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教案

2020-03-01 19:33: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扣住心理描写,点亮人物心扉

——记叙文中的心理描写指导

【现状分析】

当前初二学生写作总体水平并不高,很多学生在作文中连各种人物描写也刻画不好,人物形象尤其是以作者为主人公的形象简单而枯燥;部分学生因为缺少形象的描绘,作文篇幅普遍不长,少部分勉强达到所要求的字数。现时的初中学生作文基本以学生作者为主人公,为了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作好心理描写不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技巧。本课时则选择学生在写作中不被重视的心理描写进行训练,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横向比较,通过对心理描写知识的感悟、借鉴与仿写及创造与拓展来提高其写作水平。

【设计创意】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训练途径。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即先根据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进行专项训练,比如刻画人物个性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专项作文指导及训练,在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再进行综合训练。在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主张进行作文片段练习。我们认为,“小片断能成就好作文”,学生经过一系列专项训练后就会逐步增强综合写作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教学目标】

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指导学生掌握5种心理描写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的技巧,拓展到实际的写作实践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种心理描写技巧的掌握。

难点:如何通过心理描写,丰富人物形象,点亮人物心扉。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知识和片断,阅读有较多心理描写的各类课文或作文,借鉴其写作方法;

2、教师: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知识、文字片断,预先写好下水片断作文,搜集、印制心理描写较突出的优秀范文;设计Microsoft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课内指导一课时,另学生课外作文作业约两课时。

【教学过程与实施】

一、导入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我想让大家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同时也检查一下你们背诵25课的情况。指名学生背。

1、提问: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么想的?结果没有抽到你,心情有何变化?指名学生谈感受。

2、除了紧张、害怕、兴奋等心理感受,在平时生活中,你还产生过哪些心理感受?能尽量用四字词语来形容吗?

悲喜交加、依依不舍、心花怒放、忐忑不安、心灰意冷、心急如焚、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勃然大怒、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兴高采烈、洋洋自得、满面春风„„„„

原来人的心理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怪不得法国大作家雨果这样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3、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真切的心理感受,其实就是我们的思想情感活动,把这种思想情感活动写出来,就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好像是人物无声的语言,它能够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复杂而变化的感情直接表现出来,让读者了解人物在想什么或者想要做什么,人物的情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它是读者了解文中人物的窗口,也是展示文中人物特点的平台。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应该学会心理活动的描写。

学习目标:

1、学习几种常用的心理描写方法。

2、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出示场景,尝试习作。

学生任选一个场景,写写当时的心理活动。

1、期中考试后,分发试卷前或后

2、老师表扬我的时候

3、要春游了

4、晚上突然停电了

5、忘记做作业了

6、一个人在家

三、学生展示交流,明白存在的不足。

老师出示学生习作范例,引出心理描写要具体可感。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阅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某学生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那么如何进行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呢?

其实,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

四、赏析精彩片段,领悟方法技巧。

(一)内心独白法: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让心灵说话,把人物心里所想的用语言形式描写出来,直接写“我”的想法、感受、打算等,实际上有些像自言自语。

标志:心理对话,有引号引住心理对话内容。

范例:

1、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皇帝的新装》

心理描写能够刻画出不能用口说出的心理活动。抓住老大臣衰朽的特点,让他自言自语的说,把他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2、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朱自清《背影》

3、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有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到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都德《最后一课》

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的珍贵。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4、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地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羚羊木雕》

(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一般可以加上“想”、“心里说”等提示语)。

佳作展示:

1、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要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2、老师开始发试卷了,我的心脏已经跳到嗓子眼了。我忐忑不安:怎么办?怎么办?我下我完了,肯定考砸了,老师会怎么骂我,妈妈会怎么唠叨?还有爸爸,对了爸爸出差了,但妈妈会不会……天呐,我不敢再往下想了。试卷不知什么时候到了我的手上,我闭上眼睛,颤巍巍地拿着试卷让同桌读给我听,“84分!”我一下子瘫倒在座位上。

(二)梦幻描绘法: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果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范例:

1、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节选自《藤野先生》)

(简析:这是《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描绘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2、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选自《背影》)

佳作展示:

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三)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反映内心变化:人物个性鲜明的动作往往能传神地体现出人物的心理。 “表情神态是显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恰当地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神情,能体现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

范例:

1、我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的跑出门去。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羚羊木雕》

2、她抱着头,倒在沙发里,缩做了一堆;她又跳起来,在房内团团的走;觉得喉间被叉住了那样的胀闷,她又发怒地扯开了衣服,感到胸口像有重物压着;她暴躁地用手指乱抓自己的头发,她的眼睛发热而且枯涩了,她完全失却了温柔静默的常态。像一只落在陷阱里的猛兽,她努力要摆脱心上的扰乱的铁环。但是,用尽了全身和力量后,她只能僵卧在床上,狼狈地喘着气了,两行清泪从她的暂时变为滞晦的美目里慢慢地淌下来。

佳作展示:

添加动作表情描写

1、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2、发卷的同学向我走来了,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飞快,呼吸也“扑哧”“扑哧”十分粗重,眼睛紧盯着同学手中的卷子。他走到我的跟前停了下来,我的心“呼”的一下吊到了嗓子眼,呼吸也仿佛停止了,血液“哗”全涌到脑门上。

3、通过人物动作表情的描写来描述中国队赢球时观众的激动心理。

“四比二,中国队赢啦!”体育场的数万名观众顿时欢腾起来,内心的喜悦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有的笑着,有的喊着,有的手舞足蹈,有的频频高举双臂,还有的手挽手唱起了国歌……感情的潮水在奔流,欢乐的海洋在翻腾……

(四)环境衬托法: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范例:

(1)我一个慢慢的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节选自《羚羊木雕》)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也许是渔火。

(节选自《社戏》) • 简析:

• 这段文字,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着笔,对一路环境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衬托出了“我”与小伙伴们去看戏途中那种欢快而迫切的心情。 • 佳作展示

• 加上环境描写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五)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心理描写更生动。 如:《西游记》中,因为孙悟空曾请观音菩萨收服了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所以铁扇公主对孙悟空怀恨在心。当铁扇公主听仆人说孙悟空来借芭蕉扇时,吴承恩是这样描写的:“那罗刹(铁扇公主)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这里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出铁扇公主内心的愤怒。 佳作展示:

运用修辞手法

我接过试卷,啊,八十分,心里顿时乐开了花。看着那红红的分数,我的心里像喝了蜜似的。

(五)再度尝试写作,体验进步。

学生用红笔修改先前的写作,明白所补用的方法及成功之处,再次交流。

(六)小结

心理描写的原则:

1.心理描写可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也可以配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这样可以更形象地凸显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可以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行文也更加摇曳多姿。

2.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就不一样,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冷峻,有的人果敢,有的人优柔,这就需要同学们用心观察、体会,细心描摹、刻画,不可千篇1律、千腔一调。

3.心理描写要符合文章表达和表现中心的需要。同学们不能为心理描写而心理描写,不能心血来潮就左一个心理活动,右一个心理活动,要“应运而生”、自然成文,一般在人物比较兴奋、悲哀,或内心矛盾冲突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运用。

(七)、课外练笔,孰能生巧。

• 任选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来进行150字的片段写作。

(八)板书设计

心理描写方法

直接描写 :内心独白法

梦幻描绘法

间接描写 :动作神态表现法

环境衬托法 运用修辞手法

心理描写教案

心理描写教案

心理描写 教案

心理描写教案

心理描写教案

心理描写教案

心理描写作文教案

心理描写课教案

心理描写作文教案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教案.doc》
心理描写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