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020-03-02 15:59: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村庄规划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范文一:

乡镇建设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规划为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促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素质明显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快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努力实现农村整体面貌有大的改观。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针对目前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普遍不理想、群众的卫生意识不强、环境卫生设施落后等现象,在五月份围绕“村容整洁”这个目标和创建“洁净家园”的要求,将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掀起全镇环境卫生宣传月活动。具体做法有:

1、在墟镇综合宣传栏中出一期关于环境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在环镇路的灯杆上悬挂23幅彩色喷画的农村环境整治宣传标语;

2、在镇广播站播出两个星期有关环境卫生方面的口号或图片;

3、在各村委会、社区宣传栏张贴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

4、向广大农民群众派发环境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资料;

5、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宣传,发动学校学生清洗墟镇乱张贴的广告,营造爱国卫生的氛围;

6、发放致居民商户的一封信,宣传环境卫生和健康方面知识;

7、组织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干部到市先进村参观学习,吸收经验。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工作机构。

1、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梁伟业副组长:李志良、李敏英、罗柱荣成员:李月送、麦文生、梁衍恒、梁洪盛、李炳培、梁海波、胡志灵、文晓青、各村(社区)支部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办公室主任由麦文生同志兼任。

2、明确职责,镇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镇环境卫生,垃圾清运,以及与市政局、爱卫办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镇新农村办要将全镇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去抓,积极协调、沟通有关单位、部门和各村委(社区)。驻队领导,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村委会(社区)主任是落实环境卫生整治的责任人;驻队干部、村干部、自然村村长是具体措施落实的执行者。

(三)加大投入,以点带面,力促全镇环境卫生整治有大改观。

1、经过实地的考察,我镇确定本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分别是靖村的羊眠山村;堂马的塔岗村;上沙的欧村;下沙的榄根村;漱云的塘湖村;泗云的云独村;荷村的荷南村;双龙的隆田村;选田的贵子村;白水带的红环村。其中双龙的隆田村是镇的示范村。

2、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整治墟镇的环境卫生,特别要对“一河两岸”区域进行大整治,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镇环卫所今年新增加环卫工人,对墟镇实行12小时保洁制。原有环卫工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

3、镇政府今年将安排专项的启动资金,用于各村委会(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及卫生环境的整治(例如:建垃圾池、买垃圾桶、垃圾斗车、垃圾清扫工具、修建公厕、修理污水排放设施等等)。具体要求如下:(1)各示范村要求建垃圾池1个以上或设置垃圾桶若干个,对有条件的自然村生活

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清运;(2)各示范村配保洁员一名,负责对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场所、道路实行12小时保洁,并负责清理垃圾池(垃圾桶)周边的垃圾,及时处理填埋本村的垃圾;(3)经费来源:以各家各户和在本村所办企业收取清洁费为主,镇府作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个保洁员每月150元(补两年)。镇府补助的条件为:已建垃圾池、设置垃圾桶并已落实保洁员和垃圾处理的自然村。

4、进一步加大农村改水、改厕的力度,今年将大力开展建公厕、户厕活动,对农村新建卫生户厕和卫生公厕继续实施市、镇二级补贴的办法。通过各种形式筹集资金对农村自来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协同有关部门对农村“人畜没有分离,家禽没有圈养”的情况进行整治,实施死亡禽畜无害化处理制度,坚持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

5、各自然村要做好村庄整治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宅基地、电网、电视线路、供排水设施等要统一规划,对违反规划乱建乱搭的建筑物,镇政府将依法进行拆除。

6、检查验收。各示范村确定后,以环境整治、村容整洁为重点进行新农村建设,年底镇政府进行检查验收。全民参与共创美好家园——宅梧镇双龙隆田村环境卫生整治主要做法宅梧镇双龙隆田村有180户600多人。近年以“洁净家园”为主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着手对村容村貌进行新一轮的整治,创建美好家园。

一、强化领导班子,树立实干作风隆田村借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之机,对村干部进行调整,选出了一批年青、有能力的村民当村干部。新当选的村干部以务实、实干的精神迅速投入村的各项工作中,主动配合镇委镇政府工作,积极带动村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本村需要建设的项目及规划及时向镇的新农村办、村建办汇报,听取镇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调整,力求尽善尽美。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隆田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一是对牌坊前1500多平方米的沼泽地进行填土工程,铺设石粉,并在村前公路旁建花圃,种上花草树木,绿化美化环境。二是兴建文化室及篮球场。在村内的空地上填土800多平方米,建一幢占地160平方米文化室和篮球场。三是巷道、下水道全面水泥硬底化。以上几项建设共投入30多万元。

三、完善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为使村民能有一个干净、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隆田村首先是完善了本村的村规民约,出台了隆田村的卫生公约,在宣传栏张贴公告。二是建垃圾池和放置垃圾桶。在村前、村后分别建起垃圾池,并在部分巷道中放置垃圾桶,方便村民倒垃圾。三是聘请保洁员,对村公共场所实行每日12小时保洁,并负责清理垃圾。四是规范村内的柴草摆放。在旧村规划了一块空地,专门用于柴草堆放,各户的柴草都要堆放在指定的位置。五是设立拖拉机专用停车场。由于耕作的需要,很多农户都购买了小型的手扶拖拉机,平时不使用时就停放在村内,秩序比较乱。因此他们设立一个专区,规范手扶拖拉机的停放。六是整治村内一些空置宅基地。村分配给村民的宅基地有部分长期空置,造成积水和垃圾积聚,滋生蚊蝇及发出异味。村干部组织村民对空置的宅基地进行填土,并发动户主在空地上种植作物,既可以保持环境卫生,也可以增加收入,一举两得。七是制定家禽、牲畜圈养制度。规定农户的家禽不得在村内放养,只能在村外放养或圈养,耕牛不能进新村,只可在旧村圈放,保证新村环境卫生。

经过隆田村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一条洁净、卫生、绿化、美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在人们眼前。

范文二:

泰宁县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实施方案

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对促进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央和省、市1号文件及《泰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方案》(泰委发[XX]3号)文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及目标(一)总体要求。按照一个保留(保留农村传统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两个突出(突出综合整治、突出全面配套)三个不(不大拆大建、不大挖大填、不大砍大伐)的整治原则,建立“农民投资投劳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机制,因村制宜,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村庄整治。(二)总体目标。以实现“六化”(环境净化、道路硬化、房屋美化、路街亮化、村庄绿化、文体卫设施配套化)为主要内容,以自然村为单位,每年确定一批整治点,分期分批推进,做到整治一片、成效一片,力争5年内全县各村全部完成整治任务,人居环境大变样,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具体任务(一)环境净化

1、清垃圾。全面清除道路、沟渠、公共场所、房屋内外生产废料、生活垃圾,清除环境污染源。

2、附属房建设。实行划片集中新建或改建,对不符合规划的附属房全部拆除,做到人畜分离、畜禽圈养,无乱堆乱放。

3、改水。自来水全部入户,能满足人畜用水需求,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管网布局规范合理。

4、改沟。通过改造及新建等方式配套完善村内沟渠,做到不积污水,水流顺畅。

5、改厕。彻底清理露天粪坑;对砖混结构无卫生间的住宅,全面推广水冲式卫生厕,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对无法改造的旧宅,应结合附属房改造配套建设卫生厕;大力实施“一池三改”(池气池、改厕、改厨、改圈),把改厕与沼气池建设相结合,实现户户有卫生厕。积极推进公厕建设,确保中心村建有一个无害化卫生公厕。

6、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合理设置垃圾池(桶),设立垃圾堆放点,在景区沿线村庄建立垃圾中转站,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建立专(兼)武道至尊 w w w.kubiwu.com/职保洁队伍和落实到户的卫生保洁长效责任机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无垃圾乱倒、无粪土乱堆、无脏水乱泼。(二)道路硬化

1、通村主干道。由交通部门按照农村路网规划组织实施。

2、宅间主道。以水泥路面为主,做到合理布局、主次分明,全部硬化。

3、进户路。多形式建设,立足节约成本、因村而异、凸显特色,既可铺设水泥路,也可就地取材用条石、鹅卵石等铺筑路面,实现户户相连、户路相通。

4、道路管护。成立各种形式的养路护路组织,抓好日常养护,保障道路整洁、安全畅通。(三)房屋美化

1、拆旧。对违章搭盖房及“空心房”全部拆除,做到环境美观、道路通畅。

2、改造。按照立面改造要求,土墙主房、不影响整体规划附属房及烤烟房立面全部刷新,对土墙、红砖房立面全部拉毛用白石灰粉刷,青砖房立面全部钩缝,土坯房设墙裙;土木房的室内厅堂、厨房地面全部硬化;旅游沿线村应引入新徽派五大建筑元素,大力推广屋顶“平改坡”,提升改造品位。

3、建新。严格按规划实施,对旅游沿线村的新村建设,大力推广具有泰宁特色的新徽派建筑风格,建设旅游度假农庄;对其它新村建设点,按照建设部门编制设计的《农户住宅推介图集》,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房型,确保一年内完成建设,农户搬入新居。

4、修缮。修缮保护具有历史文脉和文物价值的古街巷、古桥、古祠堂、古民居、古牌楼以及风水林等,凸显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四)路街亮化

1、照明工程。村庄居住区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全部安装路灯。

2、夜景工程。对乡(镇)所在地及旅游沿线村,有序推进村庄夜景工程。

3、电路管理。有专门人员管理,保障用电安全。(五)村庄绿化

1、庭院绿化。有庭院的农户,全部在院内种上花草、绿化树或盆景等,把绿色引入庭院、引入家居。

2、“四旁”绿化。按照绿化专项规划,农村路旁、村旁、屋旁、河旁绿化工作一年之内一步到位实施,第一年成活率达95%以上,第二年全部补种到位,并落实各项管护措施。

3、农民休憩园。配套建设小花圃或小花园,做到每个村至少规划建有一个农民休闲场所。

4、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在适宜非规划林地全部种植欧美杨等速生丰产林,天然林、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实现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园中的美好图景。(六)文体卫设施配套化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在中心村整治点达到“六个有”(即有一个活动娱乐室、一个学习培训室(或文化中心户)一个宣传公告长廊、一个体育活动场所、一个通俗易懂的文化墙、一个合作医疗所),在各整治点引导农户将祠堂、旧会堂等改造为文明厅堂,建成文化活动中心。

三、组织推动(一)选好整治点。按照“以点带面、辐射周边、整体推进”的思路,以20户以上自然村为单位,按“三个优先”(动作快的优先、群众自筹资金多的优先、申报率高的优先),“三个不搞”(群众申报率未达到80%的不搞,群众筹资未达到应筹资60%的不搞,居住率未达到60%的不搞)确定村庄整治点,政府给予补助。实行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经自主申报的自然村被确定为整治点后,以一年内完成各项整治任务为时限,自确定之日起1个月内群众积极性未充分调动、工作局面未打开的,及时进行调整,选择其它有积极性的自然村作为整治点。(二)做好规划书。组建村镇规划组,制定规划书,以村庄整治“六化”为主要内容,尊重群众意愿,统筹规划,明确整治点的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并绘制成图,户外立牌展示,有序组织实施。乡(镇)所在地及旅游沿线村,由城建局负责把关实施;其它村由乡(镇)村镇规划站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把关实施。(三)建好理事会。做到“三规范”:规范组建,由整治点户主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推选,选举产生5-8个懂政策、懂法律、有威望、有能力并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理事会;规范运作,赋予理事会一定的事权、财权和监督权,与村两委共同负责群众发动、整治项目申报、上级村庄整治补助资金管理及配套资金筹集,整治项目组织实施等工作;规范管理,理事会受村两委的领导、指导和监督,村两委应及时帮助理事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支持理事会大胆工作。

四、补助政策(一)补助标准将整治各项任务细化为具体项目,原则上按政府和农户

4、6比例补助,具体补助标准见(附表一)。(二)项目申报对确定后的整治点,项目补助实行自主申报制度,申报程序为:村两委及村民理事会摸底并填写《村庄整治项目申报表》(见附表二)→乡镇协审盖章→各专项工作组审核→县建新办汇总→县建设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审批。(三)兑付方式对确定后的整治项目补助,以实物补助为主,资金补助为辅,由县建新办根据审批项目施工进度分期分批拨付到乡镇。乡镇拨付流程为:农户根据施工进度向由村两委、村民理事会提出补助申请→村两委、村民理事会汇总,填写《拨款拨物清单》(见附表三)→新农村建设指导组签字确认→乡镇审批,拨付村民理事会→村民理事会拨付到户到项目。(四)补助管理

1、实行报账制。乡镇应建立专帐,补助资金、物质发放和使用手续规范齐全。

2、实行公开制。补助项目、标准及资金、实物发放过程公开透明,张榜公布。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建新办不予拨付资金或物质:(1)未申报的建设项目;(2)未经审批同意的建设项目;(3)不按要求实行报帐和公开的;(4)项目中农户自筹资金等配套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5)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

五、保障措施(一)专项推进制度。成立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九组一室”(协调督查、规划设计、房屋改造、路沟建设、环境整治、生产发展、宣传报道、文明建设、组织建设、办公室)办事机构,分块负责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等各项工作,明确职责,细化目标,强化组织、指导和督查,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九组一室”办事机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具体见(泰委办发[XX]10号)文件。(二)干部包点制度。在继续实行“领导挂钩、部门帮扶”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组制度,重点从县科级和副科后备干部中选派一批人员到村包点。按照整治规划,指导和协助村两委、村民理事会以户为单位进行全部摸底调查,明确各项具体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表,排出进度,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做到责任到人、到户、到项目,并对整治项目旧貌拍照建档,有效推进村庄整治各项工作。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组管理办法具体见(泰委办发[XX]11号)文件。(三)督查通报制度。加强对各整治点工作进展情况和“十组一室”办事机构、干部包点履职情况等的督查,采取明查暗访、到点到户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督查工作,既督查最终成效,也督查实施过程,避免工作中出现忽冷忽热、突击应付等不良现象。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四)考评验收制度。以村庄整治“六化”目标为主要内容,制定科学的村庄整治考核验收指标,对各整治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半年检查,年终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整治点,优先考虑该行政村及相关人员各项评先评优;对验收未达标的整治点,取消该行政村新农村建设及相关人员各项评先评优资格。

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村庄整治实施方案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村庄整治规划会议纪要

村庄环境整治规划

乡镇村庄整治规划

村庄整治规划说明书

村庄环境整治规划

中心村村庄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村庄规划整治工作实施方案.doc》
村庄规划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