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2020-03-02 09:37: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短句和富有张力的词语所构成的场面描写。 3.能够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完成简单有一定内涵的场面描写。

4.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短句和富有张力的词语所构成的场面描写。 2.在反复朗读当中体味语言当中所蕴含的激情和深意。 教学手段

多媒体powerpoint、电脑 教学步骤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黄土高坡》)进入上课时间。

一、导入

一曲《黄土高坡》,把我们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这里没有江南的杏花春雨,没有小桥流水人家,这里只有奔腾的黄河,只有酱色的黄土,只有火红的高粱,只有朴实、剽悍的西北汉子。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去安塞古镇,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

二、教师板书课题

三、基础知识把握

师:请大家把课本打到123页,快速浏览文章,自己解决生字词。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小声读一下。(过程2~3分钟) 瞳仁 恬静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磅礴 颤栗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

四、简介

1、请看大屏幕,要求从同学们面前的电脑当中搜集关于安塞腰鼓的相关图片····这里有几张安塞腰鼓表演图片(3~4张),请大家看一下这与文中描述是否一致。(教师对图片做简单讲解,图片选用比较有张力、有气势的)

2、安塞腰鼓的来源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相传,周朝周文王时期,风调雨顺,民安乐业,就是瘟疫制服不了。上至君臣,下至平民,无不为之发愁。人们想方设法制服瘟疫,谋求生存之路。

有人说,瘟疫是一种妖魔鬼怪,怕震动,怕红颜色。人们就想起了用鼓来驱逐瘟疫,他们造了一种小鼓,挂在腰间,起名腰鼓。

3、作者刘成章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

4、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安塞腰鼓表演)

五、既然是过程,那么当然就有先后,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为主体,那么就可以分为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后。 表演前:宁静---------神情沉稳而安静 表演中:亢奋---------释放出磅礴的力量 表演后:寂静---------出奇的静

(1)谁能用课本上一个字来概括表演前和表演后的氛围特点? 生:静。

师:那么中间表演的过程可以用哪个字概括? 生:动或闹。

那么这篇文章的整体气氛依次为静、动、静。动静结合,互为衬托。仔细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头的“静”和结尾的“静”一样吗?谁可以在“静”字前再加一个字,把这两个“静”区分一下? 生:前为安静,后为寂静。

(2)、文章既然描写了一个场面,那么必然有构成这个场面的要素,想一想文章中构成场面的东西有哪些?

(明确:茂腾腾的后生、系着红绸子的腰鼓、黄土高原、起伏的群山、火红的高粱。)

想象一下,这些东西聚合在一起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诸如粗犷、豪放、狂野、大气磅礴、活力等。)

九、品读,重点突破。

那么一会我给大家时间自由朗读这篇文章,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大声自由朗读。此文在语言运用上有很大的特色,那么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多处运用修辞手法)

那么,请同学们针对表演过程中即5-27段,简要进行分析。(周围同学间讨论) 排比句:

A、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增强气势)

B、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

C、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反复:

A、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

反复写腰鼓的声音,为了渲染气氛,突出安塞腰鼓铿锵激越的气势。 B、“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出现,文章富有节奏感,层次感,渲染气氛,抒发情感。 比喻: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

你的面前。”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后生们的力量美、豪放美。

此部分让学生讨论解决,然后从小组当中抽选一名同学分析。 十

二、通过读课文,看场面,设想一下,假如你现在就是在现场的一名观众,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么,或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它?

(明确:文章第12自然段。个人总结的词语有劲、自由等。) 教师提示:劲也好,自由也好,实际上都是生命的跃动。我认为用生命去概括最好,安塞腰鼓诠释了生命,激情与张扬,放纵与自由;生命的激情也支撑着安塞腰鼓,刚劲与活力。

十四、展示教师个人感悟(幻灯片形式)

一场安塞腰鼓,实际上就是人生的完整历程,在起始的安静中积蓄、孕育到人生辉煌时的挥洒与张扬,再到老去时的沉思与宁寂。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慢慢沉寂下来的是鼓声,而久久震撼我们心田的是那近乎疯狂的搏击着的生命。 十

五、作业

1、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安塞腰鼓的视频资料,下节课讨论交流。

2、对印象深刻的某个场面进行描写,用上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 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