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模式探讨[材料]

2020-03-02 13:30: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土木工程特色专业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建筑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高,培养人才模式要求专业教师在重视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科研的作用。目前在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或者是重教学、轻科研的问题和现象。在科技竞争日益国际化、社会化的时代,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是有效解决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层次的非常重要的焦点。基于研究的角度,用昆明学院城建系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师师资结构的变化与论文数量为样本,分析我系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依托系主任与教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提出教学与科研的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促进我系科研水平的突破性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发展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两个基本职能,大学重视教学与科研的思想渊源来自于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大学应加强学术研究的思想,大学的功能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中心,它逐渐发展成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实用性、研究性、创新性人才。面对日新月异的建筑科学发展和当前我省建筑市场的火爆,这是我系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机遇,也是面临的挑战。土木工程专业一方面要通过教学挖掘和开发教师与学生的潜在能力,为社会发展积累有专业知识、技能和创造性的人才资本,另一方面要通过科研探索土木工程理论与工程实践中的新课题,发展知识,构建大土木平台,构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于这个发展目标,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土木工程特色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辨证关系,研究有机的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的模式,推动我系土木工程专业建成专业理论教学中心与科研中心。

目前我系多数专业教师存在重视教学、忽视科研对学科的促进作用。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不平衡,这一现象制约了我系土木工程特色专业科研与教学均衡和谐发展的目标。为突破我系科研瓶颈,切实落实昆明学院科学发展观,贯彻“全面实施战略转移,集中精力抓内涵建设,努力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工作重点,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找准问题、把握本质,围绕应用型本科大学要培养目标和培养人才规格来认识我系土木工程教研室开展科研的工作和教学工程质量工作,建设以系主任与教授为核心的特色教学团队,将科研与教学工作融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和互动交流的氛围。

1.我系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与存在问题

“教学与研究的统一”的原则阐明大学应该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教学是科研

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主要是传授知识,科研主要是发展和创新知识,两者的结合点在知识上、创造上的本质是一致的。

1.1教学对科研的带动作用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在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时,就是对专业教学内容的整理、思考、钻研的研究过程。特别是目前发展迅速的科学技术与建筑市场,没有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建筑领域发展前沿和动态的关注,是不能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到教学中去,只拘泥教科书上的知识,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培养目标是不匹配的,这样的教学不是现代大学的优质教学。通过教学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围绕理论之滞后于工程实践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是科研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流中,教师面对专业领域感兴趣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会成为进行研究的动力。因此教学带动科研是拓展教学的新的思路和方向。

1.2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专业教师参加科研活动,不仅能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开阔学术视野、跟踪学科前沿、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握学科的知识体系,使得教学更具有先进性与科学性,解决学生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与建筑企业的零距离接轨,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相关科研的研究,能有效的挖掘教学资源,把项目研究中收集的素材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扩展学生对专业感性认知能力。

科研是现在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没有高质量的科研水平,会影响到我系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在学院,以及云南省当地的建筑行业的知名度提升,影响到我系土木工程教研室建立起一只高水平的师资结构,影响到土木工程专业高水平的教育质量。

1.3我系教学与科研相互矛盾和存在的问题

很多大学的实践证明:教学能够促进科研活动;科研活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但在我系土木工程专业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与科研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系土木工程教研室的教师多承担一线繁重的教学工作,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花费大部分时间在课程的备课与作业批改上,很难抽出时间参与科研工作,教师的科研成果少。其次我系土木工程专业的老师主要经历专科教学到本科教学的过程,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研究科研的申报工作和具体专业知识的研究,部分同志对科研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担任本

专业教学课程的教改、教材参编以及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老师多数以个人进行有限的科研活动和教学研究。

科研是教学的基础,对我系土木工程特色专业而言,教学质量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经过多年的教学过程,已经逐步发展完善。我系科研需要大踏步的发展。

2.我系教学和科研发展不均衡原因与分析

我系教学与科研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主要是教师个人对教学与科研的认同感不一致。多数老师对学院本科应用型教师的要求认识不到位,教师对科研工作主要停留在满足评定职称的压力,这一原因导致我系的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学与科研全面发展方向偏离了最初目标。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应该认识到随着大学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授课水平的高低已经不再是评定称职专业教师的唯一标准,单一追求教师个人发展为目标的模式会制约了优质教学团队的建立和高水平科研建设发展工作。

基于我系2006年来土木工程教研室15位专职教师分析得出:从学历结构变化上,硕士学位者增加了8人,参加国内外访学者3人,随人数的增加,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从职称结构上分析,中、高职称人数的各增加1人,论文数量逐年递增;从年龄结构上分析,论文数量集中在35岁到42岁的教师中,主要来源于职称评定的压力。这也反映职称评定制度对教师综合工作评价的重要性。论文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反映了我系教师素质和水平在升本和学科建设中不断的得到提升,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和科研基础。但从另一层次上说明,要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提高我系的科研水平和质量,应依托我系主任和教授的领导,建设以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为核心的一只优质教学团队。

3.几点建议

分析我系土木工程教研室教学和科研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我系自身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不仅要从教师观念上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同时建立较为科学的教师考核体系,考核政策能否偏向于科研创新的方向,以科研促进教学,促进教研室专业特色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共同探讨。

(1) 基于我系的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以试验基地塔建土木工程专业的科研平台,建立依托系主任和教授为核心的高水平的教学团队,申报高层次专业研究项目,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鼓励专业教师参与系上科研项目,带动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探索。

(2) 能否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建议建立均衡的评价体系,综合量化考核。教学工作要包括教学课时工作量和教学质量评价等内容,教学质量要重视教学督导、同行评

价与学生的评价;科研要涉及论文发表的数量、质量和核心期刊的级别,要重视科研项目的经费、级别等等。

(3) 在系上推荐职称评定时,能否考虑将参与系上科研项目和积极建设和推动我系教学质量工程为推荐评选的基本条件。

(4) 我系的教师结构合理,多为中青年的专业教师,通过吸纳有志于加入团队建设的教师的方式,教育教师转变观念,建立大学老师科研与教学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开始科研工作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不知道怎么开始、怎么做和为什么做等等的一系列的问题,但在学院、系上的强有力的支持下、重视下、鼓励下,形成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大前提的指导下,以我系土木工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强调精诚团结、强强联手的科研一定会有突破性的发展,通过科研带动教学发展,做到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

以上建议基于个人认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分析问题难免片面,请同行指教。

参考文献

[1] 赵兴华.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原因探析[J].毕节学院学报,2009,(29):111-114. [2] 李宝福,周昕.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综合素质主要构成与分析[J].中国职工教育,2009,

(10):32-34.

[3] 陈劲,王鹏飞.论高校核心竞争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75-80. [4] 杨微梅,余东芳.我国高校教师评价机制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南国.2009,(133):

48-49.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包括哪些

谈旅游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土木工程科研选题方法

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与教学科研服务模式

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模式探讨[材料].doc》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模式探讨[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