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研究综述

2020-03-01 17:47: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研究综述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tudy 李俊颖LI JUNYING 昆明理工大学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阶段,它不仅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中心部分,教学过程中的其他环节都必须为它服务。本文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等几方面,借助对课堂过程的观察、描写和评价来探讨“怎样才能使课堂活动更好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这个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发展

前言

语言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扯到许多因素,而这些因素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的话,将会影响到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环节。另外,汉语教学也是一种语言教学,它具有其他语言教学的共性,同时它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其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下功夫分析,掌握课堂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

正文

一、课堂教学准备的研究 杨惠元在他的著作《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第一章第五小节中将课堂教学的过程分为了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是

1、教学需求 :要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准确的理解课本中每一堂课的的总体教学目标;然后分析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能力有联系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些联系中找出进入新知识的切入点作为教学起点;最后要分析教学环境和条件,充分掌握自己将要身处的环境,并以此调整教学活动的安排。

2、教学内容 :①全面了解本课书的各项教学内容,包括课文、生词、语法点、拓展知识等所有内容和对所学内容的注释。②以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的,老师要把教学内容分拆为不同类别的教学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③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掌握。④对教学内容根据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排序。 3.分析学习者: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这些内容作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媒体的选用的依据,设计出适合学生当前情况的教学方案,争取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

确定了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后,最重要的过程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李华珍 2001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策略探微)中提出:

1、加强训练的力度,精讲语言理论知识;

2、堂上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3、精心设计课堂交际情景。

同时,课堂教学设计又可以分为:

1.课堂教学总体设计: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目前的汉语教学中,多数都是依照教材安排的教学顺序进行。

2.语言知识教授设计:语言知识为纲的教学过程大多以设计教授一个语法点的教学过程最为普遍。下面举例说明:

①语法翻译法(章兼中,1983年提出)的教学过程:译述教材大意;讲解语言材料,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并进行逐句逐段的翻译;切合原意的翻译;直接阅读和理解外语课文。 ②听说法(美国布朗大学教授W.F.Twaddell,1958)的五段教学过程强调通过反复的句型结构操练培养口语听说能力,分为认识、模仿、重复、变换、选择五个阶段。

③全身反应教学法(心理学家James J.Asher, 1988):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的理解程度,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

3.培养语言技能过程

( 《汉语研究与应用》崔永华 2007)提出的听力课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创设情景,让学习者在了解相关背景的情况下聆听;预测或猜测(即将听到的话语内容);聆听;答题和解释;评价和反馈;再听(以加深印象)。这种训练方式符合人体聆听理解的真实过程,让学生在整个听力过程中式主动参与,提高听力能力和理解正确率。

三、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究

(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崔永华2008)提出,课堂教学技巧主要包括两类课堂教学行为。第一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比如用实物或图片介绍生词;第二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堂操练方式,比如通过替换练习让学生掌握新的语法项目。

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很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技巧。比如阅读课主要是训练和提高快速阅读理解能力,一般选用“默读”、“浏览”等技巧项目更合适。

2、(卢华岩,2007)提出:使用技巧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课堂朗读示范有课文朗读示范、领读、点读三种教学策略。

3、应当优先选择交际性强的技巧。比如在解释生词时“道具”优于“图片”,“实物”又优于“道具”,因为说出实物的名称比说出图片上东西的名称更富交际性。

4、优先选用节省时间的技巧。课堂上时间宝贵,特别要考虑选择使用直观的、易解的技巧解释语言点,省下来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要学习的项目和技能。

5、跨文化教学交际策略的使用。

(徐琳 2010) 提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面对出现“文化不适”的学生时,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使学生尽快走出来。下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跨文化交际时所需要注意的教学策略:

①解释。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能预见一些有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简单的介绍和说明,从文化相似点出发,指出文化交往中的文化误解,解释误解产生的原因,然后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讨论。

②转移。遇到固执的学生不听解释时,教师可以采用转移策略,请求其他同学的帮助,让更多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加入对话,分散文化差异的对抗性,避免教师自己和中国文化成为留学生的关注点。

③回避。当老师和留学生谈到彼此文化中时一些敏感话题,老师可以回避不谈,或以幽默诙谐的话语岔开,及时改变现状。但是,如果交际中学生触犯了文化禁忌,在某种程度上伤害到教师的民族自尊心,教师就应该以婉转的方式告诉学生,而不能一味附和。

(高杰 2009)提出,将交际法中“信息差”的概念运用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他认为,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习者母语背景、年龄、兴趣、学习目的等不同方面的差异,设计和安排不同的教学情景活动,让学习者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下感受,逐步填补这种信息差异,使学生获得较为理想的交际能力。这个方法可以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减轻学生学习语言的压力,更好地贯彻交际性原则,从而达到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

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的研究 当前的语言教学有集体授课、小组活动和个别化教学的结合运用,其中小组教学形式又得到特别的推崇和提倡。张捷鸿(2009)提出,合作学习模式直接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 间的交际完成学习任务,把枯燥的语言训练变成了实用的、生动的交际过程。其倡导的多边互动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各方资源——特别是差异性资源,体现课堂教学的交际性的本质,扩大交流量和信息量,大大增加学生使用目的语的机会。

五、教学媒体选择的研究

(胡秀梅、李炜东 2007)提出,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种类的教学媒体有机组合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然而在选择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将媒体的表现力与课型的教学重点结合起来,使媒体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

不同的媒体适用于不同的课堂教学。如动画就适合于一些较为抽象的语法说明或者需要动态表现的课程,如汉字的笔画笔顺演示,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图片特别适用于文化类课的辅助教学,如民俗课的教学,汉字教学中汉字表意特征的展示。

但是也要注意,媒体种类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过于花哨,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45分钟的课堂教学辅导工具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整个教学的关键。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只能呈现教学内容,不能呈现教学重点,所以在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交流才是最终目的。

六、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杨丹 《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2009)提出,适当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者的责任感,也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对教学的不足加以补充,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保证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和总体教学效果。主要由如下方法:

⑴课上评估:①学生自评(口头回答问题、调查问卷);②教师记录学生课上表现;③学生互评;④教师总结。

⑵课后评估:①学生访谈;②调查问卷;③教师自评,写教学后记。

七、课堂教学设计教案编制的研究

杨惠元 2007)对外汉语教案的正本包括以下项目:

⑴课型、教材、教师、教学对象、课题; ⑵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 ⑶时间;

⑷目标与要求; ⑸教学重点与难点; ⑹教学过程。

总结

纵观近几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它作为所有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课堂教学的准备,设计到执行,评价做了一个综合全面的分析,较为完整的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实施技巧和方法做了总结。当然,这次的分析只是一个宏观的总结,是从对外汉语教学这一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单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如果想要更细致入微的了解课堂教学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还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和文献,从专一层次来分析课堂教学这一环节。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论文部分:

[1]高杰.“信息差”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 [2] 张捷鸿.把合作学习模式引进对外汉语课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2009 专著及文集:

[3]崔永华.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4]崔永华.听力教学经验谈.《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崔永华.试论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学视角的分析.《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徐琳.论对外汉语口语课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策略.《汉语和汉语教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7]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8]张和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9]胡秀梅、李炜东.多媒体课堂教学探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卢华岩.浅析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朗读策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1]李华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探微》.合肥联合大学学报 第11卷第4期.2001 [12]杨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2009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对外汉语图示教学法研究综述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

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综述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中介语语用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综述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研究综述.doc》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过程研究综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