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系列

2020-03-01 20:40:5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届高三议论文写作专题作文素材之文化类 影视文化系列

【现象一】

粗口?暴力?《熊出没》暑期热播引争议

暑假期间的电视节目一般都是各大“神剧”以及动画片的天下,对于“暑假神剧”的热议也是从未停息。然而,一条关于动画片《熊出没》的微博却在这个暑假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为了孩子,求转起!央视无节制播放《熊出没》动画片,充斥砍伐、狩猎等非法行为,各种打斗暴力行为不绝于目,对人或动物的戏谑与欺辱,枪支滥用,武器至上,孩子观后尚暴力、喜叫嚣,影响极差。”暑期过了一半,网友“小孙大悦”的这条微博得到大量网友支持。

实际上,对《熊出没》中粗口及暴力问题的争议,自该动画片播出以来就一直存在。有人认为,这部动画片确是有很多不可取之处,孩子们从片中学来满嘴脏话,例如“见鬼”“臭狗熊”“去死”“笨蛋”等不雅词语,但“不能全怪电视节目,更重要的是家长指导”。

《熊出没》的出品公司是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上百集的动画片用夸张的卡通手法讲述了森林保护者熊大熊二兄弟与破坏森林、采伐原木、占领土地开发实业实验田的人类光头强之间上演的搞笑对决。

据资料显示,《熊出没》先后获得意大利海湾卡调节、意大利Film Festival della Leinia、亚洲青年动漫大赛、金龙奖、金熊猫奖等诸多国内外大奖的青睐,还凭借“环保”主题,获得全国绿色生态动漫作品展“最受观众喜爱动画片”奖。

【观点一】

家庭引导

如果单看《熊出没》的剧情梗概,就会发现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正面而且简单的故事:“光头强”自私贪婪,每天做着发财梦,他想尽办法到森林砍树卖钱,但居住在森林里的熊大熊二为了保护家园,奋力反抗。熊大机智英勇,总有阻止光头强的好点子,而熊二好吃,容易上当。每天,双方都上演激烈的对抗戏码。当然,由于每一集都需要一个小故事的支撑,适当地加入一些有趣的情节是绝对必要的。不过,过于生活化的成人粗口、暴力行为也成为了少儿电视的增加元素,则更加突出了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未成年人特别是年幼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学习应用电视上的一些语言和动作,然而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他们基本无法辨别。作为已经成年的父母及祖辈,必须要对此作出回应,引导他们积极向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免孩子们误入歧途。

【观点二】

社会责任

对普通观众而言,我们确实没有权利去责成电视台可以播什么不可以播什么,但是我们如果不能从电视上收获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电视节目会对自己的成长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却真的可以选择放弃——关掉电视。作为目前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休闲娱乐方式,电视节目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而这样的影响恰恰是把双刃剑,一旦用得不好,则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更何况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长久的坚持和实践,而坏习惯的出现则往往就在一瞬间,往后想要改掉就需要很大的努力了。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影视剧还是电视节目的出品方、电视台、具有审查资质的机构,都应该认真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严格把关,杜绝具有不良影响的节目出现。

【观点三】

影视剧“唯收视论”

其实,抱怨动画片脏话多、暴力多,担心孩子模仿动画片情节的怨声在家长中从未间断。有人统计,在《喜羊羊和灰太狼》全集中,灰太狼一共被红太狼的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喜羊羊捉弄过2347词,被食人鱼追过769次,被电过1755次。然而,就是这样令人震惊的动画片,却可以长期在各个电视台轮着播出,而此番《熊出没》系列的出现,也大有接替《喜羊羊和灰太狼》看管荧屏的架势。越是电视媒体的热捧,其影响力就越大,就越能成为各电视台的收视法宝,“马1太效应”显而易见,但这样的循环并不一定是好现象。如此一来,只要能提高收视率,就会有更多的创作者和投资方在影片中加入暴力或者成人化的内容,一味地强调视觉冲击力,从而让本应纯洁的少儿动画节目产生不良影响。

1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寓言。

1【评论】

“熊出没”成靶子反衬出少儿文化生活贫乏

2013年8月,有媒体报道,许多孩子从动画片《熊出没》中学来了“见鬼”“臭狗熊”“去死”等不雅词语,而有的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循环播出,孩子“无处可逃”。今年6月中旬,曾有家长在网上倡议,要求电视台停止播放该动画片,被倡议得到500多名网友支持转发。

动画片中的负面内容,是否可能对小观众造成不良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例如,今年4月,连云港一儿童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情节,将小伙伴绑在树上“烤全羊”,致其严重烧伤。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类案例的责任全部推倒动画片身上?恐怕不能。一出问题,就把存在争议内容的动画片当成靶子,其实衬托出了我们少儿文化生活的贫乏。

要不是因为少儿文化生活的贫乏,动画片本来根本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首先,经过了广电部门的审查、作为少儿节目在电视台播出的,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具体到每个孩子,接触该动画片的时间长短、频率高低、年龄大小不同,承受力和模仿欲存在差异,因此,任何一部动画片对不同孩子的影响力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那么多孩子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但显然大多数孩子并没有拿平底锅砸小伙伴或把他们绑在树上烤。其次,即使要求动画片删除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内容,也不能保证无“漏网之鱼”,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幼儿来说,任何一种夸张的动作和语言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成年人的火眼金睛未必能做到万无一失;如果真把所有的争议内容都删干净了,可能这部片也不能成立了。可见,把板子全打在动画片身上,要求它们“整改”,既不理性,也不现实。

少儿文化生活之所以贫乏,与优秀国产动画片太少有关,也与家庭教育有关。创作市场的繁荣局面非短期能够实现,但要比面动画片力的负面内容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始终有责任再肩。比如,慎重地给孩子选择动画片,最好自己先行“过滤”,而不是把孩子搁电视机前面一坐就什么都不管了;比如,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发现动画片或幼儿读物里有负面内容,及时给予更正,教孩子明辨是非;比如,为孩子营造更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他们不至于守着一个电视频道、抱着一部动画片从早看到晚,冲淡了同一部动画片中负面内容的出现频率,自然也就降低了孩子模仿其言行的可能性。

对于孩子来说,动画片并不是他们在文化生活中接触的唯一类型,也不是影响其观念和言行的唯一来源。要减少他们受到的不良影响,最可行的办法不是呼吁所有动画片都洗成“白莲花”,而是让他们多多接触不同的鲜花种类,并且教会孩子正确区分花朵,以及花瓣溅上的泥点。

【现象二】

《爸爸去哪儿》:一场萌文化的大众新宠

在经历了几载开疆拓土、独占鳌头的峥嵘岁月之后,一度闪耀荧屏的选秀类、歌唱类节目已生颓势。即使是宣称迈进选秀2.0时代的《中国好声音》也只有一季的“回光返照”,难掩疲态。途至末路,又逢“前方限娱”的标识,各方诸侯只得思变求存、另觅捷径。于是,今秋一档名为《爸爸去哪儿》的亲子真人秀成为综艺节目的大众新宠。

该节目拷贝自韩国,以五对明星父子的郊外生活体验为内容,凭借秀丽的自然风光、轻松的游戏活动、纯真的儿童稚气和温馨的父子相处呈现出轻快、融洽的崭新面貌,一改选秀歌唱节目大嗓门的聒噪以及洗不掉的成名欲望的油腻,引得一批观众大呼:萌、可爱、温暖、正能量。

【观点】 与“萌文化”不谋而合的电视节目

当今时代,生存和生活的压力日趋繁复强大,身处其中、无可逃避的成人越来越自顾不暇、疲于应付。坚硬老练的世俗外壳下催生了“萌文化”的流行,萝莉、正太、喵星人无一不是在以温柔、稚嫩、顺服的形象起着软化和麻醉的药效,幻化出一场纯净安适的桃源大梦,而御姐、女汉子、腹黑等等则充斥了对于类似的现实脸谱的戏谑。此外,在历史和现实意识形态强大的雄性语境包围中,“萌系”的阴性语态也于空隙与不经意间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消解和对抗。

《爸爸去哪儿》成功地与这种“萌文化”不谋而合(也许恰恰是由此而生的),宝贝们天然地成为了萝莉和正太的真实化身,在融化观众心灵的同时,唤起了每个人对童年状态的乡愁和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而之所以选择“爸爸去哪儿”不是“妈妈去哪儿”,是因为“爸爸”这一男性形象通常更多地扮演着家庭外的社会脸谱,并于传统上充当着硬朗、坚强、严肃的家庭角色,更作为历史、

政治、权力的主体象征,只一反转便可在解构的基础上收获双倍效果,不仅孩子欢喜妻子满意,男性自身也由此获得了全新的自我定义。

【现象三】

电视综艺节目“引进”问题

如果说对近两年围绕中国电视最引人瞩目的热点话题加以爬梳的话,“引进”无疑会名列前茅。 围绕“引进”,追溯起来,可以发现呈愈演愈烈的走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增长、传媒进步和生活方式转变,中国内地的电视综艺节目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先是学习港台,继而是日韩,现在是欧美,空间地域逐渐扩展,文化跨度越来越大,形成了当下的“引进热潮”。

电视综艺节目“引进”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元素引进,不涉及产权交易,以单方面的模仿借鉴为主,代表是1997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大本营》,以香港综艺娱乐节目《综艺60分》和台湾综艺娱乐节目《快乐星期天》为样版。二是产品引进,产品引进是直接购买外国制作的综艺节目产品,在国内平台播放。三是模式引进,引进节目创意、操作程序、产业开发,在中国“连锁加工”,典型代表是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

元素引进在相当比例的综艺节目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从最初的眼前一亮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几乎常态化。产品引进在缺乏制作能力的地方媒体中较为普遍,但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也充分说明外来产品遭遇了“水土不服”。而模式引进,一改以前的内容、程式方面的模仿,无论从节目制作模式上还是市场运作方式上,都套用成熟的模式,取得了极大成功,也让社会再次把目光聚焦在节目引进这一存在了好久的话题上。

【观点一】

引进的电视综艺节目与民族文化

概括地说,境外娱乐节目相较于内地节目的主要特点是:竞争性、悬念化、隐私性。其中,竞争概念、悬念设置属于形式层面,而隐私选项则属于内容层面。文化产品和普通产品、商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满足的不是物质需求,而是精神需求,产生精神影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综艺节目,也必然带有意识形态属性。正如传播学者施拉姆所说,“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引进的产品或形态,难免也会带有这样那样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价值观层面对中国主流文化造成冲击。但整体而言,我们不必过分担心。

第一,民族文化本身就带有拣选和同化功能。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包容性,具有强大的容纳能力、同化能力和转化能力。中国历史也充分证明了,当中国文化足够自信、足够开放的时候,往往对异域文化兼容并蓄,将其涵化在中华文化的“熔炉”之中。就当前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增强了文化自信,外来文化的侵蚀能力能够被有效控制在适度的范围。节目引进也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化开放度在深度、广度、高度上的扩展。

第二,民众的媒介素养有较大提高。民众对于媒介的负面影响,对于传播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内容有了辨别力和判断力,更为重要的是,新兴社交网络的发展,使这些判别有了表达的渠道,可以充分表达和讨论,使受众进一步增强了辨析能力,不再是一击即倒的“枪靶”。

第三,文化消费是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的容纳能力有限。再火热的电视节目,都只能呈现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据一定的注意力,而不可能在人们的选择菜单中占据“满屏”的位置。同时,在文化消费中、在媒体传播中,娱乐的短时性、易变性最强。娱乐消费存在“流行模式”,一段一时间流行一种“款型”是一种常态,不必担心其“过热”。而实践证明,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节目往往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品牌积淀过程,媒体品牌、节目品牌、主持人品牌的形成都是长期化的,而这一长期化过程也是本土化的过程。

第四,节目引进符合文化开发的基本特征。文化具有独特性,但与自然科学相比,并不刻意强调和维持独创性,文化往往是“融合创新”的。对不同文化的审视和选择,有助于在多元文化交流中确立文化主体,发现文化优势,确认普世价值,并在把握、利用“文化重叠区域”后出现“文化倒灌”的可能,反而有助于中国文化以他人可接受的方式在国际上顺畅传播。

【观点二】

在电视节目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看到的是,在当下的电视综艺节目中,引进过多,一哄而上,导致了不少问题:

一是内容良莠不齐。一些节目追求“轰动效应”“尺度较大”,为“博眼球”而不惜行走在道德的边缘和法律法规的边缘,只要监管放松,就会在色情、拜金、恶俗、窥私、恶意竞争、人性弱点等

方面打“擦边球”,这在西方文化中也属于糟粕。不加辨析筛选,一切都拿来“秀”,娱乐至上,收视率至上,经济利益至上,忘记了在娱乐之上还有真善美,在经济利益之上还有社会效益。

二是同质化现象严重。先是选秀节目一哄而起,后来相亲节目、职场节目一大堆,现在《中国好声音》后紧跟《我是歌手》《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同时推出。至少看不出所谓的“繁荣市场”和良性竞争。同质化的结果是产品的单一,是受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同时削弱了综艺节目的收视价值,降低受众的收视热情。

三是惰性导致创造力枯竭。因为境外有成功的模式,不妨信手“拿来”,省心省力赚钱,但单一化很容易转化成替代性,而失去创造力是最可怕的。只靠引进,而不进行利用、开发,从中获取原创能力,那么,这样的引进就是把创意的空间拱手让人,让别人的脑袋支配我们自己的脑袋。同时,就媒体经营来说,版权引进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也会使中国媒体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无论是有关管理部门和媒体自身,必须明白,引进是有限度的,娱乐是有底线的。

【观点三】

面对引进电视节目的正确态度

以开放的态度面对节目引进。基于我们上面的论证,对电视综艺节目引进还不必以“狼来了”的态度去对待,只要有益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只要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只要是其他市场业已成功、证明无害的模式,当然可以引进。

以奖励的方式鼓励本土原创。以开放的态度面对引进,是不限制,而不是放纵。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当然要由我们自己的创意来体现。对此,政府可以对有市场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原创品牌综艺节目进行补贴,甚至采用定制的方式购买播放,来大力推动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本土原创,使我们的媒体能够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和实际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气派、风格、口味的电视节目。

以专业的方法管控综艺节目。控制总量,对各级卫视不妨规定引进节目的数量,以实现总量控制,以免让外来节目喧宾夺主,把好质量关,引进节目应该是优秀的成熟节目,对于引进节目中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的内容、思想、方式,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把握方向,把握好节目引进的目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节目的文化品格和审美品格,贯彻“洋为中用、以我为主”的原则。守住底线,从管理的角度看,应该“守住底线、上不封顶”,对于违规的节目,应及时叫停。

对媒体自身来说,关键是遵守传播伦理。我们这里所说的传播伦理,主要指的是媒体在对传播进行整体把控时,应遵循“方向积极”的基本原则,对于可能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所有方面要及时进行自检和自控。一方面在引进节目时要注意拣选,注意本土化改造,注意量的控制。牢记在娱乐节目中同样“呈现与阐释社会目标与价值观”,反对低俗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使自己充满活力,富于创造力。不是仅仅把自己作为一个节目播出平台、一个经济运营主体,而是坚定地负起创造文化、建构文化、代表文化的责任。

娱乐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具有抚慰与减压的作用,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文化消费的重要选项。但要防止“引进万能”的认识和趋势,反对引进糟粕,鼓励原创,“健康娱乐”“本土原创”应该成为“中国式娱乐”的基本方向。

影视文化作业

影视文化分析

影视文化传播

影视文化研究

影视文化月策划书

影视文化作业(优秀)

影视文化课程教学小结

影视文化 两杆大烟枪

影视文化公司成立方案

影视文化PPT展示大赛

《影视文化系列.doc》
影视文化系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