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还会来吗

2020-03-03 23:40: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年终奖还会来吗?

年关将至,围绕着年终奖的问题又升温了。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的职场人,当然都希望用丰厚的年终奖“红包”为整个年度的工作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但是在金融危机寒风阵阵的特殊形势下,今年的年终奖“红包”会不会“变薄”,下降多少,哪个行业、哪个单位年终奖多成 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还有些人在为今年有没有年终奖而忧虑。

根据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对2517家企业调查的数据显示,2008年发放年终奖的企业同比下降12%,六成职场人的年终奖在5000元以下。

调查显示,受2008年下半年金融风暴影响,各行业企业给付年终奖励的意愿与2007年相比有所降低。调查中,46%的企业表示将会给付在岗员工年终奖励,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12%。其中,既没有年终奖励计划也不支付在岗员工年底双薪的企业占26%。

与2007年相比,2008年发放双薪(多薪)的企业下降10%,支付在岗员工年底双薪或多薪的企业占44%,下降10%。其中支付年底多薪的企业占7%,降6%。

对于年终奖金金额,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统计,35%的受访企业表示会下调年终奖奖金,48%处于观望,有17%的企业明确表示会增加年终奖奖金。

职场须知:争取年终奖四大忌讳

对于每一个员工来说,在没有伤害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年终奖当然都是多多益善了。有的员工可能会随遇而安,给多少拿多少,但有的员工更注重对年终奖的争取,但怎么争,却也是大有学问的。

切忌居功自傲应当适度表达贡献

其实,员工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公司是不会视而不见的。对公司的评价有一定的看法,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找老板认真地谈一下,将自己的努力和工作成绩与老板开诚布公地交流一下。但动辄以辞职和跳槽相威胁是不可取的,一方面是对公司、老板权威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是对企业军心的动遥这是企业不能容忍的行为。就算企业一时间离不开你,暂时隐忍不发,但也许哪一天公司财务就会通知你去领一个月的薪水走人了。

切忌以家事为借口应当凸现工作成绩

在对年终奖的争取中,有一部分员工采取了“曲线救国”办法。在老板面前大谈孩子要上学、房子要装修、妻子要看病等家庭琐事,希望借此来赢得同情,获得高额年终奖。但这种方式也许是适得其反的。在对年终奖的争取中,最重的砝码永远都只能是工作成绩。你必须凸现出自己一年中所做的特别贡献,让老板看到你的进步和突破。而仅仅想依靠博取老板的同情来获取年终奖,可能一时一地能够成功,但绝非长久之计。

切忌拿人对比应当合理自我评估

许多员工习惯拿身边的人做比较。“他都拿了这么多,我为什么没有?”“难道我还不如他?”这些说法常常伤害的可能不是一个人。

显然,拿身边的人做比较,不仅伤害了同事,也伤害了老板。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还怎么在单位混埃所以,这样争取年终奖是不合适的。要争取好的回报,员工需要更多地从自身的评估入手。你必须真正认识清楚自己一年的成绩和在单位中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提出合理的价位,在和老板的谈判中也更有底气。

切忌拉帮结伙应当独善其身

“人多力量大”这是中国人一贯的想法。在争取年终奖的时候,不少员工也习惯联络上一批有意见的员工,一起找老板理论。这样,一是给自己壮了胆,二是人多势众,目的容易达到。但企业老板们最忌讳的就是员工们拉帮结伙,这是对他权威的一种公然挑衅。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或者是委曲求全,秋后算账;或者是破罐破摔,一个子也不给。不管是哪一种结局,对员工都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企业发年终奖(年底红包)的4大基本模式

模式一: 现金

现金是红包类型的传统项目,那么现金红包的分量肯定是每个职业白领都比较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现金红包肯定是因企业而异,因人而异。;但是就普遍性而言,常规性的现金红包数额计算根据下面一个或者几个标准进行结算:企业总体收益或者人力成本预算、当地消费水平曲线、个人奖金或者工资的百分比、业绩评估核算以及从业时间与资历、市场价值等。前面两个是大环境性的参考因素,企业内员工会相对平等。而真正会对员工产生激励效果的更多的是后面三个差别因素,他们会给员工个人在企业内部的横向对比带来心理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现金红包要慎用,否则一旦评价标尺的公正性出了问题,很容易发了红包还不讨好。而且,因为红包分配问题造就了势利眼员工就得不偿失了。;

样式二:物质;国计民生、衣食住行是人的生存基本,许多企业用实物来替代一部分现金,体现一种生存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物质红包也是红包历史发展的传统项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物质红包内容也相应发生着变化。许多人说,当今社会,柴米油盐的物质奖励肯定已经无法激励我们的职业白领。但精品家居、食品仍然在我们的职业白领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柴米油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物质红包的质量和品质肯定最为看重。;

样式三:时尚社会流行、社会地位和生活品位,是我们的职业白领和中产阶层的共同话题。许多企业与时尚接轨,为员工发放时尚红包。时尚红包的内容跟随时代潮流,对我们的职业白领产生着充满人文关怀和物质关怀。大到给员工赠送房子、汽车钥匙,这些物质奖励对于都市聚居族来说是很大的激励,培养员工企业归属和实现尊贵生活品质;小到健身卡、高级品牌护肤品、度假娱乐消费券等,小范围地提升员工生活品味会有机调节他们的工作情绪,并体现出企业鼓励健康生活的人性关怀管理理念。;时尚红包一定要体现当今社会潮流,要符合员工喜闻乐见的口味。管理者不能简单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时尚红包的内容,否则成本的付出没有激起员工的共鸣将令人遗憾。;

样式四:人情 荣誉,是社会人的重要精神需求。职业顾问在常年案例咨询中发现,职业白领对于年终考核中企业对自己的评价十分看重,能够获得奖项和荣誉是令人骄傲的事情。公司可以采取很多种方式给员工发放人情红包,公司各个级别的奖项和荣誉,高层主管或者老板的问候和接待,提供出国、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发放公司股份列为荣誉员工等。这些人情红包在很多时候要比现金、比物质更具鼓动性。;人情红包要注意以“实”为准,确确实实是根据员工的年度表现和发展潜力而定。任何形式上的所谓精神鼓励肯定会带来负面效果,而且如果企业本身薪资福利问题重重,解决员工的物质问题一定要至少和精神管理并重。;这四种红包样式与企业属性有没有直接关系呢?一般来说,跨国外资企业对于现金红包和时尚红包比较推崇,而人情红包通常授予中高级管理层的员工。在民营企业中,现金红包和物质红包相结合,而一些处于快速增长期的以年轻人为主题的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时尚红包的重要性并开始部署实施。国有企业红包主要由人情红包为主体,辅以现金和实物,而近年来转制成功的国有企业也在红包样式上进行了改革,更注重务实的奖励。

企业的心病:年终奖该怎么发

;谁都希望年终能拿到一个大红包,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如愿以偿,因为资本是“狡猾”的,红包的大小分量的多少也是有标准的。;按资排辈法:按级别与服务年数分配年终奖的方式很普遍,无论是企业、医疗单位、机关学校都存在这样的情况。这类年终奖往往与人们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长短以及所任职位的高低牢牢相关,前者的差距每年在上百元,而后者的差距更大,金额从百元至千元都有可能。;按资排辈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合理性,但每次到发奖金的时候难免都会有人抱怨奖金发放不公,官阶越高领的越多,而普通员工只能分到些零头,甚至有的公司把大部分的奖金分给了主管,部属却一点奖励也没有。;业绩

考核法:通过对员工进行一定程序的年终评估,并以此为标准发放年终奖励的形式似乎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了,因为这种规范的考核方式比较容易做到公正公平、赏罚分明,能减少由年终奖分配引发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年终奖:“组合式”最得人心

年末,年终奖成为上班族最为关心的话题,不少网友纷纷在各大网络论坛“晒”出自己或朋友的年终奖数目、发放方式等。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推出“组合拳”年终奖,在发放现金的同时,还会免费提供员工旅游、培训等,这样的年终奖也最为员工所青睐。

关键词:上调

9成受访决策者计划提升年终奖

企业上调年终奖的主要原因除了想用此方式留住优秀人才外,同时也是帮助员工消除物价上涨影响的一种表示。

“大家年终奖拿多少?”从2007年年底开始,年终奖便成为各大论坛的常见话题,“晒”年终奖的帖子很快就成为热帖。但面对此类帖子里“晒”出的一个个数字,网友的心情千差万别,有喜有忧。从网友“晒”出的各自年终奖数目来看,有的网友年终能拿到数万元、有的只有几百元。

虽然各企业的年终奖各有区别,但企业发放年终奖整体将比去年有所上浮。专家告诉记者,近期该网站正在做一个关于年终奖的统计,虽然统计只进行到一半,但已有约2000人接受了在线调查,其中超过一半的人反映自己的年终奖上调,这些人以外企员工居多。关键词:“组合式”

既发现金,又有“体验”

在给予现金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奖励,会让员工有“意外之喜”,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记者了解到,年终奖在不同的单位不但数额不同,发放方式也各有区别。有的企业直接发笔奖金,有的是股票分红,有的则是实物奖励。其中“年末双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终奖发放形式之一,特别是外企更倾向采用这种方法。另外,越来越多企业采用组合形式,除了发放现金,还将旅游奖励、免费培训等列入年终奖的内容。

在一家咨询公司就职的朱小姐最近便享受到所在公司的“组合式”年终奖。在拿到近1万元的年终奖金后,她还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免费丽江游。“很开心,原来根本没想到公司会这样大方。”朱小姐兴奋地告诉记者。

做人事工作的陈女士最近心情也不错,由于表现突出,在拿到公司的年终奖金后,又额外得到了一个价值数千元的英语培训机会。“公司给了我一个意外惊喜。”陈女士表示,这让她感到自己一年的辛劳被公司认可。

某公司市场部经理表示,在发放奖金的同时,让员工免费旅游或再给予其他奖励,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而且这种方式往往比同样价值的单纯奖金奖励效果更好。因为很多员工都认为年底拿奖金理所当然,而企业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奖励,会让员工有“意外之喜”,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花儿落了,你还会来吗

大学生,你还迷茫吗?

分手还能做朋友吗

招标:还有加的吗

韶山红色旅游还真切吗

信托公司还值得收购吗

旧版护照还能用吗

未婚生子还罚款吗

火锅店这么多,开火锅店还赚钱吗

楼市的春天还远吗

《年终奖还会来吗.doc》
年终奖还会来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