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与想象作文指导

2020-03-03 22:01: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作文指导

陆轩省

教学目标

1、运用联想,广泛选用材料,丰富文章内容。

2、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由“数字笑话”导入激趣。 写作指导 什么是联想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因为花朵那么鲜艳、那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

对于写作流程,鲁迅曾以“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烂熟于心”、“一挥而就”来概括。其间,“凝神结想”“烂熟于心”就是讲的联想和想象。对此《文心雕龙》中也曾有精彩的描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凭借联想,可以把一些相近的、相似的、相关的乃至相反的事物联系、结合起来,把平日积累的素材、印象、感受在头脑里融合、贯通、升华,形成一种新的思想,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因此,联想思维在写作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它不仅可以开拓写作思路,而且还可以唤醒我们沉睡的心智。

联想的方式有:

⑴相似联想。如《白杨礼赞》中由“不平凡”白杨树联想到同样“不平凡”的西北抗日军民,进而联想到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如《马说》由“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明之而不能通其意”的饲马者联想到愚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

⑵同类联想。如《沁园春

雪》中由“无数英雄”联想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⑶相关联想。如《海燕》由海燕联想到海面的风云变化。

⑷相反联想。如《白杨礼赞》由白杨树联想到“秀颀”的楠木,《紫藤萝瀑布》中由一树繁盛的紫藤萝,联想到十多年前那一树伶仃的藤萝。如《天上的街市》由现实的“黑暗”联想到牛郎织女幸福美好的生活。

联想的注意原则: ⑴聚焦原则。联想思维本身是一种发散性极强的思维方式,但联想结果必须为主题服务,所以发散之后就要注重聚合,这就要注意先挖掘并确定一个主题,要理清脉络,调整思路,让材料为中心服务。

⑵丰富原则。联想时可按照“物—景—境—人—品质(或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社会(或人生)”展开,力求全方位,多角度,使内容丰富,从而使主题突出。

⑶就近原则。茅盾由白杨树联想到西北抗日军民,高尔基有海燕联想到无产阶级革命先驱都是以当时作家所关注的问题为指向,因此现实针对性极强。对于我们同学而言,以联想的方式写自己对生活、社会的感受应是自然的选择。 课堂训练

1.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训练指导

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情”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学生由眼前的“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感情。 “树根”:可以由树根深埋于地下,为树干的挺直,树叶的繁茂,所作出的默默的奉献,联想到为祖国建设作基石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 “小草”: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可以从“草不知名随意生”和“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汲汲于个人得失;可以从“小草不谢荣于春风”,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草不随风偃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 “海潮”:可以从“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观天下无”联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若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联想到海潮的坚守信义;从海潮奔腾、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联想到宏伟抱负,博大胸怀。 “桥”:从横空跨越使壕堑变通途的勃发雄姿,联想到桥加强沟通的能耐;从长年累月立于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无怨言,联想到桥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挺直腰杆承载巨大压力从不退缩,联想到桥勇挑重担的品质。

2.这如注入了生命一般的风筝在无法预料的境遇中突然折翅树梢,从此再也无法飞起来。请你运用联想和想象,阐发其中的情或理。

◇断线的风筝—失落的童年(遗憾)

◇线断了,风筝不再飞,失去了飞翔的意义。(夭折、挫败、生与死)

◇在无法预料的境遇中折翅——天有不测风云,生命宝贵,而命运无常。

◇折翅那一刻,很短暂,却永恒。

◇ „„

对照要求各小组交流,互改互评。

(1)、指出病句、错别字。 (2)、对照要求,评析其优点。 (3)、推荐好的文章,准备全班交流。 (4)、指出要改正的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全班交流点评。 写作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靠泥土孕育,人类在泥土上繁衍。泥土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泥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泥土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然而,这弥足珍贵的泥土,常常被我们忽视,冷落。

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思索和联想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叙述事情,发表议论,说明事物,抒发感情。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思路点拨

以上题目,是写事物,同学们要注意: ⑴咏物抒怀,“抒怀”是关键,通过联想,应先敲定一个主题;

⑵“咏物”是基础,没有对事物某方面最形象的描摹,就无法真正达到“抒怀”的目的;⑶要处理好“实与虚”、“表与里”、“点与面”等关系,实现文章整体的和谐自然。

佳作展示

土地

碧空如洗,在朵朵飘动的白云下,黝黑的土地,与天空一起向前,延伸,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带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走向远方„„

泥土是博大的。相传,人类是由泥土抟成,今天,我们都会亲切地叫“大地母亲”。广阔无疆的大地,用宽大坚实的胸膛,孕育着所有的生灵。我们无法用微量的单位,计算它的长度,即使是在某一疆域,它的广阔也无法估量因为它的奇特,它的睿智,它的胸襟。所以,在这片坚实的土地上,才会有一望无际的天空,波涛汹涌的海洋,天涯海角,秦岭淮河,才会有凶猛的恐龙,诡异的食人花,千奇百怪的昆虫,才会有烽火战国,魏晋风度,宋词元曲,才会有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文人志士„„所以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可以去触摸这神秘的过去和未来,享受土地带来的一切。

土地是无私的。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瓜藤缠绕,秋天的五谷丰登,冬日的银霜遍地,都是土地赐予人类的最佳礼物。我们时代与泥土相依,在这深深地泥土下,是世世代代的辛劳。它让植物壮大,它让动物奔忙,它让我们造屋,它也让我们收获。你种下一粒种子,它回报你一朵花;你插下一截柳枝,它回报你一片绿阴;你倾倒一车车垃圾,它只是默默承受。这就是土地,承受最大的痛苦,献出最甜的果实。

泥土是纯净的。你是否还坐在单调的办公室里,是否还被包围在拥挤的城市中,你是否还在热衷现代文明 ?不要再犹豫了,抛开城市的沉重,叛变的网格,逃离浮华喧嚣,回归最初的原始纯净,让生命返璞归真,穿着纳底的布鞋,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任风吹过耳畔,多么惬意!捧一团泥土,赋予它各种向往的形状,任意创造;到绿茵场上,去挥洒激情汗水,酣畅淋漓;摘去头饰,让大脑尽情享受清风淡雨的沐浴,脱去鞋袜,让脚丫疯狂亲吻那扶红摇绿的阡陌田藤。生命本该如此,呼吸泥土的芬芳,与土地亲密接触,那是心灵最纯净的空间。

生命源于土地,也必将归于泥土。土地是生命最原始的状态。让我们亲近土地,让原始与纯真永驻心间。

点评:好作文总会把读者置于特定的时空中,本文小作者思过往,看现在,种种念想直指现代化的症结。作者由泥土联想到女娲抟土造人,联想到春华秋实,联想到农业与工业文明下的任性追求,表达的却是一个由小我上升为大我的人类忧愁。一言以蔽之:大气。

作文指导——联想与想象

作文指导之想象与联想

小学作文指导想象与联想

联想与想象作文教案

联想与想象作文训练

【作文指导初步】学会联想和想象

联想想象

联想与想象教案

想象与联想教案

想象作文指导与实践

《联想与想象作文指导.doc》
联想与想象作文指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