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先得自身硬

2020-03-01 16:49: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打铁先得自身硬

——谈语文教师硬读文本的必要性

现在很多不同级别的语文课堂教学竞赛,所选的文章大都是课外的,几乎在网上找不到任何参考资料,即使所选的是课内文章,也要求参赛教师不得带任何教学参考资料,而且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备课,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形式的赛课,实际上考察的是语文教师硬读文本的能力。“打铁先得自身硬。”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首先自己要能够走得进去。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有一定的硬读文本的能力。

所谓的硬读文本,指教师在阅读文本前不要先看参考书或有关教学资料,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静心凝神地研读文本,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储备,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用心灵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平静地倾听文字的叙述,倾听作者的声音,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之进行情感的交流与碰撞,自主地领悟作品内涵与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悟,从而全面深刻地把握文本。

然而,现在教师硬读文本的现状令人担忧。有些教师文本阅读过程倒置,不是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和各种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有的教师倒是先读文本,可是读完一遍后就急忙翻开包括教学参考书在内的相关资料,最后的结果是各种结论充塞自己的头脑,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更有甚者,少数教师干脆抛开文本,备课时只在教参或权威教案上勾点圈画,他们迷信权威教案,膜拜教参,彻底与文本“分居”。阅读教学在这些情况下,就变成了看教案、读教参,教参也就成为阅读教学的“霸权者”,而教师在教学中实际只能起到一个传话筒的作用。

当然造成现今不少语文教师不愿硬读文本的原因很多,一方面现代教育的某些急功近利现象让部分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教参上的答案,设定好程序,让学生成为解题的机器,机械地去做题,也能有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受当今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耐不住寂寞,受不住孤独,因而也就无法静下心来好好潜心硬读文本。

其实,教师硬读文本可以构建高效课堂。精彩的课堂主要决定于精彩的教学内容,精彩的教学内容又主要来源于精彩的文本解读。教师只有硬读文本才能体会编者的意图,设计出更真实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让学生感受文本内涵,最终成为文本的实践者。所以,想要学生来阅读文本,感受文本,体验文本,质疑文本并最终运用文本,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忠实的硬读者。

一、硬读可以深度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挖掘一看便知的文本外显价值,更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这就离不开语文教师对文本的硬读。王崧舟老师曾指出: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滑”过去和“犁”过去,是两种功夫、两种境界,最后的收获肯定是不一样的。 的确,有些文本看似很浅显易懂,似乎没有太多的语言特色或深刻内涵,很多教师会觉得文本简单没什么好教的。但实际上我们缺乏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如果我们把文本提升到文学层面,把文本提升到文化层次,如果我们善于挖掘这简单中的不简单,往往简单的文本就会变得不简单。

如很多教师在教授《散步》时,往往习惯了以“爱”为主题,在“爱”上做文章。如“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老师会引导孩子抓住关键动词“挺”“熬”,感受母亲身体的糟糕、我对母亲的担心,从而回归“爱”的主题。这种挖掘看似“功德圆满”,但如果把文中的几句写景的句子联系起来,就会发现这篇文本还有表现的更为深刻的意蕴。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真是“随意”吗?不是,这是大自然的精心创造的杰作。“树上的嫩芽也密了”,这是季节的更替,血脉的传承,是嫩芽的造化,是生命的奇迹。“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天的到来,写出了春水的欢悦。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里涌动着生命的气息,这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作者敬畏生命的流露。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金色的”菜花, “整齐的” 桑树, “水波粼粼的” 鱼塘,这是一道多么亮丽的风景,充满着生机,充满着希望。景物描写,信手拈来,看似简短,实则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景为情设,情景交融,生机盎然的美景,是作者敬畏生命的写照。

由单纯的“亲情之爱”深入到“敬畏生命”的内隐层面,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心灵深受启迪。这种对文本不是“滑过”而是“犁过”的境界难道不是对教师硬读文本最好的回报吗?

二、硬读可以发掘文本精妙细微之处。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语言为核心,品味精彩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内心,触摸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语文教师硬读文本,独立走进文本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富有成效的前提。教师首先是抛开教参和各种解读材料进行多遍的细读,寻找文本中关键的段落、句子、词语,甚至标点,进行深入研读分析,凭借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能力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认识,引发自己对文本细微处更为深刻的思考。这些精妙细微之处,往往是教参上所没有的;这些精妙细微之处的解读,往往是课堂的亮点。

笔者在教授《老王》时,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走进文本,走近“老王”, 我尝试着从我的“硬读”体验来引领学生的突破,通过“硬读”文中词语这一抓手,走进人物的内心。

在引导学生对“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这句话中的“打门”的理解时,让学生找出下文和这句话相矛盾的句子,学生很快就找到作者开门见到“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问道:“这不是相矛盾吗?他两双都拿着东西,怎么能用手打门呢?这难道是作者的一个笔误吗?这里的打门能否改成敲门”。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学生得到灵感被激发了起来,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个学生说道,这里的“打”门,应该不是老王用手在敲。可能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撞击到了门,发出来较大的声音,所有作者才用了“打门”一词。而且这也表明老王已经不能正常控制自己的行为,与下文“直僵僵”“ 直着脚往里走”照应,不仅表现出老王此时已病入膏肓,突出了他用尽全力、急于交付的迫切心理,从而体现了底层人物身上的光辉。

三、硬读文本可以指导学生多元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语文的“多元解读”是指不同的阅读者以其特有的性格、体验、情感等,对同一文本可以做出多元解读,从而获得一个个带有个性生命意识的文本意义,产生文本解读的差异。中国文学中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西方文学所谓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对文本多元解读现象普遍存在的简明又形象的表述。

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囿于一隅,拘于一式,定于一格,要有周全的准备。这一切必须建立在教师抛开教参和教案,对文本硬读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教师要在硬读中充分预设到:玛蒂尔德的悲剧不只是她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造成的;“我们”所以不与叔叔于勒相认,不只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金钱关系所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只是抨击的封建教育制度。

如在教授《台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紧扣教参,学生就只能牢记教参的说法,父亲的凄楚、辛酸是源于农村落后的生产力,作者借这个凄楚的故事呼唤先进的科学技术早日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这样的理解是否太单一?是否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事实胜于雄辩,很多教师根据自身的体验,硬读文本,得出很多独到的见解。例如《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4期一连发表了三篇关于《台阶》的文章,陈文宏老师从父亲的“气力”为解读点,读出父亲气力的流逝是有价值的,父亲造台阶“是父亲一生中最灿烂、最动人、最华丽的生命过程。”父亲的拼搏精神“是一种永不停息地同命运、同人生抗争的原动力和内驱力,父亲其实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王国强老师认为《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奋斗精神的人,在追求理想中,还坚持了一个“老实人”的底线。王君老师的解读是,肯定父亲的行动价值的,她认为父亲的人生价值低,不追求高的人生目标,人生价值会更低。甚至还有老师认为《台阶》是一篇反思地方文化的小说,描写的是落后的地方文化中的人生悲途。

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可以进行多元解读,“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以上这些多元而精彩的观点都是教师抛开教参结合自己人生感悟硬读的结果,那必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解读也是多元化的。

有些课堂,学生的质疑会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如果教师在课前硬读文本,钻研教材,在预设中充分的尊重学生,提供学生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这全方位的预设就能使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适时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新问题、新内容,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解读,从而也使课堂精彩纷呈。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语文教师还是要静得下心,凝神硬读文本,“打铁先得自身硬”,这样才能够不顶膜教参,不依赖教案,在课堂中引领学生领悟情感,感受人生,体验生命。

打铁先得自身硬的多面手

打铁先得自身硬忠诚敬业铸税魂

打铁必须自身硬

打铁尚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观后感

打铁先须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心得

《打铁还需自身硬》心得体会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习体会

《打铁先得自身硬.doc》
打铁先得自身硬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