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讲稿

2020-03-03 10:15: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美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今天我们重新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意义非凡。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只是唱歌跳舞吗?文化只发生在音乐厅和博物馆里吗?文化只是艺术家、文学家、学者等少数精英的事情吗?文化是余兴消遣或是有钱有闲之余的奢侈品吗?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达200多种,比较权威定义源于《大英百科全书》引用的美国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 :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文化不仅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形式上也是。无论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官方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广东的戏剧有:粤剧、潮剧、汉剧、采茶剧、客家山歌等,粤剧、潮剧、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命题。7年前,中央确定广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启动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序幕。2010年8月,汪洋书记正式发出“动员令”,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在未来5到10年内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文化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任务一个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振兴经济,其对自身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说:“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一、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意义

汪洋书记指出: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地区崛起,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准备。如果没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作支撑,我省就会在未来的竞中丧失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难以持续,社会发展将难以和谐,科学发展也就难以实现。

(一)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文化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向导和推动的重任。欧洲地区的崛起,就与文艺复兴有很大关系。再看我国,康乾盛世时期,经济总量接近世界的三分之一,后来国力衰败,究其原因,就是拒绝外来先进的文化及科技。

所谓的经济一体化是指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其特点表现为:“

1、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与促进;

2、文化与科技紧密联系;

3、文化软实力影响不断加强;

4、文化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作用。”因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必然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需要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以及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战略要求。

文化创新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式,也将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形式。文化创新能够培养各种文化形态的价值,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历史阶段,物质产品的提升不能离开科学技术,更不能离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人文理念,这些都是文化范畴。

2009年7月1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宣告2002年提出的“文化大省”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5到10年内,广东要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社会就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

优化结构上: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生活离不开它,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也离不开它。

扩大消费上:

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朝阳产业之一。特别是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加。

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社会就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

综观全国,现阶段文化消费总量为7000亿元左右,增长空间巨大。

放眼全球,据有“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估算,2020年全球核心创意产业市场达到8万亿美元。

增加就业上:

文化产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不需要更多的厂房和土地就能名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用“四个更加”来提醒全党全国人民要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紧迫感。这就是: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当前,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赢得主动。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我国的国力地位、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地位。经济领域的一些大企业已跻身世界五百强,而文化企业却没有一个进入世界五百强,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 广东省是中国出口贸易大省,然而在结构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相对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力所占份额很少,总体上处于逆差状态

(四)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需要

“幸福广东”正在成为广东全省上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热词。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未来5年各项工作的核心。更多关注和保障民生,成为广东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广东人均GDP超7000美元,文化消费将出现倍增态势。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统计,2011年广东地区GDP突破5万亿人民币,达到5.3万亿,人均GDP为5050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达7819美元。

汪洋书记有一段特别精辟的论述,广东下一步要“富而崇文”。他引经据典说,当年孔子到卫国,弟子冉求教如何治国,孔子说,先富之,再教之。面对唯GDP论发展模式带来的“社会病”,唯金钱论的社会价值观的沦丧,文化的发展成了一剂良药。

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概述

今后10年,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一) 指导思想

1、弘扬时代精神的迫切要求。广东省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必须要紧紧把握“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以更深刻的认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要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通过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改革推动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广东省整体的文化发展水平,达到广东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局限消失、文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途径。构建文化强省,最终要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形成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优势,为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派头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 方针原则

1、坚持以人文本。

2、坚持协调发展。

3、坚持全民参与。

4、坚持“双百”方针。

5、坚持开放创新。

(三) 战略定位与总体布局

1、新定位彰显文化自觉。

2、明确了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

3、确立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4、完善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

5、坚定了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四) 发展目标

1、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2、切实加快文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进程。

3、构建具有特色现代文化产业链。

三、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途径

(一)培育提高公民素养,提升广东新形象

广东省进行文化强省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广东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广东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水平,积极打造广东文艺精品,提升全民文化艺术修养,从而构建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2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过,18名路人路过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被拾荒阿姨施以援手,引起了网络上的广泛议论。

10月20日,汪洋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说:“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毒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共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2009年1月12日,广东省举行文艺精品创作项目签约仪式暨全省文艺工作会议,会议中向15个文艺精品创作单位代表颁发《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委托书》。

为广州环海集团郑帅原创制作的动漫电影《南海公主》海报。故事内容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通过“南海号”沉船船主女儿小飞鱼跨越千年时空,拯救南海神鱼,打破南海封锁的故事,体现了广东沿海丰富的海洋文化以及南海跨越千年的海丝文化。

(二)构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加快文化产业基础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 ——胡锦涛

完善广东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推进广东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实施广东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增强广东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实施广东岭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促进广东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富有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意识到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广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并在全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充分发挥了战略带动和牵引作用。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文化强省的前提和关键是文化人才。文化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人才的竞争,现实社会中,文化人才是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文化的灵魂和支撑。只要在文化人才队伍上形成优势,文化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上就有可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绝对优势。

1、构建广东文化人才基地。

2、大力培养广东文化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

3、大力引进高端文化人才。

4、建立完善科学的广东文化人才激励评价制度。

四、电白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思考1:电白文化的表现?

思考2:电白文化的发展定位是什么? 思考3:电白文化体系如何完善? 思考4:电白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五)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三)题库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心得

二、建设文化强省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二)云浮考试答案

我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建言献策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学习心得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讲稿.doc》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