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李光坤

2020-03-02 15:54:4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花江镇板贵小学:李光坤

教学目标 :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2、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谁能描述一下不同场合国旗的长和宽?

a**广场的国旗,长5米,宽10/3米。

b学校的国旗长2.4米,宽1.6米。

c教室里面的国旗长60厘米,宽40厘米。

师: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国旗的大小都一样吗?

师:尽管它们的大小不一样,它们的形状相同吗?现在你能从这些数据中找到比例吗?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缩放相片

师:这是老师把自己的这张相片缩放了,就出现了这些情况。 (课件逐一出现第

一、二张)

师:你想说什么?每张相片长与宽的比?

师:同学们,这一张呢?(第三张)你能确定吗? 师追问:数学是讲道理的科学,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师:真厉害!你们发现了这张相片的长与宽的比与原相片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的,所以没有变形;而前面两张长与宽的比与原相片长与宽的比不相等了,原因呢就是老师没有将长与宽按相同的倍数进行缩放,太随意了,就有了又高又瘦又矮又胖的难看的模样。真是自毁形象。像这样的两个比,它们的比值相等的,也就说这两个比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变成一个等式? (学生齐读)16:12=4:3 师:我们写的这些等式数学上把它叫做比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例)

师: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做比例? 学生尝试归纳后齐读

师把课题补充完整(比例的意义) 师:在读了比例的意义以后,在这句话里你认为那些字非常重要呢? 教师明确:两个比相等并在这句话的字的下面标上红线。

2、教学比例的另外一种写法

师:你们记得比的书写形式有几种吗?,那你认为这个比例还可以怎么表示呢?

学生在自己本子上写,一人板演。

3、师说一个比让学生组成比例

(二)深入理解

1、探究国旗中的比例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按比例缩放的现象,比如国旗 师: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加到过国旗呢? 师:在很多的场合像我们的教室、还有大型的庆典活动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庄严的国旗。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国旗的尺寸大小吗? 那么下面呢我们看一下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

(1)课件出示不同场合下的国旗

提问:谁能描述一下不同场合国旗的长和宽? a**广场的国旗,长5米,宽10/3米。 b学校的国旗长2.4米,宽1.6米。 c教室里面的国旗长60厘米,宽40厘米。 师:那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国旗的大小都一样吗? 师:尽管它们的大小不一样,它们的形状相同吗?现在你能从这些数据中找到比例吗?

师:请同学们计算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 展示 学生作业

师小结:说的非常好,这是个很重大的发现,这三面国旗它们的长与宽都有变化,但比值都是3/2 。其实呀不止这两面红旗长与宽的比是3:2,所有国旗长与宽的比的比值都是3/2,这在国旗法中有明文规定的……

所以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见到国旗,它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就象刚才老师的相片一样,只有按原照片“比例”放大或缩小,相片中的人或物才不变变形。

(2)在三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数据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找的多,开始吧! 交流汇报: 哪位同学说一说你们小组找出来哪些比例? (宽:长=宽:长

长:长=宽:宽 宽:宽=长:长) 分类展示并说明:

师:同学们真厉害,发现了一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会等于另一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还发现了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会等于这两面国旗宽与宽的比

(3)那是不是国旗任意数据组成的比都能构成等式呢? 师板书一组比 师:是的,你们已经观察到,只有对应的量之间的比,比值才相等,才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3)比和比例的区别? 同学们,以前学了比,现在又学比例,那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 (4)汇报:说的太好了,比由两个数组成,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相除。比例由四个数组成,是一个等式。它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三)练习: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特别好,我们一起去闯闯关(课后做一做)

(四)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都非常积极和认真,老师相信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多,那谁想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呢?

五、全课总结: 比例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希望你们课后能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比例”,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李

李光坤 先进事迹

比例意义教学设计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设计 李光坤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李光坤.doc》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李光坤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