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吸烟调查报告

2020-03-02 04:41: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生吸烟调查报告

班级:电子商务2班调查成员:1254200217邓昶

1254200218李卓阳1254200220龚光亮1254200221黄元照1254200222叶陈欢

大学生吸烟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的大学也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吸烟不仅对自己的危害很大而且对别人对社会也存在着很大的危害。为此,我组选择吸烟这个课题,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学生进行调查。

我组首先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信科的5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我校有抽烟习惯的大学生大约占百分之四十二,也就是每十个学生中就有四个人是有吸烟的习惯的,这个吸烟的比例已经相当的高了,在对吸烟学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平均每天要吸一至五根烟,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学生平均每天要吸六至十根烟,而平均每天吸烟超过十根的学生也不少数占到了百分之二十五,在调查中无论是吸烟者的数量还是每天的吸烟数都是十分惊人的,那么,吸烟的学生到底是怎么染上烟瘾的呢?我组又对学生第一次吸烟的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有百分之五的学生表示第一次吸烟是在小学,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是在初中的时候开始吸烟的,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学生是在大学吸了烟,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在高中吸上了

烟,这一比例占到了百分之四十六,说明了最容易染上烟瘾的阶段是在高中和大学,在这个阶段我们正处于成熟和幼稚之间,自制力不够强,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往往都比较好奇,这也成了为什么这个阶段会有这么多的人染上了烟瘾。

吸烟的学生到底有没有意识到吸烟的危害呢?在对信科吸烟学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竟然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不知道或者只知道一点吸烟的危害,而对吸烟危害十分了解的人只有百分之十,那么,吸烟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据报道,目前全国每天有2000余人死于吸烟,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8000人。在与吸烟有关的死亡病例中,慢性肺部疾患占45% ,肺癌占 15% ,食道癌、胃癌、肝癌、中风、心脏病以及肺结核共占 40% 。医学证实,每支烟燃烧时释放出4000多种化学物质,几十亿个颗粒,其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氨、苯等69种致癌物。这些有害物质吸入人体,黏附在气管壁和肺泡上,易导致气管炎、肺气肿乃至肺癌;而一氧化碳能使血液中氧气含量明显减少,造成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尼古丁使大脑神经产生依赖,使吸烟者精神萎靡,性功能下降。解剖学证实:十年烟龄以上的吸烟者,肺部明显呈黑色!医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10年以上烟龄吸烟者,连续抽完20支烟,实验者感到胸闷头痛、四肢无力;连续抽完60支烟,实验者呼吸困难,进入中毒昏迷状态!

日吸烟量高于15支者与从不吸烟者相比,胃十二指肠溃疡的

危险性增加2.1倍,吸烟者白血病发生率较非吸烟者高,吸烟还可使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危险度增加,还能引起骨质疏松及骨质软化等病。

许多研究证实,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

3。 5倍,冠心病死亡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死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 -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30% - 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此外,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PGI2生成减少,血栓素A2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进一步增加。以上这些都可促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心肌缺氧,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室颤动阈值下降,所以冠心病吸烟者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高。

大学生在宿舍抽烟亦是现今大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由于宿舍内空气不流通,宿舍内的烟味无法散去,这便加大了吸入二手烟的概率。一支烟产生两种咽气:如一口烟有75%直接流入空间中,称“支流烟“:有25%被烟者吸入肺部,称为”主流烟“。”主流烟“的50%又由吸烟者从口腔内喷出。总之,

85-90%的咽气会散播空气中而被其他人呼吸。

学者弗莱明翰经过12年的研究发现,吸烟者由冠心病引起的猝死要比非吸烟者高四倍以上,猝死的发生率还与每天吸烟数成比率。追踪研究发现,戒烟组猝死的复发率为19%,而继续吸烟组为27%,有显著差别。戒烟可使猝死的复发率下降。

专家指出,吸烟所以易引起猝死是由于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从而使心肌缺血缺氧,而致使心肌电生活活动不稳定。同时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又可使心肌室颤的阀值降低而更易引起心室纤颤。另外也可促使血小板凝聚功能亢进而易形成动脉内血栓。这些因素均促使猝死的发生。因此可以认为吸烟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子,戒烟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根烟的“人体旅程”

烟草是如何侵犯我们的身体的?我们只顾着诅咒可恶的尼古丁,但却不了解,烟草里除了尼古丁,还有上百种“生化武器”在密谋着一起颠覆健康的和平演变。X光片里“有阴影的肺部”拿到解剖镜下很容易让人想起久未清洗的抽油烟机。而烟雾从被吸入到呼出的几秒钟之间,不仅是它所路经的脏器,其他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健康指标也同样遭受着污染和伤害。

烟首先污染的是烟客的口腔、牙齿、喉咙和气管。由于长期遭受烟熏火燎,这些烟草的必经器官像老电影里熏黑的屋顶和灶台,这就是吸烟对身体最直观的伤害。另外,烟对身体的伤害在

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血液污染达成的。吸进身体的那口烟经由肺部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上百种毒素之一的一氧化碳一进入血液,便开始了与红细胞争夺氧气的战争。而血液一旦出现氧气缺乏就意味着一系列恶性反应的发生。首先,氧气的缺乏给心脏造成了压力,心脏因此不得不加倍费力地搏动,才能保证足够的氧气供给。而且,新鲜的血液由于长期遭受毒素的搅和,血液浓度会变稠,所以更容易招惹上心血管疾病。不仅如此,“晕烟”也是缺氧惹的祸。烟草中的一氧化碳狡猾地与大脑中的新鲜氧气做了个不公正的交易。烟吸得越多,污浊的一氧化碳置换出的新鲜氧气就越多,眩晕的感觉也就越严重。另外,烟对皮肤的伤害也与氧气缺乏有关。进入血液中的有毒外来物破坏了原有的平衡,无数的健康白细胞在这场人为的健康保卫战中牺牲。烟草中的毒素还会减少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形成,造成皮肤缺氧和水分丢失,从而加速皮肤的松弛和皱纹的出现。专家调查发现,吸烟女性的皮肤一般要比非吸烟者早老化5年。最后,吸烟成瘾是尼古丁的罪过。尼古丁进入血液循环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并在烟民脑中产生“尼古丁受体”。这就如同大脑中一个需要随时填补的空缺,一旦出现尼古丁短缺,大脑就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身体赶紧通过吸烟补齐。如果不及时补充,烟客就会出现焦虑,烦躁的症状。尼古丁想让烟客上瘾的目的就是这样达到的。

吸烟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吸烟的学生怎么看待戒烟的呢?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吸烟学生中有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

是有想过戒烟的,但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的人成功戒掉了,由此可见,一旦沾上烟瘾,那么将很难再戒掉。

烟能刺激肝脏产生药物代谢酶,加速药物的代谢,降低血液药物浓度,从而降低药物疗效。所以对于正在服药的患者来说,吸烟无异于雪上加霜。

烟草和酒精合在一起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比单独饮酒或吸烟更大。酒精本身并无致癌作用,但酒精会导致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加快,而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被酒精溶解后,随着扩张的血管将毒物迅速吸收并扩散至全身,从而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其次,酒精损害了肝脏对烟草中尼古丁等有害物质的解毒能力,加重了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吸烟危害的不仅仅是吸烟者本人的健康,周围的其他人也会因被动吸烟而影响身体健康。吸烟者呼出的烟雾中含有大量能够导致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内毒素,这种物质会严重影响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健康。专家指出,孩子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与其父母嗜烟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知道了吸烟不仅有害健康,吸烟更是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不负责。因此,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放下手中的烟。

珍爱生命,远离烟草!

大学生吸烟调查报告

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吸烟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吸烟英文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吸烟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吸烟英文调查报告

吸烟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吸烟情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吸烟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吸烟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