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证明

2020-03-02 15:46: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记忆的证明

------游圆明园遗址有感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我却对北京的古迹知之甚少,不论是香山的清秀,亦或是颐和园的华美。可是最令我心向往之的还是如今那片见证历史屈辱的圆明园遗址,不论是她曾经的华美绝伦、举世无双,还是今天的满目疮痍,断壁残垣。都在吸引着我,似是诉说着什么,她的悲怆真正的打动了我,终于决定到圆明园一观。

时值初春,却总觉少了些专属于春天的生机。一路向北,带着期待,下了车,终于看到那座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而如今摆在我面前的却只是残破的汉白玉,早已不见了当年的雄伟壮观。看着眼前的残骸,心中想起那一幅幅圆明园复原后的图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令我产生了错觉,仿佛我经历了她从开始的雄伟到最后的没落,清冷的的风,似乎将我带到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软弱。虽然难以接受,虽然想要摆脱,但这就是历史,一切都曾真实地发生过,有喜有悲,有经验有教训。一段回忆,一段警醒,令人思绪万千。

昔日的光辉----曾经的万园之园

虽然历史早已将圆明园曾经的繁华美丽消磨殆尽,但却永远抹灭不了她曾经的华丽,磨灭不了先人的功绩„„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北部,始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并赐名圆明园。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倾心营造的皇家营苑,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圆明园这个名字雍正皇帝做了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因此,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珍宝馆,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

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可以想象那是的鸟语花香,一派和谐之色,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

难忘之耻辱-----烈火中的圆明园

好景不长,如日中天的圆明园和腐败得清政府一起在西洋铁蹄下被蹂躏。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并将圆明园洗劫一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火烧圆明园”事件。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最后却是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那些人似乎正为我们展现隐藏在人性光辉中的贪婪预报虐,他们正将此放大„„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就这样,享誉世界盛名的圆明园就这样毁在西洋的炮火下河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

记忆的证明----圆明园悲剧的反思

历史往往被繁华所遮掩。大水法建成3年之后的一件小事,便已预示着帝国的最终命运。乾隆皇帝下令废弃大水法的机械提水装置,而改用人工提水。历史与文化的惯性竟然如此不可阻挡,连一个小小的喷泉装置也保不住。也许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现代文明面前一旦失去了强有力的掌舵者便会毫无疑问的沉没。

当我们今天再次造访这个昔日辉煌的万国园林,我们又了解多少?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圆明园是中国历史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根本无法忘记圆明园的毁灭。纵火者原以为打击的是皇帝本人,实际上他们伤害的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它给中国人带来了集体的创伤。历史学家汪荣祖说: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没有认为火烧圆明园只是一场惩罚统治者的个人的行动,这座巨大的皇家宫苑是他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一疯狂的毁灭行径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火烧圆明园”在中国人心目中被视为一场深重的民族灾难,对圆明园的伤悼贯穿了整个20世纪,并延续到21世纪,进而成为中华民族主义的基本要素之一,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对西方及西方自以为是的现代性的戒心与不解。至今,圆明园的废墟仿佛战场或墓地一样,仍然具有着圣地的意味,是缅怀凭吊的场所。它像一块流血的伤口一样,仍然刺痛着中国的记忆。仇恨和伤痛之后,我们不能永远沉浸于过去,我们更需要清醒与理性。当我们揭露和指责入侵者的罪行和责任时,是否还应该考虑: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否也该对圆明园承担责任?落后必将挨打,这才是圆明园悲剧的根源。而我们要做的,便是为将来做保证。

这一片片断壁残垣带给我们的除了痛,还应该有更多。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残骸,历史不仅仅是用来当做故事来读的,更多的是看过历史后,能够引起怎样的感想,怎样的反思。而圆明园见证了大清帝国的繁盛与衰败。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华美的外表,也不仅仅时惨遭蹂躏后的耻辱,更多的则是后人的反思。当初的大清国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财产被掠夺而无能为力,这更能够警示我们这些生长在新时代的人们,在勿忘国耻的同时也要提升实力,毕竟只有真正的实力才能让敌人惧怕,从而不敢进犯。如今的圆明园虽已不复繁盛,但她却成为了中国人们记忆的证明,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作为大学生,我们虽然并没有太大的力量来改变什么,但唯有不断地积蓄自己的知识,才能在将来让圆明园的悲剧永不再发生„„

记忆的证明演员

记忆的证明剧情

记忆的证明 阿香

记忆

记忆

记忆

记忆

记忆

记忆

记忆

《记忆的证明.doc》
记忆的证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