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2020-03-03 08:09: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内蒙古通辽市青年教师 外出跟班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阿古拉镇中心学校 梅泉

2014年10月24日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长春市。在这里我们将要接受为期一周的骨干教师培训。怀揣着对东北师范最高学府的仰慕之情,我们来到了东北师范大学,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伴随着阵阵虫鸣和淡淡的青草的芳香,好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这也为我们接下来的一周的学习营造了一个宛如仙境的良好氛围。相信这一周,将是充实的、有意义的一周。

一周天的课程,9个专家讲座和三天的外出挂职跟班学习。9个专讲讲座是:每个人都有个持续半天(三个小时)的讲座。在这些专家中,有的是长春知名学校的校长;有的是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三十多年的老师;有的是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的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他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经历出发,用他们各自不同的讲课风格给我们开展了九场色彩纷呈的讲座。使我们无论是在学科专业、教育专业还是课堂实践亦或是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受益良多,以下是我对他们讲座的简单的概括和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不当之处,希望专家老师给予斧正,谢谢! 第一场(2014年10月25日上午)是长春市清华实验中学校长、教育督导---张永军老师的讲座。他的讲座引导我们从教师的生命化课程构建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进行讨论和反思。当下,伴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壮大以及教师待遇的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应该有所提高和完善。张教授就当下存在的一些识得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以及为什么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张老师说:希望凭一次讲座就获得多少知识,是不现实的。但是,他希望他的讲座能在我们的心中引起些许的共鸣。整个讲座过程中,张教授幽默的言语、活跃的思维以及他那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使教室中笑声阵阵。同时,在张教授的老一辈教育工作者高尚情操的激情感召之下,我内心也产生了深深的触动。有那么一刻,我甚至产生了想立刻成为他的研究生,在他身边学习的冲动。

第二场(2014年10月25日下午)为我们开讲座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路海东老师。这是一位年轻而又睿智的老师。他讲座的题目是“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操作模式”(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学理论)。整个讲座自始至终围绕着国家对课程的六条规定展开论述。路教授很客观的谈了他对“新课程”的所谓的教学理念的看法。在他看来新课程之中的有些教学理念并非是因新课程而提出的,而是早就存在的。而对于改了十年的新课改的得与失,路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让我们觉得他是一位很有思想魅力的老师。同时这也让我们从多个角度客观的了解了新课改的意义,这有助于我们更透彻的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第三场(2014年10月26日上午)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硕导---唐泽静的讲座,主题是《教师阳光心态的养成》。这主题多么诗化的题目!在此之前,经常就会听见同事们说:现在老师的幸福感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也会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唐老师从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坚守幸福的梦想和享受幸福的修养与技能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才能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在与学生相处中体会到幸福。其实,我认为,教师工作的到处都充斥着幸福,只是缺少能发现幸福的眼睛。当然,自身付出换来的幸福的体会,这也是别人未必能够感受到的,因此,它更加的珍贵!

第四场(2014年10月26日下午)是吉大附中教师、国培一线专家,吉林省科研名师,吉林省语文学科骨干教师耿玉苗的讲座。题目为《做有管理智慧的老师》。是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师。在她的论述过程中,我不仅接受到了系统的理论知识的熏陶,更多的是从他作为一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的前辈的宝贵经验之中收到的点拨。在讲座的后半程,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之下,耿老师上了一节《社戏》的示范课(无生上课)。从她的现场示范中我们很直观的感受到“三三五”课堂结构模式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的体现。这也为我们将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第五场(2014年10月27日上午)是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硕导---邓涛老师的讲座。他用幽默的言辞,结合多年从事教研工作的经验,带领我们分析了七个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这让我们这些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有则努力改变,无则引以为戒。随后辛老师又概述了新课改十年来的成就,这也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教改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强了教师课后的反思思路。

第六场(2014年10月27日下午)是吉林省外国语学校书记、国培专家、基础教育专家、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吉林省特级教师---黄宝国老师的讲座。他讲的主题是《差点教育理论下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研究与实践》。差点教育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只有顺应了各自的特点和个性才会得到最佳的发展,反之,如果扭曲我们原本的个性,违背我们原有的发展而另辟蹊径的话,我们势必偏离正常的轨道。每个孩子都不同的天赋,这会让我们想起那些杰出的天才。如果一个学生原本个性温和并擅长书法绘画的,你偏偏要把他培养成运动员,这样结果可想而知,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耽误了孩子原本的兴趣。教育中就是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善于发展孩子身上的“差点”,让“优势”得到最好的发展。其次,差点就是差距。每个孩子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是我们教育者主观臆断的,面对这些差距,任何原本一刀切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要及时地发展差距,理解孩子之间的差距,把这种差距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来开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并分析每个孩子,去关注他们身上的个性差异,深入了解他们的差距,帮助他们开发并利用好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展和开发学生潜在的内涵和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应该学生之间有差距、不同的发展程度和知识结构,做到因材施教,尽量给学生一个适合他们发挥特点,张扬其个性的学习及发展的天地。

第四天开始连续三天(10月28,29,30日)外出挂职跟班学习了,根据学段的不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为四个班开设讲座,我自然就归入了初中班。分班后的两场讲座,分别由吉林省外语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的讲座。

他们个别讲了《走特色化办学之路》和《新时期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角色定位》。通过讲座我就得光是感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身为教师,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就得要有一桶甚至更多的水。

通过这次跟班学习,结合教学生活实际,我想提出两个教学上的实际问题,待大家讨论:

1、在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中包含了教案的检查。就此,我与跟班老师谈中有相同的看法。其实,现行的教案在教学当中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因为,教案基本上市简单的、抄袭的。我个人认为检查的教案形同虚设,假如教师能做到备教科书。利用互联网选出适用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加以修改,上起课来就轻松了许多(在日常教学中我是经常这么做的)。自己要设计好一节优质课教学设计就必须花费一两天的时间,而这样做仅仅需要一两小时的时间,这不就是“事半功倍”吗?

2、学校管理中,教师队伍的管理师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教师资源的合理配备,应配备一支能胜任教学大循环或小循环。好处,让老师省时省力。近几年我都是初中政治老师兼任班主任,每一年度初,就要花近两个月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制定班规、重选班干部,学生要重新与老师相互磨合,无形之中大大地耗费了时间,降低了效率,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收益甚低,“事倍功半”油然而生。总之,通过这次跟班学习,我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起到了升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学以致用,带个好样,为宁都的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七场(2014年10月31日上午)有吉林省教育学院、教研员、学科教育专家---程明喜老师的讲座。他讲的主题是《从教学小点子到教学大智慧》。听完他的讲座,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在平时看来难以解决问题,在他们的讲解下都迎刃而解。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这些前辈的珍贵的经验,作为我教育教学的指引和动力通过次学习在教学生活中我想提出的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一个老师埋藏在心底的不变的信念。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骨干教师培训,我感谢给我们开讲座的这十位教授、老师的深刻、精彩的讲授;同时。我也感谢学校领导把这次全面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珍贵的机会给了我。相信日后,我会学以致用,把学到的先进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和班级工作之中,努力成为一名全面的、优秀的初中政治教师!

2014年11月08日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doc》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