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打造和谐社区典型模式调查报告(推荐)

2020-03-02 08:07: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宝鸡市打造和谐社区典型模式调查报告

近年来,宝鸡市在建设和谐奋进新宝鸡中,提出抓社区就是抓和谐的理念,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切入点,按照试点整合、抓点带面、整体升级的思路,在全市160个城市社区中,深入开展创建和谐示范社区活动,打造出了一批设施健全、功能完善、活动经常、特色鲜明、深受群众欢迎的和谐示范社区,宝鸡市创造的和谐社区典型模式受到国家和省上肯定。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在宝鸡市召开了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宝鸡市和谐社区建设经验。今年7月份,在南京市召开的全国社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宝鸡市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地市级单位在大会上交流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经验。宝鸡市打造和谐社区,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典型模式:

一、以服务居民为宗旨,打造“服务型社区”。打造“服务型社区”,就是从解决社区居民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完善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构筑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居民互助服务、社区内单位共建共驻“三位一体”的互补服务体系,实现居民愿有所为、困有所助、难有所济、需有所帮。渭滨区金渭路社区居民多数在铁路单位上班,工作流动性大。社区建立了家政、维修、技能、物业等专业服务队伍20个,网点15个。还专门设立便民服务热线电话,在最快时间内解决居民的生活难题。近年来,宝鸡市累计投入2300多万元,高起点规划和建设了123个这样的社区服务活动场所,配备了电脑、桌椅等办公设施,统一规范了社区工作制度。全市社区“六室一厅一站一场一中心”(社区两委会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文娱活动室、警务室、公共服务厅、便民服务站、室外活动场、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转。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项目下沉到社区,实行一站式集中办理,较好地实现了政府管理服务职能和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的有效对接。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劳动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就诊、计划生育、法律援助等公共服务。同时,还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鼓励和支持社区兴办中介服务组织,开展志愿者社会救助、优抚、助残、老年服务、再就业、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市上成立专门办事机构,保证人员和经费。在公开选拔社区干部的基础上,对1200多名社区工作人员分层次进行了培训,全市社区工作人员素质高、工作规范有序。全市社区志愿者组织已发展到400多个,志愿者达10000多名。完善、便捷的社区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难题,而且大大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居民群众的关系。

二、解居民就业之难,打造“创业型社区”。“创业型社区”主要是针对辖区内居民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的客观实际,依托社区劳动服务网络,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采取加强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鼓励创业等多种渠道,使每一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居民实现稳定就业。地处经二路商业繁华地段的渭滨区新开路社区,成立之初,有下岗工人1890人,待业青年219人,需要就业人员占社区应就业总人数的的50%。为此,他们成立劳动保障队伍,组建了社区、单位、居民小组就业工作网络。社区为居民提供用工信息、小额贷款、再就业优惠证办理、社会保险和技能培训服务。对71名下岗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成立了家政、维修、保洁、绿化等服务队伍,使42名长期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先后创办了便民小吃城、综合集贸市场,使470多下岗工人实现了二次创业。社区还联合社会力量,创办批发、商贸、饮食等大型专业市场11个,开发就业岗位3500多个,安置下岗工人1200多人。社区95%以上的下岗工实现了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率在96%以上。如今,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全市社区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全部实现了资源联网共享。今年6月,在全省率先实行

了劳动保障协管员招聘录用制度,366名劳动保障协管员,统一派遣到社区工作。与此同时,全市还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全民创业的政策意见,有力推动了城镇居民就业和创业。据统计,全市社区累计创办各类就业服务实体3613个,兴办社区服务网点4736个,开发就业岗位3.56个,安置就业人员5.3万人,援助零就业家庭2296户,社区零就业家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社区已成为居民充分就业和创业的重要基地。

三、解空巢老人和残疾人之难,打造“温馨关爱型社区”。打造“温馨关爱型社区”,就是顺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趋势,以建立“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专业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覆盖全市的养老体系为目标,在城市社区建立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娱乐、发挥余热等全方位服务,充分满足老年人和其他生活不能自理人员的需求。陈仓区虢镇镇中街社区和东街、西街社区,在虢镇兴华苑小区建起面积800多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高标准配齐了内部设施,并成立有社区老年人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机构,成立了社区志愿者队伍、义工队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照护员等老年人服务团队,对辖区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抚慰,从进户到日托服务。社区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优待证,为7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寿星证和养老资格认证手续,为5名9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寿星生活补贴。对32名家庭困难、因病住院的的老人给予了大病救助,救助资金达到18500元。对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残疾老人、特困户老人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对社区符合医保条件的老人全部办理了医疗保险。社区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了建设像这样为老年人提供周到服务的“温馨关爱型”社区,今年以来,宝鸡市下拨1000万元,在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眉县和岐山县建设了27个社区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中心。到目前,已有20家建成,全市城区25个板块型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基本落实。全市在三区统一聘用103名社区养老照护员,配套出台了宝鸡市社区老年人照护员管理办法、岗位职责和工作守则等制度,规范了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需要,搭建社区养老“110”平台,在社区对他们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服务。特别是对那些残疾和空巢老人、三无老人提供及时救助。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年底前全部实施到位。

四、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型社区”。打造“文化型社区”,就是以社区文艺体育专干和爱好者为主要群体,以社区群众性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依托,发展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都市社区先进文化,努力提高社区群众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和谐城区建设。位于市区北大门的金台区王家碾社区,处于停产半停产企业近十家,许多下岗失业人员无事可做,整天沉溺于棋牌室,家庭矛盾突出。有些中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业。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在帮助下岗居民再就业的同时,广泛开展了社区读书活动。社区图书室有人专门负责,坚持每天开放,免费为社区居民服务。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青少年人员特点,组成读书小组,深入开展学习型好家庭、学习型好楼栋、学习型好居民、学习型好少年为内容的“四好”活动,制作了“读书一得”粘贴板。组织社区居民自选主讲人,坚持每周举办一期“社区半小时读书讲座”,在居民中宣讲宝鸡历史文化和建设成就、形势政策、文明礼仪、法律和科学知识等。组织社区居民撰写读书心得、札记等,社区形成了读书有氛围、实践有用处、深造有长处、人人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组织社区夕阳红艺术团每月举办主题文艺演出。又相继成立了社区门球队、锣鼓队、合唱队、舞蹈队等4个文体分队,活跃了社区文化生活。如今,年轻人玩网络游戏的少了,到阅览室读书的多了。玩棋牌游戏的少了,学习就业技能的多了。像王家碾这样的社区,在我市还有很多。围绕打造“文化型社区”,近几年,我市在160个社区建立了“夕阳红”艺术分团和各种文娱组织。先后筹资180余万元,在市区

建成了61条健身路径;利用体彩公益金60余万元,为62个板块社区配备了健身器材。在社区普遍建成方便居民健身、读书、阅报和文艺活动的场所。今年在市群众艺术馆建立宝鸡市基层文艺骨干培训中心。目前,已经对全市社区文艺骨干全部轮训一遍。2006年,市体育局对100多名社区体育骨干进行了培训。目前,这些文艺体育骨干队伍十分活跃,常年带领广大社区爱好者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使全市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高潮迭起。今年以来,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启动了“书香陈仓、文明宝鸡”大型全民读书活动,全市积极开展送图书进社区系列读书活动。“2007宝鸡文化惠民工程”公益演出广场行活动正在23个社区有条不紊地进行。到年底,共演出101场。同时,全市组织调演社区文化活动和社区体育运动会,去年和今年承办了由社区群众参加的蒙牛《城市之间》全国100城市之间全民健身展示活动,较好地调动了社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五、维护居民安全,打造\"平安社区\"。打造\"平安社区\"就是以社区警务室为核心,以社区单位和居民楼院为依托,以建立专群结合治安全防范体系为目标,努力为广大社区居民打造一个个稳定和谐、安全有序、邻里关系融洽的“平安社区”。金台区福临堡社区位于市区西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人员复杂,治安防控难度大,治安问题严重。社区成立建设\"平安社区\"领导小组,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和辖区8个单位签订治安防范责任书,确保重点部位治安良好。成立以社区民警为骨干、治安员为辅警、专群结合的治安巡逻防范队伍。今年以来,无刑事案件发生,治安案件下降,给群众营造了平安的社区环境,该社区先后被上级评为安全社区、无毒社区、依法治理示范单位和先进社区。目前,全市160个社区警务室已全部建成,均配备了社区民警和聘用了辅警,统一印发了《刑事、治安案件登记簿》、《治安巡逻登记簿》等\"六簿一冊一表\",规范了管理。在全市各社区构建了防控网络,由社区民警负责户籍、治安、内保、外管和消防等方面的工作;市区62个板块型社区建成100余支各种形式专兼职治安防范队伍,今年在巡逻防范中共抓获、查处偷斗殴等违法犯罪分子167名,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为建设\"平安宝鸡\"、\"和谐宝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执笔:赵周怀、蔡广林、安鲤军

城乡社区建设案例2:苏州农村社区的类型

苏州农村社区建设志步较早,并结合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了以下六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是融入城镇型社区。苏州有部分农村社区是由经济较发达,村民居住较集中的村落发展而来,这些村落,近城靠镇,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镇域拓展,把村庄融入了城镇,但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尚未冲破,而村集体还有一笔可观的资产,他们就运用城镇建社区的理念,建设农村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载体,受到农民的拥护。相城区北桥镇庄基村紧靠陆墓镇,全村5.8平方公里,20个村民小组,1592户,5200人。该村2005年工业产值7.4亿元,纳税250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8元。近年来,又有邻近的5个村并入庄基村,村里建了“希望工业园”。还吸纳农民入股,建立了股份制合作社,有股份5342股,其中集体股1980股,社会法人股1500股,自然人股1862股。社区建设也初具规模。硬化道路19公里,绿化环境8.25万平方米,建标准

厂房5万平方米,打工楼2.6万平方米,给排水网络1万米,有日供水1.2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8000吨的污水处理厂。还有48家企业,其中8家是外资企业。社区建有3000平方米的幼儿园,有6000平方米的农民广场,还有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300平方米的医疗站,12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16000平方米的三星级酒店。社区还建有200平方米的“乡情苑”。农民说,“我们生活在天堂里!”居民羡慕地说,“到底还是农民好!”

第二种是拆迁安居型社区。由于道路建设,城镇扩张,尤其是各类经济开发区、自然生态区的建立,一批拆迁安居型社区脱颖而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占用了原吴县市唯亭镇的一批土地,以后由于建设的需要,又把唯亭镇成建制地划入园区。唯亭镇东亭社区就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形成。东亭社区建于2002年,由原唯亭镇12个村的农民动迁而建的农村社区。社区占地639亩,分为东亭、厦亭两个小区。小区建有新型的四层楼房153幢,4240套,空间开阔,草绿花红,环境优雅。尤其是社区建有1.15万平方米社区服务用房,设有超市、信用社、医疗中心、幼儿园、“一站式”服务大厅,还有餐饮等,全方位为社区居民服务。社区设有治安防范措施,装有监控设备,24小时有专人值班防务。社区居民,基本上做到劳力有就业,农户有股份,家庭有物业,过着同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农民住在社区里都比较满意,说“办事不出门,赛过城里人!”

第三种是规模经营型社区。这种农村社区,土地适度集中,水面开发利用,服务专业队伍,实行规模经营,能人专业承包,效果很好,农民也乐意。吴江市平望镇双洪村社区就是这样做的。这个村规模4.2平方公里,21个村民小组,695户,2733人,2740亩耕地,还有一批鱼塘。大小55家企业。全村固定资产7亿元,去年工业销售收入 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社区建有股份制合作社,村民每年可拿到股红430元,补贴300元,男60周岁、女55周岁每年免费供应360斤大米和240元生活补贴。全村建有社区服务中心,包括行政、商业、医疗、文体、警务、治安等。社区还做到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环境整洁等。尤其是农业种植实行规模经营,对苗木、林果、水产养殖等都实行了专业承包。成为名副其实的规模经营型社区。

第四种是投资开发型社区。这种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非常优美,名胜古迹较多,交通十分方便,他们投资开发,逐步形成了新的农村社区。常熟市虞山镇方洪村就是一个典型。这个村位于常熟市区北部,依山傍市,交通方便,共

6.4平方公里,64个村民小组,1676户,6052人,3116亩耕地。2005年村可支配收入102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85元。2001年起,建立方洪工业小区,近年又建立虞山方洪工业园,还建有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集贸市场5900平方米,有大小工业企业28家,年销售超过10亿元。社区还建有农场一个,种植3116亩无公害绿色蔬菜,供应虞山镇市场和周边地区。60周岁以上农民,免费

供应粮食,农户还有粮食补贴。社区专门建有服务站,为社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2005年10月18日又正式成立社区股份合作社,村民变股民,年年有分红。

第五种是休闲景观型社区。苏州农村有些村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历来是参观游览的好去处。这些村建立社区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第三产业,让农民赚旅游钱。地处苏州新区通安镇的树山村,位于苏州市区西部,有太阳山、观笼山环抱,新公路、古运河穿村而过,常年气温只有15.8度,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村域面积5.2平方公里,15个自然村落,540户,1822人,800亩农田,530亩旱地,4700亩山地。树山村成立了优质蔬果产销技术合作社,把树山社区建设成为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农林路网、水系绿廊为纽带,融滨河风光区、休闲参观区、农林产业区、人文宗教区、生态绿香区等自然山水为一体,具有生态旅游、度假休闲、农科教育等功能,培育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民俗文明、事业进步的新社区、新农村。

第六种是股份合作型社区。这种社区,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建立股份合作社,使村民变股民,由能人进行经营,实行民主管理,年终按股分红,社员只要出股金,就可以按股拿红利,农民非常拥护。他们说,既有股份制,又有合作制,两个优势都发挥出来了,我们举双手赞成!位于吴中区横注街道的尧南村,地处尧峰山南麓,越(溪)相(城)公路穿村而过。全村2.86平方公里,巧个村民小组,539户,2085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560元。这个村先后建立了三个股份合作社:一是尧南葡萄股份合作社。共42户,250亩基地,450万元股金,每年股红12%以上;二是尧南物业股份合作社。110户参加,总投资1300万元,建标准厂房14600-平方米,年红利8.4%;三是尧南资产股份合作社。把原有集体资产量化给村民,2005年每股红利300元,他们还准备集中建设农业观光区、工业集中区、农民居住区。计划建造的“尧南花苑”,共98幢,可住634户;建公寓房23幢,736套,可住1300户。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共6022平方米。一个股份合作型社区的雏形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1[1]

建设和谐社区的典型调查报告

和谐社区调查报告

打造和谐社区工作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和谐社区建设调查报告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调查报告

打造和谐家庭 共建和谐社区

打造温馨家园 构建和谐社区

打造和谐社区党建工作亮点

打造亲情服务构建和谐社区

《宝鸡市打造和谐社区典型模式调查报告(推荐).doc》
宝鸡市打造和谐社区典型模式调查报告(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