓牢党的建设,深化创先争优

17.强化解放思想引领。在全市开展“解放思想、提标争先”主题活动,强化“四比四提升”,引导各级干部比境界、提升目标定位,比创新、提升攻坚能力,比质量、提

升发展层次,比作风、提升服务效能,组织赴省内外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激发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动力。强化考核激励,完善“突出重点、分类考核”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优化一年四次科学发展观摩考评机制。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管理,建立全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台帐,纳入全市责任目标考核,落实市级领导牵头负责、重大事项联合会办、重点项目“绿色通道”等制度,加强调度通报,提高工作效能。

18.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抓好市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实施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突出抓好换届后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素质约谈、实践锻炼等活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抓好对领导班子和干部评议监督工作,重点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跟踪落实提醒、函询、谈话、诫勉等管理措施。加大干部竞争性选拔力度,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强化“以实干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完善干部工作实绩量化考评机制,激励干事创业。

19.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动,创建“实干型”村级班子。开展“农村干部进党校”活动,对新任农村干部进行轮训。探索实行农村干部“记工”式考核办法,加大对农村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推进党务、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全面建成镇街党务村务服务中心,健全“四议三审两公开”工作机制,完善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薄弱镇村的帮扶力度,促进协调发展。抓牢“两新”组织党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创树优质党建服务品牌。

20.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保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重大事项公示、听证制度,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法治莱州”建设。深入开展“让群众满意”活动,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发挥好“阳光对话”、“阳光政务热线”等平台作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办理好年度为民服务实事,扎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

21.抓牢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整顿,筑牢干部思想防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加大对上级和市委决策部署执行、民生政策和资金落实、政治纪律执行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狠抓效能建设和纠风工作,推动重心下移、服务前移,严肃查纠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严肃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树立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

莱州大项目

莱州展会

莱州名胜古迹

莱州之行心得

莱州一日游300字

莱州环境调查报告

莱州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

莱州港调研报告

莱州双语学习体会 赵亮

莱州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莱州发展.doc》
莱州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