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

2020-03-02 23:04: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

“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知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有了安全意识,人们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安全就会有保障。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明白“安全为了谁”,才能找到安全意识之母、安全工作之魂。”这是《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书中第一段文字,强调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意识左右思维,意识控制行为。

书中谈到最多的是“安全为了谁”这句话,话里蕴藏着精深的含义,我们只要深度的理解了他,远比“要遵章守纪、按章作业”这种强调式的安全教育方式更有号召力和感召力,它能启迪员工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去做安全的事情。也只有深度的理解了它,员工才能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才能在生产过程中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才能在实际的操作行为中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自觉的消除安全隐患并按照各项规程的要求确保本岗位的安全。

结合日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三违以及工伤事故来看,主要体现在员工的主体安全意识淡薄,首先是“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没有形成自我保护观念;其次是“预防为主”的意识没有落实,盲目直观的做事,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安全隐患的存在。之所以做不到“安全

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在于员工的安全主动性不够,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

“安全为了谁”,是我们自己、是家人、是亲朋好友、是企业、是社会。

本书从方方面面都说的很具体深刻,真正道出了安全的真谛,把安全从含义到意义用大量事实和典故做了系统的阐述,让人读后,对安全知识及安全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员工在规范作业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对安全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常说安全靠大家,关系你我他。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仅是企业的事,它是大家的事,是社会的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企业的一分子,也是整个社会的一分子。你的安危牵系社会、企业、家庭诸多方面。因而安全要靠大家联手,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相互保护、爱护。常言说的好:“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人是不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的,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现代工业化大生产更是离不开社会化。人与人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进行社会化大生产,这才是工业社会。那么工业社会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问题。因此说,安全管理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员工所在企业整体的事。

安全管理是个长效工作,绝不是短期行为,更不是个人行为,是我们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没有尽头的工作。因而要常怀战战兢兢,如履溥冰,如临深渊的危险意识,这样我们的安全工作才可

能有进步。

长期的开展有关“安全为了谁”读书活动,学之真,意之切,时时处处的激发员工去想这个问题比机械灌输效果要好的多,相信我们的安全工作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论文摘要:98%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引起的。在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了90%多。本文通过对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成因分析,提出了提升安全意识必须树立的观念,指出了企业员工安全意愿培养的落脚点。

“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是世界通行的公理,怎样预防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呢?不少企业对安全制度强调很多,事故却屡屡不断。究其原因,企业里各级管理者不重视提升各岗位员工安全意识,普遍把安全意识当成了软指标,嘴上说的多,实际做的少。

据统计,98%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引起的。在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了90%多,安全技术水平低下所占比例不到10%。由此说明,员工安全意识差,必将酿成安全事故。安全意识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

一、安全意识薄弱的主要成因分析

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也就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狭义的安全意识,是指员工思想意识中对于安全的认识,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警惕性等。我们工作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

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绝大多数员工不是不知道规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在生活中,闯红灯的人,不系安全带的人,不走天桥的人,不是不知道红绿灯的含义,不是不知道系安全带的好处,不是不知道天桥的用途,而是安全意识淡薄。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首先表现为“安全第一”的意识没有建立。“安全第一”作为世界通行的公理,理应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但是“预防为主”的意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安全第一”意识的体现,就是“预防为主”,不能等到大难临头再去考虑“安全第一”。

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其次表现为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员工之所以做不到“安全第一”,之所以没有“预防为主”,根子在于主动性不够,在于不知道“安全究竟为了谁”。如果人人都把安全当作是别人的事,不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没有了主动性,员工安全意识的普遍薄弱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提升安全意识必须树立的观念

安全生产工作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方面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意愿、意识、知识等。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必须牢固树立以下几种观念。

一是要树立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的观念。安全知识通俗地讲,就是面对危险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做。它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和经验。据调查,在企业近一半的员工在火灾发生时不

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一半多的人甚至不认识消防安全标志;有不少人不知道旋转的部件不能碰,高压容器会爆炸。以上这些,都是安全知识不具备的体现。

近年来企业陆续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具备了基本安全设施。因此,我们应把安全生产工作注意力放在安全知识的储备上,用安全知识武装员工的头脑,在紧急时刻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这要比设备的安全性能更为重要。

二是要树立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的观念。如前所述,事故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了90%多。而大多数企业安全培训时,将90%的精力用在占10%比重的安全技术水平上,只有不到10%的精力用在占90%比重的安全意识上。90%和10%的倒挂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安全培训工作,陷入了一种重视安全知识而忽视安全意识的误区。

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关键在于你思想意识当中对安全是怎样认识的,包括你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警惕性。没有安全知识,员工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安全知识重要,安全意识更重要。当员工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地学习安全知识,就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障。

三是要树立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的观念。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安全意识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仅仅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地去追求。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员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

责的行为。一个不会保护自己的人,怎么能保护别人?一个不能保证安全的人,怎么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在强烈的安全生产意愿的驱动下,员工才能自觉地履行安全职责。“不怕死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生产车间不是战场!不能存在不怕死的精神!“怕死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我们经常说“责任重于泰山”,就是希望员工树立责任意识,进而靠责任意识促进安全意识的树立。因此,安全培训工作首先应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其次才是安全技能的培训,而培养员工与管理层的合作态度,又被放在安全意识教育之前,也就是靠培养员工的合作态度来逐渐培养其安全意识。

安全意愿是员工打心眼里愿意去履行安全职责,遵守安全规章;所以,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员工的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

三、员工安全意愿的培养

如上所述,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员工的安全意愿呢?

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安全知识是基本层次,安全意识是深层次,安全意愿是核心层次。安全意愿的根本是员工的主动性,发挥安全意愿的关键是要具备主动性。员工没有把自己作为安全的主体,缺乏了主动性,安全意识的薄弱在所难免。员工应该明白,对自己的安全自己责无旁贷,对他人的安全自己负有监督和帮助的责任,对他人的不安全行为自己有提醒和制止的义务。只有突出自我的

安全主体作用,发挥安全主体意识,安全形势才能好转。只有有了主动性,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最后升华为“我会安全”;有了主动性,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有了主动性,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要让员工形成强烈的安全意愿,企业管理者就需要从情感角度入手,依靠情感依托,实现员工态度的转变。对企业来说,搞清楚“安全为了谁”,是解决安全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一是要让我们的员工明白“安全为了谁”。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每个企业制订了很多安全规章制度,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花了不少时间,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落实不到员工的行动上呢?主要原因是员工多数认为安全工作是安全管理人员的事,是企业强加于他们自己的,甚至有极个别员工存在逆反心理,他们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安全规定和接受安全知识,就是我们安全管理采取的“强制原理”,强加给他们的“要我安全”。

让我们的员工明白了“安全为了谁”。安全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伙伴、为了企业,首先为自己,其次为他人。普通人为自己的动力总是大过为他人。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就有了安全的无穷动力。明白了“安全为了谁”,员工才能理解我们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良苦用心,才会清楚安全生产管理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个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对我们员工起到有效保护;一次次的安全培训教育,才能成为我们安全管理人员的善意提醒。只有这样,安

全培训教育工作才能入脑入心,才能真正增加我们员工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真正实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

二是要让我们员工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做到警钟长鸣,紧紧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在企业生产工作中,我们很多员工不是没有安全意识,而是不能长期的保持安全意识,很多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时的麻痹大意上。让我们的员工明白“安全为了谁”,员工就不会忽视安全的重要性,就能战胜自满心理,排除一切隐患,消除麻痹大意意识,克服松懈的思想和侥幸心理,永远保持高度的安全警惕性。

三是要让我们员工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在生活、生产工作中成为一种好习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贻害无穷,习惯决定性格,习惯决定命运,人生成败在于习惯。违章和违规一旦成为习惯,这种坏习惯会让人遗叹终身。只要我们的员工明白了“安全为了谁”,就可以保证在日常生产工作中“第一次就做对”,当员工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做对就不存在问题。正确的一再重复,就会形成习惯。安全的习惯,会让每一名员工终生受益,安全的习惯会让每一个企业顺利地安全发展!

明白了“安全为了谁”,是安全意识之母,是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也是实现“人人互相要安全”唯一途径。

我们只有明白了“安全为了谁”,才知道了“谁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安全的内涵: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做好安全工作,对个人是生命的平安,对企业是财产的保全。安全培训是员工最大的

福利,安全管理是对员工最好的关怀。任何一起安全事故对你本人,对你家庭,损失不仅“重大”而且绝对是“特大”。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福利,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一切。安全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己!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

《生命第一 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

《生命第一 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心得体会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有感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读后感

读《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有感

读《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心得体会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doc》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