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讲话稿

2021-05-19 来源:发言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

2、语言技能;

3、板书技能;

4、教态变化技能;

5、演示技能;

6、讲解技能;

7、提问技能;

8、反馈强化技能;

9、结束技能;

10、教学组织技能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

2、调控。

3、反思。

4、合作。

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十一、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十二、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十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十四、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十五、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十六、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

6、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

7、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

8、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

通识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新课程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的是:( C )。 A、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 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

2、教育要求应控制在( B )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

3、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强调使( C )。 A、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B、每个学生都达到高素质要求C、不同的学生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D、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同的发展

4、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 D )。 A、教师问学生答 B、学生问教师答C、教师讲学生听 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5、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学要针对( D )进行教学。 A、后进生 B、优秀生 C、中等生D、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

6、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 B )。 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

7、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是学生起点、教科书和( A )。 A、课程标准B、课后练习的要求C、统考的题型D、家长的要求

8、备课必做的三个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 B )。 A、制作课件B、了解学生

C、设计板书D、设计试题

9、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时,正确的做法是:( A )。 A、肯定学生提出一个难倒教师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 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 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 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

10、学生的道德( D)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A、理论B、意识 C、观念 D、行为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 打“√”,错误的打“×”, 将判断符号直接标在下表对应的空格里。)

1、学生的知识获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亲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 )

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

3、健康不单是指个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生理状态。( √ )

4、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 )

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遵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 × )

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学校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课程。( × )

7、讲授法运用不当,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用讲授法。( × )

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 × )

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 )

1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 √ )

三、简答题

1、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我赞同教师丙的做法。因为其能尊重学生,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教学能力?

答:教师应具备感召力、观察力、组织能力;应具备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具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又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导,学生记的过程。你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答: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

四、案例分析题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在上课时分心甚至“捣蛋”时,教师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答:面对学生的分心捣蛋,教师应进行深入的反思,这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时的反叛。教师在教学中,教法的设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面对同一个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调整教法。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1要尊重学生,做到民主平等。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3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

推荐第2篇:新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坚持如下三点:第

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第

二、切实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第

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包括六个模块。

必修部分只有一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着重强调在大众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建议该模块在高中一年级第

一、二学期开设。

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

的融合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模块内容设计既注意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把握、前沿进展的适度反映,同时关注信息文化理念的表达。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作为计算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是作为信息技术应用专题设置的;“人工智能初步”是作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专题设置的。

为增强课程选择的自由度,所有五个选修模块平行设计,相对独立。各选修模块的开设时间,建议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

三、四学期或以后。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与数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应在高中二年级第

一、二学期或以后开设。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所应涉及的其他内容,如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考虑到课程管理的原因,放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置;而通信技术等,考虑到设施设备条件等因素,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学校自行开发相应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 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应用性特征,应使维持学生的持续经历,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建议每周二学时延续两个短学期完成一个模块,同时建议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连堂上课。同样,若学生仅修4个学分,建议分布在两个学年里完成,例如,高中一年级第

一、二学期完成必修模块,高中二年级第

一、二学期完成一个选修模块。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

按照《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2004年秋季即将实施的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6大模块。与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相比,新课程标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课程目标体系力求有新意。原课程纲要中只列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专门列出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并将其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同时还在各模块内容标准中进行了具体表述。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然而,“过程与方法”本身,并不能成为学生发展的目标,最多只能是学习的途径、内容或要求。此外,从教学目标论的视角看,这只是将能力目标进行了分解,分解成“技能”和“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

2.努力将教学起点从“零起点”改为“非零起点”。例如,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已学过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学科知识不再进行低水平重复,而是从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又如,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发展趋向与学校的教学条件差异,实行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结合的弹性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自我设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非零

起点”与“非同一终点”的教学要求。

3.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生产、生活乃至技术革新等实践活动中。 大量实践表明,“任务驱动”、“问题解决”都是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但其有效性是有条件的,不能滥用。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要注意“任务”、“问题”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不要简单重复,以免造成学生的厌烦心理

和学习时间的不合理分配乃至浪费。

4.课程内容有较大的拓展和深化,体现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新发展。通过与原课程纲要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拓展与深化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等五个模块。

新增部分:“人工智能初步”模块。

压缩与淘汰部分:原课程纲要中的“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硬件结构与软件系统”等3个“零起点”模块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单独列出,各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其内容适当补入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之中。

5.进一步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操作性、创造性、综合性、开放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文化性。“提升信息素养”、“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便是这种思想的凸显。 6.课程地位方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纳入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系之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等科目并列。而原有的课程纲要是单独颁发施行的,只是强调“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实际上不少学校将其作为“副课”。

7.内容表述方面,原课程纲要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内容的条目,新课程标准不仅列出了内容的条目,而且明确提出了学习应达到的程度(标准),以及例子、建议等。8.课程实施方面,改学时管理为学分管理(每1个学分相当于18个学时)。总学分为2+2+(X),即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个学分,其中必修模块2学分,科目(5个选修模块)内选

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同时要求,应维持学生较长的信息技术学习历程,以保证学习的有效性。

9.课程评价方面,突出信息技术内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倡导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适当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10.教科书编写方面,强调渗透学生自主学习、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思想,强调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供直接指导。

11.新课程标准中还就教学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提出了建议。

12.存在的不足:与初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间存在“断层”现象。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尚未制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不免成了“空中楼阁”,这就难免事实上还要从“零起点”去考虑问题。同时,“信息素养”一词宜改称“信息素质”,其理由在《中国教育报》2002年10月3日三版《e教育》发表的《“信息素质”与“信息素

养”辨析》一文中已有论述。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彭绍东 《中国教育报》2003年7月24日第3

版)

推荐第3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古楼小学蒋雪芹

我有幸参加区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特别珍惜这次机会。因此,这段时间,我认真网修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一)》和《解读

(二)》,学习之后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写字教学的新认识

常言道:“字无百日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字是持久战,写字不可能速成。可见,要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扎扎实实、毫不松懈地坚持,需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听了专家的课,教学中的写字训练我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以身垂范

在写字教学环节,要让学生练好字,教师本身就应该有一手过硬的字,因为写字教学它不单单是说教,更多是要演练,直观的模仿,然后才能传神的书写。而且班级的孩子常常会在私下里评价老师的字,“这个老师写字好看,这个老师写字不好看。”“老师的字都这么难看,还让我们写好!”……所以教师有了一手漂亮的字,具备了一定写字教学的理论,这样才能让孩子以你为范,学好字,写好字。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自我控制力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很重要,一定要从小

抓起,从头开始,抓紧训练,按照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的要求,做到习惯自然,一步一步地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要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书写状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写字情况,加强习字指导,通过示范、比较、观摩、展示成果等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写字的兴趣,增强习字的成功感。

(三) 、日积月累

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日常写字,随时关注学生的书写姿势,并及时地予以指导纠正。在作文、各科作业和各科考卷的书写方面,都要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端正、清楚,行款要整齐,卷面要干净,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时”。对书写潦草的,要采取措施,及时纠正,真正把写字指导渗透到每一科教学和每一项活动之中,使学生的书写时时处处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阅读认识的提高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再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

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我们常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做题负担,减少直至消除那些机械的、繁琐的题海,腾出时间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读,潇潇洒洒地去读走进书中,真正地进行心灵对话。同样,阅读也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知道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掘写作源泉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我们发展的重要手段。小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他的语文能力。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的、机械的应训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

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我认为留心生活、捕捉素材尤其重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生活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如果学生生活丰富,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开阔,感受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小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生、文体、课余兴趣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是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自己的所见所、所思所悟、所感所想随时记录下来。

总之,新课程标准为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面提升了我们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推荐第4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英语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太安中学

王姣

新课标指出,可以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要避免仅仅为满足考试需求而对教材进行取舍。对过去一味死记硬背的办法也不再提倡,要求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语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更直观、生动、形象。

一、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二、提倡采用重在语言运用的多种教学模式

新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无疑是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也是对除任务型教学方法之外的其它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包容和认可,对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的肯定。

三、明确音标教学的基础地位

新版《课程标准》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这一修订明确了音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定位,使课改以来一直困扰教师的“初中英语到底要不要教音标”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音标教学获得了足够的重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有极大帮助。

四、语法教学内容有所调整

新版《课程标准》在语法项目表中对五级的要求也做了调整。调整后的语法项目难度降低了,要求更清晰了。如被动语态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含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中只要求掌握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的用法,而定语从句则只要求“能辨认出带有由that, which, 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这些对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和难度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到要上好新教材,我们教师非下苦工夫不可。

五、为了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需要,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3.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认真地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让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推荐第5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近期学校组织我们教师进行了校本培训,在培训期间,我再次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回顾这一年走过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孩子、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活力和变化;同时,也发现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以下我就谈谈自己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

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的态度是否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助解决他们想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给孩子真正的欣赏,就要给学生以心理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觉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考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感受,谈自己的见解。

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阅读课中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鲜明的图画,具体逼真的实物,引人深思的提问,根据课题组织活跃有序的质疑探源,根据文章情节组织角色鲜明的课本剧,针对疑难组织人人参与的辩论等,都能比较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提起学生兴趣。习作(写话)教学中教师情真意切的下水文,组织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会使学生觉得习作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表现生活的手段,是交流的需要。

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独立探究的意识,增强与人合作的需求感。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这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认为,应抓住“小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这就极其需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 语文中进行探究学习,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语文中探究学习,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由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穿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在实践中,我们在探究活动中常常看到学生智慧的火花的闪现。一个好的的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新的探索新知的体验过程,无论成功或是失败,学生都会产生心理上的自我激励,自信心的增强,这也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只要我们吧关注的焦点定格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勇于实践新课标,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我相信,新课改的明天会更好。

推荐第6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范桥镇中心小学

杨成东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们中小学教师的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经过这次的培训令我感触很大,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1.课标解读。2.教材分析。3.由其它学校的几位优秀教师介绍他们在教学中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这大大地开扩自己实视野的眼界,在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考法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没有想到或没有去想的,还有就是周智良老师在最后一天有的培训中所展示出的一些素材的图片,体现出一个历史老师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能力,这些都自己所欠缺的。通过此次培训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一、教师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因为新课改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的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

教师一是要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用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去实现新课程;二是要对自己的以往的和当下的实践满怀信心,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那种认为新课程要一切都是新的,以往的做法都是陈旧的、不适应新课程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也不利于新课程的开展。

二、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观,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地学习和交流,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

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其实,师生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2、教学方法的革新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

3、教学手段的革新

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科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多媒体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科学教学是具有挂图、投影片等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以及教学软件的制作等。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4、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是从事科学教育所必备的素养。其次,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现代社会正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社会各部门的工作也逐步从大工业时代分工细密的专业化进入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传统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上述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需具备与科学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需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比较完整的基本知识。 诚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反思性实践者以及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于传授式,习惯于按照预设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和教学习惯,教师要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慢慢地改变,逐渐有意识地改变原来的教学行为和习惯。大家首先在观念上理解、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那么,思想支配行动,我们的教学习惯就会不断改变,逐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总之,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在新课改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社会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身上肩负使命。

推荐第7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贾塘小学

马国鹏

通过学习,不仅使我对新课标的新理念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教学片段及专家的讲解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受到新课程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而这次教育课程的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更符合儿童的特点。

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来教师的教本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而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做一做、数一数、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二、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材安排同一问题不同的算法,并不是倡导学生去掌握每一种算法,它是指群体算法的多样化。同时它也不代表解决这些问题就只有这几种算法,而是通过这些算法的展示,说明在解决问题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算法,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比较出各种算法的特点,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三、教材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学习、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过去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新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研究和整合。

四、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课标,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必要的陈述性的学习内容外,创设了许多以学生所经历的事例为情境。如:踢足球、乘车、送水、跳绳、分苹果、踢毽子、搭积木、买铅笔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通过数学问题的探索性、题材形式的多样性、信息呈现的选择性与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贾塘小学 杨晓芳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受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将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高亮丽的风景线。

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新型的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如热点新闻,医疗健康,个人生活,当地资源,环境保护等,都含有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会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够认识到许多社会问题的多方面性.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生物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力求将中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更新的台阶!

通过培训,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新的教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关注全体学生,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学资源共享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收获。通过培训对新课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新课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课程理念,如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倡导课程的综合化,及以课程管理的“去集权化”等。这些理念对广大教师来说是全新的,在教学实践中没有遵循过的,因此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教师应积极对其做出回应以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忽视表现在很多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课程曾经是必修课程一统天下,学生没有迭择的余地,传统的学校管理的观念和方式有利于控制和效率,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传统的课程与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键一点,就是新课程能够保障学生的个性化的学生权力的实现,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就是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全新的理念对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历来有精英主义教育的传统,追求学业成绩的优秀,追求在考试竞争中打败同伴,脱颖而出,这是一种精英主义的教育,它是以牺牲很多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新课程就是从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求得每一个学发展的角度来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的,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

推荐第8篇: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

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 提高语言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心理过程。我们往往把着力点放在第一过程,把理解课文的思想意义及写作为教学的重点,结果学过的领会了,但不会用或很少用。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将理解课文内容作为重点的教学,不但与学生学习心理不吻合,而且与新课程标准有差距。 那么,现行的课堂教学以分析课文为主线,以谈话法为主要的教法是否需要从根本上改革呢?

首先,教学目标不明确,语言训练便寸步难行。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起点,指导和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制约着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由于现行的语文教学把理解课文作为终极目标,把读懂课文当作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为了讲深讲透,不惜花时间大力营造气氛,创设情境,串联情节,琐碎答问,朗读和复述只是理解课文的辅助手段,而未当作一种技能来训练。可见,语言训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视与否并非取决于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而是目标不明确。

其次,以理解课文内容为主线的课堂结构,只要不以理解课文内容为重点,也并不排斥语言训练,与以训练为主线的课堂结构并非水火不容。理解是运用的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语言训练终成空中楼阁,以训练为主线的课堂结构最终建立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两种结构可谓殊途同归,但后者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在实践上没有形成经验,而前者虽则小修小补,却也简便易行,我们又何苦避易就难呢?

最后,我们再看在分析课文内容为主线的结构中能否进行语言训练、毋庸置疑,既然这种结构不以理解课文内容为重点,则去除了许多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不必要的环节,及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连珠炮似的发问,那么肯定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抓住了重点、难点、疑点,精讲巧问,做到适可而止,就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读书,背诵、复述练习、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训练无过程”、“读书走过程”现象?则是我们的教者教学目标模糊,训练意识不强,平素对语言训练的研究及实践不够,故而造成训练不实,强度不足;训练太枯燥,没有分析课文那么有味。

从教学改革实践看,只有在理解课文的框架中有机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才能使学生学得实而活,课堂效率高。

所以,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在理解语言的课堂结构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不能不说是提高语言教学效率的捷径。

推荐第9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开学后,学校组织对新课程标准进行又一次学习,感觉受益匪浅,现略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

新的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思维能力和生活技能。要为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二、新的课程教材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而是采取综合的教而是采取综合的教,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帮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

仅仅依据某一种教学方法编写的教材是不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的。现在几乎从每一套通过审查的教材中都可发现视听法、交际法、认知法、全身反应法、提示法等提倡的方法的应用,可谓兼收并蓄,并集各家所长。例如,从课堂教学的技术层面来说,新的课程标准所建议的课堂活动类型有:①调查和采访活动,包括专题采访,民意调查,做出决定或选择并解释原因等;②探究活动,即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用数字说明具体的事情,比如模拟购物、模拟储蓄等活动,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③合作学习活动,即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应承担具体的任务,并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通过合作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小组活动中,应,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有效发挥每个的学生的特长。

三、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四、系列配套增强了教材的选择性、拓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配套读物、录像带、多媒体光盘等。这些材料加强了教材的弹性,为教师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条件。此外,教师也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合理熟练利用多媒体材料进行授课,提高教育效果,培养学习兴趣等等。但对于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建立在认真研究课程要求,透彻分析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水平的基础上,使之与教材相辅相成,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新课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新学期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新课标理念,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使我们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10篇:新课程标准培训

新课程标准培训

沈大安

周二下午,参加了区24学时培训之沈大安《解读新课程标准》。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中,我们感受到语文又回归到语言文字和语言运用中来。新课标的核心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沈老师以《盘古开天地》重点段落第二段为例。

引: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从体会两个精准的动词“抡起”和“猛劈”过渡到第三句话“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按照以往的课程标准,我们从内容上过渡。“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接着世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转变为从“语言表达”过渡到“语言表达”。“除了这两个字在表达方面很有特色,文章中还有哪个地方表达上非常特别呢?找一找。”把学生引导到第三句话上来。关注这句话的三个特点:1.句式整齐;2.有多对反义词;3.一对近义词,语言上的丰富多样。切切实实地从文字中,从语言表达中去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尝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一门学科达到顶峰的标准即可用数字来具体衡量。我们同样思考语文教学:不真实,不深入,情不自然。反如无上一课。重视文章的布局谋篇,语言表达,从字句中推敲,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字之精妙,语言表达的方法--语用能力。

新课标较以往,强调识字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学;阅读教学新增与教科书编者的交流;习作教学强调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写作意愿。要求作文“具体明确,文从句顺”„„

高效课堂之风吹遍拱墅。认真消化新课标,我们看课标。语文教学新课改,看我们。

第11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一、通过培训,对新课标的理念与变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较全面的认识

1、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新修订课标呈现了九大变化,如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 “6条”改“5条” ,这样的改动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数学教育的意义更加有深远性和启发性,有文化底蕴。词的描述不一样,也代表不同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双基,现在更加注重的是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这种育人功能主要有: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突出了教育的公平、教育的优质、教育的均衡、教育的和谐。

2、“双基”变“四基”,以前强调的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双基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讲究精讲多练,主张„练中学‟,相信„熟能生巧‟,追求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以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较高的学科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目标。现在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这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刘云章教授认为:“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将能唤起数学学习者潜在的数学天赋,提高其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林碧珍老师结合小学数学现有的课标教材重点给我们介绍了小学阶段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分类、转化、归纳、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符号化、方程与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她系统地为我们解读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陈敬文老师说:“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生命、灵魂和精髓,即便把所学的知识全忘了,唯有铭刻在心中的思想方法都将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让拥有者终生受益。忽视其教育价值,将缺乏后继的生长点”。

“双基”变“四基”,为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必须为儿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数学基础、数学准备和发展方向,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使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素养,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3、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原课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变“空间与图形”为“图形与几何”,重提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用词更加规范,体现了课标的严肃;综合与实践,在《实验稿》里它有三个名称:第一学段是“实践活动”,在第二学段是“综合应用”,在第三学段是“课题学习”,小学是前两个学段所以就叫做“实践与综合应用”,《修订稿》把三个学段都统一叫做:“综合与实践”,这样比较规范、严谨。

4、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核心概念的关键词由“六个”变“十个”,这些核心概念相当于目标的一些要素它们非常重要,彼此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上面连着目标,下面联系着内容,反应了数学最要紧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

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最近一次修改又加上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李君老师讲座时专门给我们解释了符号感为何改为符号意识?符号感与数感都用“感”,“感”的表述过多。符号感主要的不是潜意识、直觉。符号感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和表达,进行数学活动。“意识”有两个意思:第一,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推理;第二,用符号进行的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般性。所以这是一个“意识”问题,而不是“感”的问题。数学的本质是概念和符号,并通过概念和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以只能用“意识”。

二、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教师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善待、关爱每一个学生,多与每一个学生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切实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最信任的引路人。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三、通过培训,让我认识到教师必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 听完专家的讲座后,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不仅仅只掌握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有爱心、让自己快乐也要让学生快乐得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程灵老师有一句话说得好“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

第12篇:美术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一部分 前言

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一、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祛,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救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艇悟

1 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阿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一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一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上进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段、第二学段;3~4年段、第三学段;5~6年段、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美术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美术课程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学习活动建议,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其他学习活动建议,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2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分目标

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船力。

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

3 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内容说明

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倒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三部分组成。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具体化。学习活动建议针对目标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要点则提出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要点。

(一)“造型一表现”学习领域说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顿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二)“设计一应用”学习领域说明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选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的含义既包括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也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已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人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三)“欣赏一评述”学习领域说明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咸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学会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培养人文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地方的文化资源,

4 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当地地理、历史、经济、民俗的联系,使欣赏与评述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改;(1)融美术各学习区域(\"造型•表

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又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建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二、课程内容

第一学段(1一2年级)

(一)“造型一表现”学习领域 1.目标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学习活动建议

以游戏等多种方式,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

尝试用纸材、泥材等多种媒材以及简便的工具,通过折、叠、揉、搓、压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

尝试实物拓印,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 3.评价要点

对造型表现活动感兴趣并积极参与。

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创作若干件能反映自己学习水平的作品。

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

(二)“设计一应用”学习领域 1.目标

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2.学习活动建设

以观察和体验的方式,了解身边用品的形状、色彩、尺寸、材料与用逢。

用画、撕、剪、粘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与装饰,表现自己改进用品的想法。

5 尝试多种媒材,引发丰富的想象,体验设计与制作的乐趣。 3.评价要点

观察身边的用品,了解形状与用造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尝试运用2种或2种以上的工具、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

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认真完成设计和制作活动。

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

(三)\"欣赏一评述”学习领域 1.目标

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 2.学习活动建议.

通过观摩、讨论的方式,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如中外表现儿童题材的美术作品)。

欣赏与了解民间玩具和现代儿童玩具,感受其造型与色彩的特点。

通过观摩录像、图片等,对动漫作品,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产动漫作品进行欣赏与讨论。

通过晨评等活动,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交流想法,相互评进。

通过实地观摩或观看图片和录像等,观赏自然景色和动植物的形状与色彩。 3.评价要点

乐于参与欣赏学习活动。

用简短的话语表达对美术作品和自然景色的感受。

(四)“综合一探索”学习领域 1.目标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阻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 2.学习活动建议

利用各种媒材,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根据儿歌、童话或故事,创作头饰或面具等,进行游戏或表扬。

创设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情境,用各种媒材制作小道具,开展模拟或表搞活动。

共同设计、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览或美化教室。 3.评价要点

积极参与造型游戏活动。

结合儿歌、童话或故事,运用媒材进行创作与展示。 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学段(3一4年级)

(一)“造型一表现”学习领域 1.目标

6 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2.学习活动建设

用写生(音速写)、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学习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识,并用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

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

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

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版画创作。 3.评价要点

对造型表现活动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画作品中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感受。

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

认识和运用原色、间色和冷暖色。

(二)“设计一应用”学习领域 1.目标

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甩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2.学习活动建义

观察和分析用品的造型、色彩、媒材与用途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

根据物品的用途,提出设计构想,甩手绘草图或立体模型的方法加以呈现。

选择身边的媒材,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如撕、剪、刻、折、叠、编、卷曲、插接、描绘等)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3.评价要点

关注物品的形状与用途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对作品 进行描述与分析。

根据物品的用选,大胆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的创意。

知道3种或3种以上制作的方{击,了解工艺制作的过程。

初步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和追求创意 的习惯。

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媒材。

(三)“欣赏一评述”学习领域 1.目标

7 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2.学习活动建设

尝试对美术作品,特别是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描述,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搜集我国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传统皱样、皮影、面具等),并了解其中的特点或寓意,进行交流。

认识公共场所中常用的图形符号,了解其作用,欣赏与分析其创意。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我国民居建筑的特色。 3.评价要点

积极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主动搜集我国民族、民间美术作品或图片。

知道2种或2种以上的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的主要特点以及作品的寓意。

用恰当的词语、短句等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识别3种或3种以上公共场所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四)“综合一探索”学习期域 1.目标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展示,并发表创作意图。 2.学习活动建议.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并选定展示美术作品的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

根据诗歌、童话、故事或创设某一情境,制作纸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进行表捕,或举办集体生日庆祝等活动。

结合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设计并制作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3.评价要点

积极参与造型游戏活动,并乐于与同学合作。

对媒材的形状、色彩和材质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造型活动的各种材料,进行联想和创作。

积极开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进行创作与展示。

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谜。

在活动前做好各种准备,并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第三学段(

5、6年级)

(一)“造型一裹现”学习领域

8 1.目标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回、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2.学习活动建议

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

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

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体造型作品。

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祛,并进行制作练习。

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3.评价要点

尝试多种表现方法,有意识地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合理地安拌画面。

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物体的近大面小的空间关系。

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

根据不同媒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的方{差创作若干件美术作品。

用语言或文字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二)\"设计一应用”学习期域 1.目标

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2.学习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观察、分析设计作品的造型、色彩、结构、尺度、材质、肌理与功能的关系。

从日常用品中发现问题,尝试用自己的设计加以改进,并做简单说明。

选用各种材料进行工艺制作(如玩具、风筝、陶艺制作等)的练习。

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为学校的运动会、文娱活动、节庆以及社区或村庄进行设计。

学习民族传统皱样,用单独纹样进行设计练习。

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练习。

学习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标志、招贴、请柬、相册等的设计。 3.评价要点

理解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

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

9 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

知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祛和应用。

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

运用设计知识,评述自己和同学的设计作品。

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

(三)“欣赏一评述”学习领域 1.目标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学习活动建议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不同种类的绘画作品(如速写、素描、中国画、油画和版面等),了解有代表性的画家。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雕塑艺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雕塑家。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建筑艺术作品。

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国工艺美术作品。

尝试以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代表作品。

运用常用的美术术语,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3.评价要点

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主动搜集、了解中外美术作品及重要美术家的信息。

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通过口头描述或写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利用互联阿、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查阅美术方面的资料。

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

(四)“综合一探索”学习领域 1.目标

结合1~6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用多种美术媒材进行策划、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2.学习活动建议.

缩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服饰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结合科学学科知识,例如运用平衡、运动、声、光、电等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而有创意的作品。

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及其活动方式,开展相关的设计、创作与展示,体会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调查、了解城镇或乡村的历史,为自己所在社区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设计蓝图,制作模型,并进行展示。

使用照相机、摄像机收集素材,并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和展示活动。 3.评价要点

10 在生活中发现与美术相关的问题,与同学合作策划研究课题。

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研究方案,积极参与探究性活动。

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记录调查结果,尝试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

积极开动脑筋,以美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展示。

以口头描述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术与生活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会。 第四学段(

7、9年级)

(一)“造型一表现”学习领域 1.目标

有意图地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空间和明暗等造型元素以及形式原理,选择传统媒介和新媒材,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2.学习活动建议.

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

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学习速写、素描、色彩面、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

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祛,并进行制作练习。

选择计算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媒介,进行表现活动。 3.评价要点

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型方式,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知道基本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能在创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

根据表现意图,在绘画创作中合理构图,恰当地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

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的雕塑方法,创作若干件雕塑小品。

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笔法、墨法,进行表现。

(二)“设计一应用”学习期域 1.目标

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2.学习活动建议

欣赏优秀的设计作品,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及其主要特征,尝试用语言或文字从设计的角度进行评谜。

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与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设计和制作练习。

了解一些媒材的特性,用面材、线材、体材等,结合学校和当地生活,制作有主题或有用的工艺品。

11 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选择某一主题(如校园或小区改造、学校或社区活动等),进行设计练习(写出规划方案、制作模型和绘制效果图等),共同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

学习民族传统皱样,用连续纹样进行设计练习。

利用参观、访问、市场调查或阿络查找的方法,了解与研究民间传统工艺或现代工业设计,用摄影、绘画或文字记录的方式收集当地的设计资源,并对各种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3.评价要点

知道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分类。

初步了解设计的形式原理和过程。

了解物品功能与造型完美统一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用设计改善物品和环境的意识。

了解不同媒材的特性,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媒材的质感、肌理与形状,体现设计创意。

知道连续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

(三)“欣赏一评述”学习期域 1.目标

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谜,表达感受和见解。 2.学习活动建议.

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

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与特点。

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作品,并结合当地的建筑与环境,进行评谜,体会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

欣赏书法与篆刻作品,感受其特征。

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了解科技发展与美术创作的 关系。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及相关图片报道,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谜。 3.评价要点

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识别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动漫等。

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性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

12 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

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并有兴趣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

利用互联阿、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了解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美术家及流派。

(四)“综合一探索”学习领域 1.目标

结合7~9年级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用多种美术媒材、方祛和形式进行记录、规划、创作、表揎与展示、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 2.学习活动建议

结合音乐、语文、外语、厨史、社会等学科内容,创作插图、年表,或编写剧本,设计板报,制作道具,布置场景,并进行创造。

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创作图表、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制作作品,并进行展示,或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

结合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回,开展专题研究,用美术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布置专题展览或举办研讨会。

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依据城镇或乡村的特征,考虑环保、居住、体田、健身和景观等功能,设计社区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向社区展示,并接受公众的评估。

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收集班级的各种信息,设计班级主页和学生个人网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的交流。 3.评价要点

在生活中发现与美术相关的问题,与同学合作确定研究课题。

以美术知识结合其他学科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

用图像、文字、声音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

以个人或与集体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与展示。

以创作与展示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美术与传统文化、美术与多元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现

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农村和边远地区的教师要因地制宣,灵活地选用和创造适合当地美术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3

(二)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

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三)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提供原型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和表现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形成创意,并运用美术语言和多种媒材创造性地加以表达,解决问题。

(四)多给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

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与认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五)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

通过观察、体验、构思、描绘、塑造、设计和制作等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人社会、关受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

(六)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救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灵活运用影像、范画以及故事、游戏、音乐、参观、访问、旅辩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辙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他们主动检索美术信息,利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互动交流。

(八)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在具体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参与美术学习、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逐渐形成关心集体、爱护环境和公共财物等良好行为习惯。

二、评价建议

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志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

14 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二)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或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毁或评语,也可以是评语与等级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四)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傈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适时举办以评价为目的的展示和课堂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与教师共同完成对美术学习的评价。

三、教材编写建议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主要包括教科书和教师参考用书。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美术教材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认知水平、审美趣味、创造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

教材的缩写应依据美术课程总目标的要求,以学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参考,以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作为思考的基点,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

(二)实现内容组织的综合性和合理性

美术教科书一般包括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等。在缩写教科书时,可采用单元式、单课式或单元和单课组合式等多种形式,努力实现内容组织的合理性与综合性、注意教科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选择美术教科书内容时,要特别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包含经典的外国美术作品,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现代艺术进行介绍,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培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志度。

15

(四)鼓励美术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美术教材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以形成集成和互动的优势,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出版部门要积极探索,缩写与出版有特色的美术教材。同时鼓励各地积极开发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网络资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

(一)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条件

在美术学习中,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9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

(二)完善美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设置

在美术教学中,必备的美术教学设备与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中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美术专用教室,储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场所以及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的场所、可供美术课使用的计算机软件等。

(三)丰富美术教学的图书和影像资源

学校图书馆中的美术书籍和其他美术资源,包括学生参考书、教师参考书、美术书籍和杂志、美术教育书籍和杂志、幻灯片和光盘等,可供教师备课和上课、学生收集、查阅资料以及自学或合作学习时使用。

(四)拓展核外美术教学的资源

教师应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游乐场、商店、社区、村庄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

(五)开发和利用网络美术教学资源

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的学生美术作品、教师美术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引进优质美术教学资源,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

(六)充分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

教师可以运用自然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和社会文化资源(如文体活动、节庆、纪念日、建设成就、重大历史事件、传说、故事、影视、戏剧、民族与民间艺术以及人类文化的遗物、遗迹等)进行美术教学。

(七)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地方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缩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

第13篇:新课程标准指出

逢山开路 遇水搭桥 小学品德课体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而的发展的。”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形象地解释:“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小深,只有亲身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而,从“体验”入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解决知行脱节的关键,是实施有效品德教学的良好途径。

体验,是指通过参与活动和交往实践,在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以及获取直接经验和感受的心理内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逼真的情境,能引发学生体验;巧妙设计活动,能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行为体验;应用激励评价,能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走出课堂,能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生活体验。教师如在品德教学中融入“体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课堂教学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体验,是一种直接的经验和感受,包括认知、情感、态度、技能、观念、自我认识等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由切身体验而获得的知识或明白的道理,更容易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体现了对生命个体的一种尊重。如果我们能够把体验融入到品德课堂教学之中,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情感自抵儿童内心,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文本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在品德课堂中尝试体验教学的几点实践探索: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体验

要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其在回忆、感受中重新链接与生活世界的桥梁,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为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刺激和感动学生心灵,使体验成为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些形象、逼真的情景,配以音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可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渲染气氛,更能打动学生,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情境的创设达到最佳的体验效果。例如,五年级《悲愤的吼声》这一段历史离学生现实太遥远了。当今的孩子对日军侵略中国的民族耻辱是没有真切体会的,对当年无数中华儿女为什么小惜生命来保家卫国的壮举也小能完全理解。为此,在教学时,我应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首先出示了一组显示祖国腾飞的配乐图片,同时以富有激情的语言导入,使学生感受到祖的欣欣向荣,从而产生自豪感、幸福感;接着话锋一转,以一段南京大屠杀的录像,真实地再现了日军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与冲击,并通过谈话引导学生 把这种情感表达、宣泄出来;最后播放电影《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浴血奋战的一个片段,深深激起学生的对侵略者的愤慨之情,军记“毋忘国耻”。在这里,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最大限地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强化其内心体验。俗话说:有触动,才会有感动;有感动,才会有行动。应用多媒体创造的情境早已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无需言语,学生早已入情入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所形成的民族意识、激发的爱国情感,以最稳定的状态驻扎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伴随儿童终生。

二、巧设活动,注重行为体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品德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完成从知到信,从信到行的两次转化。而承载这两次转化的理想途径 便是道德实践活动。

小学的品德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小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体验中学,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不受拘束地学习。在教学《让我们同行》时,为了增进学生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助 其树立尊重及愿意尽力帮助残疾人的意识,我设计了“假如我是断臂人”的活动情境:请男同学把一只手放在背后,用另一只手把衣服的拉链拉下来再拉上去。女同学把双手都放在背后,用脸和肩膀夹起笔写一个字。要求学生用心去体会,这不是游戏!学生体验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启发。“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况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残疾人做什么都不方便,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会使他更难过了,以后应该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残疾人。由于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充分的行为体验,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萌发了自觉帮助残疾人的愿望,从而创造性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学生是具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一切的改变只有落实到情感上才能算真正落到了实处。这就要求教师用情感去感染学生。清代教育家颜吴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用生动形象的儿童化语言贯穿教学始终,重视对学生的激励。当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论回答得是否令人满意,教师都要给学生一句勉励的话、一个赞许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是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 如在教学《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一课时,我提议:“你有哪些长处?你最拿手的是什么?请家展示你自己。”先让学生分组说一说、演一演,我到各小组中听一听、看一看,然后请学生上台推荐自己、展示自己。我鼓动大家:“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好吗?”活动中,教室里掌声四起,热闹非凡,有甜美的独唱,有优美的舞蹈„„当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长处、特点后,我都会给学生一句赞美、激励的话:“你的歌唱得真动听!”“你真是个小舞蹈家!”“你的操做得真美!”“你的朗读把老师都感动了,我真想跟你一起读呀!”“你的感受真深刻呀!连老师都自叹小如。”“你的见解独特,说明你真的有了自己的思考。”„„激励的评价打造了课堂宽松和谐氛围,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也油然而生。学生体验到在校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天生我材必有用”,从而进一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走出课堂,拓展生活体验

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如果只止于一般性的说教,其效果应该说是肤浅的,它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薄以至于消失。只有走出课堂,回归生活,注重体验,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会取得卓越成效。我们仔细想想,生活中的孩子常常是只索取不奉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家长则只顾向孩子们“表功”:“我养活你是如何如何辛苦。”可孩子理解不了,体会不到。我们为什么总让孩子去感受照顾人的辛苦,而不让孩子感受照顾人的幸福呢?在学完《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要求做规定的菜式,如西红柿鸡蛋汤、炒芹菜、炒土豆、炒扁豆。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或 到地里去采,饭菜要自己完成。完成后请父母品尝,并仔细观察妈妈、爸爸当时的表情,最后还要写心得,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生活体验,获得的教育效果是惊人的,它强烈地震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他们感受到:我就给妈妈、爸爸做了一次饭,就让他们这么激动、这么幸福。以后,我一定每天都给妈妈、爸爸一点快乐。家长也对此类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实践证明,切身体验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让有限的课堂得到无限的延伸,让枯燥的说教变 成丰富的体验,让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在快乐中感悟生活,体验道德的价值。体验,是实施有效品德教学的良好途径。小学品德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教学,最典型的应该体现在它是触及人的灵魂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体验教学,引导学生在亲临、亲历中生成“真切体验”,产生个性化见解,激起学生内在的道德动机,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型教学方式。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课,需要小学生通过真正的参与和体验来完成知识、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架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教学策略实施“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于“体验”中不断获得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

应用策略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彭泽县城关完小 张霞萍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而的发展的。”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也形象地解释:“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到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而,从“体验”入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解决知行脱节的关键,是实施有效品德教学的良好途径。

“体验”是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法则是在“体验”教育理念指导下,由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理解、情感激发、能力发展和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当前,“体验”已经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一个关键词语。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文化课,它不仅要解决学生“认知”方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学生的理解与认同。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仍停留在感性层面,其情感的生发、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形成主要依靠他们的“体验”。因此,“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大有可为。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教师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开展活动、参与实践、多元评价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实现自身情感、知识、经验与能力的发展。

1创设情境、感受生活

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感氛围。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小学生们在由教师人为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一种相对“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必须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所创设的“情境”应尽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层次,使他们能够充分地理解,这样才能激发起他们对于在“情境”中进行“体验”的期待;二是所创设的“情境”应尽量贴近现实 生活,生活世界是小学生们获得和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起点,也是他们运用和检验知识和经验的归宿。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学科知识与生活事件联系起来的“点”,并尽量进行“体验”。多媒体教学技术具有强大的情境创设和再现功能,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是教师用来创设情境的最佳手段。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上第二单元的《秋天在哪里》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学校校园和家乡的秋季风光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在“情境”中初步感知秋天的美好,进而再借助一首改编的《找秋天》歌曲引导学生欣赏田野、花园、树林以及果园等不同场景中的秋季美景。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和充分感知,真正发现和把握秋天的季节特征,体味和欣赏秋天之美,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提出问题、推动教学

学习是一种对未知生活的体验和探索过程,问题则是触发学生进行体验和探索的关键点。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为了引

导他们在情境中进行有效学习,教师还需要通过设置“问题”来推进学生的学习行为。需要强调的是:一方而,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小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来解决问题。如,在《秋天在哪里》一课中,教师在导入环节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校园的花草树木有了哪些变化?”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形成,如果教师只是笼统而含混地要求他们找出校园秋天的变化,他们可能会找小到观察校园秋季变化的立足点,回答就会缺乏逻辑性而陷入混乱,而教师通过问题明确指出了观察对象“花草树木”,学生也就更加清楚自己应该如何进行观察,问题自然也就很容易得到解决;另一方而,问题与问题之间应具有一定的递进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并掌握一定的步步提升,最终获得一定的提升与进步。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上第三单元的《我会好好吃》一课教学时,教师通过以下几个问题:1.你今天的早餐吃了什么?2.你认为同学XX的早餐搭配介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请你为同学XX设计一份早餐好吗?并说明你进行设计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早餐及饮食健康这一话题进行思考,并掌握简单的营养学常识,认识到不挑食、不偏食的重要性。在问题的推动下,教学环节顺畅地进行下去,并最终完成了教学任务。

3开展活动、多向互动

“活动”是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活动的模拟,也是小学生乐意参与的一种体验形式。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教师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感知、经验,并进行总结和思考。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如小游戏、生活调查、分析讨论等等;参与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个人的思考性发言、小组合作学习、提交观察报告等等。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参与活动的小学生与其他参与者之间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与互动,以尽可能多地获得感受与经验,要尽量使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形成一个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现实生活互动的立体式互动网络,使学生借助这种情感体验的互动交流与相互影响来实现个体的完善和提升。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请学生个别介绍一下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再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家庭成员的情况并填写调查表,最后经过全班讨论形成一个汇总表“我爱我家”,使学生更加懂得体凉父母并初步形成家庭观念。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激发、相互触动,学生的情感都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与升华,实现了教学目标。 4参与实践、丰富经验

“体验式”教学起始于现实生活,最终又将回归到现实生活。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小仅要丰富学生的主观认知,同时还要改造他们的实际行为,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现实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尝试打破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壁皇,密切课堂与现实生活之间联系,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检验经过“体验”所形成的认知,使自己的认知架构不断丰富与完善。一方而,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任务,如《秋天在哪里》一课中,教师布置了写观察日记、画一幅秋天图画的任务,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校园、公园或者是其他风景区寻找秋天;而在《我的一家人》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其他情况,为他们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记录下做这件事的过程与自己感受,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到自己的父母,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另一方而,教师还可以成立品德与生活活动第二课堂,结合学校德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现实生活,共同去体验和感受这个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逐渐完 善并丰富小学生们的情感和体验。 5多元评价、促进发展

评价是测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多元化评价手段是“体验式”教学的收尾环节,是巩固、夯实学生学习和体验成果的重要环节。多元化评价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结果的过程性和多元化,力求使评价更为科学、全而和客观,更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状况。在“体验式”教学中,由于参与主体十分广泛,因此,评价主体应当是多元的,可以包括学生本人、同学或者活动小组成员、教师、父母、社区等等;“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因此,评价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自我报告法、档案袋评价法等评价方式等等;对学生的成长的关注点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学生参与体验的态度、通过体验获得的知识和情感是否是正向的、积极的等等。在多元化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感性化的“体验”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面,更快地成长起来。

体验,是体验主体在知、情、意、行方面的亲历、体认与验证;“体验式”教学是引导小学生通过认识、理解、感悟、验证来学习生活经验、激发内在情感、塑造完善人格以及构建价值观体系的重要途径。“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主体参与性、生命发展性、情感目的性、生活实践性、交往互动性、生命发展性和意义生成性等特点,是适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教师应当在遵循小学生情感认知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充分地经历和“体验”,最终实现自我的情感体验与知识建构并获得持续性发展。

第14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收获

暑假期间,学校举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收获很多。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知道了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那些缺点和不足,需要马上改正过来的,通过学习让我在教学中有了坐标,知道该往那条路走,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更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孩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语文教学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式。新的语文教材将努力贯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

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二、通过学习,让我感受到写字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要保证每堂课10分钟的练字时间,老师要巡查、指导。通过上个星期的写字段位比赛,我发现自己班上在写字这一块上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首先在态度上就很不端正,其次因为我自己没有具体的、严格的要求,导致孩子们的不重视、不认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保证一定要做到每天10分钟的练字时间,狠抓孩子书写,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书写特困生,用以兵带兵的方法,大力表扬书写漂亮的孩子,从这些方面做起,让每个孩子都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三、通过学习,我体会到了在教学进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新课标提倡的自主、互助在我的教学中也逐渐体现出来并在课堂上不断实践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涉及了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能力几个方面。看完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体会自己颇有感触。新的课程理念非常注重阅读教学,阅读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它符合语言文字学习的特点,“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对于阅读教学,我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做的:首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自己去书店、网上淘一些有趣味性的书,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讲开头,勾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我把这本书奖励给最喜欢读书的孩子,全班同学轮流来读;也可以自己去买这本书。其次,在每晚的阅读时间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读“主题阅读丛书”帮孩子们扫清阅读的障碍,有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全班一起分享读后的感悟和收获。再次,鼓励孩子们自己发现好书,推荐给老师读,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书,我会坚持这样做下去。读书多了,写文章就有材料和语言了。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读通、读透、领悟新课标准的精髓所在,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前进的方向。

第15篇: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一、课程性质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 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 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 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 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一、教材编写建议

应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规定的总课时编写教科书。

应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努力实现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目标。

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客观评价;历史的阐释要真实准确,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要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要正确处理教科书与《标准》的关系。《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惟一依据。教科书编写 者要认真研究《标准》,领会《标准》的基本精神。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并使之与“内容标准”所要求的部分在呈现 方式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知识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区别各年级之间的能力层次。注意各个学段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和相互衔接,循序渐进 地培养学生能力。

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应适合 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提倡使用平等对话式和启发式的语言表述方式,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语言表述方式,贯彻“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原则;语言文字要简洁、浅显、生动;应图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够有效 地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等。

教科书的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有利于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以利于历史教科书建设朝着丰富性和可选性的方向发展。

二、教学建议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 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 )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 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 ”“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

4.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5.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 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 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6.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7.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第16篇: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学习反思

通过培训学习我对新课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现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使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能够识别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敢于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态度,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并且能够正确的利用网络资源,用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向导和约束。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四、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展开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脑作品。

五、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式,灵活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六、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七、学会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动作”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新课标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新课标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第17篇: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认真学习了《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学习与教学实践,体会颇深。

(一)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要求"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即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引导学生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参与活动的时间尽量多些,参与活动的效率尽量高些,教师应多考虑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的画面,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气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数学。

第18篇: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前言我有话要说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前言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5.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为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两个必修课程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反映现代化学研究的成果和发展趋势,积极关注21世纪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

更好地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

同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选择性,设置具有不同特点的选修课程模块。在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应充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为主线,重视反映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2.课程结构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各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各课程模块的目标和内容简介

化学

1、化学2: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内容主题包括“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

化学与生活: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化学与技术: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材料制造、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在更加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化学科学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物质结构与性质: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反应原理: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基础: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学习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对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

实验化学: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上述课程模块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建构内容体系,有关科学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在各模块中都应有所体现。

4.课程模块选择建议

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在学完化学

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

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化学

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

四、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

本标准对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并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分为不同的水平。对同一水平的学习要求可用多个行为动词进行描述,现作如下说明。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第19篇:美术新课程标准

美术新课程标准(习题)

上传: 倪蕾更新时间:2012-6-4 20:42:07

小学美术教师学科专业素养一级考核样题

一、选择题

(1)单项选择

1、新课程标准是的制定部门是(c)

a 国务院b 省级人民政府c教育部d北京师范大学

2、新课程标准把美术学科定性为什么学科?(a)

a文化性b选修科目c 由地方规定 d学校自行规定

3、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课要求是 (a)

a 必修科目b 选修科目c 由地方规定 d 学校自行确定

4、美术学科最能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方面是( c) a 感觉 b 知觉 c 视觉 d 情感

5、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a )

a 促进学生发展 b 促进教师发展 c 选拔人才 d 修满学分

6、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什么的主要途径?( c ) a 艺术教育 b 技能教育 c 美育 d 人文教育

7、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d)

a 目标 b 升学 c 就业 d 兴趣

8、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习共分为几个领域(b) a 3个b 4个c 5个d不分

9、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共分几个学段?(b ) a 3个b 4个c 5个d不分

10、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共分几个学段?( a ) a 3个b 4个c 5个d不分

(2)多项选择

1、美术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bcd)

a.导向性b.科学性c.整体性 d.可操作性

2、美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淡化的功能是(cd)。

a.促进学生发展b.促进教师发展c.选拔性d.甄别性

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ac)

a.基础知识b.情感态度c.基本技能d.学生发展

4、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abcd) a.情感b.态度c.价值观d.能力

5、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更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 abd )

a.均衡性b.综合性c.可塑性d.选择性

6、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课程的管理者有(abc ) a.国家b.地方c.学校d.教师

8、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有(abd)

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电脑美术d.综合*探索

9、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bc

a.过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b.课程的综合性不足c.课程的多样性不足d.加强技能训练

10、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ac)

a.提高学生的能力b.加强学科知识c.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d.加强技能训练

二、填空题

1、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2、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3、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4、美术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整体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5、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过分强调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造就性和适应。

8、课程改革的目的: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9、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10、思维又可以分为(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两种类型,美术活动主动是(发散)思维活动。

11、艺术至高价值在于(创造性),艺术教育的至高价值无疑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

12、人的行为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行为,一种是(意志)行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更多的调动学生的(情趣)行为。

13、(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就是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的目标的统一。

14、美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5、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学习内容是以四个领域来划分的,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价),(综合与探索)。

16、各学习领域分别由(标准)、(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三个部分组成。

17、(标准)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与总目标的对应关系。

18、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共分为(4)学段。

19、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的第四个学段是(7-9)年级。

20、(造型与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维的学习领域。

三、判断题

1、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

2、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

3、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 )

4、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 )

5、新课程改革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

6、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过分强调评分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 )

7、新课程改革是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 )

8、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造就性好适应。( √ )

9、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 )

10、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 )

11、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 √ )

12、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选修的艺术课程。( × )

13、人文性应该是美术的基本性质。( √ )

14、艺术性是美术学科的基本性质。( × )

15、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 )

16、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四个领域来划分的。( √ )

17、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年的课程目标都做出了清晰的规定。(× )

18、课程标准内容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对灵活的安排。( √ )

19、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与音乐课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 )

20、国家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内容的唯一管理者。( × )

第20篇: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

六、世界现代史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二、教学建议

三、评价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部分前言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一、课程性质

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

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 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 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评价机制,历史教 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好的体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利于改变“难、繁、偏、旧”的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又能兼顾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以反映历史学科的特点。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字串1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2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

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隋唐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

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

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经济和文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锁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内容标准】(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活动建议】(1)利用板报建立“历史学习园地”。(2)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内容标准】(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活动建议】(1)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以“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为题,组织讨论会。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内容标准】(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1)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2)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内容标准】(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教学活动建议】(1)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3 (2)收集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小故事,编写一期板报。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内容标准】(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教学活动建议】(1)设计表格,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过。(2)以文成公主入藏等故事为题材,编演历史短剧。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内容标准】(1)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3)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教学活动建议】(1)观察《清明上河图》,围绕宋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比较古今异同。(2)举办故事会,讲述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历史故事。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内容标准】(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4)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 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教学活动建议】(1)通过填图,了解清代疆域的四至。(2)举行演讲会,说明新疆、西藏、台湾自古就 是中国的领土。(3)编制中国古代主要朝代顺序表。 (八)科学技术 【内容标准】(1)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2)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3)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4)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5)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6)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字【教学活动建议】(1)制作泥活字,了解活字印刷的过程。(2)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参观古代工程和建筑。

(九)思想文化 【内容标准】(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2)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3)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4)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5)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6)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活动建议】(1)收集古代成语、典故,举办成语故事会或成语知识竞赛。(2)举行古代名诗名篇朗诵会。(3)欣赏古代书法、绘画、音乐。

二、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4 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 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内容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 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 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教学活动建议】(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观看《林则徐》《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影片的历史背景,讲述历史故事。(2)制作表格,分类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有关内容,填入表格,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参观博物馆或近代历史遗址、遗迹。

(二)近代化的起步 【内容标准】(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1)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洋务运动的有关资料,谈谈自己对洋务运动 5 的看法。(2)举办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故事会。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内容标准】(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3)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4)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5)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 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 艰难曲折。

【教学活动建议】(1)召开关于五四精神的主题班会。(2)观看《开天辟地》等影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3)利用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标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内容标准】(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6)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7)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察抗日战争的历史遗址、遗迹,或访问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采访日军侵华罪行的受害者或见证人。(2)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太行山上》 等历史歌曲,感受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3)举办小型故事会,讲述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的故事。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内容标准】(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2)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3)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 【教学活动建议】(1)学习用图示的方法,描述人民解放战争转折阶段的战略态势。(2)观看《大决战》等影片,感受人民解放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六)经济和社会生活 【内容标准】(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活动建议】访问家庭和学校附近的老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 (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内容标准】(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3)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4)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教学活动建议】(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观著名科技文化代表人物的纪念馆或故居。(2)举行小型读书报告会,谈谈阅读鲁迅等著名文学家作品的体会。

三、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6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但是,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过“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科学技术、国防建设、民族团结、文化教育、对外交往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一国两制”由构想变为现实,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内容标准】(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 神。(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1)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名言的深刻内涵 。(2)学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歌曲;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

(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6)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教学活动建议】(1)请当地的人民代表介绍人民代表的活动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访问长辈,记录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学习整理口述史料的方 法。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标准】(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 影响。(4)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5)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6)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活动建议】(1)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5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开放的14 7 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

(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内容标准】(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教学活动建议】(1)进行课堂交流,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某一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如节日、服饰、艺 术等。(2)举办有关台湾问题的专题讲座。 (五)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内容标准】(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3)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4)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5)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 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观看反映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影视片,交流观后感;或收集反映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 图片资料,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小型展览会。

(六)科技、教育与文化 【内容标准】(1)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 63”计划的制定。(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 兴国”战略中的地位。(4)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活动建议】(1)召开主题班会,介绍当代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和成就,学习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2)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我国体育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有关资料,在班级活动中介绍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成就。 (七)社会生活 【内容标准】(1)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 产生的影响。(2)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3)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的变化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四、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始自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 字串4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文明为近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洲、非洲和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通过学习,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

8 (一)史前时期的人类

【内容标准】(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教学活动建议】 借助原始人类骨骼模型、早期人类生活的想象图和世界历史地图等,直观地了解原始社会状况。

(二)上古人类文明 【内容标准】(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2)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3)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教学活动建议】在世界历史地图上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了解它们的形成 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三)中古亚欧文明

【内容标准】 (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2)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3)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4)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学活动建议】(1)讨论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2)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示意图。

(四)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内容标准】(1)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2)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活动建议】 利用历史学习园地,写出你对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交往方式(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的看法。

(五)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内容标准】 (1)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2)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3)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文学戏剧的成就。(4)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5)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活动建议】(1)观看古代文化方面的图片和模型,加强对古代文化成就的感性认识。 (2)举办故事会,讲述《天方夜谭》中的故事。

五、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 历史阶段中,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被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从14世纪到17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一步。

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由于资本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 9 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和总趋势;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吸纳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了解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内容标准】(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教学活动建议】举办故事会,讲述列宁的故事,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内容标准】(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4)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教学活动建议】(1)就罗斯福新政的作用进行课堂讨论。(2)观看《辛德勒名单》等电影,加深了解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法西斯暴行。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内容标准】(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 大的主要事件。(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4)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1)观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巴顿将军》等影片,树立正义一定战胜邪恶的信念。(2)就“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进行辩论,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内容标准】(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2)知道欧洲联盟。(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教学活动建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情况,学会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 的能力。

(五)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内容标准】(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3)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10 【教学活动建议】 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六)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内容标准】(1)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2)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 行的斗争。(3)知道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 【教学活动建议】(1)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世界历史地图的变化,了解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概况,学习判读历史地图的方法。(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针对当前中东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出一期黑板报。

(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内容标准】(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 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活动建议】(1)就某一国际热点问题,举办“时事溯源”专栏。(2)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等,写出调查报告,学习从事社会调查的方法。(八) (八)科学技术和文化 【内容标准】(1)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3)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4)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教学活动建议】 (1)如有条件,利用网络技术查阅有关专题的历史资料。(2)以世界现代著名文学作品的某一片段为题材,改写成历史剧并排练演出。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应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表”规定的总课时编写教科书。

应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努力实现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总体目标。

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并做出客观评价;历史的阐释要真实准确,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努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历史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要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要正确处理教科书与《标准》的关系。《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惟一依据。教科书编写 者要认真研究《标准》,领会《标准》的基本精神。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并使之与“内容标准”所要求的部分在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但这些知识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区别各年级之间的能力层次。注意各个学段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和相互衔接,循序渐进 地培养学生能力。

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应适合 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和过于抽象复杂的概念;提倡使用平等对话式和启发式的语言表述方式,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语言表述方式,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原则;语言文字要简洁、浅显、生动;应图文并茂,精心配置能够有效 地 11 辅助文字叙述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等。

教科书的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的转化;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有利于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以利于历史教科书建设朝着丰富性和可选性的方向发展。

二、教学建议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客观地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正确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2.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3.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 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 )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 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 ”“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运用层次要求。

4.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

5.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 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

6.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7.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12 附:教学活动案例

案例 1活动主题 成语知识竞赛。 活动目标 (1)巩固学习成果,丰富历史知识。(2)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学习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的方法。

活动资源 教科书、普及性历史读物、汉语成语词典等有关资料;历史图片、记分板等。 活动过程(1)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队,以学过的历史知识为依据分别收集成语故事。每队推选数名同学,分别担任主持人、评分员和记分员。两队将所收集到的成语写在纸条上或制成历史图片交给主持人。(2)必答部分。先由甲队同学从主持人处抽出一张成语纸条,由主持人向全班宣读,乙队派人讲述该成语的历史典故;然后再由乙队派人抽取纸条,由甲队同学讲述,如此循环往复。评分员可根据回答人的综合表现,如讲述内容是否完整、准确,语言表达是否生动等进行打分。(3)抢答部分。由主持人宣读纸条上的成语或出示历史图片,两队用抢答器进行抢答,抢到方派同学讲述历史典故。抢答正确加分,抢答错误则扣分。(4)根据双方得分多少,评出优胜队。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活动说明 可将成语知识竞赛改为表演、故事会等形式。

案例2 活动主题 展示活字印刷。

活动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体验活字印刷技术。(2)了解活字印刷术在古代文化传播中的作用。(3)了解文化传播技术的发展情况。

活动资源 易于雕刻的材料、刻刀、纸张、墨汁、刮板等。

活动过程(1)了解活字制作、印刷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使用统一的材料,选一段文字,每人制作其中的一个字,活字大小要一致。用制作的活字排版、印刷,展示活字印刷技术。(3)活动总结。回顾口述、书写、雕版印刷等文化传承手段,认识活字印刷技术在古代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了解文化传播技术的发展。

活动说明 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具体指导。

案例3 活动主题 图说抗日战争。

活动目标(1)加深对抗日战争的了解。(2)学习处理历史材料、编写历史故事的方法。(3)学习组织小组活动的基本方法,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4)学习用图画来表现历史或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资源历史教科书、抗日战争图片资料、有关抗战的各类普及读物、绘画材料等。 字串6 活动过程(1)向学生讲解创作绘制连环画的各项要求。(2)以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战场的抗战为“图说抗日战争”的三个主题,每个主题可包括7~10幅图画。学生分为三个创作小组,各小组选择确定一个创作主题,拟定工作计划。 (3)依据创作主题,收集资料,分工协作,编写抗日战争有关史事的故事大纲。设计“图说抗日战争”有关主题的各个画面,撰写画面解说词,绘制图画。(4)集中展示各小组创作的连环画,请学校同学参观;各小组派一名讲解员,为参观的同学进行解说。(5)活动总结。各小组交流活动心得。

活动说明 该教学活动应结合语文、美术等课程的知识进行。

案例4 活动主题 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 活动目标(1)了解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2)学会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 家中长辈及亲戚、邻里等。

活动过程 (1)向学生讲解调查的各项要求。(2)学生分成几个调查小组,各小组根据调查活动 13 主题,制订调查计划,拟定访谈提纲,或设计调查问卷。 (3)依据访谈提纲,对被访对象进行调查,由专人负责做好调查记录;或入户发放问卷,待调查对象填写完毕,由专人回收调查问卷。 (4)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撰写调查报告,得出自己的结论。(5)活动总结。各小组进行调查成果交流,推选代表进行讲评。

活动说明 本案例可以配合中国现代史“社会生活”的教学内容。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调查的范围和规模。本案例采取的社会调查基本方法也可用于历史课程其他单元的实践教学中。

案例5 活动主题 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辩论会。

活动目标 (1)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2)学习收集、处理和组织历史材料的方法。(3)学习用历史证据支持自己论点并反驳对手论点的能力和语言技巧。(4)培养团队精神。 活动资源 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其他相关学科的教科书、通俗历史读物、教师介绍的中外历史学家 的几种观点、反映古代希腊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和图片,等等。

活动过程 (1)将全班同学分为辩论的正方、反方和裁判组三个部分。正方辩题: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真正的民主。反方辩题: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是虚假的民主。(2)双方同学收集有关材料,加以筛选,在掌握一定论据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论点。(3)双方各推选4~5名代表,在辩论会上展开辩论。以持之有据、言之有理、逻辑清晰、口齿伶俐等方面表现作为评判的依据。由同学组成的5人裁判组对辩论进行监督、裁判、点评及宣布胜负。 (4)裁判组同学对辩论发表看法,进行总结。

活动说明 裁判组成员应说明辩论与诡辩、狡辩之间的区别。

案例6 活动主题 制作与展示中外历史发展线索对照表。

活动目标(1)制作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0世纪中外历史发展线索对照表。 (2)形成发展与联系的观点。(3)培养分类、归纳、比较等历史思维能力。 (4)形成世界历史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历史意识。

活动资源 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教科书。

活动过程 (1)遵循自愿原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和制作。(2)将制成的图表在教室里进行展示。 (3)由同学代表组成的裁判组评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评、总结。

活动说明 对照表应包括中外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文明成就。

案例7 活动主题 小实验——信封上的效率。

活动目标(1)体验分工合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的道理。(2)认识分工合作是大工厂机械化生产的前提。(3)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确立大工厂制度的历史作用。

活动资源 废纸、用过的信封(加工成有封口纸的信封)、用过的邮票、糨糊、钢笔。

活动过程(1)在班级中任选8名学生参加实验;另选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完整的信封信息,包括收信人地址、邮编、收信人姓名和寄信人地址。(2)请8名学生每人分别独立完成两封信的填写与封装工作(包括装信纸、填写信封、糊封口纸、粘邮票等四道工序),请其他同学记好每人所用时间。然后统计8名学生平均每人完成一件成品所需时间,即人均劳动效率。 (3)由8名学生根据每人特长,每两人一组,分成4个小组,其中一组专门从事装信纸的工作,一组专门从事填写信封的工作,一组专门从事粘邮票的工作,一组专门从事糊封口的工作,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分工合作。其他同学记时,记完成16封成品所需时间,然后再计算出他们人均的劳动效率。 (4)全班同学一起概括后者的劳动效率高于前者的原因;分工合作与一个人单独完成一件产品相比,优势在哪里;想像发明一台完成全部工序的机器与发明 14 四台分别完成一道工序的机器,哪个难度更大,进而理解劳动分工为什么是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前提;总结大工厂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

案例8 活动主题 学唱《国际歌》。

活动目标 (1)了解《国际歌》词曲创作的历史背景。(2)从歌词和旋律中感受无产阶级的远大理想和英雄气概。(3)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活动过程(1)分头收集资料,分别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班介绍《国际歌》词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 (2)把《国际歌》的歌词和简谱抄写在黑板上,由教师或学生教唱。 (3)谈自己对歌词含义和《国际歌》艺术风格的理解。

案例9 活动主题

举办“时事溯源”专栏——科索沃问题的由来。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历史的知识、能力、观点来观察和分析时事问题,并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2)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活动资源 教科书、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信息、口头信息以及稿纸、学习园地等。

活动过程(1)科索沃问题成为国际问题的热点时,根据其最新动态的有关新闻报道,拟定“科索沃问题的由来”的学习活动主题,作为某一期历史学习园地“时事溯源”栏目的内容。 (2)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课文内容和其他辅助材料,简要写出“科索沃问题的由来”一文,文体不限。分学习小组对文章进行评议、推荐,择其数篇有特色者在栏目上刊登。

(3)活动总结。比较自己文章和栏目文章的异同,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活动说明在“历史学习园地”中定期开设“时事溯源”栏目很有必要,通过它,可以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应结合当时发生的重大时事和历史教学内容开设栏目。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在确定活动主题、收集学习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讲评特色文章等方面予以适当的引导。活动过程必须包括评价和改进环节。

三、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1.评价的性质与功能。

历史教学评价主要是根据《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2.评价的主要对象、内容和依据。

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惟一的评价内容。评价应以《标准》为主要依据。

3.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二)评价方法建议

根据教学阶段性的特点,可以把历史教学评价分为以下几种:课堂教学评价、单元教学评 15 价、学期教学评价、学年教学评价等。不同教学阶段的评价,应有相应的评价目的、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如: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而学期教学评价则是系统考察学生一学期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历史学习业绩的评判应该灵活采用各种评价方法,避免以笔试作为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评价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值得借鉴的评价方法:

1.个人代表作品档案法。收集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建立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个人作品档案通常收集经过学生选择的历史作品,也可以收集和历史学习有关并能反映学生成就的材料。每件作品最好有教师、家长、同学和自我的评语,评语应该突出学生历史学习的特长和优点。师生在建立此类档案时应确定起止时间,一般按一个单元或一个学习主题为单位收集历史作品。档案可以保留在相应的文件夹或档案袋内,也可以保留在学生作业本里。学生本人是建立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应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师生通过协商来确定档案内容,并让学生自己管理档案。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是一种可以广泛推行的评价方法。

2.观察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并加以记录,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观察法有自然观察、选择观察和实验观察等几种。观察记录也有各种方法,如设计观察表格来记录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技能、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观察的项目可以预先设计在表格里,也可以随时择取。表格可以与学生档案放在一起,也可以挂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例如:对学生在抗美援朝专题讨论会上的各种表现,如探究问题、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方式方法、对抗美援朝的态度等,进行观察,及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记入表格,作为整体评价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依据。

3.活动法。通过活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通过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4.学生自我评价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学生在历史 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进步、成果以及不足等加以记录,通过自我评价,对自己历史学习的特长及不足等状况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可以加深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有助于学生 认识学习目标以及控制学习进程,增强历史学习的责任感。

5.测验法。对学生历史学习成果进行数量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评论, 是历史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评价形式。测验法可以评价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 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测验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测验的形式应多样化, 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测验,就可采取自主测验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命题、编制试卷、组织测验、评价总结,使历史测验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有 机组成部分。

总之,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效果做出科学的解释,使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有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能把这些方法割裂开来,实际操作中应将几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加以使用。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 16 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可通过文化机构、传播媒体、学校、社区、参观访问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

1.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学校应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共同选择经教育部审定的、适应本地特点和需要的教科书。

2.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学校应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力,合理配置人文方面的书籍,如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4.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音视频资源。其次,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 作品,除严重违背史实的以外,也是可以有选择地加以利用的资源,因为它们或多或少能够提供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 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

5.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都有数量可观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资源也应当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

6.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

初中新课标体育教学感受点滴

摘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与情感,同时能够有效地体现体育教学知识体系的连续、严谨、规范的特点,注重培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现有的社会化评价体系面前能够从容应对,因此,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面前的大课题。 字串4 关键词: 新课标 体育 教学 评价

自2003年秋季开始,威海市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教学、教材、教法的全面改革,这对于已经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在思想观念和方式上就要来一次彻底的变革。

通过四年来的教学实践,针对新旧教材(分别指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原教学大纲教材)在某些方面的差异做了一些比较,在此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差异

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学大纲,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差异。作为规范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内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以下就此做一些简单的 17 比较项目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相同点颁发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同左文件性质规范教学的指导文件同左不同点学习目标学生的显性行为目标教师的隐性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规范选择内容的标准,具体教学内容由各地、各校进行选择具体规定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无明确规定,各校弹性安排有明确的比重 学习评价内容各地各校依据学习目标和实际教学内容有所选择有规定,侧重于对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技巧进行评价

学习评价标准依据水平目标,各地各校将绝对性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评价侧重于绝对性评价

功能制定水平标准,指明方向确定内容、规范具体教学过程 目标与内容的关系以目标规范内容选择标准罗列运动项目

⑴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旧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跳跃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初一第二学期,从跨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开始,主要练习以单脚起跳,头触高物,初步完成跨越横杆的简单方法;初二第一学期,则加强了助跑、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动作的连贯协调性练习;初二第二学期,则回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及跳高比赛的简单规则:用“走步法”确定自己的跳高助跑步点,试跳、考核。⑵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一项技能的学习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其联系和巩固也是持续的。但这样的教材安排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新鲜感和兴趣。而新版教材(鲁教版)在跳跃内容的教学中,内容选择相对比较灵活,大部分以发展学生各种跳跃能力的练习为主,而对立定跳远、蹲距式跳远、跨越式跳高等项目的技术细节要求相对来说则不是太严,新教材重视的是参与,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教材意图是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受:即将在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知识点分散到每一学期,降低学习难度,使学习形式呈螺旋形式上升,让学生始终接触到的都是新知识,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转换,保持兴奋。但笔者以为这样安排的结果却使得教与学思维均不连续,刚刚弄懂一点知识,学会一点技能,却又要放下去学新的与此不关联的内容,等到再回来,原来学的已经忘了,难教难学难复习。

2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协调

旧教材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科学性、系统性,而实用性与趣味性不足,教学中强调锻炼思维严谨、严密、严格,这样容易使学生陷入技术技能机械化的练习中,教师相对好讲而学生普遍反映难学;而新教材更注重体育技术、技能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实践。强调培养发散活跃型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但却不太注重练习过程、步骤和练习方法的应用,反映在教学中就是学生觉得在课堂上轻松、好学、有意思,但技术技能等方面能力下降,练习动作不规范;而教师觉得不好把握教学内容和深度,担心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好知识和技能。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适当加强科学严谨的体育思维方式和提高运动技术、技能等方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字串2 3.教学手段的更新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需要教师围绕教材开发展示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去搜寻、编整新的教学资源,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体育器械来配合。如日常生活中蕴含体育知识的事例---初一前滚翻的教学时,用方和圆两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滚动演示或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前滚翻在实践中的应用------当身体重心向前脚下被迫静止时(绊倒时),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此时就可以应用我们学过的前滚翻技术进行自我保护。⑶而这些工作,教学手段和工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这方面的实现对教师和学校来说都是比较沉重的负担,难以保证持续有效。

4.学生个性发展与班级教学模式的冲突 结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领域结构以学科知识技能本身的逻辑为主的内容体系

18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个性思维能力,教学目标只设定最低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而学生则量力而行,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有所选择。但实际教学中,班级教学模式较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教浅了,有能力的学生吃不饱;深入了,身体技能差的学生又接受不了。一些自学性差的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尤其明显地显现出这种差别。为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教学中教师也多以讲授与引导方式并用进行,而较少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的形式出现。

学生水平分班,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因材施教或者叫做层次讲学方式,从一个侧面来说应该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方法。 字串9 5.个性化评价体系与社会化评价体系的矛盾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有针对性、个性化,找寻每一个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的闪光点。除考察知识、技术能力方面接受情况外,还要注意思维与情感的发展,培养自信心,体验成功感。但现在社会化评价仍然只偏重于知识、技能方面,形式也是以技能和理论知识考试为主,为保证学生获得好的社会化评价,因此教学中往往不得不偏重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弱化了思维与情感的发展。每年初四升高中加试体育项目,学校补课、假期补习班正说明了社会化评价形式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字串9 6.体育学习中精练与多练的关系

新课标教材的课堂练习注重的是理解基础上的基本练习,主要以辅助理解性记忆掌握,因此在内容选择、练习次数等方面都较少。一方面确实极大的减轻了学生课堂上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发展思维与情感;但另一方面,体育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一定量的训练才能达到的。学生练习次数少了,而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的时间相对就长了,这样很难照顾到“面”上的问题。当进行单元测试时,就会出现个别同学根本不会做或完不成考核动作,而且其他同学熟练程度也相对较差。而多做些练习,能够强化训练,提高考试成绩,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较好的社会评价,但绝对是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新课标要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教师单独指导学生练习的工作量,这样不能全面有效的带动全班学生整体发展。

准确把握密度与程度,精练与多练的关系,也是关系体育课能否教好与学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7.结语

虽然本文仅是笔者针对新课改以来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提出的一些问题,未总结出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搞好教学活动的思想方法,但笔者认为如何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思维与情感,同时也能够有效保证体育知识体系的连续、严谨、规范的特点,使学生在现有的社会化评价体系面前也能够从容应对,是摆在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面前的大课题。

《新课程标准讲话稿.doc》
新课程标准讲话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演讲稿主持词代表发言庆典致辞民主生活会发言表态发言专题发言对照检查材料开场白感言大全发言稿欢迎词台词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