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美术新课程标准

2020-03-03 14:56: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读美术新课程标准

美术新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注重生活与艺术联系。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批判;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而欣赏·批判领域则是倾向于文化品味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领域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我就从这四个领域谈谈我对新课程标准的想法。

一、“造型·体现”领域

“造型·体现”范畴是指运用多种原料和手法,体验造型有趣,表达感情和思维的学习范畴。造型是具有普遍寄义的观点,但在本学习范畴中指的是运用刻画、雕塑、拓印等手法和要领,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运动。体现则是始末美术创作运动来转达见解、感情和意义的进程。造型与体现是美术创造运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体现的根基,体现是始末造型的进程和结束而实现的。本学习范畴在低年级阶段夸大感触、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方柄圆凿,隐约学科门类界限。从新课程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和情感,新课程赋予了新教材很多体验性的学习方式。低年级的美术课程主要是以造型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学会交流和合作。造型游戏指融合造型和游戏为一体的美术活动,活动中不事先设定主题或某个形象,主要是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来进行造型表现,仔细看一下课本,有关于“造型·表现”的内容在课程中占了很大部分,它是课程内容中覆盖面最宽,分量最重的部分,如何带领和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发现问题、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美术学习活动中,“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方法有多种,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长久兴趣。

二、“计划·应用”领域

“计划·应用”范畴是指运用肯定的物质原料和手法,围绕肯定的主意和用途举行计划与制作,通报、交换信息,粉饰生存及境况,培育计划认识和实践才能的学习范畴。

如何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体现设计的创造意识,又具有特定的功能性特点,这特点决定了该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同时又与生活紧密相关。“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由现代设计基础、传统工艺美术两部分组成。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多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让他们参与那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有联系的活动,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与对这些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表现之中。美术课不等于画课,这个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应当从小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在孩子们的早期生活时,教会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设计,学会自己布置房间,合理的布局构成美感,生活中处处需要设计。让从小学会动手做,十分重要。让学生接触材料,接触工具,动手做出简单的器物来,对生活物品进行配置,为生活创造方便与舒适。对与“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应当强调设计是与人类的造物活动和发明创造密不可分的,从小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对于提高未来人才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欣赏·批判”领域

“欣赏·批判”范畴是指弟子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全国举行欣赏和批判,逐步形成审美兴趣和升高美术欣赏才能的学习范畴。除了始末欣赏得到审美感触之外,还应用语言、笔墨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全国的感触、理解和明白。

“欣赏·批判”这一学习领域的提出,能更好的让学生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的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欣赏与评述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指出了人的发展所不可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就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加强美学修养,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的概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四、“综合·探索”领域

“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是对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从跨学科的角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弥补各科课程的不足,加大了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并有效地运用各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加强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代社会之间的连接点,树立新的美术教育观和人文为本的学生观,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大胆改革创新,及时总结反思,设计出富有新意和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综合探索课。

我觉得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具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结构。总而言之,美术课堂要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要有自己的新意,要有自己的特色。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明确把握课堂教学的学习领域,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美术。掌握用美术表达自己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理解的方法。

朱中 杨科伟2013/05/18

美术新课程标准

美术新课程标准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美术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美术新课程标准试题

《我读美术新课程标准.doc》
我读美术新课程标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