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知觉说课

2020-03-02 01:03:2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知觉的特征==说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知觉的四大特性的概念,学会分析影响知觉特性的因素。 能力目标:

通过生动形象的举例,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觉特性的含义,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 思想目标:

感受心理学源于生活,体会知觉的特性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觉的四个特性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知觉的特性

三、教学资源(包括使用的教材、教具、参考资料等) 教材:

《医学心理学》(供五年一贯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教具:多媒体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本节课主要以精讲点拨,启发教学、实例演示、分析归纳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疑,以趣,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要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讲授而非满堂灌,本节课通过启发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法:

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设置疑问,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情趣和求知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记死记硬背,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归纳,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能系统地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

五、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时间分配)

(一)检查复习(5分钟) 复习提问: 复习:知觉的概念。

1 提问:什么是知觉? 课件展示概念内容:

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反映。 强调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直接作用,再一个就是整体。

(二)导入新课(1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知觉的概念。有些同学可能会想,那么知觉在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同学剪了新发型,换了新衣服,我们还是能认出她,一辆公共汽车,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我们知觉到的公共汽车的形状不会改变。这些都是为什么呢?这与知觉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是分不开的。今天的课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三)讲授新课(32分钟)

知觉的特性主要有四个:即: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我们将依次学习每个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1)导入:出示图片:女人和鸟 鸭子与兔子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在看到图片的瞬间,你知觉到的图中的物体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将所有事物都作为知觉的对象? 通过师生问答总结得出知觉选择性的概念。 (2)概念

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他的刺激全部都清楚地感受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作出相应的反应。我们总是把某些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即我们总是选择某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性作为我们知觉的对象。

对象与背景

对象:凡是在每一瞬间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了事物,就是我们知觉的对象。 背景:仅被我们比较模糊地感知着的事物,就成了衬托这种对象的背景。 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知觉对象和背景的互相转换在双关图形中表现得更为清楚。

出示图片:酒杯与人脸

当我们把图中白色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黑色部分作为知觉的背景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杯子;当我们把图中黑色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白色部分作为知觉的背景时,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侧面人头。

(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客观因素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强度大、对比明显者容易成为知觉对象,举例万绿丛中一

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电话铃声

对象的相对活动性

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背景是相对不动的:闪烁的霓虹灯 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大合唱时不张嘴的人

对象的新颖性 “司空见惯”的事物容易为知觉所忽视,新奇事物则容易被

知觉走在大街上的姚明

主观因素 知觉者的主观因素

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与情感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2.知觉的理解性

(1)出示图片:雪地里的一条狗

请看图,你一定在想“这是什么?”“到底画着什么东西?”并试图给它命名,并把它归入到你所熟悉的一类事物之中。你可能会想是画着一只动物吧!如果还看不出来,给提示说:“是画着一条狗”,由于唤起了过去经验,你大概就已看出来了。这是过去经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的结果。 通过师生问答总结得出知觉理解性的概念。 (2)概念

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并用词来标志它。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3)影响知觉理解的因素 言语指导

知识经验::出示图片 3.知觉的整体性

(1)心理学小实验,看图片,要求学生大声读出卡片上的内容 思考:为什么同一刺激在不同系列中会知觉为不同的符号?

总结:人对事物部分的知觉依赖于对事物整体的知觉,部分在整体中才具有确定的含义。同样一个图形“13”,如果处于数字的序列中,我们就把它知觉成数字“13”;如果处于字母的序列中,我们就会把它知觉成字母“B”了。这个小实验反映了知觉的特性:整体性。

总结得出知觉整体性的概念。 (2)概念

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观察图片思考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总结】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等因素。

3 ②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知觉客体时,我们常常用过去的经验来弥补当前信息的不足,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4.知觉的恒常性 (1)出示图片:两扇门

请同学回答:你看到教室的门是什么形状 通过师生问答总结得出知觉恒常性的概念。 (2)概念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恒常性的类型

知觉恒常性在视觉中最为明显,表现在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方面。主要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等。

出示图片依次讲解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

(四)教学小结

今天课程的重点就是要大家掌握知觉的四个特性,相信通过我的讲解,大家对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更容易掌握和记忆。知觉的各个特性使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而正是知觉的各个特性的有机结合,才使我们能体验多彩的大千世界。希望今天的讲解给大家一些新的启示。请同学们做好课后复习巩固。

(五)评价与反馈

引导和调控学生的学习思路,使学生的思考力和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的内容上,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观察学生反应,包括体态语言、提问回答情况等,来综合评估知识、技能、思想三方面的达标情况,并依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

课堂练习,巩固强化

1.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 2.“鹤立鸡群”“白纸黑字”这是知觉的( )

A.知觉选择性 B.知觉整体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六)布置作业及预习提示 作业: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实例体现了知觉的特性,每个特性请各举出1-2个例子。

3、思考知觉的特性在实践中的应用。 预习提示:

4 下节课我们即将学习空间知觉,想一想空间知觉的主要信息来源有什么?希望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我们下堂课讨论。

六、课后评析

该教案已在实际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课后以学生为出发点评估教学效果并分析此教案及此种教法的优缺点,及时调整及改进教学策略及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感知觉教案

说课讲稿(营销心理学)

心理学C证说课

幼儿心理学教材说课

幼儿教育心理学气质说课设计

心理学基础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设计心理学 感觉与知觉讲稿

自考 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心理学课件]第一、二节 感觉和知觉、注意

说课

《心理学知觉说课.doc》
心理学知觉说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