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

2020-03-03 11:42: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教学设计

执教: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一小 谢晓静 教材版本: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本课把探索岩石破碎的原因作为认识这种外力作用引起地形地貌变化的开始。教材主要由“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和“风化作用改变了地形地貌”两部分的探究活动组成。第一部分: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教材中用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了实验的方法。实验分别是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第二部分:认识风化。教材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流程图或文字、图画表示这个过程。教材最后还安排了拓展活动是调查家乡特殊的地质景观及地形形成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对风化作用改变地形地貌有更多的了解。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经过了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地表地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平时知识积累中,他们对于岩石以及岩石的形成也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只是这种感性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概念。因此,本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在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探究下,在实验和学习中构成一定的科学概念。

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希望利用学生对岩石与生俱来的兴趣,通过老师的引领,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利用 “冷热的作用”和“流水的作用”两个模拟实验,同时整合利用各种学习途径,经历多通道经历岩石变化原因的探究过程,多角度寻找支持自己解释的证据,培养学生的推理、求证意识。同时在探索岩石变化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

2、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岩石变化的特点,做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影响的模拟实验,尝试推测岩石变化的原因。

2、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3、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过程与方法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欣赏自然界岩石变化形成的景观,获得美的体验。

3、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着的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求证冷热变化、流水等对岩石的影响。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想象并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酒精灯、水、镊子、岩石、玻璃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引导主题:同学们,我们在哪里见过岩石?你印象最深刻的岩石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描述。

(二)图片引领观察:教师课件出示连续六天拍摄的一组岩石的照片:要求学生先观察,这6天里,这块岩石的模样有没有发生改变?学生观察汇报。

(三)触发学生矛盾:那7天后呢?8天后呢?模样会改变吗?那八年后呢?八百年后呢?八千年后呢?

(四)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又改变模样了呢?这其中,什么发生了改变?(板书)

(五)激活实验动机:是不是这些因素作用下,岩石模样就会发生改变呢?(板书)就这样一直争论下去?(由学生提出实验求证)

二、实验求证

(一)冷热实验

1、我们就用这块小石头模拟校园里的岩石(出示小石头),那阳光和雨水用什么代替?

2、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3、讲解实验单的填写。

4、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6、汇报实验收获。教师相机追问: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样的?如果继续实验下去,这块小石头又会变成什么样?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7、小结:这些现象告诉你一些什么信息呢?

(二)水流摩擦实验

1、过渡:当然,咱们这块岩石在雨水的冲刷下,肯定还会受到水的摩擦和冲击,那么岩石会不会因此改变模样呢?我们照样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一下。

2、怎么去做这个实验?

3、温馨提示: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完成这张实验单,通过刚才实验得到的经验,你觉得做这个实验你有什么建议给大家,这个温馨提示请你来提。

4、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5、汇报实验收获。教师相机追问:你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如果继续实验下去,这块小石头又会变成什么样?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6、小结:这个实验,又告诉你什么信息?

(三)实验总结

1、课堂当中,我们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去模拟了岩石受冷热、水流摩擦影响后发生的现象,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大自然当中,现在你认为这块岩石在这六天里,它的模样发生改变了吗?那为什么难以发现它的变化?如果经过很长时间以后,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你这么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2、是啊,这种变化是细微的,缓慢的,不明显,有时候甚至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出来。但这也是一种改变。试想,现在是六天的时间,那经过六年后,六百年后,当这种变化经过时间的累积以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另外的一番情景了。

三、推测与解释

(一)课件展示另外一些岩石的图片。它们以前长这个样子吗?

(二)科学推理:联系刚才的实验,说一说这块岩石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三)在你们的讲述中,还有什么因素也能使岩石的模样发生改变?学生讲述,教师板书。(教师相机出示“石生树”图片:这棵树长在什么地方?一直长,岩石会怎样变化?植物的根也能改变岩石的模样。另外,动物、大气污染等对岩石的破坏也很厉害,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其它因素对岩石的作用。

(四)明确风化概念: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四、实践强化

(一)再次出示六张照片,留白第七张照片,问学生:如果真在800年后拍到了这块岩石的第七张照片,你觉得会是怎样的画面?请你画一画!这么画,你的理由是什么?

(二)学了今天这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上课教师个人简介:

谢晓静,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温州市瓯海区潘桥一小,2001年,她以《空气在哪里》一课代表温州市参加省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温州市科学骨干教师、瓯海区第二轮名师、瓯海区教坛新秀、课改之星。从教十余年,分别在省、市、区各类论文、案例比赛中获奖共40余次;多次应邀在省、市、区级做观摩教学;近年来主持《小学自然教学中科学基础启蒙教育之研究》、《问题意识的培养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实践研究》、《立足农村教育现状,强化家校同向合作,优化学生学习环境》、《重视课内外的有机整合,延伸小学生的探究空间》等省、市级课题,更荣获19届浙江省“春蚕奖”称号。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执教:舟山市定海小学

袁优红

教材版本: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 教材分析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

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

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

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2、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3、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2、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地球仪一个、手电筒一只、世界时区图一张。

教师准备:世界时区图一张、转椅一把、课件。

?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1、我们祖国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老师搜集了两个城市的一些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欣赏完后,请说一说是什么城市?(北京、乌鲁木齐)

2、你们知道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吗?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观察一下。我们还可以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不停的自转,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那这两个城市,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一样吗?哪个城市会先迎来黎明呢?

二、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1、模拟实验

2、汇报: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情况?

3、但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可能有两种,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研究。

三、理解相对运动,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

1、为了帮助我们研究,我们先来回忆与感受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运动现象,看看有什么规律?

(1)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的运动的?

(2)乘在向后倒退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3)乘坐旋转木马,大转盘,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你们能得出什么规律呢?每个同学把规律记录到记录单二中。

科学记录单二

上面的几种运动现象,我们能得出的规律是:

(4)推想:乘上转椅,看到周围的景物是在顺时针旋转,你的转椅应该往哪个方向旋转?为什么?再请几位学生在转椅上体验。

(5)现在我们假想这是一把地球大转椅,我们每天看到地球周围有哪些星体在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如何?(自东向西),由此,你们推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西向东)

四、认识世界时区图

1、确定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现在你们能判断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再次让地球仪自转起来。

2、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几小时呢?也就是说,北京迎来黎明了,乌鲁木齐要再过几小时才能迎来黎明呢?

3、这个问题我们请世界时区图来帮助我们解决。出示世界时区图。从图上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的时间相差几小时?

4、介绍世界时区图:为什么世界时区图可以帮助我们算出各个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了多少呢?(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副图呢?)

五、课堂总结

总结地球运动的几个特点:运动方向和方式、周期、证明地球自转的证据。

上课教师个人简介:

袁优红,女,大学本科学历,于1993年参加工作开始一直致力于小学科学(自然、常识)教学,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分会常务理事,区小学科学学会副会长。2007年获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全国小学科学教学先进个人、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课堂教学能手、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区先进工作生产者、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教学中,以踏实、求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学生为本”,力求让学生全面主动探究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担任各级公开课、观摩课达30多节次,在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上作讲座,所撰写的论文、案例在全国、省、市、区多次获奖或发表,优质课连续四届获市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辅导学生撰写的科学小论文在《研究性丛书》中发表。主持、参与《小学科学自主—合作—探究》、《小学科学教育灵魂——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之探索》、《大班额教学班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等课题的研究,分别在省、市获奖。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执教: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 林志 教材版本: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月相变化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先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月球以及月球的运动又有哪些知识储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过月亮是有圆缺变化的,能够知道农历十五是满月。在上一节课学习中也了解了月球是自身不会发光的,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在绕着地球逆时针运行等。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又规律性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记忆,画出月相的变化,再通过小组以及全班的交流比较,初步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对原先的月相变化规律进行一次检验。

对月相变化的规律的认识,要让学生真正形成,仅仅靠记忆画和模拟实验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真实的记录是最具有说服力的,这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方法是有利的。促进学生开展课后观察活动,一方面要对学生的课后观察活动进行指导,让学生明了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在课堂中留下争议的问题,需要学生用事实去确定。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

1、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2、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3、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坚持记录的习惯。

2、初步形成观察月相的兴趣。

【教学重点】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持续一个月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和相应的农历时间。

【教学准备】

上半月月相绘制图、模拟实验记录图、模拟月球的黑白球等。 【教学过程】

(一)画月相

1、苏轼的《水调歌头》引入,引出月相话题。(圆缺变化)

2、出示月相的若干个照片,使学生了解圆缺变化中看到的亮的部分是月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

3、学生画一个印象中的月相。

4、提问:所画的这些月相都真实出现过吗?

(二)月相的规律

1、提问:这些月相的出现是否存在一定的先后持续?

2、每生画一组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图。

3、在小组中先讨论交流:所画的月相规律是否都一样?有哪些不同之处?

4、全班交流,达成对月相规律的初步共识。

(由缺到圆,亮面的方向、位置,初七八后明暗交界处是凸还是凹)

5、讨论:农历下半月的月相规律

6、小结:指出学生对月相规律还存在的不同意见,并指明这些月相是大家凭平时的印象得出的结果,并不是对月相进行观察记录的结果。

(三)模拟月相变化

1、学生带着以下三组问题自学书本“模拟月相变化”P49大标题开始到P50第一自然段。

⑴用什么模拟月球、地球上观察月相的人?还要模拟什么?

⑵月球是如何运动的?

⑶进行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在进行“运动”时要注意哪些?

2、讨论交流上述三组问题,重点强调“模拟月球运动的同学进行‘运行’时要注意什么”。

3、分小组内进行月相模拟活动,观察者记录观察到的“月相”。

4、根据模拟实验的记录结果,重新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纠正前面所画月相规律图中存在的问题。

5、小结:月相模拟实验不能等同真实的月相。

(四)课后观察月相

1、在课堂内我们无法观察到真实的月相,只有记录下真实的月相才最具有说服力。

2、引导学生确定观察月相的时间,清晨或傍晚观察月相。

3、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4、引导学生了解月相的记录内容: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5、说说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问题或困难。

上课教师个人简介:

林志,男,1976年6月10日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校科学教研组组长,台州市椒江区教研大组成员。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科学(自然、常识)学科的教学工作,本着“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的信条,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地学习。2006年执教的《蜡烛能燃烧多久》在浙江省首届小学科学新生代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获一等奖,1999年获台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近年来主持(参与)了多个科学教学课题的研究,撰写的论文、案例已有近10篇在市级以上发表、获奖。制作的CAI课件多次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其中一个作品省电教馆发行的“优秀课件集锦”。2007年——2008年被选拔为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学设计

执教: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

陈芬红

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第二课。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的原因:一个是地球内部的力量,主要由地球内能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在其作用力下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地形起伏;另一个是地球外部的力量,主要是指地表受太阳能和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各种作用,如风化、流水、冰川、海流、波浪、潮汐以及风力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

本课内容主要分为“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的运动”两部分,主要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火山和地震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今年的汶川大地震让学生对地震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而对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等知识则是学生所欠缺的。本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直观地感受到地球内部运动会造成火山和地震以及地形地貌的变化。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主要通过火山地震等现象寻找原因,从而认识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的事实。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以察觉的,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本课主要通过是资料阅读、讨论交流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进行,特别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课在设计时采用模拟实验与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了解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增强避震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板块平移学具等。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形地貌

1、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地貌?这些地形地貌是不是永远不变的?

2、观察四川省北川县地震前后对比图,感受地震使北川地形地貌发生的变化。

3、借助多媒体资料认识火山也能使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4、讨论: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二、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形变化关系

1、尝试解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

2、教师讲解: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

(1)课件演示地表六大板块的构成。

(2)地球深部物质的不断运动,会对板块造成什么影响?

(3)观看模拟实验录像:用两张纸表示两大板块,把两张纸靠紧平放在水面上,再用一根吸管插入水底,向两纸中间吹气,使水运动起来,表示地球深部不断运动的物质。多媒体演示板块分离形成裂谷、海洋的过程。

(4)做板块碰撞、平移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一:用两本科学书表示两个大陆板块,把两本书平放在桌面,模拟板块碰撞,观察书本的变化。图片展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体会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

模拟实验二:用泡沫块模拟两大板块的上下、水平移动,观察地形发生什么变化?如抬升的地方会形成山脉或高原,河流会形成瀑布等。

4、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造成地球表面的地形也在不断变化。猜测未来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总结延伸

1、小结所学知识并揭示课题。

2、避震知识介绍。

上课教师个人简介:

陈芬红,女,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为衢州市柯城区鹿鸣小学科学教师。自1995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科学教学,曾获柯城区第八届教坛新秀,浙江省首届“新生代”(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市、区优质课一等奖;多次承担市、区教学观摩课及送教活动;有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执教者:浙江省龙泉市教研室 陈永飞 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六年级下册

 教材分析

“我们来造环形山”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三课。让学生造环形山,是让学生以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探究环形山的成因。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造“环形山”的活动来帮助他们认识环形山,重点不是让学生真正找到环形山的形成原因,而是如何造一个相似的“环形山”,在“造山”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能做出有根据的推测。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造环形山,让学生在造环形山模型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月球上环形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认识月球表面环形山的特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经历月球环形山的模拟实验过程;了解有关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的假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大胆地想像,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合理地运用多种手段,创造性地制作“环形山”;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以及意识到模拟实验和推测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 教学重点、难点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 教学准备

沙、石子、玻璃球、注射器等。

 教学过程

一、认识环形山

1、呈现图片:这里有一张月球表面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2、播放视频:这里还有一小段有关月球环形山的短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的过程中请你留意一下,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有些什么特点?

二、模拟造环形山

1、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月球环形山的这些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模拟造环形山,看一看,哪个小组造出的山跟月球上的环形山最相似?

2、分小组讨论:那你们又会怎样去造“环形山”呢,你有多少种造山的方法呢?

3、模拟方法的选择:看来同学们很有方法,在这些模拟方法中,你认为哪几个是比较符合月球的实际情况的?

4、同学生又需要哪些模拟实验材料呢?

5、指导模拟实验的注意事项:怎么样做好这个实验,才使得我们造出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6、分小组造“环形山”。

7、师生评价“环形山”。

三、交流,并提出环形山成因的假说

1、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来说说,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造环形山的?在造“环形山”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2、提出假说:你现在是否能推测一下环形山的成因了呢?你推测的依据又是什么?

3、如果让你到月球上去考察,你认为有哪些证据是需要进一步去寻找的?

四、呈现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

1、老师这里还收集到了一些有关环形山成因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环形山的成因你了解了吗?

3、科学家提出假说时用了哪些证据?

4、我这里还有一点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影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5、你需要重新修改你的推测吗?如果需要,主要修改什么?

6、是的,科学家对环形山的形成也只是一种猜想。他们也还在不断的寻求证据,证明这种猜想。我想总有一天,科学家会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课后,同学们也可以继续找资料,求证我们的猜想。

上课教师个人简介:

陈永飞,男,1975年出生,浙江省龙泉市水南小学科学教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丽水市教坛新秀,丽水市学科带头人。2003年获省小学常识(科学)课堂教学观摩一等奖。

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省优质课教学设计

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学实录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武陵春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浙江省优质课评比

评课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精品课展示

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蒹葭》实录整理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臧学华《苏七块》教学实录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doc》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