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训练案

2020-03-03 15:13: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努力我快乐高一年级必修3训练提升案编写人:陈曦 修改人:梁立红审核人: 陈默2011-3-10

第三单元第9课《劝学》训练提升

学习目标:

1巩固本文重要的实词 :假疾绝等。

2巩固本文重要的虚词:“而”“焉”“之”的意义和用法。 2联系旧知运用方法翻译文言语句。

一、基础巩固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曲线(qū ) 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

D.跂(qì)而望骐骥(jì)一越爪(zhǎo)牙穴(xúe)位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A假(假如 )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代词“之 )。 C木直中(合乎)绳D声非加疾也。(快)

E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 超越,超过)江河。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递进关系。c.连词,表转折关系。d.连词,表因果关系。e.连词,表顺承关系。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按照“之”字的意义的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A.②③⑤B.①⑤⑥C.③⑦⑧D.④⑤⑧ 7.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何陋之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提升训练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

答:⑵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答:

9.师旷关于人生少年、壮年、老年学习意义的论述,用荀子《劝学》中的原话说就是,这则短文启示人们:。 三:知识迁移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0-12题。

甲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牍。②

乙文: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丙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端而言,蠕而动。 端:微言;蠕,微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②禽牍,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拿小禽兽作为礼物。

10.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渐.之滫(渐渐)B.形.乎动静(体现) C、教使之然.而(这样)D.不临.

深谷(靠近) 11.乙文画线句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惟在教育与学习,论证学习与教育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惟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同义,强调学习环境与内容的重要。 12.给画线的句子加标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降邪而近中正也。

四、默写: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材料积累 古代的“劝学诗” (1)劝其立志的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诗中强调立志、自强,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2)勉励刻苦勤学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 《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 《书院》) 是说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3)劝勉惜时的

“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

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4)劝其讲究学习方法的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慌忙,贵“涵泳”。(宋代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5)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六、异步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接待费往往占了乡镇财政支出的30%—40%,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常常一诺千金....,在接待上级方面是很舍得把钱花在饭桌上的。

C.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尚雕琢,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D.中国航天紧紧瞄准世界最新科技,亦步亦趋....紧跟世界航天发展新动向,所以“太空漫步”才得以圆满成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如果说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倒计时的独特创意给世界留下耐人寻味的惊喜,那么闭幕式上采用烟花技术在天空“画”的从“10”到“1”的倒计时数字,又给世人留下了永恒的回忆。 B.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

C.推行有偿使用塑料袋,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这无疑会对减少白色污染、净化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D.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3.选C.浑然天成,形容文章、才德等完美自然。A不绝如缕是形容事情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本句误用为连绵不绝之意。B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D

亦步亦趋,指自己没有主张,或者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 4.选A.B句句式杂糅,导致“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一句没有主语;C句成分残缺,

“培养”缺少宾语;D句词序不当,“因为不仅诚信„„”,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让“诚信”作复句的主语;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与“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应颠倒。

三10.⑴哪里有做臣下的跟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呢? ⑵老年时爱学习,就像点燃蜡烛的光亮。在烛光下行走,跟在黑暗中行走,哪一种好呢?11.学不可以已;人因该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时候都应学习,即终身学习。

徐有功,名弘敏,避孝敬皇帝讳,以字行,国子博士文远孙也。举明经,累补

蒲州司法参军,袭封东莞县男。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更相约曰:“犯徐参军杖者,必斥之。”讫代不辱一人。累迁司刑丞。时武后僭位,畏唐大臣谋己。于是周兴等揣识后指,置总监牧院诸狱,捕将相,俾相钩逮,掩弱护送,楚掠凝惨。朝野震恐,莫敢正言,独有功数犯颜争枉直,后厉语折抑,有功争益牢。有韩纪孝者,受徐敬业伪官,前已物故,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诏已报可。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身亡即无斩法,无斩法则不得相缘。所缘之人亡,则所因之罪减。”诏从之,皆以更赦免,如此获宥者数十百姓。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为人诬构,有功争不能得。秋官侍郎周兴劾之曰:“汉法,附下罔上者斩,面欺者亦斩。在古,析言破律者杀。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后不许,犹坐史官。起拜左司郎中,转司刑少卿。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久之,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或曰:“彼尝陷君于死,今生之,何也?”对曰:“尔所言者私念,吾所守者公法,不可以私害公。”尝谓所亲曰:“大理,人命所系,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苟免。”故有功为狱,常持平守正,以执据冤罔,凡三坐大辟,将死,泰然不忧,赦之,亦不喜,后以此重之。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然疾之如仇矣。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讫.代不辱一人。讫:请求。B.推事使顾仲琰籍.其家。 籍:查抄。C.秋官侍郎周兴劾.

之。 劾:弹劾。D.罪当诛,请按.

之。按:查办。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

B.无斩法则不得相缘

吾令人望其气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

C.后不许,犹坐免官诏从之,皆以更赦免

三坐大辟,将死,泰然

不忧D.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徐有功持平守正的一组是()①为政仁,不忍杖罚,民服其恩②讫代不辱一人③有功追议曰:“律,谋反者斩。„„” ④与皇甫文备同按狱,诬有功纵逆党⑤文备坐事下狱,有功出之⑥所全活甚众,酷吏为少衰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有功为政仁慈,深受百姓敬服。武则天当政,株连钩捕,朝野震恐,没有

人敢说真话,只有徐有功多次犯颜力争。

B韩纪孝在接受徐敬业伪官后就死去,但他家还是受到牵连。抄家的圣旨下达后,徐有功仍进谏,坚持依法减免韩家的罪,类似情况的有几十家也因此得到赦免。 C徐有功为李仁褒兄弟说情不成,反遭周兴弹劾,以致最终被免官。被重新起用后,又和同僚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后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入狱时,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

D徐有功办案,一贯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依靠事实凭据来判断冤屈诬枉的案子,不曾以私废公,深受武则天器重,对酷吏也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三、句子翻译: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四、读书做人

“《荀子》原有三百余篇,内容丰饶,所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教育、科技、历史、文艺,无不思虑精湛,蹊径独辟。荀子治学谨严,识力卓著,刺取诸子,综合百

家,既师法有源,又不抱残守缺,规模宏浩,戛戛独造,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一个为诸子百家划句号的人”。在学说上,荀子勇毅、坚定地提倡“课以名实相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倡“实事求是”。荀子早早就认为天不能主宰人类,人类可驾驭自己,他关于人的富有价值的理论就是——“人定胜天”。荀子还认为,人的本性是丑恶的,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完美境界呢?这就是教育、学习和磨炼,并因此形成一种风格:进取人生。在知识爆炸、信息量激增的今天,你是否在努力学习呢?你是否在不断进取,实现人生的价值呢?

志士善假功在不舍用心一, 君子智明学而不已行无过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我省出版界积极组织精品图书参展,介绍、展现本省出版界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加快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新风貌。

B.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C.随着地壳上升,上覆地层受流水等外引力不断地剥蚀,将地下的硅化木剥露出地表,成为今天最鲜活的记忆。

D.国足的健儿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而是关系到祖**亲的荣誉。

一、1.D2.C3.(1)C(2)A(3)B(4)C(5)D4.①c②b③f④d⑤f⑥a5.B

二、6.B7.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

心8.B9.A10.略11.分三层。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12.比喻论证

15.解析:解答这道题需要对文章的信息进行筛选,要对文段内容全面把握并结合题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出正确答案。①是徐有功处理政事充满仁爱之心,从不使用杖刑,百姓很爱戴他。④是叙述皇甫文备在与徐有功一同办案过程中,诬陷徐有功放纵叛逆者。依此两项便可排除A、B、C三项,剩下的只有D项。 答案:D16.解析:本题要对文段内容的综合考虑,着重要对文段内容全面分析和概括,根据文意正确判别。文中不是徐有功和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也不是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下狱,而是皇甫文备下狱,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 答案:C B.参考答案

一、1.D2.C3.(1)C(2)A(3)B(4)C(5)D4.①c②b③f④d⑤f⑥a5.B

二、6.B7.A蟹钳;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B因为用心;集中注意力或居心8.B9.A10.略11.分三层。一层(l-2句),学习要积累;二层(3-4句),学习要有恒;三层(5-6句)、学习要专心12.比喻论证

15.解析:解答这道题需要对文章的信息进行筛选,要对文段内容全面把握并结合题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出正确答案。①是徐有功处理政事充满仁爱之心,从不使用杖刑,百姓很爱戴他。④是叙述皇甫文备在与徐有功一同办案过程中,诬陷徐有功

放纵叛逆者。依此两项便可排除A、B、C三项,剩下的只有D项。 答案:D

16.解析:本题要对文段内容的综合考虑,着重要对文段内容全面分析和概括,根据文意正确判

别。文中不是徐有功和皇甫文备一同遭诬陷,也不是皇甫文备借事使周兴下狱,而是皇甫文备下狱,徐有功仍依法公正无私地救出了他。 答案:C

二、提c升d训c练a

《劝学》简案

劝学 复习案

最新劝学预习案文档

《劝学》《师说》精品复习案

《劝学》问题训练——评价单

《劝学》简案杨振华(优秀)

高中语文练案18劝学3

劝学预习案文档公开课前教案

辨析病句训练案

孙权劝学精读训练附答案

《劝学训练案.doc》
劝学训练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