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2020-03-03 20:56: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2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画自然段序号。

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1.正确书写“兄、弟、住”。 2.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出示文中插图,找到太阳和地球,谈话导入。

2.师板书课题,读准生词:兄弟 理解“兄弟”一词的意思:哥哥和弟弟。

3.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地球的七个兄弟是谁?

为什么题目说它们是地球的兄弟?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兄弟 住着 呼啦圈 天王星 行星 太阳系 晴朗 温度 淡蓝色 不停 绕着

(2)去掉拼音读。

(3)指名读长句子,注意停顿。

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它和兄弟们/不停地绕着太阳转,是太阳系中的八个行星。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理清文章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太阳系是个怎样的地方?

2.出示图片,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介绍,引导学生想象宇宙的浩瀚,激发探究兴趣。

3.讨论: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与太阳系有何关系?

引导学生从“太阳系里、住着”等词语体会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住在太阳系中。

4.比较句子:

(1)太阳系里,住着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2)太阳系里,住着地球和其他七个行星。 指名读,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学生练习用拟人的方法说话。

1

5.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兄、弟、住,组词,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范写。

(1)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上下结构,上面的口要写得小巧,下面的儿要写舒展,使得整个字重心平稳。

书写要点:上小下大,弯圆底平。

(2)弟:借助字谜记忆字形:头戴兔儿帽,身穿弓字衣,脚板站得直,一脚向左踢。

重点让学生观察笔顺,指导“弓”字写得较扁,横画间隔匀称,竖画写在竖中线上。

(3)住:形声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书写要点:右边的主三横间隔匀称,最后一横稍长。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反馈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12.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兄 弟 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初步了解太阳系里八个行星各自的特点。理解词语“兄弟”、“家园”、“太阳系”。

2.流利地朗读出课文,注意长句子中逗号的停顿。 3.会运用文中介绍行星的句式。

重点:注意长句子中逗号的停顿。

难点:了解太阳系里八大行星各自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开火车读。

兄弟 住着 呼啦圈 天王星 行星 太阳系 晴朗 温度 淡蓝色 不停 绕着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段话描写了哪几种行星。

(2) 交流后板书: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

2

海王星。

(3) 思考:这些行星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读圈画相关语句。 (4)出示图片,图文对照,理解文中词句,如“转着呼啦圈”是指土星周围有一圈壮观的光环。

(5)指名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6)拓展:你能用文中的句式介绍一下家庭成员吗? 最 , 。

最 , 最 , 最 。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地球有什么特点?(板书:地球 美丽家园) (2)欣赏地球的图片,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的美丽家园? (3)地球和兄弟们的图片的运行有什么规律吗? (4)指名读,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齐读全文。

2.角色扮演:说说地球的七个兄弟各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他们?

四、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呼、王、行,组词,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范写。

(1)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口字旁稍稍靠上写。 (2)王:从字源入手,感受字形的演变。

书写要点:横画间隔匀称,竖画居中,底横长而平。

(3)行:左右结构,为避让右边的长横,双人旁的位置稍高,整个字的上部呈现出明显的左高右低之势。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2.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金星 最亮

天王星 温度最低 木星 最大

海王星 淡蓝色 水星 最小

火星 离地球最近

土星 转着呼啦圈 教学后记:

3

13 水滴的旅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新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弟自然段。 2.认识“把”字句,会用“把”字说句子。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滴的形态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板书:旅行

借助拼音,谁来读读这个词。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说说,平时都跟谁到哪儿旅行过?

2.板书:小水滴

有一个小水滴,也和小朋友们一样热爱旅行。它常常对小伙伴说—— 出示:我是一个旅行家,到过地球上许多地方。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猜一猜,小水滴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时候,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句话。

3.小水滴都会到哪儿去旅行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小水滴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4.指导朗读课题。(轻松、欢快)

二、朗读课文,学习词句

1.轻轻地打开课本,仔细看,认真听老师读。(师范读)

2.我知道,小朋友都想读课文了。接下来,请自由朗读,注意把每个字音读正确,不会读的地方用铅笔画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好,开始!(生练,师巡视辅导,随时纠正学生的读书姿势)

3.大家读书本领真强,敢不敢展示一下? 4.先来看这个词语:世界

世界指的是哪里呢?说说你们的理解。(出示世界地图和各国地图)这才叫世界呀!

5.学习写好“世” 和“界”。

世:第

二、三笔都是竖,第四笔是短横,最后一笔是竖折。

“世”书写口诀:左低右高是长横,竖画高低有不同,距离相等要均匀。 “界”书写口诀:田字扁扁,八字舒展,撇竖站稳。

三、引导探究,指导写字

1.下面我们一起来写字。词卡出示生字“把”“们”“汽”,生认读。 2.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都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认真观察字形,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一边描,一边想这三个字怎么记,怎么写。

4

4.老师也想写这三个字,谁来教教我?

5.老师学会了,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请打开习字册,描红、仿影、临写。不忙,先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谁的姿势美。好,开始。生练字,师巡视指导。

6.实物投影讲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格内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能认识“旅、峰、昨”等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难点:识字8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7个生字,并会熟练扩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三组词语,开火车读。 世界 山峰 大海 草原 公园 旅行 变成 奔跑 聚在 倒映 许多 美丽 最高 宽广 青青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1.在小水滴的眼中,这个世界是美丽而神奇的。屏幕依次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山峰、大海、草原、公园。

2.要想欣赏到世界的美丽风光,可不容易,先要闯过词语关。自己先练一练。开火车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读得对,就跟读一遍;读得不对,我们要帮助他们。

3.其中,这个“峰”是本课的生字,注意是后鼻音,跟老师读一遍。 4.细心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这四个词藏着一个秘密。对,就是小水滴到过的地方。(此卡贴在黑板上)想不想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风景?睁大眼睛,一起跟着小水滴去看看。播放幻灯片。

5.小水滴还带来了一些词语宝宝,你们能认识吗?老师建议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一起跟着水滴去旅行。

(1)出示句子:我去过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冷风把我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

指导朗读:这个句子比较难,谁来读?老师有个建议,如果你能注意一下停顿,就能把句子意思清楚地告诉别人了。再试试。

5

(2)出示句子:我去过宽广的大海,好多海豚在我周围嬉戏。

指导朗读:这句话很长,先练一练,注意停顿哦。谁来展示一下? 评价朗读:真是朗读高手,听他这么一读,我们就知道了小水滴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听出来的?我们在读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地方。

(3)小水滴还去过哪些地方?接读句子:我还去过青青的草原,落在骏马的背上,跟它一起奔跑。

指导朗读:多美的世界啊!请小朋友相互之间练一练,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谁读得好,就伸出大拇指称赞一下他。

(4)昨晚,一场雨把小水滴带到一个公园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谁来读?

出示:我和伙伴们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水洼。早晨,太阳出来了,水洼倒映在天空和云朵。时间一点点过去,气温越来越高,我又要变成水汽,开始我新的旅行。指导读通读顺。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一)小朋友通过自己读课文,知道了——(出示)

小水滴去过(坐高的山峰)、(宽广的大海)、(青青的草原)和(美丽的公园)。在山峰,水滴变成了(雪花)。在大海,水滴变成了(浪花)。在草原,水滴又变成了(雨点)。在公园,水滴聚成了(水洼)。

1.气温越来越高,水洼里的水滴又要变成水汽啦!小朋友,你们想过没有,它又要到哪里去旅行呢?

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听听水滴的旅行了。出示:

我要升上( ),跟白云捉迷藏。

我要飞到茂密的森林,( )。

我要( ),( )。 ……

你可以选择一句来说,也可以自己想一句说。

2.小朋友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水滴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旅行家呀!

(二)小鸟是水滴的好朋友,它也是个旅行家,不过级别比水滴低一些,它呀十分羡慕,也十分佩服小水滴,去过这么多的地方。所以呀,它逢人就会说起它的好朋友。

出示:我的好朋友小水滴是一个旅行家,它到过地球上许多地方。它去过„„它去过„„它还去过„„昨晚„„时间一点点过去,气温越来越高,它又要变成水汽,开始它新的旅行了。

1.先自己练一练;2.指名转述。 教学后记:

6

14.会睡觉的植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生字,认识新偏旁“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植物的睡眠。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文中生字,认识新偏旁“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出示文中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学习工作 休息 每个 闭眼 合拢 表明 需要 叶柄 展开

折叠 低垂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二、识记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每、习、闭、合、作、休、你、明,组词,理解字义。 2.指导书写,范写。

(1)每:学习新偏旁“母”,笔顺较复杂。学生观察笔顺表,师范写,生书空,注意第一笔是竖折,第二笔是横折钩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横,最后写点。

书写要点:折画斜,主横长而平。

(2)习:半包围结构,写点、提要大小适中。

指名学生认读文中的生字词,其他学生纠正易错易混淆的读音。 书写要点:横折钩,向左收,刚劲有力。 (3)闭:半包围结构,里面是“才”。 书写要点:门站稳,才靠上。

(4)合:上下结构,书写时上面人字头撇捺伸展,下面的口字稍扁。 (5)作:左右结构,单人旁。

(6)休:左右结构,右边是一个“木”。 (7)你:左右结构,第二人称称谓。 (8)明:左右结构,“日”和“月”组成,左边太阳右边月亮。 3.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词,反馈评价。

三、精读课文。

1.指名学生通读课文,老师正音,并指导朗读技巧。

7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插图,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在课题的“睡觉”一词下方加点,指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词义,本文中的意思是指休息。

(3)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熟练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的生字,做到笔笔准备有力,字迹工整漂亮,并通过所学知识给生字找找朋友。

板书设计:

14、会睡觉的植物

(每个)(每天)

(学习)(习作) 闭

(闭眼)(关闭)

(闭合)(合作) 作

(作业)(作文)

(休息)(休眠) 你

(你们)(你好)

(明天)(明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植物的睡眠,激发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齐读课文。

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看图读一读,连一连(书后习题)。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段(第

二、三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

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描写三叶草睡觉的句子。 ②交流。

相机出示句子:

A.有一种三叶草,只要天一黑,它就睡了。 指名读,读好关联词“只要···就···”,突出三叶草睡觉的时间。 练习用“只要···就···”造句。

8

B.到了晚上,三片小叶就会折叠起来,好像人闭上了眼睛。 出示图片,仔细观察“折叠”的姿态。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句子。

③引导比较:阳光下的三叶草和晚上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图片,欣赏“展开”的姿态。 ④齐读第二自然段。 (2)第三自然段。

①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分别介绍了什么植物的睡眠? ②交流,相机出示: 夜晚,蒲公英······进入梦乡。

出示图片,观察两种花儿睡觉的不同姿态,理解“合拢”和“低垂”的意思。

③表演朗读。

3.学习第三段(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交流:植物为什么要睡觉? (3)理解词语:自我保护。 (4)齐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演一演:我是小小园艺师,介绍一下课文中的几种植物分别是怎样睡觉的。

2.说一说:你们还见过哪些植物睡觉的样子?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课外搜集小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

学生齐读课文,开火车朗读词语,并看图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14、会睡觉的植物 三叶草叶

折叠 蒲公英花

合拢 胡萝卜花

低垂

教学后记:

9

15南极的主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7个生字,会写“主、冰、因、胖”,认识“月”旁。 2.准确、流利地读通课文,不多字、不漏字。

重点: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能连贯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老师布置了回去搜集、阅读有关南极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从他的介绍当中我们知道南极非常——冷(指名说) 谁会在南极生活呢,南极的主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23课——《南极的主人》(板书)

二、初读检查

1.早读课,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读了课文,现在你能一个人把课文读好吗?

现在我们小组合作,先自己读一遍课文,然后每小组四个人一个人读一段给别人听,碰到困难可以寻求同学的帮助,等会请小组合作展示。

2.小组展示、评比(通过评比,可以使小组的凝聚力更强,也会让他们在先前的练习中更加认真。

3.解决生字词:

默读可课文,将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划出,小组内讨论。 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

在捋清课文的同时重点讨论解决:昂首挺胸、眺望远方(两个词做动作),企盼、派头十足、憨厚等词语。

三、学习生字词 主、冰、找、发、面

(1)小组合作,选择一个问题讨论思考:说说哪个字最难写、最容易错,想提醒大家什么?

学生个人说

(2)师范写,生描红。 板书设计:

15南极的主人 主、冰、找、发、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朗读文中的四字词语,积累词汇。

10

2.读懂课文,了解企鹅名字的来历,能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企鹅形态。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企鹅名字的由来及其外形、动作、神态,感受企鹅的可爱。

3.读懂课文,了解企鹅名字的来历,能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企鹅形态.4.学做讲解员,在小组里介绍企鹅。 教学过程:

一、切入重点,游戏激趣, 1.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南极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它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子的?请在课文中找出来。

出示第一自然段: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就算是夏天,也能看见厚厚的冰雪。

师播放南极图片,感受南极的自然环境。 2.学习第二段

出示企鹅图,出示并请学生读准生字词:企鹅

师引导:企鹅向我们走来,谁来当解说员说说他的样子?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理解关键词句。 1.出示文中词语:胖胖的 黑黑的羽毛

2.师导读:“有人靠近时,它会怎么样呢?”

3.请两位同学上台,教师出示“羞羞答答、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下面同学读,上面的同学做动作(再采取多种形式,边读第二句边做动作;如,老师读,同学学着企鹅做一做。反复练习,读好句子,积累词语)

4.教师出示第三句请学生读:“那憨厚又带着几分傻劲儿的样子真惹人发笑。”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升华主题

1.教师再次提问:可爱的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为什么称它为企鹅呢?

2.请同学们把课文前三个自然段连起来读,教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故意漏掉“成群结队”和“寂寞”,让学生发现并指出。教师出示这两个词,让学生读好,并请学生说说“寂寞的南极”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学习生字,理解词义,指导书写。

1.因:读准前鼻音,分析部分记忆,如大在口中;换部分记忆,如把“国”字中的“玉”换成“大”。

2、胖:“月”是新偏旁,可从“月”入手,告诉学生“月”做偏旁的字有表示“光亮”的意思。

板书设计:

11

15.南极的主人 找 发 面

教学后记:

练习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象与词语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词,建立图象与词语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走上生活实践中学习使用语文的道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温暖的家!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吗?或者也可以为大家介绍你自己的小房间。

2.指名交流介绍。

3.听了大家的介绍,兰兰她也想带大家去她家看一看。你们想去吗?(欣赏家居图片)

二、看图学习词语 1.(出示书中图片)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说,师出示词语卡片。 (1)让我们读读这些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按以上的步骤教学八组词语。

2.你们都学会了吗?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说词语,一个在图中找事物。看谁说得又快又准。

3.师说词语,生找事物。

4.说说你的卧室摆放了哪些东西?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词语来说一说吗?要求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

三、实践。

1.刚才我们已经把这些词语都学会了,现在我们来做一做卡片,把这些词儿写在卡片上,回家后,我们可以把它们贴在相应的地方,经常认认,这样就能记住了。

12

2.生动手做一做卡片,巩固词语。 板书设计:

练习6 家居图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四个成语。

2.写好铅笔字,写字有方。

3.说说有关的体育比赛或优秀的运动员。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四个成语。

2.写好铅笔字,写字有方。

3.说说有关的体育比赛或优秀的运动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出示图片)你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是呀,山野上长满了树木,绿叶一大片一大片的,我们就说——(出示词语: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齐读词语。

3.这么多的树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由一棵棵小树长成这样根深叶茂的大树的。

这就是(出示词语:天长日久,树大根深) 齐读词卡。

4.你能读出这种茂盛的感觉吗?指导有感情地读词。 5.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成语说一句话吗? 6.指名说。试背。

二、教学第四题 1.指名读题。

2.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之处?

3.那么怎么写好竖钩呢?可以认真观察一下。 4.师讲解“竖钩”怎么写好。 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 6.反馈检查

把优秀作业投影出来,让学生评析,再写。

三、教学第三题 1.前几天,老师让小朋友收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或优秀运动员的图片,今天大家都带来了吗?

13

2.你是从哪儿找来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3.这节课,我们一起动手来办一个“小小体育窗”展览,并由同学自己来当解说员,有信心吗?

4.分小组办展览,学解说。 (1)自由分组。

今天,我们分六个小队各办一个展览,我们来为这六个小队起名。你愿意参加哪个小队的活动呢?(教师发组牌和空白展板,学生各就各位)

(2)讨论设计。

小队同学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在展板上排一排,看看这些图片怎么放比较美观。

(3)布置展板。

大家一起动手布置展板,先用胶水或双面胶固定图片,再对展板进行美化。

(4)学习解说。

A.向小队伙伴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的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

B.学习介绍本小队展板上的图片,并推选出一位最成功的“小小体育窗”解说员。

5.课堂交流,分享成果

(1)各小队解说员轮流上台解说自己小队办的展览。 (2)师生评议。评选“最佳解说员”。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参加过的活动。

3、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重点: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难点:让学生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参加过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天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知道是哪天吗? 2.对,是六一儿童节,板书课题。 3.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说什么?

二、观察图片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哪一天的事情?小朋友说了哪些活动?他们的表情怎么样?

2.你能说说你以前是怎样过六一节的吗? 引导学生回想学校的活动。

14

三、练习说话

1.先说好第一句话。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参加了······ 2.指导练说活动的内容。

3.指导学生说一句表示喜欢这一活动的话。 4.表扬说得好的学生。

5.“六一”节马上要到了,你有什么活动的设想吗? 好的建议,将在六一节中采用。

板书设计:

练习6 我在“六一”这一天

15

九语下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案

最新PEP五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音乐四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导练实练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课课练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材料)

最新一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案

最新一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第2单元

《苏教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doc》
苏教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