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工业)

2020-03-02 02:36: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附件4:

2014年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工业)

项目申报指南

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工业)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壮大优势产业为目标,开展产业前瞻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培育重大目标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储备。

一、支持重点

2014年分两个领域支持,科技专项领域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碳材料、文化科技融合、智慧城市等,跟踪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面向常州未来发展,加强前瞻性布局,支持前沿先导和核心技术研发,强化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面上领域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制造业信息化等,瞄准较强带动性的共性技术和关键节点,支持突破核心技术,提高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二、指南方向

(一)科技专项领域

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碳材料、文化科技融合、智慧城市等四大领域,加强前沿技术的研发突破和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产业技术高端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1、智能装备制造科技专项 (1)智能机器人

2000 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2001 高端服务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2002 仿真机器人感知、控制、交互和安全等模块化核心技术和功能部件

(2)数控机床

2010 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

2011 高性能伺服电机、变频调速、全数字控制技术 2012 大型高档机床的数控系统及新一代数控并联加工中心 (3)轨道交通装备

2020 高速列车、重载货运列车,低地板城轨车辆等整车及成套关键设备

2021 轨道交通专用设备、装置及控制系统 (4)三维打印技术

2030 三维打印机整机制造及相关部件制造技术 2031 三维打印材料研发及生产

2032 光敏树脂液态固化成形、薄型分层叠加成形、选择性激光粉末烧结成形、熔丝堆积成形等快速成型技术

(5)先进制造装备

2040 超高精密复杂曲面加工、新型粉末冶金成形技术 2041 激光加工成形与激光焊接技术

2042 面向航空、海洋工程平台设计及高精尖装备制造技术 2043 高精密工业模具设计技术及高可靠、高性能机械基础件 2044 新能源装备、纺织装备、工程机械、农业装备等专用成套智能装备

(6)关键基础零部件

2050 高速精密重载轴承、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

2051 大型铝、镁合金压铸件及模具、大功率掘进机齿轮传动装置、高速精密齿轮传动装置,高强度(12.9级以上)紧固件

2052 100万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关键铸锻件、数字控制液压件、高精密密封件

2、碳材料科技专项

2100 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及装备研发

2101 石墨烯在防腐、吸附、催化、导电、导热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2102 碳纳米管、富勒烯等的宏量制备及应用技术 2103 高强高模聚丙烯腈碳纤维及应用制品 2104 中间相沥青基碳材料(含纤维)及应用制品

2105 高强度、高密度、高纯度特种石墨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高导热人工石墨膜等其他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3、文化科技融合科技专项

2200 面向先进文化内容服务的融合网络及数字媒体技术研发及应用

2201 现代舞台成套技术集成及产品研发及应用 2202 现代数字化展示技术及应用

2203 三网融合环境下互动电视服务技术集成应用

2204 基于B2B数字出版内容资源聚合与投送云服务技术与应用 2205 新一代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引擎的研发与应用 2206 基于现代声、光、电技术的文化产品制造技术 2207 工业设计软件及产品

4、智慧城市科技专项 (1)物联网

2300 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读写器,无线传感器及节点设备

2301 物联网终端设备

2302 物联网组网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2303 物联网数字身份认证、视频编码等关键技术 2304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应用终端技术

2305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及服务平台 2306 基于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的物联网通信技术 (2)大数据与云计算

2310 分布式高速高可靠数据采集、高速数据全映像等大数据收集技术

2311 可靠分布式文件系统、能效优化存储、计算融入存储等大数据存储技术

2312 新型数据挖掘、处理、分析技术及核心设备与管理系统 2313 虚拟化、身份认证、数据备份等云计算核心层技术 2314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终端主流操作系统平台技术 (3)新一代信息互联技术 2320 4G、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

2321 可重构网络系统、基于IPv6互联互通等面向未来网络的高可靠、高效路由和控制等关键技术

2322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2323 支持多模、多频段以及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宽带MIMO天线单元等基于时空联合处理,多天线网络等新技术

2324 基于光通信技术、互联网业务聚合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技术、三网融合技术的数字通信与网络产品

(4)智慧技术应用

2330 在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商务、智慧金融、智慧物流等领域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

(二)面上领域

支持研发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性的共性关键技术,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指南代码范围“2400-2499”。

1、新能源主题

2400 半导体照明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401 下一代光伏、光热关键技术及材料

2402 风电机组及关键配套件设计数据库及核电站关键配套件

2、新材料主题 (1)纳米功能材料

2410 新型纳米电子、光电器件、传感器等纳米信息材料与器件 2411 纳米晶光伏电池、高效纳米晶储能等能源纳米材料 2412 功能陶瓷材料、新型电子信息材料、高效能源材料、高效绿色催化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2413 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及制备应用 2414 大容量长寿命高效新型储能材料

2415 高磁能积新型稀土永磁及稀土储能、稀土催化等功能材料 2416 高附加值稀土氧化物制备关键技术 2417 显示、照明等行业用新型稀土发光材料 (2)高端结构材料

2420 用于核电、高铁等特殊环境下高品质特殊钢 2421 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和钛合金等新型轻合金材料 2422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

2423 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 (3)先进高分子材料

2430 聚芳醚酮、聚苯醚类等新型工程塑料及高性能改性塑料 2431 反渗透膜、生物反应膜、分离膜和离子交换膜等高性能膜材料

2432 其它高性能功能高分子材料

3、电子信息主题

2440 磁性变压器、功率电感器、继电器等片式化、微小型化元器件

2441 电力电子器件、新型贴片器件、高频化电子器件应用产品 2442 面向服务的网络终端自组重构技术

2443 面向大容量网络数据传输的光集成阵列及模块 2444 面向Wimax宽带城域网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 2445 高精度场景重建、环境实时感知等数字虚拟现实技术 2446 三维显示、触控等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与器件 2447 面向制造业的大型数据库、关键中间件和软件平台 2448 带动未来整机的SoC等核心芯片设计

2449 超深亚微米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

3、智能电网主题

2450 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及并网技术 2451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终端能源供给系统技术 245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网互动协调运行技术 2453 半导体级SiC器件、新型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 2454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和寿命智能评估技术

2455 远距离直流输电、特高压交流输电和互联电网、大功率远

端无线电力传输技术

4、节能减排技术与设备主题

2460 工业废气高效洁净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2461 工业污水中有机毒害与重金属污染物节能型消减技术 2462 碳捕获、贮存技术及环境保护应用中的低碳技术 2463 面向资源再生的绿色循环制造技术 2464 高效洁净燃烧技术

2465 大型电机、风机、球磨机等高效传动节能技术 2466 新能源汽车电池、电驱、电控等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2467 新一代高灵敏智能化环境监测和气象分析技术

2468 节能工业锅炉,稀土永磁高效节能电机,车船柴油发动机,非晶合金变压器

2469 建筑外墙保温关键材料、新型建筑节能相变蓄热材料

5、绿色制造主题

2470 围绕机电行业,开发重大产品建模仿真、可靠性设计、寿命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

2471 面向冶金、化工、建材行业,开发基于生态工业概念的绿色流程制造工艺、近净成型工艺、轻质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技术及设备,开展区域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6、制造业信息化主题

2480 典型企业集团核心业务全球化协同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与应用示范

2481 基于商务智能和数据集中管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示范

2482 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集群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483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产业链协作服务平台

2484 复杂生产制造环境和业务需要的RFID系统的应用模式 2485 生产制造数据实时过程管理系统

2486 典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综合维护服务平台 2487 典型行业第三方专业化制造服务平台

2488 支撑科技金融结合“一站式服务”信息化技术及应用

三、申报要求

1、高校申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须有1件以上相关有效发明专利;申报项目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须有1件以上有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2、申报项目完成时须新增申请1件以上发明或2件以上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其中:研发类项目完成时,以知识产权、样机为主要考核指标;技术应用类项目注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应用示范,以示范效果为主要考核指标。

3、优先支持在常院校及科教城引进机构的重大研发类项目;优先支持已拥有发明专利授权、R&D投入较高的项目;优先支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项目;优先支持领军型人才创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民营科技型企业承担的科技项目。

4、申报截止时间

网上申报截止时间:2014年4月30日17:00整; 书面申报截止时间:2014年5月5日17:00整; 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附件: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申报书(格式)

科技支撑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工业)项目指南

省科技支撑计划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指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

农业发展要科技支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指南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词解释

5科技支撑协议 2

《科技支撑(工业).doc》
科技支撑(工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