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第4课

2020-03-03 22:22: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全章概述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滋生腐败。因此,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接受人民监督。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将会认识到依法行政是政府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是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刻理解加强对政府的监督的重要作用。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新课程学习

4.1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依法行政的含义、任务及其具体要求。

2、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二)能力目标

1、归纳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2、辨证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符合时代精神的法制观念、正确地权力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政府依法行政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政府在国家的行政管理中有非常广泛而重大的权力,涉及到国家的安危、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作为政府如何去行使手中的权力,才能符合人民意愿,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呢?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依法行政。

(二)进行新课

一、政府的权利:依法行政

1、公共权力 切莫滥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3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不正当,没有做到依法行政。

2)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贵统一。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置身于民主和法律的监督之下行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政府依法行政

(1)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教师活动:结合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思考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行政?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2)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①依法行政是我国政府性质的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做到依法行政对政府有何要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3)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4页,联系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政府行政行为,思考、讨论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合法行政:实施行政管理时,应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合理行政: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平等对待每个公民,不偏私、不歧视,管理措施恰当,避免简单、粗暴,甚至暴力行政。

程序正当:公开行政管理内容,遵循法律程序。注重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各项权益。

高效便民: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不推委拖延,不互相扯皮,更不能不管不问。

诚实守信: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全面、准确、真实,政府的承诺要兑现。

权责统一:政府履行职责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责任的统一。

教师提问: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依法履行职能,会有什么意义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4)依法行政的意义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从政府本身来看,应如何做到依法行政?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4)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依法处理各种事务。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政府的职权和责任义务依法律形式予以届定,政府才能有章可循,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管理行为。

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作风关乎政府形象,要加强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观念,加强法律培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是要求根据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3、审慎行使权力 科学民主决策

政府权力的形式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政府的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 3

主决策。我国政府正在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以提高决策水平。例如:P45页。

政府工作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做到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才能真正对人民负责。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45页S市政府PX项目迁址材料,谈谈对政府依法行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的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政府的依法行政原则,通过对依法行政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感受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四)实例探究

[例1]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这一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体现( )

A.对人民负责原则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依法行政

答案:A

[例2]各级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是因为( )

①依法行政关系人民利益 ② 只要严格依法行政,就能消除腐败

③ 这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④ 这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原因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答案:A

[例3]某县修公路需要占用村民承包地,在没有与村民达成协议情况下,将庄稼毁掉,于是,村民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责令县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赔偿。这一事实表明( )

A.政府不能完全代表人民利益 B.政府行政职权收到司法监督

C.人民法院坚持依法行政 D.村民的土地所有权不容侵犯

答案:B

[例4]加强政风建设要求政府及其公职人员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不满意的问题。这表明( )

①为人民服务是依法行政的宗旨 ②政府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④接受群众监督是消除腐败的根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 作业:《优化设计》第四课第一框

4.2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

2、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二)能力目标

1、归纳分析监督政府权力的内涵、途径和意义

2、辨证的观点看待政府权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体会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建议

本框题内容涉及政府的行政活动,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运用调查方式等,感悟、体验、探究对政府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主要从政府如何行使权力方面学习了政府的有关知识。但是,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一旦超越法律,

滥用职权,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因此,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受到监督。

(二)进行新课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群众喉舌 政府的镜鉴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3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课堂探究:(1)为什么《焦点访谈》备受关注?(2)在我们国家,还有哪些途径可以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3)说明民主监督对改进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示:(1)《焦点访谈》专门报道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为百姓鸣冤叫屈,替百姓呐喊,代表了群众的呼声,保障了群众的利益,是群众的喉舌。这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一种方式。(2)(3)等到最后归纳。

2、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焦点访谈》代表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是群众的喉舌。我国对政府的监督方式多种多样,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既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又能够督促政府工作,保证依法行政。

(1)必要性

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能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47页,思考:应该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关键

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①民主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②法制的约束和监督:就是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监督形式的内容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

(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质询等。

(3)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分别担负着领导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务,它们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检查各级政府具体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来实施对政府的监督和领导。

(4)人民政协的监督: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可以通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主动向政府机关提出建设性意见。

(5)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参考第二课民主监督的方式。 (6)群众通过法定渠道(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的监督:政府行政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时,群众可以到相关政府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到司法部门提出行政诉讼。

(7)司法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通过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司法监督。

(8)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监察、审计部门是政府内部的行政监督部门,通过加强廉政监督、执法监督、效能监督,督促政府工作人员廉洁从政,防止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教师活动:请大家列举某一监督方式的实例,说明本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如何接受人民监督的?监督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并踊跃发言。

(4)行政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①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保证清正廉洁,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③保证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④保证真正做到权为民用,造福于民,建立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3、为政府的“阳光工程”喝彩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8页,同时思考什么是“阳光工程”?实施“阳光工程”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1)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制政府的基本要求。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更好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执行和捍卫人民的利益,才能保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落实。

(2)“阳光工程”及其意义

实施“阳光工程”,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

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是保证人民的权益,目的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性,便于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②有利于人民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联系大量生活实际,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政府的权力行使必须受到有效地制约和监督,这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了解了的一些对政府的权力行使,进行制约和监督途径与方式,我们要学会参与民主监督,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实例探究

[例1]“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种干部任用公示制度( )

A.表明公民有广泛的政治自由 B.有利于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

C.体现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 D.表明公民享有选举权

答案:B

[例2]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加强对政府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这一机制主要靠( )

A.举报和惩治 B.民主和集中

C.民主与法制 D.批评和建议

答案:C

[例3]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 )

①保证权为民用 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

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 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作业:《优化设计》第四课第二框。

第4课植树

第4课《中国结》

汉语拼音第4课

第4课 火把节

第4课文字游戏

第4课 顶天立地文档

第4课《热爱生命》

第4课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教案设计 将相和第4课

第4课 音乐教案

《政治生活第4课.doc》
政治生活第4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