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2020-03-03 14:49: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 建筑认识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建筑认识实习是学生进入建筑设计阶段之前的重要教学环节,建筑认识实习报告。通过两周的建筑认识实习,我们初步建立起关于基本建筑结构、建筑基本功能、建筑艺术风格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等问题的正确认识。为日后的建筑设计课程走向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能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个建筑设计人员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在这为期两周的实习过程中,我门要学会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建筑构思,进行适当的环境利用、改造、创造。知道关于建筑物设计的布局方式,了解有关建筑单体设计中的场地设计、功能组成、交通流线和相关法规。知道许多关于建筑立面处理方法和建筑细节的处理手法。学会并懂的简单的建筑构造。

2 建筑认识实习的时间安排:

2007.09.03 实习动员、实习准备

2007.09.04 青岛五四广场、奥帆基地周围、音乐广场

2007.09.05 八大关风景区(公主楼、花石楼)

2007.09.07 天主教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岛迎宾馆

2007.09.08 崂山区政府周围、展览馆

2007.09.09——2007.09.16 写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青岛

返校时间:2007.09.08

3 建筑认识实习的内容:

3.1五四广场及周边

3.1.1五四广场

在青岛的海滨大道的周围布置了15个主题广场,有栈桥公园、汇泉广场、音乐广场等一系列的广场。而最为主要的是五四广场,五四广场北依青岛市政府办公大楼,南临浮山湾,总占地面积10公顷。五四广场是为纪念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

五四广场分南北两部分,分布于中轴线上的市政府办公大楼、隐式喷泉、奥运倒计时牌、点阵喷泉、《五月的风》雕塑、海上百米喷泉等富有节奏地展现出庄重、坚实、蓬勃向上的壮丽景色,在大面积风景林的衬托下更加生机勃勃,充满现代气息。在广场的东西两侧,有建筑风格迥异的现代建筑,既有高档的办公楼,也有住宅区。广场的西侧是商业办公楼,东侧是青岛城市规划展览馆。

五四广场是中国广场设计成功的一个典范,五四广场位于市政府前,对于整个城市有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3.1.2音乐广场

音乐广场,位于浮山湾畔,东接五四广场,北临少儿活动中心,占地面积为36000平方米,于1999年9月18日正式启用。这是一处以音乐为主题的文化休闲广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音乐广场。音乐广场有五个功能区:树阵区、偏心广场及软雕塑区、椭圆广场区、音乐观海台和地下购物商场。五个功能区以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合理分布,组成广场的扇形平面结构。登高俯视,犹如一棵美丽的扇贝镶嵌在海岸边。

音乐广场以音乐为主调。数字钢琴王、地面乐谱书和全场背景音响形成音乐广场的主题。8支专业音响和30支背景音箱,使游人不论身居广场何处,都可欣赏到效果极佳的音乐。人行甬道边,有序分布的琴键式坐凳,更加突出了广场的音乐特色。广场照明灯具的造型也新颖别致:有高杆帆形灯、吊篮灯、锥形庭院灯折射埋地灯、草坪灯、效果射灯等近百盏。每当夜晚,华灯齐放,五光十色,明暗相间,人们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广场绿化是以花钵、草坪、模纹绿化带和树阵搭配,其排列、布局如音乐般流畅。近海处栽有阴绣球的40个石制花钵,沿防浪坝环绕摆放。东部以法桐为主的树阵结构,则为人们休闲提供了方便。东部以龟甲冬青、小龙柏、石岩杜鹃、金叶女贞等组成的大模纹花带,则衬托出了广场宏伟壮观的气魄。广场的地势高低错落,一收一放、一幽邃,一疏朗,高处谋其景,低处谋水色。幽邃处花木掩映,疏朗处帆影翔集,海天自然环境与典雅、舒展且具有现代韵律的音乐广场融为一体,步移景异,赏心悦目。

在音乐广场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广场的设计问题,如出入口的开向和设计,广场绿化的组织分布,建筑小品的设置,广场分区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地面的质感、颜色、以及绿化分隔等方式。另外我门观察了广场周围的建筑的布置、颜色、高度等一系列的广场设计问题,学会主题广场的设计方法。

3.1.3奥帆基地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座落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北海船厂原址,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市内的著名风景点“燕岛秋潮”位于基地内燕儿岛山的东南角,该地依山面海风景优美,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将在这里举行。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赛后充分利用和留下奥运文化遗产”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采用的一系列科技新技术,起到了示范平台的作用。奥帆基地同样注重环境景观规划,通过三条南北向轴线即:西轴-海洋文化轴、中轴-欢庆文化轴 东轴-自然文化轴,组成了意向的“川”字。以“欢舞·海纳百川”为主题,寓意开放的青岛正以宽广胸襟,向世界敞开大门。

在奥帆基地让我感受到规划的的神圣,作为奥运会的比赛场地,有序的流线组织和优美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在奥帆基地我切实感受到要做好一个项目一个区域的规划前期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我们充分的了解他的功能,才能作好设计。纵然建筑的功能不能决定建筑的形式,但是我们不去了解建筑的功能,也绝对无法设计一个好的建筑,一个能让人认可发的建筑。

3.2八大关风景区(花石楼、公主楼)

3.2.1八大关

八大关风景区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西临汇泉湾,南接太平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最初因有八条以关隘命名的路。故称“八大关”。后又新增了两条,实际上现在有十条以关隘命名的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八大关别墅区的特点之一是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八大关是以前德租界,上世纪德国人在此修建了200多幢不同风格的房子.八大关里每一条路的行道树都不同。比如嘉峪关路是五角枫,韶关路是碧桃,宁武关路是海棠,武胜关路是紫荆,紫荆是雪松……

在八大关景区,就外墙的处理方法就有近百种。而对于建筑围墙的形式更是富有多种形式,将许多没有生命的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创新。

3.2.2公主楼

坐落于居庸关路16号,精巧可爱,就像是童话故事中的常有的模样,也许正是丹麦建筑风格才造就了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公主楼建造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占地近千平方米,建筑面积721.98平方米 。公主楼建筑为北欧滨海风格庭院建筑 主楼为砖木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花岗岩砌基,屋脊双面陡坡呈尖耸状,开有可远眺海滨的气窗,墨绿色粉刷墙面上的楼层窗外,由白绿色马赛克嵌饰框边,使建筑造型简捷、流畅、精巧、活泼、室内有壁橱 质地考究的木扶梯 地板及墙裙,房间小巧明亮,起居设施完备 室外西南有宽阔的草坪,衬托主建筑高雅、醒目、别具一格。

在八大关景区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建筑但不同地域的不同时间的建筑有着不一样的风格特色,丹麦的公主楼我们看到了不同于中国建筑的另一种风格,建筑墙体的绿色不同于中国的朱红色,还有许多的美的地方。

3.2.3花石楼

花石楼位于第二海水浴场东端一处伸入海中的岬角上,黄害路18号。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一栋欧洲古堡式别墅,如果按近代欧式建筑传统模式去套它,好像并不十分贴切。此楼建筑面积753.7平方米,院内面积4.5亩。楼的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顶尖。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楼”。花石楼据说是1932年由一位俄罗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腊式和罗马式的风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由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物正面造型,别致有序。

花石楼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楼下石阶分为2层,上层6级,下层9级,有石径通往铁栏大门,庭园内广植花木,是青岛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

在花石楼,我学到了关于别墅建筑平面组织的一些浅薄的知识,在花石楼的一层主要是以对外为主,主要用于接待客人,属于动静分区中的动区,

二、三楼则是休息的卧室和客房,在二楼还有观景阳台,可以瞭望大海,实习报告《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楼梯在近门的左侧,是螺旋楼梯,一楼起居室在墙角和墙面的处理上更加细腻。

3.3天主教堂、基督教堂

3.3.1天主教堂

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处设有平台,两侧有两座对称而又高耸的钟塔,高度为60米,塔内上部悬有4个巨大铜钟,钟声悠扬和谐。大门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两侧各耸立起一高4.5米的十字架。该堂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与花岗石结合而成。屋顶覆盖舌头红瓦,其气势庞大,且又古朴典雅。

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堂内大厅高18米,宽敞明亮,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后方设有祭台,配之穹顶的圣像壁画,堪称庄严美观。可容纳教徒千人,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

3.3.2基督教堂

3.4青岛迎宾馆

迎宾馆坐落于信号山南麓,1905年10月-1907年10月建造,由德国建筑师马尔克设计,施特拉塞尔监督施工。它是当年德国胶澳总督的官邸。迎宾馆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其造型之典雅,装饰之豪华,轮廓线条之优美,色彩之瑰丽,至今仍具居我国单体别墅建筑之前列,现在作为二十世纪初建造的这种风格的房屋在欧洲大陆甚至德国也不多见了。该建筑气势宏伟,外墙以黄色为基调,局部以花岗岩石料作装饰,石面加工粗朴,正门墙饰以淡绿色、淡灰色花岗岩石,顶部石料雕以美丽的图案,于粗放之中见精巧。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绿色牛舌瓦铺设的楼顶,使大楼更加精美别致。

迎宾馆楼地下一层,地上三层,是砖石钢木结构,德国古典皇宫庭院建筑。屋顶设计丰富多变,墙身用大量石材料装饰,石雕刻花,券柱式外廊,石砌墙角和檐口,半透明木构墙,使建筑造型独特,气势雄伟,宽敞的大厅,装饰得典雅华贵、富丽堂皇。奇丽多姿的各种立柱,各种家具精工雕刻,灯具造型优雅各异,整个建筑别具一格。

在迎宾馆给我印象最深的确是他美丽的灯盏,

3.5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啤酒城

3.5.1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濒临大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设施完善,会展中心室内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共可设置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室外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可容纳400人同时开会的豪华会议室1个,可容纳200人同时开会的会议室6个,以及多个中小型会议室、洽谈室和贵宾室;拥有近万平方米的快餐厅和中、高档餐厅,可为来宾提供中西式快餐、大型自助餐等多档次餐饮服务。目前,整个展馆实现了楼宇控制自动化、消防自动化和保安监控自动化;拥有先进的网络通讯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了广泛的国内外展览关系网,加入了IAEM世界展览机构;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5.2青岛啤酒城

青岛国际啤酒城位于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青岛国际啤酒城号称亚洲最大的国际啤酒都会。啤酒城位于香港东路与海尔路交叉路口,占地35公顷,分南、北两大功能区。南区为娱乐区,北区为综合区,现在到啤酒城的游乐项目除喝啤酒外还可以进行大型游乐活动,北部综合区已建成大型游乐场---环宇世界,内有许多国际先进流行的 青岛啤酒城平面图

游乐设施,最出色的就是双向往复式过山车(听说是全国唯一可以倒着开的过山车)。正门位于南区,一进大门,一座高大的标志性雕塑——溢满全球,雕塑由一个大型高脚杯矗立于圆形的水池中央,高脚杯被做成为世界地图的图案,啤酒沫从杯中不断地溢出,上有青岛啤酒商标,寓意十分深刻。在水池后面有一半月形石壁,上有\"国际啤酒城\"五个大字。夜幕降临后,彩灯、喷泉、水柱相映成趣无比绚丽。

转过城标雕塑,便是呈扇状展开的美丽的万人广场。 1998年以前历届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现已成为永久性的节庆活动场所。广场宽阔的草坪上,设有露天舞台和数千个座椅,成为永久性的节庆活动场所。由广场通向各区的道路全都以彩色大理石镶砌,极富特色。广场南侧为啤酒宫区,两座大型建筑造型十 分奇特。这里平时已是游人不断,节庆期间,美食娱乐、饮酒大赛、时装表演等 活动更使得游客如云,令人眼花缭乱。在首席食府内,啤酒厂家还专设微型啤酒生产线,游人在品尝生产线酿制的生纯啤酒时,还可观赏啤酒生产全过程。广场东侧为啤酒街市,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名吃和名牌啤酒荟萃于此,异彩纷呈,最得游人青睐。东北角拟建一座啤酒大饭店。北侧的游园中广植名花奇树,并以雕塑点缀其中。西侧则为啤酒博览区,汇集世界各地啤酒名牌,一年一度的万国啤酒博览会即在这里举行。

4建筑认识实习的体会和认识:

4.1关于青岛城市规划的认识

4.1.1青岛城市规划史

青岛,一座百年之城,一座青春之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见胜的老市区与拥有现代化气概的新市区相映成辉,共同交织成青岛瑰丽多姿的城市画卷;新的世纪,从新城区的拓展到大城市架构的确定,使青岛舒展鲲鹏般美丽而有力度的羽翼,向着国际化的目标起飞。

青岛第一个城市规划为1900年,德人确立了“建港建城”并举的城市建设原则,居住区实行欧华分区,具有典型的殖民地特征。

1910年,德人又编制了扩张规划,市区向东和向西澳发展,形成了南北狭长的带状城市。

1939年,日本人制定了“青岛特别市地方规划”,这一规划将青岛市区连同胶州湾一带作为整体全面考虑,拟建成华北的“门户”,形成了带状工业走廊和“南宿北工”的初步形态。

解放后,青岛也有过数次规划,分别于1957年的青岛市初步规划,1978年的城市总体规划,1989年总体规划补充纲要编制等。青岛市自从城市建置以来的历次规划与实施,为逐步形成青岛市的城市风貌,为逐步建立青岛市的城市空间格局,为逐步确定青岛在中国现代城市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八十年代我们规划和建立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十年代我们编制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并实施了东部新区的开发建设,二十一世纪我们将规划西海岸,挺进西海岸。

1994年底,青岛市展开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两年后,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一2010年)》,并于1999年6月3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

4.1.2青岛城市规划目标

青岛市规划提出了“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构想,初步确立了以快速交通网、区域绿化和生态网络为支撑的“一湾、两翼、三极”的未来新青岛城市发展构想。

“一湾”即以青岛、黄岛、红岛为核心的胶州湾城市圈。

“两翼”即“东翼”以前海景区、崂山景区、仰口——鳌山卫横岛旅游度假区构成的东部旅游岸线。

“西翼”以薛家岛旅游度假区、琅琊台风景名胜区等构成的西部海滨旅游度假区。

“三极”即城阳——即墨——莱西发展极,胶州——平度发展极,黄岛——胶南发展极。

青岛,一个保存完好的老市区,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及众多的人文遗址,你会领略到青岛的百年沧桑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一个日新月异的东部新区,其迅速崛起的高层建筑群,横贯东西的香港路和长达12公里的海岸中华文明雕塑长廊,构成一幅现代海滨都市的城市画卷。一个突飞崛起的西海岸,万国旗飘,产业基地星罗其布,将构建起三大特色经济,四大产业基地的未来青岛的大工业体系。“一湾两翼三极”的大青岛城市格局即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青岛,一座强大而美丽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即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4.2青岛建筑与上海外滩建筑比较的体会

4.2.1青岛的德式建筑

青岛建筑以其独有的特色独步中国的各大城市间,他不同于西安历史的沉醉,也不同于上海浦东的新异,他的古老不敢与北京的四合院相比,但他却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所有人的心。来过的人都会被青岛迷人的气质所沉醉,沉醉于八大关的优美环境,沉醉于天主教堂的神圣,沉醉于啤酒城的麦芽清香,沉醉于大海的风情万种……

青岛的许多老建筑 虽历经百年,却风韵犹在,而且每次参观,都会有新的感触。

德占青岛的年代,正处于世界建筑风格的转型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建筑风格由折衷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变,此时德国的建筑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被称为青年风格派,其主要特点是简化的外表面设计和自然曲线的装饰。建筑立面简洁大方,形体自然完整。塔楼原有曲线轮廓的尖顶,是德意志传统民居的符号。后因年久失修,尖顶拆除,成为圆柱形,好似嵌在建筑的转角处,使其正面向侧面自然过渡。屋顶呈较大倾斜角度,覆盖整整一层,气势雄伟,一气呵成,是典型的德国民居风范。老虎窗、墙面的竖条窗和圆券窗排列有序,简洁明快,没有太多的装饰。米黄色墙面干净整洁,仅以突出的蘑菇石线脚分隔。

建筑的一大精彩之处就是蘑菇石的使用,这也是青岛德式建筑的一大特色。在底层用了多半层的蘑菇石贴面,将建筑立面分为三个层次,顶部是带老虎窗的大坡顶,中间是平整的黄墙,底部是厚重的蘑菇石贴面。通往入口处的大平台也是花岗岩砌筑,平台的围栏由蘑菇石间隔搭砌,成为透空,以条石压顶,与墙面的贴石浑然一体,更显建筑的敦实稳重。观察墙体的每一个花岗岩砌块,就会发现它多采用自然形状与人工打凿相结合的方式,石块四边结合处加工异常平整,石与石砌合严丝合缝,石块突出部分简单加工,甚至不做加工,向外凸出,呈现自然的形状。

4.2.2上海外滩的建筑

我很喜欢上海外滩的建筑,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虽然不是出自同一个建筑师之手,甚至不是建在同一个时代,但他们的建筑风格确有惊人的一致,建筑色调的基本统一,建筑轮廓线的相互协调。在那里我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华贵的气势。外滩的建筑给我的感觉他很精细,一种欧洲的精细之美。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

国通商银行大楼位于中山东一路6号,1897年,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该楼是一幢假四层的歌特式建筑。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

三、四层有小尖塔。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

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

4.3青岛雕塑院作品欣赏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施工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1]

住宅小区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格式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doc》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