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臧学华《苏七块》教学实录

2020-03-02 15:26: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臧学华《苏七块》教学实录

臧学华《苏七块》教学实录及反思

整理者 李羚

课前谈话

师: 刚才我们在后台见了一下,我看到你们胸口贴着姓名贴,看到了你们的样子,也知道了你们的名字。知道我叫什么吗?我姓臧,名学华,来自浙江省最北端的湖州市长兴县,看到我的样子,知道了我的名字,我们就算是---

生: 认识

师: 对,我还有个绰号,一起读---

生: 臧“骨干”

师: 大声点,齐

生: 臧骨干

师: 猜猜看,我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绰号?

生: 研究骨头的

师: 厉害。研究骨头的,我没这个本事

生: 老师挺厉害,在学校里当非常高

师:我懂了,就是在学习、工作上非常出色,是吧?你看,今天台上台下都是大大小小的骨干,这是她猜的,有道理。还有其他同学猜别的吗?好,你说!

生:在你单位里,你是骨干

师:和他的意思一样的嘛!

生:老师很瘦

师:是,长得瘦被称为骨干。我每次听到一个字,我就羡慕嫉妒恨。你们猜猜是哪个词?

生:胖

师:有点道理,两个字

师:和胖意思一样的是----

生:肥胖

师:肥胖我听了还不怎么郁闷,但听到人们因为肥胖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郁闷,是什么事?

生:减肥

师:对了,每每听到人家说“减肥”二字,我就特别特别郁闷,好,这是我的绰号,你们有绰号吗?为什么不敢大声说,有就有嘛,聊聊你的绰号。

生:小胖

师:因为长的胖而得的绰号,是吧?跟我一样因为身形的关系,还有吗?

生:烧饼

师:这个绰号有点特别,怎么来的?

生:烧饼和我的名字有点谐音

师:因为名字的谐音而得的绰号

生:魏可乐。因为我叫魏凯乐,凯乐和可乐很像

师:也是因为名字的谐音

生:包子,哦,不是,馒头。因为那个我喜欢吃馒头,又长得很胖,大家就都叫我馒头

师::那个因为你胖,又爱吃馒头,所以大家叫你馒头,哈哈哈。。。。。。还有谁?最后一个同学,来

生:玉米。因为我名字叫陈玉民,跟玉米的音很像

师:你们班的绰号大多是因为名字的谐音而得,有些人的绰号是因为他的爱好、特长这些而得,是不是?有些人是因为他的本事而得,对不对?来,我们看,有一本书,里面有很多气人,不少有响当当的绰号。知道这本书吗?一起说!

生:《俗世奇人》

师:对,就是冯骥才写得小说集。今天我们会去认识苏七块。五年级下册还有一篇课文叫做-----

生:《刷子李》

师:对,到了中学,我们还要学一篇课文,叫《泥人张》,一本书有那么多的故事被选到了课本里,说明这本书怎样?

生:很好

师:那值得----

生:读

课堂教学

师:那聊到这,好吧!我们开始上课,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请坐!(板书课题:苏七块)

师:一起读课题

生:苏七块

师:文中队苏七块还有哪些称呼?

生:苏大夫

师:他是医生,治什么?

生:治断骨的

师:是个骨科医生,还有什么称呼?

生:苏金散

师:这是他的真名,你看,苏金散、苏七块,冯骥才选了他的绰号为题,有意思!苏七块长什么样,还记得吗?不看书,记得多少说多少

生:个高袍长

师:身高袍长,请坐

生:很瘦

生:红唇皓齿

师:是的

生:眸子赛灯

师:(正音)眸子

生:一缕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亮

师:一绺山羊须,不是一缕啊,但是我懂了,一绺就是一缕

生:手瘦有劲

师:是不是这里。这段话描写苏七块的外貌,生字多,难读好,谁来读?(出示描写外貌的句子)你来试试,请你

生: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亮。

师:很通顺,注意下巴颏儿是儿化音,跟老师一起读:下巴颏儿

生:下巴颏儿

师:下巴颏儿

生:下巴颏儿

师:谁再来?请你

生: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亮。

师:读得好,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一绺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过了,一绺就是------

生齐:一缕

生:眸子

师:眸子是什么,谁知道?来,这位同学

生:眼睛

师:恩,就是指我们的眼睛。眸子原来指的是瞳仁,现在指的就是我们的眼睛。还有吗?没有了?那我问一个。这个赛在这什么意思?你看你们都不知道,刚才怎么不问呢?

生:赛等于似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赛灯的话有点像灯

师:眸子赛灯不是说眸子赛过灯,而是指

生:似

师:恩,好像,是的。这个赛字在这里是天津方言,近乎于似。在文中还有两处,我读一下。忽然双手-----

生: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

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

师:你看,冯骥才在描写苏七块的外貌的时候,用了一连串的词,这些词语有个特点。你发现没有?好,你说。

生:都写出了苏大夫最明显的特点

师:你是用特点来说特点,这些词语什么特点?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一目了然啊。你说

生:他长得非常的

师:你说的是他外貌的特点,我说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生:他是用四个词来写的。四个字

师:都是四字成语,有没有发现?能不能把这些词语读好,这么多啊,一起试试,好吧。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

生: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亮。

师:一连串的四字词,这样的天津味的语言,如果再给它加上天津味的节奏,那读起来的感觉会是怎样的?我们来读读好吧!听听(播放天津小调),我们酝酿一下,好吧!在下面练一练,试试?谁愿意来试试?那请你---

生: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亮。

师:那我来试试,好吧!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亮。(此处博得掌声)

师生齐: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亮。

师:冯骥才描写苏七块的外貌是用了些四字词,就把他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恩,苏七块这篇课文,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一经读过很多遍了,是吧?那他在你的脑海里一定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评价一下苏七块,你用哪个字?想一想,把它写在课题的旁边。

师:好,都写好了吗?小组内交流一下,把自己的评价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把每个不同的评价写在白板长。(把白板纸贴在黑板上)

师:好,我们调整一下姿势,看一下这里同学们写的评价。你们看,同学们有相同的认识,也有不同的评价,来,特别是这几个组,哦,六个组有四个组写了“奇”,好吧?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苏七块的“奇”,请你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画好以后在旁边写上批注:什么奇?

师:开始交流,可以吧!(指名说)

生: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来找他,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

师:这是什么奇?

生:医术奇

师:(板书:医术奇)这一段找到的同学举手,手放下,没有画的请把它补上。细细读读这些句子,哪些词语最能让你感觉到苏七块医术神奇,把它圈出来

好,谁先来说?

生:手指一触,隔皮截肉,赛,急如闪电

师:怎么说?

生:我从这些词看出苏七块手指一触到就知道病情怎么样

师:神得很,是吧!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就知道了,干净利落。这是她说的,还有----

生:不等,我从这个词中感觉到速度很快,而且没有使病人感到很痛

师:麻利的很,好的,还有,谁再说?

生:立时,心明眼亮。我从立时体会到速度很快。

师:是的,现在的骨折病人到医院里看病那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知道吗?

生:先要拍片,很烦

师:谁再说?还有

生:也是先要拍片,再看里面怎么样了,如果很严重,还要开刀

师:时间很长久,过程很复杂。可是我们的苏七块在给骨折病人看病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逢到伤筋断骨来找他来,他呢?往下读----

生:(接读)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是:冯骥才用了又是几个四字词就把苏七块治病时的动作干净麻利快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接着交流,还有哪些地方看出苏七块的奇?

生:人有可能耐,脾气准各色。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师:这是苏七块的什么奇?你说—

生:规矩奇

师:(板书:规矩奇)没划上的也请划上

师:”各色“是什么意思?

生:特色

师:有点意思,有点相近

生:特别

师:对。特别的意思。这个“各色“也是天津方言,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各种各样,第二种是方言,特别的意思。那苏大夫各色的规矩是怎么样的呢?一起读—

生: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师:亲戚朋友来看病没有七块银元行吗?

生:不行

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他的规矩告诉他的亲戚朋友。(指名读)

生: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师:如果要先看病后给钱呢?行不行?

生:不行

师:好,请你通过朗读把这个规矩告诉那些先看病后给钱的人。(指名读)

生: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生: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来,我们一起替苏七块宣布一下规矩。凡来瞧病-----

生(齐读):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师:好,接着交流。你说

生: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程亮。(师正音:眸子一绺)

师:这个刚才读过的,什么奇?

生:外貌奇

师:外貌奇特(师板书)。来,同学们,看,刚才大家写的评价,哪些也是因为你看到了他的医术,他的规矩而写下来的?谁来说?哪些也是他的医术神奇,规矩怪而写的?

生:棒、妙、神,还有善

师:善也是吗?

生:不是的

生:绝

师:绝刚才讲过了,规矩怪吗?

生:怪

师:好的,钱不能算对他的评价,我们把它圈掉。好,留下的这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善、贪、坏、狠、严。。。。。。

师:留下了贪、坏、狠、严。如果让你把这些词分分类,怎么分?

生:坏和贪分为一类,冷和严分为一类

师:留下一个”善“。同样是苏七块这么一个人物,我们怎么会有这么矛盾的认识?这样的评价可是黑白分明的,到底是苏七块的哪些表现让你有了如此矛盾的评价呢?读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师巡视指导)

师:好,开始交流

生: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

师:是的,还有吗?

生: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在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师:也是的,还有吗?

生: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经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

师:好,同学们,调整下姿势,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有些同学可能还来不及划上,看大屏幕,把没划的划上。(师出示苏七块表现得句子)

师:我们来看,同样是苏七块,同样是张四来看病这件事,我们同学竟然从里面读出了如此矛盾的评价。是不是?

(师出示学习要求)亮出你的观点。一起读下面这句话。

生:细细读读这些句子,作者的哪些描写最能证明你的观点,找出关键词句体会体会,完成阅读单

师:阅读单就在桌子上,每人一张。开始,你的观点是善就写上善,你的观点认为他贪就写上贪,你认为他坏就写坏,然后在后面写出理由。

刚才苏七块的描写当中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受到,能够证明你的观点的写上

师:差不多了,是吧。我们先小组内交流一下,把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和伙伴们进行交流。

师:好,我们看大屏幕,继续交流。好,你先说

生:我的观点是苏七块很贪,因为张四一拿钱来,苏七块来到他面前比风还快。没钱的时候苏七块看都不看张四一眼,

师:讲的真好,这位同学是用这样的理由说了他的观点。一个是说”把七块银元”哗“的一声往台子上一码,他就比按铃还快“,没钱的时候看都不看一眼,听赛没听,这是她的观点,你们认为呢?他觉得他贪,他是用他的发言来证明他的观点。

生:我认为也是贪

师:这样的观点你认不认同?

生:我不认同他的观点,我的观点是认为他善。我的理由是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在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师:他是联系下文“苏大夫把药送给他了“---这药我送给他了来反驳他的观点

师:是的,他不仅送药,还做了什么事?还做了什么事?你说 生:他又把钱还给他

师:是啊,他又把钱还给他。他是根据单单的一句话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刚才的这两位同学是联系上下文来这个苏七块他又送药又还钱,他并不---

生:贪

师:刚才你说善,他送药又还钱,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生:我也认为是善,因为苏大夫如果心地不善的话就不会把七块钱还给他

师:开始我也会疑问,他既然是善的,为什么没有七块银元的时候不理,有七块银元的时候却比按铃还快呢?这个比按铃还快的背后是不是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呢?

生:因为这是他的规矩不能破灭,破灭的话其他人来也会这样。

师:哦,这是另外一个人的观点

师:既然和钱有关为什么又跑的很快呢?

生:我觉得如果他跑的慢的话,就会把七块银元放在桌子上。如果慢的话他手受不了

师:规矩是他定的没错,但也看出他是关心张四的。是不是,你看苏七块这个人你还有问题是吧。好

生:我觉得苏七块这个人说善不善说坏不坏,因为他这个人心地很善良的。但是他这个人要面子,那为什么他这个规矩不能改啊?

师:是啊,请坐。既然说他善为什么他这个规矩不能改呢。没有七块银元就不能治呢。说他贪他又是送药又是还钱,看来啊苏七块这个人我们不能简单的说他善也不能简单的说他恶。他真是一个奇人,怪人,是不是?

生:是。

师:好,手放下来,这个故事有趣吗?

生:有趣。

师:好玩吗?

生:好玩。

师:小说吸引人刻画人物形象是关键,故事情节的安排也非常重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到了苏七块这个人物的形象,是不是,那下一节课请你们郑老师和你们一起去研究一下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安排的秘密在哪。好吗。

生:好。

师:下课。

生:全体起立,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

师:再见。

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学实录

《《苏七块》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州园林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实录

浙江省湖州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堂教学实录

《雨巷》地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实录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武陵春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教学展示课教学设计

爱莲说一等奖教学实录

翠鸟教学实录一等奖

作文优质课教学实录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臧学华《苏七块》教学实录.doc》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臧学华《苏七块》教学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