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英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20-03-03 19:52: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东莞市英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6.8—2019.7﹚

一、三年规划出台背景

﹙一﹚民办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起步阶段段,也就是创业初期,学校规模小,人数少,依靠亲戚朋友管理学校,凭借亲情、友情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更多倾向于人性化管理。依靠情感来管理学校,学校只能维持低层次的正常运转,在经济发展学上称作简单再生产。

2、第二阶段: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人数不断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再依靠人际关系、人情世故来管理学校,就会出现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形成利益联盟的小团体,将会严重制约学校的向前发展。如果小团体不及时铲除,将导致学校发展滞后、管理混乱无序、人才流失的后果。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制度化管理学校应运而生,用制度来规范学校的各种行为,理清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清除小团体的干扰,确保办学董事会的办学方向不偏离航标。学校要向前发展必须转型升级,转型升级要依靠制度来导航,制度的落实必须依靠理论培训和强制执行相结合;英华学校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

3、民办学校在制度的管理下,转型升级后,学校的硬件设施更硬,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师资力量日益雄厚,学费连续上涨,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待遇大幅度提高。丰厚的待遇、诱人的福利足以使教师担心失去现有的工作岗位,反过来必然激励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师德修养,时时处处想着深入去钻研业务、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和办学董事会的目标保持一致,争做学生喜爱、家长认可、社会赞誉的民办教师。学校已经不需要棍棒加萝卜的枷锁式管理模式。制度已不再需要强制执行,已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管理职能的重心已转移到文化引领教师去开拓创新。到了这一层次,教学质量的高标准、生源的优质化、生死攸关的升学压力都将迎刃而解。英华学校最终追求的就是民办学校发展的第三阶段。

﹙二﹚学校现有状况分析

1、基本数据:英华学校成立于2005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电脑室、舞蹈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功能室8个,小学部有32个教学班,1524人,中学部有9个教学班,439人,中小学合计1963人。小学专任教师55人,中学专任教师21人,,中小学行政9人中小学教师合计85人。本科学历教师49人,占57%,大专学历教师36人,占43%,均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目前学校有校级学科带头人12人,教师人均一台手提电脑办公;教室有多媒体教学平台43套。学校接入1000兆光纤网。学校有标准的200米环形跑道,有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排球场1个,乒乓球台3张。校园建筑按照国家标准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布局。

2、办学基础:学校已有11年的文化积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固有的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优秀的传统经验要继承和发扬,不合时宜的积弊要摒弃,这种新旧管理体制的冲突在所难免。2016年7月更换办学董事会后,摆在董事会办学面前的是英华学校后十年如何定位,校长怎样引领学校向中高档学校迈进。

3、面临的困难

﹙1﹚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民办学校的教师缺少归属感,队伍的稳定性总在动荡中,流动性在所难免,教师看重的是眼前利益和工作量的轻重,思考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是否等价。

﹙2﹚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民办学校既有公益性,也有功利性,普遍缺少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总希望招聘的教师就能立即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师的成长成才不仅需要在岗位上锻炼提升,而且还要不断对教师进行培训,这就加重了学校培养教师的成本,同时办学董事会还担心,花钱培养的教师,一旦成名会离开英华学校,很少有民办学校设立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基金。

﹙3﹚优质生源困乏:小学部的优质生源留不住,外面的优质生源根本招不到,目前的教师队伍对现有的生源培养不出尖子生,缺少一套优质生源保障机制。当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接收插班生时,进行入学考试,虽然保证了生源质量,却减少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收入。

﹙4﹚早年投入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设施,急需资金更新;功能室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5﹚家长基本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良莠不齐,大部分收入偏低,无法承受中高档学校的收费压力,对学校转型升级缺乏理解和支持的内驱力。

﹙6﹚现有的行政领导班子急需培养创新敢闯精神,在开展工作中还不敢碰硬。学校内部新培养的行政,还需要时间历练。

4、不可错失的机遇

﹙1﹚政府对已上等级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加大,不仅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上倾斜,而且还从经济上扶助。

﹙2﹚家长对学校的选择不再盲目性,而是全面考虑学校的教育、德育、后勤安全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实力。

﹙3﹚政府出台的民办教育政策,使民办学校已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谁能打破瓶颈的制约,谁就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三年发展目标

1、不断创新德育模式,扎实开展养成教育“十达标”、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儒雅教育、成功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使凸显学校门面工程的路队特色、学生优良品行卓见成效。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积极探索符合新课改的高效课堂教模式,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英语教学优势。力争在初三中考、小升初考试中,综合实力位居东莞市民办学校中游偏上水平。

3、实现重大安全事故为零,接送校车100%达标;后勤餐厅饭菜质量干净卫生,无食品中毒事件发生,学生文明有序无声就餐。

4、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一应俱全,引领全校师生崇尚儒雅、爱生、乐教、爱校。

5、和公办学校结对帮扶,启动教师专业成才计划,培养一批“德教双馨”金牌、银牌、铜牌教师并享受相应特殊津贴。

6、办成东莞市示范性民办学校,为筹办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做铺垫。

7、办学理念

办学宗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程度提高。

办学理念: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培养目标:求真知,尚行思辩;做真人,崇善树德。

学校特色:注重养成教育;突出音、体、美、电脑特色教学;大力推进素质就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训:诚信、知礼、实践、创新。

校风:文明、守纪、勤奋、进取。

教风:博学、严谨、敬业、爱生。

学风:乐学、勤思、谦虚、认真。

三、阶段目标

﹙一﹚第一学期﹙2016.8—2017.1﹚

1、目标:以德育工作为抓手,全面规范教学常规,加强财产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培养教师形成“自我约束

钻研教材”的责任意识和科研精神。

2、具体工作

﹙1﹚建立德育、教学、后勤安全各项考核制度,规范学校各种管理行为。

﹙2﹚开设“心灵早餐”10分钟班会课,开展养成教育“十达标”活动,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造路队建设特色﹙放学路队要排到学校外侧马路对面﹚。 ﹙3﹚开展“快乐课堂

高效课堂”教师公开课大比武,激励教师深入了解课改新理念,紧跟教育新形势。

﹙4﹚举行师德师风、教学常规培训,提高教师修养和教学技能。

﹙5﹚开发候车时段学生英语学习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自觉性。

﹙6﹚推行行政廉洁从政的两条禁令,树立行政在教师中的威望,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7﹚让逢赛必比深入教师心中,努力为校争取荣誉,为自己赢得实惠和地位。

﹙8﹚建立行政周工作小结公示制度,督促行政在教师中起领头羊作用。

﹙9﹚根据德育、教学、后勤安全的综合考核,评选出一批明星教师,激励全体教师在各项工作中“比、学、赶、帮、超”;根据综合得分,计算分值,分配学期末60元绩效奖金,打破平均主义。

﹙10﹚组织教师例会前学10分钟英语,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二﹚第二学期﹙2017.2—2017.7﹚

1、目标:巩固养成教育成果,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重拳抓教学质量,力保初三中考人数10以上,小升初保持原有现状的基础上,争取略有进步。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合理调整行政人员岗位。全面落实重实绩、凭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在各项考核中,真正实现制度的民主化、公正化、公平化、公开化。初步显现校园文化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具体工作

﹙1﹚健全和完善德育、教学、后勤安全各项考核制度,使学校各项管理更加精细化。

﹙2﹚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初具雏形,各具特色。

﹙3﹚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师生中建立诚信激励机制,争做诚信小公民。

﹙4﹚举行“趣味、和谐、自主”课堂教学展示课比赛活动,每个教师上一堂公开课;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师生双赢的教学模式。

﹙5﹚建立行政考核制度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充分挖掘行政的领导潜能。

﹙6﹚开发候车时段英语学习校本教材;开发教师例会前10分钟英语学习校本教材;开发英华学校校园英语学习校本教材;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7﹚制定评选第一学期的金牌、银牌、铜牌教师考核方案并落实奖励措施。 ﹙8﹚制定住房分配制度,使宿舍管理有章可循,消除安全隐患。

﹙9﹚增建功能室,为学校转型升级提供硬件支持。

﹙10﹚与公办学校结对帮扶,利用公办学校的教学资源培养、指导、帮助我校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11﹚更换部分陈旧课桌椅,更换维修教室门窗。

﹙12﹚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13﹚完善家长学校架构并开始培训家长,让家长认同学校的办学目标。

﹙14﹚成立家长义工队;邀请家长监考。

﹙15﹚完善招收插班生考试细则,确保生源质量;制定教师招聘方案,把好教师入口关,稳定教师队伍;制定教师跟班上和适度调整制度。

﹙16﹚制定教师每天累计炼30分钟方案,提高教师身心健康水平,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17﹚实现寒暑假教师不再外出摆台招生。

﹙18﹚争取一个课题立项。

﹙19﹚上报申报市一级学校申请报告;制定市一级学校档案资料目录并分工下去,工作重点在行政。

﹙三﹚第三学期﹙2017.8—2018.1﹚

1、目标:德育、教学、后勤安全形成三角形,相辅相成,体现牢固性制约性;培养一支敢当先锋、重实践、勇于开拓创新的行政队伍;打造一支涵盖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研高手的高质量教师团队;综合实力在东莞市民办学校中排名中等。

2、具体工作

﹙1﹚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领悟奉献与人生的真正内涵,不再自私,懂得回报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2﹚举行“开放式课堂”新理念教学示范课比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观摩课,互相切磋,相互提高。

﹙3﹚更换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实施,即时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成立常规课测评小组,让教师的每一堂课过关。

﹙5﹚培训学科组长,组织教师听课后采用辩论式评课。

﹙6﹚控制招生规模,使班额符合市一级学校要求。

﹙7﹚筹建幼小衔接快乐大本营,和幼儿园协商沟通好,定期开展活动,让幼儿园的学生熟悉、适宜一年级学生生活。

﹙8﹚学校食堂达到A级。

﹙9﹚第二课堂兴趣班更名为各种社团,让每一位学生拥有至少一门特长,打造英华学校艺体特色,提高学校知名度。

﹙10﹚在教师总数中培养20%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能独掌一面,带动、影响一片。

﹙11﹚迎接市一级学校专访和评估,做好迎评前各项的准备工作。

﹙12﹚部分统考学科进入镇前三名。

﹙四﹚第四学期﹙2018.2—2018.7﹚

1、目标:通过市一级学校评估,奠定学校中档层次的地位,确立铸造品牌,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行政班子成员个个都能参与“教研、听课、评课、调研”,写一篇教研论文,至少能精通一门主科教学并且所教科目成绩排在前二名;初步形成英语教学特色,校园内用英语问候并能用英语介绍自己、介绍学校;教师能随时拿出一节示范课;学生可以即兴展示自己的特长;中考成绩有进步,小升初考试位居镇镇中游偏上,综合实力在东莞市民办学校中排名跻身中游。

2、具体工作

﹙1﹚为学费提高做准备,拟筹建一栋学生公寓,扩大招生规模。

﹙2﹚申报建设一个国家级标准足球场。

﹙3﹚开展儒雅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绅士风度,打造和谐美丽校园。

﹙4﹚开展“魅力课堂”教学大赛,评选在学生心中最有影响力的老师。

﹙5﹚培养2名镇级学科带头人,并与新老师结成师徒对子,一帮一扶助新老师专业成长。

﹙五﹚第五学期﹙2018.8—2019.1﹚

1、目标:教师都能搞教研、写论文,论文发表率达教师人数的30%;每一门学科都有一个研究课题;学校在高埗镇民办学校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2、具体工作

﹙1﹚出台优质生源保障制度和外招尖子生奖励机制。

﹙2﹚培养1-2个市级学科带头人,并成立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定期培训教师,确定教师成长目标。

﹙3﹚50%的班主任拥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C证,确保100%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4﹚开展让学生尝试成功教育活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作为的小公民。

﹙六﹚第六学期﹙2019.2—2019.7﹚

1、目标:把英华学校打造成九年一贯制示范性民办学校;。中考成绩有考生上重点线,小升初考试成绩在高埗镇民办学校中排名中上水平,综合实力在东莞市民办学校中位居上游水平。

2、具体工作

﹙1﹚全体教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拥有过硬的基本功,教师的“三字一画”在民办学校中居于领先水平。

﹙2﹚每个年级有一个班能用双语教学;小学部每个年级招收一个班的小班化教学。开设双语教学和小班教学,为下一个三年规划开设国际班作铺垫

﹙3﹚镇统考学科排名进入前三名。

﹙4﹚办成寄宿制示范性民办学校。

四、保障措施

规划的落实,首先,需要办学董事会的认可和支持;其次,需要学要全体教职员工上下齐心、通力合作;再次,需要学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制度;最后,要科学制定好具体实施规划步骤。

1、做好宣传发展规划,凝聚发展共识。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理解实施《英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创造实施规划的浓厚的舆论氛围。

2、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中层管理干部实行岗位目标任期责任制,将学校发展的各项目标细化到每个学年度、每个学期和每周的工作计划中,责任到人;干部任职四年以上可以在集团所属学校之间交流。

3、健全完善各项规章考核制度,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坚持三条标准,一是在制度规范化下进行,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三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采用自评、同行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五种形式。

4、加大奖惩力度,激发教职工潜能。对教学有风格、工作有创新、管理有魄力、成绩显著的品牌教师、优秀员工、管理能人给予优厚薪酬和津贴。

5、创设和谐融洽的心理环境,营造互帮互学的人际环境,形成拼搏向上的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监督功能,大力弘扬校风、教风、学风,为全体师生员工努力实现三年规划提供一个充满激励机制的平台。

东莞市高埗英华学校

2016年8月26日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_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9

《东莞市英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doc》
东莞市英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