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1984版

2020-03-02 14:02: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炮制通则

为了适应配方和制剂的需要,中药在临床应用前,需根据其本身的性能和中医辨证论治对用药的要求,进行各种不同的加工处理。这种加工处理的过程就叫做炮制。

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使药物清洁纯净。经过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达到药物清洁纯净的目的。如根及根茎类除去泥沙,枇杷叶去毛。

2.清除和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甘遂醋炙后可使毒性降低,巴豆仁制霜减少峻下作用。

3.增强疗效。如延胡索醋炙后,有效成份易于煎出,可增强止痛作用。 4.改变药物的性能。如生蒲黄行血破瘀,炒炭后止血 。

5.引药归经。如香附醋制后,可引药入肝经,能更好地在肝经发挥治疗作用。黄柏盐制后可引药入肾经,能更好地在肾经发挥作用。

6.便于粉碎。适合配方和制剂需要,使有效成份易于溶出。如矿物和介壳类的药物质地坚硬,一般均需煅烧,使其酥脆,容易粉碎和煎煮。

7.利于贮藏 如桑螵蛸蒸制后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保存。

中药炮制的方法

中药炮制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它制法五大类。

一、修治和饮片切制

(一)修治:是为了除去杂质、虫蛀、霉变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 便于饮片切制的操作。主要方法如下:

1.挑拣: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和杂质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分类,便于制作处理。如菊花、艾叶、侧柏叶等,均需拣去或摘去其残留的叶柄、花柄。又如泽泻、芍药等则需大小分档,使之湿润一致,便于切制。穿山甲按大小分类,便于炒制。

2.簸:将药物放在簸箕、篇等工具内,使之上下簸动,利用药物与杂质的轻重不同,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分。

3.筛:用适当孔径的筛、箩,筛去杂质,或将药物大小分类。 4.刷:用刷子刷去药物表面的绒毛或污物。如枇杷叶去毛。

5.刮:用刀等利器刮去药物表面的毛状物、附着物或不可供药用的粗皮。如虎骨、豹骨去筋肉;肉桂、厚朴去粗皮等。

6·剔:用刀或其它适当的工具,挖去药物缝隙内不可入药的部分或杂质。如猪苓去砂泥。 7.抽:系去心的一种方法。先将药物用水湿润,待木心与皮部易分脱离时,然后进行抽心。如丹皮、巴戟等。

8.碾:用碾槽碾去药材外面的非药用部分。如白蒺藜去刺。 9.劈:用刀或斧头将坚硬的药物劈碎。如苏木、降香。

1 0.压榨:用手工或机器挤压药物中的油或取其鲜汁。如巴豆、千金子去油,生姜取汁 。 11.制绒:系将药物捣成绒状的操作。如艾绒、麻黄绒。 (二)饮片切制主要方法有: 1.切片:

切片的目的:使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增大,有效成份易于煎出。使炮制的辅料(如酒、醋、蜜等)易于渗入药材组织内部。便于干燥。贮藏和调配。

切片分手工与机械切两种。手工切是将浸润适当的药物,用切药刀根据不同的要求切成片、块, 段、丝,用镑刀、刨子将坚硬的木质类、角质类药物镑或刨成薄片,或用刮刀将角质类药物刮成丝。机械切是将浸润适当的药材装入切药机内,切成厚薄均匀的饮片。 切制品大小厚薄的规格通常为: 极薄片:1毫米以下。 薄片:1~l.5毫米。

中片:1.5~2.5毫米。 厚片:2.5~4毫米。

短段(或粗粒):5~10毫米。 段:10~15毫米。

长段:15~30毫米。 方块:约1立方厘米。

丝:皮类药丝宽为2~3毫米。.叶类药为5~10毫米。

切制品的干燥温度,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超过80℃。含挥发性成份的药,以不超过60℃为宜。 2.粉碎:

(1)打、捣:将药材打碎或捣碎。 (2)机械粉碎:将药材用机械粉碎。

(3)研:用乳钵或球磨机、铁研船等将药材研成细粉。 (4)锉:用锉将坚硬的药材锉成丝或粉末。 粉碎品的规定通常按中国药典筛号为:

粗粉:全部通过2号筛,过4号筛不超过40%。

中粉:全部通过4号筛,过5号筛不超过60%。 细粉:全部通过5号筛,过6号筛不少于95%。 极细粉:全部通过6号筛,过7号筛不少于95%。

二、水制

水制是将药材利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的处理方法,称为水制。水制使其药物清洁、软化,便于切片、粉碎、或借以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主要的方法如下:

1.洗:就是用清水,除去泥沙等杂质。体质疏松,芳香性的药物,应用抢水洗。如防风、细辛。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切片后注意及时干燥,防止霉变。

2.浸泡:是将药物加清水浸泡, 目的是使药物柔润,便于切片,如乌药、槟榔。为了减低毒性,如半夏、天南星。浸泡的时间,应根据药物的粗细、质地以及气候等不同情况适当掌握,以保证药物的质量。

3.渍:质松或经水浸泡易损疗效的药物,用适量的清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如酒、盐水、米泔水、甘草水等)渍至药透汁尽,使药物软化,便于切片,如大黄、木香,或改变药性,如萸黄连等。

4.润:将洗净或浸泡的药物,装入适宜的容器中,经常喷水保持一定湿度或湿草袋进行闷润,使水分徐徐渗入药材组织内部,使其软化,便于切制。

5.漂:药物在较多量水中停留长时间,并经常换水或用长流水漂的方法,叫做漂。以漂去药材某些毒质或盐分、杂质等。

6.水飞:将不溶于水的药物与水研细,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的细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研再飞,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的粉末。多用于矿物药,如水飞朱砂等。

三、火制

火制是将药物直接或间接置火上加热,使其干燥、松脆、焦黄或成炭。一般包括下列方法: 1.炒:将药物置锅内加热翻动称为炒。有清炒或加辅料炒两种。 [1]清炒:根据炒的程度不同分为炒黄、炒焦、炒炭及炮四种。

①炒黄:将药物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微黄,闻到药物固有香气或炒至鼓起,爆裂为度。如炒谷芽,麦芽等。

②炒焦:将药物置锅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外呈焦黄色, 内呈淡黄色。如焦白术。 ③炒炭:将药物置锅内,用中火或武火炒至外呈焦黑色,内呈焦褐色,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放置过夜或贮藏数天。炒炭注意必须“存性”,如成灰,则药效损失。如地榆炭。 ④炮:将药物置锅内炒至发泡,外表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或用砂炒至发泡,外表焦黑色取出,筛去砂,放凉。如炮姜。

[2]固体辅料炒:将药物与固体辅料同置锅内拌炒,根据所用辅料不同,可分砂炒、米炒、土炒,面炒、蛤粉炒、滑石粉炒等。

①砂炒:将净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轻松时,倒入药物饮片不断翻动,至药物饮片鼓起或色黄酥脆,立即取出,筛去砂子。如炒穿山甲等。

②米炒:将米与药物置锅内共炒或先将湿米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轻轻翻动至米呈焦黄色或微带焦斑时取出,筛去米,放凉。通常米的用量为药物的两倍。米炒可减低药物的毒性,如米炒斑螫。增强健脾作用,如米炒党参等。

③土炒:先将土(赤石脂、灶心土)的细粉,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先润湿的药物同炒至表面呈土颜色,透出药物的香气,取出,筛去土。一般每100 kg药材用土150~200kg。土炒可增强健脾胜湿作用。如土炒白术、山药等。

④面炒:将药材与面粉糊拌匀,晾干,用文火炒至面色带黄而微焦取出。

⑤蛤粉炒(蛤粉烫):将蛤粉置锅内,炒至滑利时,倒入药物饮片,翻炒至药物饮片表面鼓起酥脆时, 取出,筛去蛤粉,如烫阿胶等。

⑥滑石粉炒:将滑石粉置锅内,炒至轻松时 。投入药材,用武火炒至表面鼓起或酥脆,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如烫象皮。

2.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拌炒称为炙。根据辅料不同,一般分为: (1)蜜炙: 将药物与炼蜜(加酒或水适量)拌匀,润后,倒入锅内用文火炒至药物表面呈老金黄色或微带焦斑,不粘手为度。一般每100kg药物用炼蜜20~50 kg。蜜炙可增强药物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用。如蜜炙枇杷叶、黄芪等。

(2)酒炙(又称酒炒):将药物与黄酒或米酒拌匀,待酒被药物吸尽时,倒入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黄色或微带焦斑为度。一般每100kg药物用酒20~40kg。酒炙可升提药物,如酒炙黄柏。能缓和药物苦寒,如酒炙黄连、黄芩。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酒炙当归。

(3)醋炙(又称醋炒):将药物与醋拌匀,润至醋被药物吸尽时,倒入锅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时取出。一般每100kg药物,用醋20~40kg。醋炙能引药入肝,增强药物散瘀止痛的作用,如醋炙延胡索。矫味矫臭,如醋炙五灵脂。降低毒性,如醋制芫花等。

(4)盐炙(又称盐水炒):先将食盐用开水溶解,过滤,然后取盐水与药物拌匀,润至盐水被药物吸尽时,倒入锅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一般每100k g药物用食盐2~4kg。盐炙能引药入肾,增强药物补肝肾的作用,如盐故纸、盐巴戟等。

(5)姜汁炙:取鲜姜榨汁,与药物拌匀,润至姜汁被吸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一般每100kg药物用鲜姜20~40kg。姜炙有温中散寒,止呕化痰,降低药物苦寒的作用,如姜黄连、姜竹茹等。

(6)甘草水制:将药物与甘草水拌匀,润至药汁被吸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一般每100k g药物用甘草5~10kg。甘草水制可减低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甘草制蛇蜕。 3.煅:利用高温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煅〞。煅的目的是使药材松脆,便于粉碎和煎煮 ,并能降低毒性,增强疗效和改变药性。

煅的方法很多, 由于药材质量或要求不同,可分为直火煅、焖火煅、罐煅、锅煅等。 (1)直火煅:将药物直接放在无烟炉火中煅至红透或疏松。此法适用于质地坚硬、矿物及介壳类药物。如煅磁石,龙骨、赭石等。

(2)焖火煅(又叫扣锅煅):将药材置锅内,上盖一小锅,于两锅接口处,周围用湿纸条贴紧后,用盐泥封固,并在小锅面上贴上白纸条,然后置炉火上,上压一重物,先文火后武火进行煅烧。待纸变黄则为煅透,停火,待冷,取出药物。此法适用于质地轻松,炒炭易灰化的药物。

(3)罐煅(又叫坩锅煅):将药材装入特制的砂锅中,置无烟炉火内,用武火煅至红透。如煅龙齿、炉甘石等。

(4)锅煅:将药材置锅内用.武火煅烧。如煅明矾、皂矾、礞石等。 4.煨:分面煨、纸煨两种:

(1)面煨:.是将药物用湿面包裹,埋入热灰中,煨至面皮呈焦黄色有裂隙,闻到药物固有香气;或置锅内与热砂同炒至面皮表面呈焦黄色。闻到药物香气取出,筛去砂, 剥去面皮。 (2)纸煨:是将药物用湿草纸包裹,置温度较高的烘房、炭火或热火灰中,煨至闻到药物固有香气,油尽,取下,去草纸。煨的目的除去药物中的部份挥发性及刺激性成份,以达到提高疗效,缓和烈性的目的。如煨肉豆蔻。

5.烘(焙):烘是将药物置于近火处,使所含水分慢慢蒸发,以便于粉碎和贮藏。一般药物的烘干,可利用烘房或烘箱进行,便于控制温度。

6.火燎:将药物在无烟火焰上,短时灼烧,使药材表面或毛茸 等迅速受热焦化,而内部不受影响,如鹿茸燎去毛等。

四、水火共制

水火共制是用水(或液体辅料)、火共同处理药物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蒸:将药物置于水或竹制的蒸笼中,于水蒸气上蒸之,由于所用的辅料不同,又可分为清蒸、酒蒸、醋蒸等。蒸可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变药性,如生地黄清热凉血,酒制后则滋阴补血。亦可软化药物,利于切片,如蒸木瓜等。

2.煮:将药物与清水,或液体辅料(如醋、药汁等)共煮。煮可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姜醋制乌头。亦可增强疗效,如乌豆汁制首乌。

3.淬:将煅或砂炒的药物趁热迅速投入水或液体辅料(醋、药汁等)中,使药物体质松脆,便于煎出或增强疗效。如醋淬磁石、鳖甲等。

4.燀: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如桃仁去皮。

五、其它制法

1.法制(又叫复制法):将药物加入辅料按照一定的炮制程序进行处理。如制半夏等。

2.发酵:将药物经过适当处理后置于适宜的地方,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其发酵生霉,改变原来的性质,以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如胆南星,淡豆豉等。

3.发芽:将需要发芽的药物洗净,稍浸泡,在适宜的温湿度下,使其发芽,待芽长到一定长度时取出,直接晒干或烘干。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等。在发芽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带入油腻,以防烂芽。

注:如发酵、发芽过程中,发现有黄曲霉菌,应挑拣或禁用。

4.制霜:药物通过去油,凝结或其它加工方法制成松散粉末,称为制霜。其目的是降低药材的毒性和副作用。如巴豆、千金子霜、西瓜霜等。

5.提纯:通过重结晶提纯,将药物中杂质除去的方法。如朴硝制芒硝。

6.油炙或油酥:将油倒入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沸,投入药物(油炸),或将药物涂油,置火上烤(油酥)至呈黄色或焦黄色疏,松时取出。如油炸(油酥)虎骨、豹骨等。

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一、液体辅料

1、蜂蜜:是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的蜜糖。用炼蜜。生蜜须经煮沸,过滤,去沫及杂质,适当浓缩炼制后再用于炮制药物。蜂蜜具有补益脾胃,润肺止咳,滑肠通便,缓中止痛,解毒等作用。以气味清香纯正,鲜甜、含水量少者为佳。已发酵、酸败者,不能药用。

2、酒: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酒。酒辛、甘、大热,有活血通络,祛风寒的作用,多用作炙、蒸药物的辅料。凡发酵酸败者,不能药用。

3、醋: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醋。醋味酸涩,可引药入肝,行水解毒,消痈肿等作用。

4、药汁:常用的药汁有甘草汁、白矾水、生姜汁、黑豆汁、吴萸汁等。传统认为药汁制的作用可起到:

(1)消除和减弱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2)药物和药汁可起协同作用,增强其疗效。 如胆汁制南星后,增强南星的抗惊厥作用等。

5、油:食用油(花生油、芝麻油、羊脂油等)。油沸点较高,故常用来炸炙坚硬或有毒的药物。使之疏松,减低毒性。

6、泔水:指为淘米第二次滤出灰白色混浊溶液,实为淀粉与水的混悬液,含少量淀粉及维生素。也可用2 kg米粉加水至100 kg,充分搅拌代米泔水用。主要除去部分药物油质及降低药物辛燥之性。

二、固体辅料

1、砂子:指经水洗净干燥后的细砂。常用砂子提高温度炮制药物。久用后发黑者或炮制不同的药物,应注意更换。

2、土(灶心土、赤石脂等):即灶内久经柴草薰烧的土,取下研细。灶心土有健脾止呕的作用。

3、蛤粉:为软体动物文蛤的贝壳,经洗净晒干,煅后碾成细粉。蛤粉有清利湿热,蛤粉有清利湿热,化痰散结的作用,主要用于烫胶质类药物。

4、豆腐:是指市售的块豆腐。霉变腐烂者不可供药用。常用来炮制一些有毒的药物,以降低毒性。

5、米:即大米粒。霉烂者不能药用。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作用。

6、盐(食盐): 加开水适量溶解,过滤,取澄清食盐水。

7、姜:.用于姜炙药物。有增强发散,祛痰、止呕和解毒的作用。一般取老鲜姜压榨取汁,姜渣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合并。姜的用量为药物量的百分之十至二十。

8、硫磺:指药用硫磺。用于烟熏药物,以防虫蛀。

9、滑石粉:指药用滑石碾成的细粉。常用来提高温度炮制药物。

10、其他:如黑豆、黄糖、胆巴、葱、面粉、白矾、石灰等。

人 参(R0001)

人 参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为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

【性状】生晒参 呈纺锤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侧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具芋和芦碗。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有明显的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气特异,味微苦、甘。

红参 无细根。表面棕红色,半透明,也有外皮土黄色而不透明,表面有纵沟、皱纹及细根断痕,上部可见环纹

均以条粗、质硬、完整者为佳。 【炮制】 生晒参 临用时去芦,切片。

红参 临用时去芦,蒸软或用微火烘软后切成薄片。 【性味】微苦、甘,温。

【功能与主治】 大补元气,强心固脱,安神生津。用于虚脱,心衰,气短喘促,自汗肢冷,心悸怔仲,久病体虚,神经衰弱。 【用法与用量】1.5~9克。 【注意】 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储藏】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本品饮片易霉变,虫蛀,宜配方时切制。如必须预先切片备用,可将饮片与炒米同储存于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九节菖蒲(R0002)

九节菖蒲

【别名】 小菖蒲。

【来源】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夏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再除去须根及杂质。 【性状】本品略呈纺锤形,稍弯曲。表面棕黄色,具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斜向交叉排列,节上有1~3个突起的根痕。断面平坦,白色,有粉性,可见淡黄色小点6~9个,排列成环。气微,味微酸。 以表面色棕黄、断面色白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辛,温。

【功能与主治】 开窍化痰,醒脾安神。用于热病神昏,癫痫,神经官能症,耳鸣耳聋,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外治痈疽疮癣。 【用法与用量】1.5~6克。 【储藏】 置干燥处,防蛀。

了哥王(R0004)

了哥王

【来源】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了哥王的干燥根或根皮。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性状】 本品根呈弯曲的长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黄棕色,有的可见横长皮孔状突起。断面皮部类白色,易剥离,呈扭曲的条带状,强纤维性。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甘苦,嚼后有持久的灼热不适感。 以条粗、皮厚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片,干燥。 【性味】 苦、辛,微温;有毒。

【功能与主治】 消炎解毒,散瘀逐水。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腮腺淋巴结炎,风湿痛,血吸虫病之腹水;外治痈疽疮疖。

【用法与用量】 根15~30g;根皮9~21g;久煎后服用;外用鲜根捣烂或干根浸酒敷患处。

【注意】 本品药性剧烈,宜久煎(4小时)后服用,内服不宜用生品,药粉慎用。孕妇忌服。粉碎或煎煮时易引起皮肤过敏,应注意防护。

三七(R0005)

三七

【别名】 田七。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除去支根、须根及茎基,干燥。 【性状】 本品为类圆锥形,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表面灰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断面灰绿色。气微,味苦回甜。

以体重、质坚、表面光滑、断面灰绿或黄绿者为佳。 【炮制】 三七粉 取三七,洗净,干燥,碾细粉。

熟三七粉 取净三七,打碎,分大小块,用食油炸至表面呈棕黄色,取出,碾细粉。 【性味】 甘,微苦,温。

【功能与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胸腹刺痛,崩漏,跌扑肿痛,外伤出血。

【炮制作用】 熟三七粉能补血和血。用于失血,贫血。

【用法与用量】 生用3~9g;熟用9~15g;外用粉末适量,敷患处。

【注意】 孕妇忌服生品。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三棱(R0006)

三棱

【来源】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锤形,略扁。表面黄白色,有刀削痕,小点状须根略呈横向环状排列。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以体重、质坚实,色黄白者为佳。 【炮制】 三棱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醋三棱 取净三棱,加醋和适量的水浸过药面,不断翻动煮至透心,取出,摊凉,切片,干燥。 每三棱100Kg,用醋30Kg。

【炮制品规格】 醋煮后颜色较深,微具醋气。 【性味】 苦,平。

【功能与主治】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腹中胀痛,腹部肿块,肝脾肿大,血瘀经闭。 【炮制作用】 醋煮后主入血分,增强破血软坚和止痛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川乌(R0007)

川乌

【别名】乌头。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稍弯曲,顶端常有残茎,中部多向一侧膨大。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小瘤状侧根及摘离附子后的痕迹。断面类白色或浅灰黄色,可见多角形的环纹。气微,味辛辣,麻舌。

以饱满、质坚实、断面白色者为佳。 【炮制】 生川乌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制川乌 取经船坞,大小个分开,用水浸10~14天,每天换水3次,然后用白矾水浸4~5天,每天换水1

次,至浸液不呈黄色时,捞起,置锅内,加入生姜(打碎)、醋和适量的水,煮沸4-6小时,至透心,口尝无麻舌或微麻舌时,取出,除去姜渣,摊凉,切薄片,干燥。 每川乌100Kg,用白矾3Kg、生姜25Kg、醋25Kg。

【炮制品规格】 制后表面为黑褐色,有光泽,质轻脆,味辛无麻舌或微有麻舌感。 【性味】 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冷痛,坐骨神经痛,腹中寒痛,跌扑剧痛。 【炮制作用】 制后主要减低乌头碱的含量,降低毒性,增强散寒止痛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一般炮制后用,宜先煎,久煎;外用适量。

【注意】 孕妇忌服;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川贝母、浙贝母、半夏、白芨、白蔹、天花粉、栝楼、犀角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注:本品炮制后,应按《中国药典》规定乌头碱限量检查。

川贝母(R0008)

川贝母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或积雪融化时采挖,除去徐根、粗皮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两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顶部闭合或开裂,内有圆柱形、顶端稍尖的新芽和小鳞叶1~3枚,先端钝圆或稍尖,底部中心有1灰褐色的鳞茎基。断面白色,富有粉性。气微,味微苦。 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 苦、甘,微寒。

【功能与主治】 润肺、止咳、化痰。用于阴虚燥咳,咯痰带血。 【用法与用量】 3~9g;研末冲服。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川芎(R0008)

川芎

【来源】 本品为 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除去须根。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由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其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断面黄白色,可见波状环纹或不规则多角形的纹理,散有黄棕色的小油点。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味回甜。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川芎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制川芎 取净川芎,用水浸2~4小时,捞起,沥干水,用硫磺熏至透心,取出,用酒拌匀,待酒被吸进后,蒸3~4小时至透心,取出,放冷,切薄片,干燥。 每川芎100Kg,用酒10Kg。

【炮制品规格】 酒蒸后表面呈褐黄色或棕黄色,起油点,气香特异。 【性味】 辛,温。

【功能与主治】 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用于头痛,胸胁痛,经闭腹痛,风湿痛,跌扑损伤。 【炮制作用】 酒蒸能增强祛风和行气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川木香(R0009)

川木香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秋季采挖,干燥。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有纵槽的半圆形,稍弯曲。表面黄褐色,具纵皱纹。断面黄白色,有深黄色稀疏油点及裂隙,木部有放射状纹理。气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以条粗,质硬,香味浓者为佳。 【炮制】 同木香。 【炮制品规格】 同木香。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与主治】 行气,止痛,消胀。用于腹胀肠鸣,腹痛,痢疾里急后重。 【炮制作用】 同木香。 【用法与用量】 3~9g,宜后下。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川牛膝(R0010)

川牛膝

【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晒至半干,堆放回润,在炕或晒干。 【性状】 本品呈近圆柱形,微扭曲,表面黄棕色,具纵皱纹和支根痕,由多数横向凸起的皮孔。断面浅黄色,气微,味甜。

以条粗壮、质柔韧,分枝少,断面色浅黄者为佳。

【炮制】 川牛膝 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段或切厚片,干燥。

盐川牛膝 取净川牛膝,用盐水拌匀,们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或置砂中炒干),取出(或筛去砂),摊凉。

每川牛膝100Kg,用盐2Kg。

酒川牛膝 取净川牛膝,用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半干并有香味时,取出,摊凉。 每川牛膝100Kg,用酒10Kg。

【炮制品规格】 盐炒和酒炒后呈棕褐色,微有焦斑,柔软,有香气。 【性味】 甘、微苦,平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淤,通利关节。用于经闭,尿血,关节酸痛,跌扑损伤。 【炮制作用】 盐炒入肾,软坚,增强治疗腰膝酸痛的作用。酒炒后增强活血通经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土茯苓(R0011)

土茯苓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根须,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支。表面黄棕色,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切片表面类白色,可见多数小亮点,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润湿后有粘滑感。无臭,味微甘、涩。 以断面色白或淡棕,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未切片者,除去残留的芦头及须根,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与主治】清热,除湿,解毒。用于关节酸痛,尿路感染,白带,疮疡。 【用法与用量】 15~6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土牛膝(R0012)

土牛膝

【别名】 六月雪,多须公。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晒干。

【性状】 本品根呈盘曲疙瘩状,周围丛生5~20条弯曲而硬的须根。表面黄白色。断面淡黄白色,有纤维状木心。气无,味甘淡而微苦。 以无幼须根、无阳枝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片,干燥。 【性味】 甘、苦、凉。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防治白喉。 【用法与用量】 15~30g。 【注意】 孕妇慎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注:本品不能代替牛膝、川牛膝。

广升麻(R0013)

广升麻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麻花头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根呈纺锤形,中部稍粗,两头略细。表面灰黑色,有纵皱纹,略扭曲。断面颗粒性,皮部灰蓝色,木部灰白色,粉质。有特殊的腥味,味淡、微苦涩。 以条粗、坚实、无须根、表面色灰黑、断面色蓝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捞出,润软,切片,干燥。 【性味】 甘,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 散风解毒,升举中气,透斑疹。用于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 【用法与用量】 1.5~3g。 【贮藏】 置干燥处。

广防己(R0014)

广防己

【来源】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切段,个大的纵切两瓣,晒干,或用硫磺熏过后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灰棕色,有纵沟纹,除去粗皮后呈淡黄色。断面粉性,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排列的车轮纹。无臭,味苦。 以块大、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广防己 除去杂质,刮净粗皮,用水浸泡3~4小时,取出,润透,切片,干燥。 酒广防己 取净广防己,用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摊凉。 每广防己100kg,用酒10kg。

【炮制品规格】 酒炒后表面呈灰棕色,粗糙,切面灰棕黄色,气微。 【性味】 苦,辛,寒。

【功能与主治】 祛风止痛,清热利水。用于关节红肿热痛,下肢浮肿,小便不利。 【炮制作用】 酒炒后增强逐风湿既缓解其苦寒作用。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大黄(R0015)

大黄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或次春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干燥。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黄棕色,偶见星点及网纹。断面淡红棕色,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颗粒性;根的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及明显的环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炮制】 大黄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至软后,切薄片,干燥。

酒大黄 取净大黄,用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深褐色,取出,摊凉。 每大黄100kg,用酒10kg。

熟大黄 取净大黄,用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适宜容器内密封,蒸4~5小时至近黑色时,取出,干燥。

每大黄100kg,用酒20kg。

醋大黄 取净大黄,用醋拌匀,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并稍变色,取出,摊凉。 每大黄100kg,用醋20kg。

大黄炭 取净大黄,用武火炒至外表呈黑色时,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 酒炒后为深褐色,折断面淡红棕色,略有酒香气。熟大黄黑色。醋炒后颜色变黑,略有醋气。炒炭后焦黑色,折断面深褐色,有焦香气。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泻实热,下积滞,行瘀,解毒。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血瘀闭经,化脓性皮肤病,烧烫伤。

【炮制作用】 酒炒后,其力稍缓,并借升提之性,因药上行,可清上焦实热。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能减轻腹痛等副作用,适用于体弱患者。醋炒可增强活血祛瘀的功效。炒炭后其泻下作用极弱,并有止血作用,可用于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

【用法与用量】 3~12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敷适量研磨,油调敷患处。 【注意】 孕妇慎服。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大蓟(R0016)

大蓟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根。秋末采挖根部,洗净,除去须根,晒干;或用沸水烫过,晒干。 【性状】 本品根为长纺锤形状,常簇生而扭曲。外表暗褐色,有浅纵皱纹。断面灰白色。有特殊的腥闷气,味甘、微苦。

以条粗、芦头短、色灰黄者为佳。

【炮制】 大蓟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断或片,干燥。

大蓟炭 取净大蓟,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 炒炭后呈焦黑色。 【性味】 甘、苦、凉。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外治痈肿疮疖。 【炮制作用】 炒炭后增强止血作用。

【用法与用量】 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注:我省习惯大蓟、小蓟混用。

山柰(R0017)

山柰

【别名】 沙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外皮浅褐色,皱缩。切面类白色,富粉性,缩皮凸肉。色香特异,味辛辣。

以色白、粉性足、香味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 辛、温。

【功能与主治】行气,温中,止痛。用于胸脘胀满,腹中冷痛。 【用法与用量】 6~9g。 【注意】 阴虚内热者不宜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山药(R0018)

山药

【别名】 淮山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切去芦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磺熏制后,干燥,为“毛山药”;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磺熏后,再用木板搓成圆柱状,切齐两端,晒干,打光,为“光山药”。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沟纹及须根痕。断面白色,粉性,可见发亮的小点。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粘。 以条粗、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炮制】 山药 除去杂质,用水浸6~12个小时,取出,沥去水,用硫磺熏24小时,至透心,取出,斜切薄片,晒干。

炒山药 取净山药,炒至淡黄色,略有焦斑,并有香气溢出时,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 炒后呈淡黄色,有焦斑,气香,味酣。 【性味】 甘,平。

【功能与主治】 补脾胃,益肺肾。用于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小变频数,遗精,白带。 【炮制作用】 炒后增强健脾作用。 【用法与用量】 9~18g。 【注意】 水浸时忌铁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山芝麻(R0019)

山芝麻

【来源】 本品为梧桐科植物山芝麻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段,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黑褐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细根痕。断面不平整,皮部浅棕色,纤维性,木部黄白色。气微,味苦。 以条粗,坚实,皮厚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感冒高热,扁桃体炎,咽喉炎,腮腺炎;外治皮肤湿疹。 【炮制作用】 9~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敷患处。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山豆根(R0020)

山豆根

【别名】 广豆根。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柔枝槐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顶端常残存茎基,其下生着数条根。根呈圆柱形,常有分枝,表面棕色,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凸起的横向皮孔。有豆腥气,味极苦。 以条粗壮、质坚硬者为佳。

【炮制】 除去残茎及杂质,洗净,浸泡3~4小时,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齿龈肿痛,痈疮,肿瘤。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千斤拔(R0021)

千斤拔

【别名】 老鼠尾。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蔓性千斤拔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较长,上粗下细,形似牛尾。表面棕褐色,有隆起的皮孔。木部断面破裂状,淡黄色,略现细微的菊花纹。微香,稍有甘涩味。 以条匀、无须根及地上茎、有香味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甘,平。

【功能与主治】 舒筋活络,强腰壮骨。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手足酸软,跌扑扭伤。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千年健(R0022)

千年健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为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粗糙,有多数扭曲的纵沟纹,可见突起的圆形根痕及黄色针状纤维囊。断面红褐性,黄色针状纤维束多而明显。气香,味辛、微苦。 以质硬、色红棕、香味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稍浸,润至身软,切片,晒干。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健筋骨。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干姜(R0023)

干姜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及泥沙,煮熟,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略扁,具指状分枝。表面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质坚实。气香特异,味辛辣。

以质坚实、断面色黄白、粉性足、气味香浓者为佳。

【炮制】 干姜 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片,干燥。

炮姜 取净干姜,炒至鼓起,外表微黑色,内部棕黄色,取出,摊凉;或用砂炒至鼓起,外表微黑色时,取出,筛去砂,摊凉。

姜炭 取净干姜,用武火炒至外部枯焦,内部焦褐色时,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 炮姜身鼓胀松泡,外部微黑色,内部棕黄色,气芳香特异,味辛辣。炒炭发泡,外表焦黑色,内部焦褐色,质轻,芳香气较干姜略淡,味苦,微辣。 【性味】 辛,热。

【功能与主治】 温中祛寒,回阳通脉。用于肢冷脉微,脘腹胀冷痛,恶心呕吐,痰饮喘咳。

【炮制作用】 炮姜温中暖胃固肠,化瘀止血,用于脘腹冷痛,虚寒吐血、便血,产后血瘀腹痛。炒炭止血。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太子参(R0024)

太子参

【别名】 孩儿参。

【来源】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晒干或直接晒干。

【性状】 本品呈细长纺锤形,稍弯曲,顶端有基痕。表面黄白色,较光滑,微有纵皱纹,凹陷处有须根很。断面平坦。气微,味微甘。 以条粗、色黄白、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 【性味】 甘、苦、平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生津。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心悸口干。 【用法与用量】 6~12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天麻(R0025)

天麻

【别名】 明天麻。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夏初采挖,有的趁鲜除去外皮,洗净,蒸透,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椭圆形,略扁,皱缩,顶端有残留茎基或红棕色干枯芽,末端有圆脐形疤痕。表面淡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有纵皱纹,可见多轮由点状斑痕组成的横环纹。断面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甘。

以个大、质坚实、色黄白、断面半透明、无空心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沥干水,用姜汤拌匀,闷润1昼夜,不断翻拌,待姜汤被吸尽后,蒸3~4个小时,取出,切薄片,晒干。 每天麻100kg ,用生姜30kg。

【炮制品规格】 为纵切薄片,黄白色,半透明。 【性味】 甘,平。

【功能与主治】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病,耳源性眩晕。

【炮制作用】 姜汤蒸制后增强祛风作用。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天冬(R0026)

天冬

【别名】 天门冬。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根头和须根,煮或蒸至透心,趁鲜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表面黄白色,呈油润半透明状,光滑或有细纵纹,对光照视有1条细心。有粘性。断面角质样,黄白色,半透明,中间多有白心。气微,味甘,微苦。 以条粗壮、色黄白、油润半透明、质坚稍脆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或片,干燥。 【性味】 甘、苦、寒。

【功能与主治】 滋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咽干口渴,燥咳痰粘,咯血,百日咳,咽白喉,干燥性鼻炎。 【用法与用量】 6~12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天花粉(R0027)

天花粉

【别名】 花粉、栝楼根。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日本栝楼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黄白色,纵皱纹及略凹陷的横长皮孔。断面白色,富粉性、横切面可见黄色小孔,略呈放射状排列。无臭,味微苦。 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筋脉少、无角质样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用水浸12小时,捞出,沥干水,用硫磺熏约24小时至透心,取出,切薄片,晒干。

【性味】 甘、微苦、酸,微寒。

【功能与主治】 生津止渴,排脓消肿。用于热病口渴,消渴,痈肿。 【用法与用量】9~12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天南星(R0028)

天南星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性状】 本品呈扁球形。表面类白色或浅棕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有麻点状根痕。断面色白,粉性。气微辛,味麻辣。 以个大、色白、粉性足为佳。

【炮制】 天南星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制天南星 取净天南星,大小分开,用水浸泡1天,捞起,润透,切片,再用水浸3天,每天换水2~3次,取出,晒至八成干,用姜汁拌匀,待姜汁被吸尽后,蒸约4小时,至微麻舌时,取出,晒制

八、九成干,用砂炒至鼓起,取出,筛去砂,摊凉。 每天南星100kg,用生姜30kg。

【炮制品规格】 姜汁蒸制后为金黄色,鼓起,质脆,易破碎,味涩,微麻舌。 【性味】 苦、辛、温;有毒。

【功能与主治】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 【炮制作用】 姜汁蒸制后可降低毒性,增强燥湿化痰,祛风定惊的作用;砂炒使其松身。

【用法与用量】 一般炮制后用3~9g;外用生品适量。 【注意】 孕妇慎服。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木香(R0029)

木香

【别名】 广木香、云木香。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有明显的皱纹,纵沟及侧根痕。断面灰褐色,周边灰黄色,有1色较深的环及放射状纹理,可见散在的褐色油点。气香特异,味微苦。 以质坚实,油性足、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木香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片,晾干。

煨木香 取净木香,平铺于吸油纸上,一层木香片一层纸,间隔平铺数层或多层,外用木板夹牢,以绳捆扎结实,使木香片与吸油纸紧密接触,放烘箱内以热火炭烘煨,使木香所含油分渗在纸上,取出木香,摊凉。 【炮制品规格】 煨后色泽变深,香气较弱。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与主治】 行气止痛,温中和胃。用于胸腹胀痛,呕吐,腹泻,痢疾里急后重。 【炮制作用】 煨后除去油质,减少燥性,适用于阴虚体弱病人,增强止泻的功能。 【用法与用量】 1.5~4.5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五指毛桃(R0030)

五指毛桃

【别名】 五爪龙。

【来源】 本品为桑科植物五指毛桃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表面红褐色,有纵皱纹,须根很及横向细小皮孔。切面皮部易撕裂,纤维性,木部黄白色,有较密的同心环纹。气微香,味甘。 以皮厚、气香者为佳。

【炮制】 本品产地已加工成片块,如片块过厚、过大者,应洗净,润透后再切片,干燥。 【性味】 辛、甘、平。

【功能与主治】 健脾益气,化湿舒筋。用于脾虚浮肿,自汗,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痹痛,腰痛。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干燥处。

牛大力(R0031)

牛大力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美丽崖豆藤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芦头及须根,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环状横纹。断面皮层灰白色,有1紫棕色点状环纹,木部黄白色,富淀粉质。气微,味微甜。

以无须根、粉性大、色黄白、味甜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甘、平。

【功能与主治】 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用于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遗精,白带。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牛膝(R0032)

牛膝

【别名】 怀牛膝。

【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用硫磺熏2次,将顶端切齐,晒干。

【性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上端稍粗,下端较细。表面灰黄色,有略扭曲而细微的纵皱纹、横长皮孔。断面平坦,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木部黄白色,其周围有多数的点,排成2~4轮。气微,味微甜而苦涩。

以条粗长、皮细、色灰黄者为佳。

【炮制】 牛膝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除去残留芦头,切段,干燥。 酒牛膝 取净牛膝,用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 每牛膝100kg,用酒10kg。

盐牛膝 取净牛膝,用盐水拌匀,闷润,带盐水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或用砂炒至微黄,并膨胀鼓起,筛去砂粒,取出,摊凉。 每牛膝100kg,用盐2kg。

【炮制品规格】 酒炒后色黄,带焦点,略有酒气,质疏松,盐炒味微咸。砂炒后膨胀,质疏松。 【性味】 苦、酸、平。

【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降血压。用于腰膝酸痛,下肢拘挛,经闭,高血压症。 【炮制作用】 酒炒增强活血通经的作用。盐炒入肾,软坚,增强治疗腰膝酸痛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注意】 孕妇慎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

毛冬青(R0033)

毛冬青

【别名】 毛披树根。

【来源】 本品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呈块片状。表面灰褐色,有细皱纹和横向皮孔。切面皮部薄,木部黄白色,有致密的纹理。气微,味苦,涩而后甘。 以皮厚、切面黄白色者为佳。

【炮制】 本品产地已加工成片块,如片块过厚过大者,应再切片,洗净,晒干。 【性味】 苦、涩、寒。

【功能与主治】 凉血、活血,通脉,消炎解毒。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外治烧伤,烫伤。

【用法与用量】 60~120g;外用适量,煎成1:1煎剂,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

巴戟天(R0034)

巴戟天

【别名】 巴戟、鸡肠风。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干燥。 【性状】 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曲。表面暗灰色,具纵皱纹及横列纹,有的皮部横断向离露出木心。肉厚易剥落,断向皮部紫色,木部齿轮状,黄棕色。无臭。味甘而微涩。 以条粗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

【炮制】 巴戟天 除去杂质,洗净,置蒸笼内蒸透,趁热出去木心或用水润透后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盐巴戟 取净巴戟,用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蒸透,取出,干燥。 每巴戟天100kg,用盐2kg。

酒巴戟 取净巴戟,用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摊凉。 每巴戟天100kg,用酒10kg。

【炮制品规格】 制后为扁圆柱形,空心,表面灰黑色,肉深灰紫色。盐蒸后略有咸味。酒炒后微有酒气。 【性味】 甘、辛,微温。

【功能与主治】 补肾阴,强筋骨。用于腰膝无力,关节酸痛,少腹冷痛,阳萎,遗精。

【炮制作用】 盐蒸后入肾,温而不燥,增强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的作用。酒炒入血,增强强筋骨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巴戟天(R0034)

巴戟天

【别名】 巴戟、鸡肠风。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干燥。 【性状】 本品为扁圆柱形,略弯曲。表面暗灰色,具纵皱纹及横列纹,有的皮部横断向离露出木心。肉厚易剥落,断向皮部紫色,木部齿轮状,黄棕色。无臭。味甘而微涩。 以条粗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

【炮制】 巴戟天 除去杂质,洗净,置蒸笼内蒸透,趁热出去木心或用水润透后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盐巴戟 取净巴戟,用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蒸透,取出,干燥。 每巴戟天100kg,用盐2kg。

酒巴戟 取净巴戟,用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摊凉。 每巴戟天100kg,用酒10kg。

【炮制品规格】 制后为扁圆柱形,空心,表面灰黑色,肉深灰紫色。盐蒸后略有咸味。酒炒后微有酒气。 【性味】 甘、辛,微温。

【功能与主治】 补肾阴,强筋骨。用于腰膝无力,关节酸痛,少腹冷痛,阳萎,遗精。

【炮制作用】 盐蒸后入肾,温而不燥,增强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的作用。酒炒入血,增强强筋骨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丹参(R0035)

丹参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根茎短粗,顶端有时残留茎基。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粗糙,具纵皱纹。断面疏松,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褐色,可见黄白色点。气微,味微苦涩。 以条粗壮、色紫红者为佳。

【炮制】 丹参 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酒丹参 取净丹参,用酒拌匀,放置1夜,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摊凉。 每丹参100kg,用酒10~15kg。

【炮制品规格】 酒炒后表面呈红黄色或棕色,质轻脆,略具酒气。 【性味】 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 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宫外孕,肝脾肿大,心绞痛,心烦不眠,疮疡肿毒。

【炮制作用】 酒炒后增强活血调经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9~15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本品宜变色发霉,宜密封,置干燥处。

升麻(R0036)

升麻

【别名】 关升麻。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除去须根,再晒干。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长形块状,或结节状。表面黑褐色,有坚硬的细须根残留,上面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下面凹凸不平,具须根痕。断面有裂隙,纤维性,黄绿色。气微,味微苦而涩。

以个大、质坚、表面色黑褐者为佳。

【炮制】 升麻 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片,干燥。

蜜升麻 取净升麻,加入用适量开水稀释的炼蜜,拌匀,稍闷,待炼蜜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黄褐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每升麻100kg ,用炼蜜30kg。

【炮制品规格】 蜜炙后为黄褐色,气微香,味微甜、苦而涩。 【性味】 微甘、苦,寒。

【功能与主治】 散风热,透疹,升提中气。用于风热头痛,齿龈肿痛,麻疹不透,胃下垂,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苯中毒血小板减少。 【炮制作用】 蜜炙减轻散风作用。 【用法与用量】 1.5~4.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乌药(R0037)

乌药

【别名】 台乌药、天台乌、台乌。

【来源】 本品为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略弯曲。表面黄棕色。切面类白色至淡黄棕色而微红,有放射状纹理及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 以断面色白、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浸泡,捞出,润透,切薄片,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与主治】 顺气,散寒,止痛。用于脘腹胀痛,小便频多,痛经,疝气。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玄参(R0038)

玄参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芦头、子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根。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中间略粗或上粗下细,有的弯曲似羊角。表面灰黄色,有不规则的纵沟、横向皮孔及稀疏的横列纹。断面黑色,微有光泽。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以条粗壮、质坚实、断面色黑者为佳。

【炮制】 除去残留芦头及杂质,洗净,稍浸后取出,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甘、苦、咸,微寒。

【功能与主治】 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咽喉肿痛,咽白喉,便秘,淋巴结核,痈肿。 【用法与用量】 6~12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白附子(禹白附)(R0039)

白附子(禹白附)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用硫磺熏1~2次,晒干。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环纹及根痕。断面白色,富粉性。无臭,味淡,麻辣刺舌。 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生白附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或研粉。

制白附子 取净白附子,大小个分开,用水浸两天,每天换水3次,然后用白矾水浸5~7天,每天换白矾水1次,捞起,置锅内,加入生姜或甘草(打碎),与适量的水,煮4~6个小时,取出,除去姜渣(或甘草渣),摊凉,切薄片,干燥。

每白附子100kg ,用白矾3~5kg 、生姜20kg 或甘草10kg。 【炮制品规格】 制后表面淡黄白色,质脆,味淡而微麻舌。 【性味】 辛、甘,大温;有毒。

【功能与主治】 祛风痰,镇痉。用于中风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破伤风,淋巴结核,痈肿。 【炮制作用】 制后减轻毒性,增强祛风除痰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3~4.5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适量熬膏敷患处。 【注意】 孕妇忌服。生品内服宜慎。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白术(R0040)

白术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再除去须根。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由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断面黄白色或淡棕色,有棕黄色的油点。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色黄白、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白术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或蒸3~4小时,切片,干燥。 土炒白术 先将土炒至轻松时,投入净白术,炒至表面呈土色时取出,筛去土,摊凉。 焦白术 取净白术,用文火炒至焦褐色,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 土炒后呈土色,具香气。炒焦后外表焦褐色。 【性味】 甘、苦、温。

【功能与主治】 健脾燥湿。用于脾虚食少,腹胀,腹泻,痰饮,眩晕,水肿,胎动不安。 【炮制作用】 土炒增强健脾止泻作用。炒焦治久泻下痢。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白及(R0041)

白及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有2~3个爪状分支。表面灰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

上面有凸起的茎痕。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 以个大、饱满、色白、质坚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用水浸3~6个小时,捞出,闷润透心,切薄片,干燥。 【性味】 苦、涩,微寒。

【功能与主治】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外伤出血,手足皱裂。 【用法与用量】 6~15g;外用粉末适量,敷患处。 【注意】 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白薇(R0042)

白薇

【来源】 本品为萝摩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略呈马尾状。根茎粗短,有结节,呈疙瘩状,上面有圆形的茎痕,下面簇生多数细长的根。根表面黄棕色,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 以根粗长、色棕黄者为佳。

【炮制】 白薇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长段,干燥。

醋白薇 取净白薇,用醋拌匀,闷润,带醋被吸尽后,蒸至透心,取出,干燥。 每白薇100kg,用醋20kg。 【性味】 苦、咸、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用于阴虚发热,血虚昏厥,小便涩痛。 【炮制作用】 醋蒸加强敛浮阳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白芍(R0043)

白芍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栽种后3~4年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表面类白色或淡红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有明显的环纹和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微酸。 以条粗、质坚实、无白心或裂隙者为佳。

【炮制】 白芍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用水浸泡4~8个小时,捞出,沥干水,用硫磺熏2天至身软透心,切片,干燥。

炒白芍 取净白芍,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摊凉。

酒白芍 取净白芍,用酒拌匀,稍闷,待酒杯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摊凉。 每白芍100kg,用酒10kg。

【炮制品规格】 炒后呈微黄色,质脆。酒炒呈微黄色,微具酒气。 【性味】 苦、酸,微寒。

【功能与主治】 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用于肝郁不舒,胁肋疼痛,头痛眩晕,腹痛泻痢,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炮制作用】 炒后药性缓和,善于养血敛阴,多用于肝旺脾虚之症。酒炒后能降低酸寒之性,善于和中缓急,多用于胁肋疼痛、腹痛;产后腹痛用白芍尤须酒炒。 【用法与用量】 4.5~9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白芷(R0044)

白芷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圆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具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可见近方形或近圆形的棕色环,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以条粗壮、体重、粉性足、香气浓郁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用水浸2~4小时,捞出,用硫磺熏1~2天至透心,切薄片,晒干。 【性味】 辛、温。

【功能与主治】 散风祛湿,排脓止痛。用于感冒头痛,鼻塞,眉棱骨痛,鼻炎,鼻窦炎,牙痛,白带,痈肿疮疡。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白前(R0045)

白前

【来源】 本品为萝摩科植物柳叶百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根茎呈细长圆柱形或短小而略成块状,有分枝或少分枝,稍弯曲;表面黄白色、灰绿色或灰黄色,节明显,顶端有残茎,断面中空。根纤细弯曲。气微,味微甜。 以根茎粗者为佳。

【炮制】 白前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蜜百前 取净白前,加入适量酒稀释的炼蜜,拌匀,闷润,待炼蜜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表面黄棕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每白前100kg,用炼蜜25~30kg 。

【炮制品规格】 蜜炙后黄棕色,略有粘性,味甜。 【性味】 辛、甘,平。

【功能与主治】 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多痰。 【炮制作用】 蜜炙后缓和对胃的刺激,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白蔹(R0046)

白蔹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马瓜儿的干燥块根。春、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刮去栓皮,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呈多个纺锤形连成珠状或凹凸不平的条形。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切面粉白色,富粉性,带粗纤维,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在放大镜下可见颇多发亮的结晶体。有尿气,味淡。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甘,淡,凉。

【功能与主治】 消热利尿,泻火散结,生肌、止痛。用于温疟白痢,肠风,痔漏,赤白带下。 【用法与用量】 3~6g;外用治痈肿;烫火灼伤研末涂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注:省外用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白头翁(R0047)

白头翁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或圆锥形,稍扭曲。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纵皱纹或纵沟,近根头处常有朽状凹洞。根头部稍膨大,有白色绒毛,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棕黄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苦涩。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以条粗长、质坚实者为佳。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血痔,产后带下。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白茅根(R0048)

白茅根

【别名】 茅根。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除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无臭,味微甜。 以条粗、节疏、色白、味甜者为佳。 【炮制】 茅根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茅根炭 取净茅根,用武火炒至焦褐色,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 炒炭后呈焦褐色,内部焦黄色。 【性味】 甘,寒。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内热烦渴,咳血,吐血,尿血,急性肾炎水肿。 【炮制作用】 炒炭止血。 【用法与用量】 9~30g。 【贮藏】 置干燥处。

甘松(R0049)

甘松

【来源】 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或匙叶甘松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略呈圆锥形,多弯曲,根茎短小,上端有茎、叶残基。主根单一或数条交结。表面综褐色,皱缩,有细根或须根,断面皮部深棕色,成层,常裂成片状,木部黄白色。气特异,味苦而辛,有清凉感。 以条长、主根较粗、香味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筛去泥沙(忌水洗)。 【性味】 甘,温。

【功能与主治】 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外治牙痛,脚肿。 【用法与用量】 2.5~4.5g;外用适量,泡汤漱口或研细末敷于患处或煎汤洗脚。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甘草(R0050)

甘草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性状】 本品根呈圆柱形。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沟纹,沟纹和稀疏的细根痕,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以皮紧细、色红棕、质坚实、断面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甘草 除去杂质及粗皮,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蜜甘草 取净甘草,加入用适量酒、水稀释的炼蜜,拌匀,待炼蜜被吸尽,闷润、用文火炒至金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每甘草100kg,用炼蜜50kg 、酒12.5kg 。

【炮制品规格】 蜜炙后呈金黄色,质粘,有光泽,具焦香气,味甜。 【性味】 甘,平。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补脾和胃,调和诸药。用于咽喉肿痛,咳嗽,心悸,脘腹虚痛,溃疡病,疮疡。

【炮制作用】 蜜炙后味甘,性微温,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用法与用量】 1.5~9g。

【注意】 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蜜炙甘草用瓷缸或玻璃瓶装,加盖密封,防潮、防蛀。

甘遂(R0051)

甘遂

【来源】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长圆形或连珠形。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断面粉性,白色。气微,味微甘而辣。 以肥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甘遂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醋甘遂 取净甘遂,置陶器内(忌用铁器),用醋拌匀,闷1夜,用文火炒至微干。 每甘遂100kg ,用醋30~50kg 。

【炮制品规格】 醋炒表面黄棕色,粉性不明显,有醋气。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与主治】 泻水逐痰。用于重症水肿,胸水,腹水,癫痫。

【炮制作用】 本品苦寒有毒,作用猛烈,为泻水逐饮之峻药,易伤正气,醋炒能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 【用法与用量】 1.5~3g。

【注意】 孕妇及体虚者忌用,不宜与甘草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半枫荷(R0052)

半枫荷

【来源】 本品为梧桐科植物翻白树的干燥根。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表面灰褐色或红棕色,具纵皱纹及疣状皮孔,皮部棕褐色。断面纹理较细,纵断面不规则的纵裂缝。气微香,味甘、微辛涩。 以色红褐、有香气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 甘、淡,微温。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骨病,腰腿痛,手足麻痹,产后风瘫,关节炎等症。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半夏(R0053)

半夏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纯圆。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生半夏 除去杂质。

制半夏 取净半夏,分开大小,洗净,用水浸泡4天,每天换水3次,再用白矾水浸泡3天,每天换水1次,捞起,沥去水,加姜汁拌匀,待吸尽姜汁后,蒸6~8小时至透心,取出,晒干,再加姜汁拌至吸尽,蒸6~8小时,取出,晒干。

每半夏100kg ,用白矾3kg 、生姜60kg (捣碎后榨汁分2次加入)。

酥半夏 选用粒大均匀的净半夏,洗净,用水浸泡7天,每天换水3次,再用白矾、盐水浸泡5周,每2~3天换水1次,再浸清水7天,每天换水3次,取出,晒干。 每半夏100kg ,用白矾5kg,盐1kg。

【炮制品规格】 制半夏为暗黄褐色,半透明,有裂纹,口嚼无麻辣感。酥半夏为粉白色,体轻,手捻即碎,味淡。

【性味】 辛,温;有毒。

【功能与主治】 燥湿化痰,止呕。用于痰饮,咳喘,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眩晕;生用外治痈肿. 【炮制作用】 制半夏降低毒性,增强止呕,化痰,止咳作用。酥半夏已无毒性,适用于阴虚咳嗽。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酒调敷患处。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玉竹(R0054)

玉竹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稍煮片刻或蒸透,晾至半干后,反复用手揉搓并暴晒,至根茎柔软半透明时再晒干或用炭火烘干。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略扁。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半透明,具纵皱纹及隆起的环节,有白色圆点状的须根痕。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气微、味甘,嚼之发粘。 以条长、肥壮、色黄白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或用硫磺熏至透心,切片,干燥。 【性味】 甘,平。

【功能与主治】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热病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心烦心悸,糖尿病。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龙胆(R0055)

龙胆

【别名】 龙胆草。

【来源】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丹、龙蛋、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暗灰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生者多数细长的根。根呈圆柱形,略扭曲,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断面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颜色较浅,呈点状排列。气微,味甚苦。 以条粗长、色黄或黄棕色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清利肝胆湿热,健胃。用于黄疸,胁痛,肝炎,胆囊炎,食欲不振,目赤,中耳炎,尿路感染,带状疱疹,急性湿疹,阴部湿痒。 【用法与用量】 2.5~4.5g。 【贮藏】 置干燥处。

仙茅(R0056)

仙茅

【别名】 独脚仙茅。

【来源】 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八成干后,用火烘干,或蒸熟后晒干。如完全生晒至干则容易虫蛀。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黑褐色,粗糙,有细孔状的须根痕及纵皱纹。断面不平坦,淡褐色或棕褐色,近中心处色较深。微有香气,味微苦,辛。 以条粗、质坚脆、色黑褐、气味较浓者为佳。 【炮制】 仙茅 除去杂质,洗净,蒸透,切段,干燥。

制仙茅 取净仙茅,用米泔水浸过药面,每天更换米泔水两次,更换时用清水漂洗一次,至赤色去尽,取出,晾干,用酒拌匀,蒸2~3小时,取出,晒干。 每仙茅100kg,用酒25kg。

【炮制品规格】 酒蒸后外表呈黑棕色,切面褐棕色,气辛香,味微苦。 【性味】 辛,温;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 补肾阳,壮筋骨。用于腰膝冷痛,四肢麻木,阳萎。 【炮制作用】 米泔水洗可以降低毒性。酒蒸后增强补肾阳与壮筋骨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石菖蒲(R0057)

石菖蒲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表面褐棕色或灰棕色,粗糙,有密疏不匀的环节,一面残留须根或圆点状根痕;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可见内皮层环及棕色的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以条粗、断面色类白、气香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与主治】开窍,豁痰,化湿,和胃。用于痰浊蒙蔽,昏厥舌强,胸腹胀闷,食欲不振。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

北沙参(R0058)

北沙参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稍晾,置沸水中烫后,除去外皮,干燥。

【性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表面淡黄白色,有细纵皱纹或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以质坚密、色白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切段。 【性味】 甘、微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 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用于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 【用法与用量】 4.5~9g。 【注意】 不宜于藜芦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当归(R0059)

当归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表面黄棕色至褐棕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根头具环纹,主根表面凹凸不平;支根上粗下细,多扭曲。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可见1黄棕色环,皮部厚,有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以主根粗长、油润,外皮色棕黄、断面色黄白、香气浓厚者为佳。 【炮制】 当归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酒当归 取净当归,用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深黄色或蒸干。 每当归100kg,用酒10~20kg。

土炒当归 将土粉炒热,投入净当归,微炒至粘满细土时(称为“挂土”),取出,晒去土粉,摊凉。 当归炭,取净当归,用中火炒至微黑色,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 酒炒后呈老黄色,略有焦斑。土炒呈土色,具土气。当归炭呈黑褐色,枯脆,气味减弱。 【性味】 甘、辛,温。

【功能与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贫血,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产后腹痛,血虚便秘,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炮制作用】 酒炒后增强活血散瘀的作用,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扑损伤及风湿痹痛,经络不利。土炒既能补血又不至滑肠,用于血虚而便溏。炒炭有止血作用,用于崩漏下血。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百部(R0060)

百部

【来源】 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至无白心,取出,干燥。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皱缩弯曲。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深纵沟。断面平坦,角质样,淡黄棕色或黄白色。气微,味甘、苦。 以条粗,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 百部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断或片,干燥。

蜜百部 取净百部段或片,加入用适量开水稀释的炼蜜,拌匀,闷润,待炼蜜被吸净后,用文火炒至变棕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每百部100kg,用炼蜜12.5kg。

【炮制品规格】 蜜炙后颜色加深,具粘性,味稍甜。 【性味】 甘、苦,微温。

【功能与主治】 润肺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结核,百日咳,蛲虫病;外用灭虱。 【炮制作用】 蜜炙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水煎或酒浸。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百合(R0061)

百合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片。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片,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椭圆形,边缘薄,微波状,略向内弯曲。表面类白色,淡棕黄色或微带紫色,有纵脉纹5~9条。断面较平坦,角质样。无臭,味微苦。 以肉厚、质硬、色白者为佳。

【炮制】 百合 除去杂质,晒去屑末。

蜜百合 取净百合,加入适量酒稀释的炼蜜,拌匀,待炼蜜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每百合100kg,用炼蜜15~20kg、酒2~3kg。

【炮制品规格】 蜜炙后呈微黄色,光泽明显,味甘、微苦。 【性味】 甘,平。

【功能与主治】 养阴润肺,清心宁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 【炮制作用】 蜜炙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蜜百合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光慈姑(R0062)

光慈姑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干燥鳞茎。春、夏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呈类圆锥形。表面类白色、黄白色或浅或棕色,光滑,顶端尖,基部圆平凹陷,一侧有纵沟,自基部伸向顶端。断面白色,富粉性,内有1圆锥形心芽。气微,味淡。

以质硬、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辛、甘,寒;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 消肿散结,解毒。用于淋巴结结核,痈肿。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地榆(R0063)

地榆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图柱形,稍弯曲。表面灰褐色至暗紫色,有纵皱纹。断面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略呈放射状排列。无臭,味微苦涩。 以条粗、质硬、断面色粉红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地榆炭 取净地榆 ,用武火炒至表面呈焦黑色,内部棕黄色,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炒炭后外表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性味】 苦、酸、涩,微寒。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用于胃肠出血,痔疮出血,血痢,崩漏;外治烧伤,疖肿。 【炮制作用】 炒炭生能增强止血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地黄(R0064)

地黄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缓缓烘焙至八成干时,捏成团块。

【性状】 本品多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稍扁而扭曲。表面灰黑色或棕灰色,极

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断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光泽,具粘性。无臭,味微甘。 以块大、体重断面色乌黑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生地炭 取净生地,用武火炒至焦黑色,发泡,鼓起时,熄灭火星或喷淋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熟地黄 取净生地,洗净,润软,蒸8~12小时,停火闷12小时,用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 再蒸8~12小时,取出,晒至八成干,切厚片,凉干。 每生地100kg,用酒10kg。熟地炭同生地炭。

【炮制品规格】 生地片灰黑或棕黑色,质柔软,气味微甘。生地炭体泡,呈焦黑色。熟地片黑色,有光泽,质地滋润,气香,味甜。熟地炭焦黑色,质韧,味甜,微苦。 【性味】 生地 甘,寒。 熟地黄 甘、微苦。微温。

【功能与主治】 生地 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用于热病烦燥,发斑发诊,阴虚低热,消渴,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熟地黄 滋阴补血。用于阴虚血,目昏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经闭,崩漏。

【炮制作用】 生地性寒,加酒制成熟地,可使其药性由寒转温,功能由清变补,同时,熟地质厚味浓,滋腻碍脾,酒制又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使熟地滋而不腻。生地炭入血分,凉血止血。熟地炭止血,补脾胃,治崩漏等血虚出血症。

【用法与用量】 生地 9~15g,生地炭 5~10g,熟地黄9~15g,熟地炭5~10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生地置通风干燥处,防霉。熟地黄置通风干燥处,防霉。生地炭、熟炭置瓦缸内,密封。

防己(R0065)

防己

【别名】 粉防己。

【来源】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切长段,个大的纵切两瓣,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半圆柱形或块状。表面淡灰黄色,在弯曲处有陷的横沟。断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 有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利水,祛风,消肿,止痛,降血压。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肢体疼痛,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症,痈肿疱毒,湿疹,下肢溃疡。 【用法与用量】4.5~9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防风(R0066)

防风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的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茎。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断面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以条粗壮断面皮部浅棕、木部色浅黄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及根茎,刮净芦头上的毛须,抢水洗净,切片,干燥。 【性味】 辛、甘、温。

【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风胜湿。用于内寒感冒,头痛,关节痛,皮肤瘙痒,荨麻疹。 【用法与用量】 4.5~9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红大戟(R0067)

红大戟

【别名】 红芽。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性状】 本品略呈纺锤形,稍弯曲,上端常有细小的茎根。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无臭,味甘、微辛。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 泻水,解毒散结。用于胸水,腹水,痈肿。 【用法与用量】 1.5~3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关白附(R0068)

关白附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干燥子根及母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性状】 本品子根呈长卵形、卵形或长圆锥形;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皱纹及侧根痕;断面类白色,较平坦,富粉性。母根呈长圆锥形;顶端有茎荃,表面黄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沟纹及横长突起的根痕;断成有裂隙。气微,味辛而麻舌。 以个大皮细、饱满质实、粉形足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炮制品规格】生关白附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制关白附 取净关白附,大小个分开,用水浸10~14天,每天换水3次,然后用白矾水浸4~5天,每天换白矾水1次,至浸液不呈黄色时,捞起,置锅内、加入生姜(打碎)、醋和适量的水,煮沸4~6小时,至透心,口尝无麻舌或微有麻舌感时,取出,除去姜渣,摊晾,切薄片,干燥。 每关白附100kg,用白矾3kg、生姜25kg、醋25kg。

【炮制品规格】姜醋煮后为暗棕色,切面黄白色而带光泽,质脆,味辛,无麻舌或微麻舌。 【性味】 辛、甘,温;有毒。

【功能与主治】 祛寒湿,止痛。用于腰膝关节痛,头痛,口眼歪斜,冻疮;外治疥癣,下阴湿痒。 【炮制作用】 制后主要减低乌头碱的含量,降低毒性,增强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 1.5~4.5g。 【注意】 孕妇忌服。生品内服宜慎。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延胡索(R0069)

延胡索

【别名】 元胡。

【来源】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断面黄色,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醋延胡索 取净延胡索,用醋拌匀,闷润,待醋被吸尽后,蒸至透心,取出,干燥,用时捣碎。 每延胡索100kg,用醋20~30kg。

【炮制品规格】 醋蒸生为黄褐色,质硬,光泽不明显,略具醋气。 【性味】 苦、微辛,温。

【功能与主治】 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肋、脘、腹疼痛,跌扑损伤,瘀血作痛,痛经,产后腹痛。 【炮制作用】 本品止痛作用甚强,醋炙后易煎出有效成分, 引药入肝,增强行气止痛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延胡索(R0069)

延胡索

【别名】 元胡。

【来源】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断面黄色,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醋延胡索 取净延胡索,用醋拌匀,闷润,待醋被吸尽后,蒸至透心,取出,干燥,用时捣碎。 每延胡索100kg,用醋20~30kg。

【炮制品规格】 醋蒸生为黄褐色,质硬,光泽不明显,略具醋气。 【性味】 苦、微辛,温。

【功能与主治】 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肋、脘、腹疼痛,跌扑损伤,瘀血作痛,痛经,产后腹痛。 【炮制作用】 本品止痛作用甚强,醋炙后易煎出有效成分, 引药入肝,增强行气止痛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岗梅(R0070)

岗梅

【来源】 本品为冬青科植物岗梅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段或劈成小块,干燥。 【性状】 本品近圆形片、段或类长方块。表面浅棕褐色或浅棕红色,稍粗糙,有细纵皱纹,细根痕及皮孔。断面有微细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而后甘。 以质坚、色白者为佳。

【炮制】 本品多在产地已加工成块状,如过厚过大者,应洗净,润透后再切片,干燥。 【性味】 苦、微甘,凉。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生津,利咽,散瘀止痛。用于感冒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外伤瘀血肿痛。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岗稔根(R0071)

岗稔根

【别名】 桃金娘根。

【来源】 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短段,晒干。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片或短段。表面黑褐色,脱落处呈赫红色或棕红色,有粗糙的纵纹。断面淡棕色,

中部颜色较深,老根可见同心环纹。气,味涩。 以质坚、色赭红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甘、涩,平。

【功能与主治】 养血,通络。用于慢性肝炎,崩漏,风湿痹,腰肌劳损。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两面针(R0072)

两面针

【别名】 入地金牛。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不规则的块片或段。表面浅黄色或浅棕黄色,有散在的黄色小点。切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浅黄色, 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小孔。所微香,味苦而辛辣、麻舌。 以根皮厚、气味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辛、苦,温;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 行所止痛,活血散瘀。用于跌扑肿痛,风湿痹痛,胃痛,牙痛。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豆豉姜(R0073)

豆豉姜

【别名】 过山香、山满香、山鸡椒。

【来源】 本品为樟科物山鸡椒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及幼须根,晒干。 【性状】 本品根呈圆锥形或略扁圆柱形。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有豆豉和姜的香气,味稍辛辣。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辛,温。

【功能与主治】 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用于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腰腿痛,跌扑损伤,感冒头痛,胃痛。 【用法与用量】 9~15g。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赤芍(R0074)

赤芍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草芍药或川赤药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表面棕褐色,有纵沟及皱纹、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断面色粉白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以条粗长、断面色粉白、粉性大者为佳。

【炮制】 赤芍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酒赤芍 取净赤芍, 用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深棕褐色时,取出,摊凉。 每赤芍100kg,用酒10~15kg。

【炮制品规格】 酒炒后呈深棕褐色,微具酒气。 【性味】 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 散瘀血,清血热。用于胸胁疼痛,腹痛,目赤,痛经,经闭,吐血,衄血, 痛肿,跌扑

损伤。

【炮制作用】 酒炒增强活血祛瘀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麦冬(R0075)

麦冬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

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 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断面黄白色,半透明,木心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以肥大、色黄白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

【性味】 甘、微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干咳,津少口渴,心烦,咽白喉。 【用法与用量】 6~12g。

【注意】 孕妇及脾胃虚寒、痰饮、泄泻者不宜服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霉。

附子(R0076)

附子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称为“泥附子”,然后分别加工成盐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

【性状】 盐附子 呈圆锥形。表面黑灰色, 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痕或支根。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环纹,内侧筋脉点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以个大、体重、色灰黑、表面起盐霜者为佳。

黑顺片 为纵切片,上宽下窄。表面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筋脉纹。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以片大、厚薄均匀、切面油润有光泽者为佳。 白附片 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余同黑顺片。 以片大、色白、油润半透明者为佳。 【炮制】 附片 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炮附片 将砂子用武火炒至滑利轻松时, 投入净附片炒至体积膨胀,呈深黄褐色,有焦香气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

淡附片 取净盐附子,洗净,用水浸漂5~7天,每天早、午、晚换水各1次,每次换水要冲净残水,放入清水,至盐分漂尽后,用甘草、黑豆(打碎),置锅内加水适量煮6~8小时至透心,切开口尝无麻辣感为度,取出,除去甘草、黑豆残渣,放凉,切薄片,晒干。 每附子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

【炮制品规格】炮附片表面焦黄色身松脆,有焦香气。淡附片外皮灰褐色,切面淡黄色,味淡。 【性味】 辛,大热;有毒。

【功能与主治】 回阳,温里逐寒,止痛。用于亡阳虚脱,四肢厥冷,汗出脉微,虚寒泄泻,脘腹冷痛,寒湿痹痛,阳虚水肿,心力衰竭,慢性肾炎水肿。

【炮制作用】 炮附片取其辛温,用于中痛逆冷,阴盛肿胀便溏之症。淡附片取其性微温平,用于阳虚火衰,脉微而涩,阴虚津枯之症。

【用法与用量】 3~15g;久煎,至入口无麻辣感为度。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盐附子置阴凉处燥处,密闭保存。黑附片及白附片置干燥处,防潮。

羌活(R0077)

羌活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和干燥根茎及根。按性状不同分为“蚕羌”“条羌”等。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蚕羌 为略弯曲的根茎,环节紧密形似蚕。表面棕褐色及棕黑色,有点状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外皮脱落处呈棕黄色。断面有放射状裂隙,皮部棕黄色,可见黄棕色朱砂点,木部黄色,髓部黄色至黄棕色。气香,味微苦而辛。

条羌 为根茎及根,近圆柱形或圆锥形,根茎部基及叶稍残基,根部具纵皱纹及皮孔。气味较淡。 均以条粗、色棕褐、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与主治】 解表散风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疼,四肢酸痛。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远志(R0078)

远志

【来源】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具支根,多弯曲。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枝及裂纹。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以条粗、皮厚者为佳。

【炮制】 远志 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制远志 取甘草,加水煎汤,去渣,投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甘草汤被吸尽,取出,干燥。 每远志100kg,用甘草6kg。

蜜远志 取净远志,加入用适量开水稀释的炼蜜,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炼蜜被吸尽,呈深黄色略带焦斑、疏散、不粘手时, 取出,摊凉。 每远志100kg,用炼蜜20kg。

【炮制品规格】甘草水制后淡棕色,味略甜,嚼之无刺喉感。蜜炙后深黄色,有粘性,味甜。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与主治】 安神,祛痰。用于心悸易惊,健忘,失眠多梦,咳痰不爽。 【炮制作用】 甘草水制减低燥性。蜜炙后增强化痰止咳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

苍术(R0079)

苍术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连珠状、结节状或疙瘩状,略弯曲,表面灰棕色或黑棕色,有皱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朱砂点, 暴露稍久,可析出白毛状的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以质坚实、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苍术 除去杂质,洗净,浸泡3小时,取出,闷润透心或用硫磺熏24小时,切薄片,干燥。

泡苍术 取净苍术置沸米泔水中,再煮沸,取出,用清水迅速漂冼1次,沥干水,再干燥 。 【炮制品规格】 泡后表面呈灰褐色或黑棕色,切面灰黄色有油点,气香浓,味苦微甘。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与主治】 燥湿,健脾,明目。用于脘腹胀满,吐泻,水肿,痰饮,肢体、关节酸重,夜盲症。 【炮制作用】 米泔水制可减速低其辛燥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芦根(R0080)

芦根

【来源】 本品为禾木科植物芦苇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外皮疏松可剥离。节呈环状,有残根及芽痕。节间有纵皱纹。断面黄白色,中空,有小孔排列成环。无臭,味甘。 以条粗、色黄白、有光泽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及须根,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甘,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生津,止呕。用于胃热烦渴,呕吐,麻诊发热,肺浓疡。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干燥处。

苎麻根(R0081)

苎麻根

【来源】 本品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干燥根及根茎。冬季至次春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并有多数疣状突起、残留细根及根痕。断面纤维性,皮部灰褐色,木部淡棕色,有的中间有数个同心环纹;根茎髓部棕色或中空。气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 以色灰棕、无空心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甘,寒。

【功能与主治】 止血,安胎。用于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尿血;外治痈肿初起。 【用法与用量】 9~30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板蓝根(R0082)

板蓝根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干燥根及根茎。前者称“板蓝根”。后者称“马蓝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板蓝根 呈圆柱形,稍扭曲,根头部略膨大可见暗绿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以条长、粗大、体实者为佳。

马蓝根 呈圆柱形。表面灰褐涩,上部带有短的地上茎。断面略呈纤维性,浅灰黄涩略带蓝涩,中央有略浅色的髓。无臭,味淡。 以条长、粗细均匀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苦、寒。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温病发热,发斑,风热感冒,咽喉肿烂,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

腮腺炎。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青木香(R0083)

青木香

【来源】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须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质脆,断面不平坦,皮部淡黄色, 有类白色与黄棕色相间排列的放射状纹理,皮部与木部部有1明显的黄棕色环纹。气香特异,味苦。 以条粗、质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辛、苦,寒。

解毒,消肿,降血压。用于痈疖,湿疹,蛇虫咬伤,高血压症。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捣碎或研末涂敷患处。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知母(R0084)

知母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除去外皮,晒干,习称“知母肉”。

【性状】 本品呈长条状,微弯曲,略扁,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表面黄棕色至棕色,具紧密排列的环状节。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粘性。 以条粗、质硬,断面色黄者为佳。

【炮制】 知母 除去杂质及毛绒,刮去外皮,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盐知母 取净知母,用文火炒至变色,喷洒盐水,炒干,取出,摊凉。 每知母100kg,用盐2kg。

酒知母 取净知母,用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摊凉。 每知母100kg,用酒20kg。

【炮制品规格】 盐炒和酒炒后颜色加深,盐炒略具咸味,酒炒略具酒气。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除烦,滋阴。用于烦热口渴,肺热燥咳,消渴,午后潮热。

【炮制作用】 盐炒可导药入肾,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酒炒可引药上行,加强退阴热和治疗肝阳上亢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郁金(R0085)

郁金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郁金、广西莪术、姜黄或莪术的干燥块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取出,干燥。

【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至长纺锤形,有的稍扁或弯曲。表面灰黄棕色至灰褐色,具皱纹。断面角质样,浅灰黄色至灰黑色,中部有1颜色较浅的内皮层环纹。气微,味淡。 以质坚实、外皮皱纹细、断面色黄者为佳。

【炮制】 郁金 除去杂质,洗净,润至半透,捞起,晾干,用硫磺熏至透心,取出,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打碎。

醋郁金 取净郁金,用醋拌匀,稍润,待醋被吸尽后,蒸2~3小时,取出,切片,干燥。 每郁金100kg,用醋20kg。

【炮制品规格】 醋蒸后表面呈杏黄色,角质,表面灰黄或淡棕色,有醋香气。 【性味】 辛、苦,寒。

【功能与主治】 解郁,行气,止痛,化瘀,利胆。用于胸肋胀痛,黄疸,痛经,癫症。 【炮制作用】 醋蒸后引药入肝,增强舒肝理气止痛作用。 【用法与用量】 3~9g。

【注意】 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苦参(R0086)

苦参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光滑。断面黄白色,纤维性,具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

【炮制】 除去杂质和残留根头,洗净,浸泡至六成透,取出,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用于痢疾,黄疸,皮肤瘙痒,疮疡;外治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 【用法与用量】 4.5~9g。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 置干燥处。

狗脊(R0087)

狗脊

【来源】 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去净细根,叶柄及柔毛,晒干为狗脊条。切成厚片,晒干,为厚狗脊片。把除去须毛的狗脊条煮熟,切成薄片,晒干,为薄狗脊片。 【性状】 狗脊条 呈不规则条状,棕色,质坚硬。狗脊片边缘不整齐,近外皮处有1圈凸出的明显金黄色环纹。生晒狗脊片表皮呈深棕色,切面为黄白色、布满棕色小点。熟晒狗脊片全体均呈黑棕色;质坚脆。无臭,味淡,微涩。

以质坚实、无毛、无空心、片薄者为佳。

【炮制】 狗脊 产地加工成薄处者;除去杂质。未加工成片者,除去绒毛,略浸,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

炒狗脊 取净狗脊,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摊凉。

盐狗脊 取净狗脊,用盐水拌匀,待盐水被吸尽后,蒸3小时,取出,晒干。 每狗脊片100kg,用盐2kg。 酒狗脊 同盐制法。 每狗脊片100kg,用酒20kg。 【性味】 苦、甘,温。

【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腰脊酸痛,下肢无力,肌肉、关节疼痛,白带。 【炮制作用】 炒后用于水汽凝滞。盐蒸引药入肝肾。酒蒸行气止痛。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明党参(R0088)

明党参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干燥根。4~5月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取出,刮去外皮,漂洗,干燥。

【性状】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不规则条块。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光滑或有纵沟纹及须根痕,有的具有红棕色斑点。断面角质样,皮部黄白色,木部类白色。气微,味淡。 以条匀、体重、质硬脆、色黄白、断面角质样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浸泡至五成透,取出,润透或用硫磺熏至透心(或蒸至透心),切片,干燥。 【性味】 甘、微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 润肺,和胃。用于肺燥咳嗽,呕逆。 【用法与用量】 6~12g。 【注意】 脾虚泄泻者慎服。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金果榄(R0089)

金果榄

【来源】 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或金果榄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个大者剖开两瓣,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棕黄色或淡褐色,有深皱纹。横断面淡黄白色,有略呈放射状的深色的花纹,粉性。无臭,味极苦。 以体重、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利咽。有于咽喉肿痛,风热咳嗽,痈疖。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研末吹喉或醋磨涂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金樱根(R0090)

金樱根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除去幼根、须根,切厚片,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块片或条形,有和略扁。表面红褐色,富纤维性,木部红黄色,有菊花心。气无,味甘、涩。

【炮制】 除去杂质,用水浸泡1天,捞起,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甘、涩,平。

【功能与主治】 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用于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白带。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贯众(R0091)

贯众

【来源】 本品为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的根状茎。全年均可采挖,去净叶柄细根,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呈长形,粗棒状。表面满布中空的叶柄残基,残茎密生棕色鳞毛,并见残存棕黑色须根。断面不平坦,中间灰黄色至黄棕色,带粉质。无臭,味微苦涩。 以个大、无叶柄及须根者为佳。

【炮制】 贯众 除去杂质,用水浸泡1天,沥干水,用硫磺熏至透心,取出,切片,干燥。 【炮制品规格】 炒炭后表面呈黑褐色,质松脆,有焦香气,味涩。 【性味】 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杀虫,预防时疫。用于热症皮肤斑疹,吐血,衄血,赤痢便血。 【炮制作用】 炒炭增强止血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干通风燥处。

注:省外用的贯众与本省不同,应注意区别。

泽泻(R0092)

泽泻

【来源】 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及粗皮。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横白环状浅沟纹及多数细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状芽痕。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气微,味微苦。 以个大、质坚、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 泽泻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盐泽泻 取净泽泻,用盐水拌匀,待盐水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每泽泻100kg,用盐2kg。

【炮制品规格】 盐炒后微黄色,略有咸味。 【性味】 甘,寒。

【功能与主治】 利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尿路感染,水肿,痰饮,眩晕。 【炮制作用】 盐炒后引药下行,增强泄热利尿作用。 【用法与用量】 6~15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虎杖(R0093)

虎杖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时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性状】 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有放射状纹理。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气微,味微苦,涩。 以粗壮、坚实、断面色黄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微苦,微凉。

【功能与主治】 活血定痛,清利湿热,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疼痛,经闭,湿热黄疸,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症;外治烫火伤,跌扑损伤。

【用法与用量】 9~15 g;外用适量,制成浓液或油膏敷患处。 【注意】 孕妇慎服。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前胡(R0094)

前胡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 白花前胡 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稍扭曲,下部常分枝。表面呈褐色或灰黄色,根头部多有茎痕及纤维状叶稍残茎,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断面淡黄色,可见1棕色环及放射状纹理,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气芳香,味微苦、辛。

紫花前胡 根头顶端有残留茎基、茎基周围常有膜状叶鞘基部残留。断面类白色,放射状理不明显。 均以条粗壮、质柔软、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 前胡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蜜前胡 取净前胡,加入用适量开水稀释的炼蜜,拌匀,稍闷,待炼蜜被吸后,用文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每前胡100kg,用炼蜜20kg。

【炮制品规格】 蜜炙后呈黄褐色,味微甜。 【性味】 苦、辛,微寒。

【功能与主治】 化痰止咳,散风热。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膈满闷。 【炮制作用】 蜜炙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姜黄(R0095)

姜黄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秉黄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姜时采挖,洗净,煮或蒸至透心,晒干,除去须根。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弯曲,有的呈叉状分枝。表面深黄色,粗糙,有皱缩纹理和留有叶痕的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断面棕黄色至金黄色,角质状,有蜡样光泽。气香特异,味苦,辛。

以质坚实、断面色金黄、气味浓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与主治】 破血,行气,止痛。用于胸胁刺痛,经闭,腹部肿块,跌扑肿痛,痈肿。 【用法与用量】 3~9g;外用适量。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姜商陆(R0096)

姜商陆

【别名】 白石笋、樟柳。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闭鞘姜的根状茎。全年可采挖根,洗净,去须根,切片,晒干。

【性状】 本品原个似姜形,多为鲜时已切成片。皮薄,灰黄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有疏的轮节、残存的细根痕。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气微,味淡。 以外皮色黄、断面纤维性强、色黄白者为佳。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性味】 淡,寒。

【功能与主治】 逐水,解毒。用于水肿尿少,腹水胀满,外治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 6~12g;外用鲜品捣烂敷处。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注:广东大部分地区使用本品作商陆。

香附(R0097)

香附

【来源】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燎去毛须,晒干,或煮熟后晒干。 【性状】 本品为纺锤形或圆柱形,通常有6~10个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深棕至棕褐色状衣,并有根芽痕。棕褐色或黑色,具纵皱纹。断面淡棕色或黄棕色,周边与中心分层明显,中间颜色略深。气香,味微苦。 以粒大、质坚、色棕褐、气香浓、无毛须者为佳。

【炮制】 香附 除去毛须及杂质,洗净,润透,用时捣碎;或润透,切片,干燥。 醋香附 取净香附,用醋拌匀,闷润,待醋被吸尽后,蒸至透心,取出,干燥。 每香附100kg,用醋20kg。

四制香附 取净香附,用酒、醋、姜汁和盐的混和液体拌匀,闷润12小时,取出,蒸3小时至透心,取出,晒干。

每香附100kg,用酒6kg、醋6kg、生姜6kg、盐2kg。

【炮制品规格】 醋香附外表黄褐色或黄棕色,具醋气。四制香附呈棕黑色,气香。 【性味】 辛、微苦、微甘,平。

【功能与主治】 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痛经,月经不调。 【炮制作用】 醋蒸散瘀,消积聚。四制通经止痛,治妇女崩漏。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独活(R0098)

独活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须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干。

【性状】本品主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较多,根头部膨大,多横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及稍突起的细根。断面有1棕色环,皮部灰白色,可见多数散在的棕色油点,木部灰黄色或黄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微麻舌。

以条粗壮、油润、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辛、苦,微温。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痒,腰膝酸痛,风湿性关节痛,风寒头痛。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干燥处,防毒,防蛀。

首乌(R0099)

首乌

【别名】何首乌。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须根,洗净,干燥,或切片,蒸熟,干燥。

【性状】本品呈团块功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的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以体重、质坚、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生首乌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或方块,干燥。

制首乌 取净生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并显红棕色,取出,干燥;或将吸尽黑豆汁的生首乌,加水浸过药面,煮至余汤基本吸尽,取出,干燥。 每生首乌100kg,用黑豆10kg。

黑豆汁的制法:取黑豆10kg,捣碎,加水适量,约煮4小时,熬汁约10kg,合并得黑豆汁约25kg。 【炮制品规格】黑豆汁汁制后外表棕褐色,切面棕黑色,具光泽,味微甜。 【性味】苦、甘,温、涩。

【功能与主治】生首乌 润肠,解疮毒。用于肠燥便秘,痈疽,淋巴结核。

制首乌 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用于头晕耳呜,头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高血脂症。 【炮制作用】黑豆汁制后,消除滑肠致泻的作用,增强滋味阴补肾,养肝益血的功能。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茜草(R0100)

茜草

【别名】茜根。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表面红棕色,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断面平坦,皮部紫红色,木部浅黄红色,可见多数小孔。无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以条粗长、外皮色红棕、断面色黄红者为佳。

【炮制】 茜草 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片或段,干燥。

茜草炭 取净茜草,用武火炒至外表黑色,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炒炭后呈焦黑色,略有光泽,质轻松。 【性味】苦,寒。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闭经,跌扑损伤。 【炮制作用】炒炭后增强止血作用。 【用法与用量】6~9g。 【贮藏】置干燥处。

草乌(R0101)

草乌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根块。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圆锥形,略弯曲。顶端常有茎痕及残茎。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纵皱纹。断面灰白色,粉性,可见多角形的环纹。无臭,味辛辣,麻舌。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色灰白者为佳。 【炮制】生草乌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制草乌 取净草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10~14天,每天换水3次,然后用白矾水浸4~5天,每天换白矾水1次,至浸液不呈黄色时,捞起,置锅内,加入生姜(打碎)、醋和适量和水,煮沸4~6小时,至透心,口尝无麻舌或微有麻舌感时,取出,除去姜渣,摊凉,切薄片,干燥。 每草乌100kg,用白矾3kg、生姜35kg、醋35kg。

【炮制品规格】制后表面为灰褐色,皱缩不平,质脆,味辛,无麻舌或微有麻舌感。 【性味】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与主治】 祛风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冷痛,坐骨神经痛,腹中寒痛,跌扑剧痛。

【炮制作用】制后主要减低乌头碱的含量,降低毒性,增强散寒、止痛的作用。 【用法与用量】1.5~4.5g;一般炮制后用,宜先煎,久煎。

【注意】孕妇忌服。生品内服宜慎。不宜与半夏、天花粉、栝楼、白蔹、白及、川贝母、浙贝母犀角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注:本品炮制后,应按《中国药典》规定作乌头碱限量检查。

威灵仙(R0102)

威灵仙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根茎呈柱形,表面淡棕黄色,顶端残留茎基,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表面黑褐色,有纵皱纹,断面皮部较广,木部黄色,两面者之间常有裂隙。气微,味淡。 以条长、色黑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根茎切片,根切段,干燥。

【性味】辛、咸,温。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止痛,通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膝酸痛,骨硬咽喉。 【用法与用量】6~9g。

【贮藏】置干燥处。

胡黄连(R0103)

胡黄连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表面灰棕色去暗棕色,有环纹及隆起的芽痕及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外皮易剥落。断面略平坦,棕黄色或暗棕色, 有4~10个由类白色点排成的环。气微,味极苦。

以条粗、体轻、质脆、苦味重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切片,干燥。 【性味】苦,寒。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用于低热,目赤,痢疾,黄疸,疳积,痔疮。 【用法与用量】1.5~9g。 【贮藏】置干燥处。

胡椒根(R0104)

胡椒根

【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根。淘汰胡椒植株时挖取,除去细小须根和地上部分,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长短不一。表面灰褐色或深褐色,具纵皱纹。断面有红褐色环,木心较大,具放射状纹理,灰黄色。气特异,味辛辣。 以条匀、无阳枝、无须根、气味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辛,热。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脘腹冷痛,气阻失畅。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

穿破石(R0105)

穿破石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棘或柘树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工段,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片状。表面橙红色,具多数纵皱纹,有的密布细小白色点状或横长的疤痕,栓皮菲薄,多成层状。切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皮部薄,纤维性,木部宽广,有小孔。气微,味淡。 以外皮橙黄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或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与主治】止咳,退黄,活血,通络。用于肺结核,湿热黄疸,胁肋疼痛,跌扑瘀痛,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15~30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南沙参(R0106)

南沙参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后趁鲜刮去粗皮,洗净,干燥。

【性状】本品叶圆锥形或圆柱形,略弯曲,顶端具1或2个根茎。表面黄白色或淡棕黄色,上部多有深陷横纹,呈断续的环状,下部有纵纹及纵沟。体轻,质泡,断面不平坦,黄白色多裂隙。无臭,味微甘。 以条粗长、色黄白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及芦头,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与主治】润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粘,口燥咽干。 【用法与用量】9~15 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重楼(R0107)

重楼

【别名】七叶一枝花、枝花头。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或七一枝花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结节状扁圆柱形,顶端具鳞叶及茎的残基。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密具凸起的粗环纹,一面结节明显,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或疣状须根痕。断面有粉性。无臭,味微苦、麻。 以粗壮、质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镇惊止痛,除痰止咳。用于咽喉肿痛,痰多咳嗽,小儿惊风,毒蛇咬伤,疔疮肿毒;外治疖肿,腮腺炎。

【用法与用量】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 【贮藏】置干阴凉燥处,防蛀。

骨碎补(R0108)

骨碎补

【来源】本品为骨碎补科植物华南骨碎补或水龙骨科植物崖姜蕨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去净枝叶、毛鳞,蒸熟后晒干为骨碎补条,切片晒干为碎补片。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扁圆条状或呈片状。表面红褐色至棕褐色,具不规则纵沟,间有残存红棕色鳞片,上表面及两侧具多数突起的圆形柄痕。断面黄白色或淡紫色,有散生维管束。无臭,味淡而微涩。 碎补条以粗壮、去净毛鳞、色红褐者佳。碎补片以皮薄、色红黄、不破碎者为佳。 【炮制】骨碎补 除去杂质及毛鳞,洗净,润透或蒸软,切薄片,干燥。

炒骨碎补 将砂用武火炒至轻松容易翻动时,投入净骨碎补,炒至鼓起,毛呈焦黄色,取出,筛去砂,摊凉,去毛鳞,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炮制品规格】砂炒后无毛鳞,呈褐色,质轻松脆。 【性味】苦,温。

【功能与主治】补肾强筋,活血,祛瘀,止痛。用于跌扑损伤,牙齿松动。耳呜;外治斑秃。 【炮制作用】砂炒后易于除去毛鳞。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党参(R0109)

党参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全体有纵皱纹及散在的眉状疤痕,支根断落处常有黑褐色的胶状物。断面稍平坦,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皮部淡黄色至淡棕色,木部淡黄色。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以条粗壮、质柔润、气味浓、嚼之无渣者为佳。

【炮制】党参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或段,干燥。 熟党参 取净党参,蒸2小时至有香甜味时,取出,干燥。

蜜党参 取净党参,加入用适量酒稀释的炼蜜,润渍1夜,待炼蜜被吸后,用文火炒至金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每党参100kg,用炼蜜20kg,酒2~3kg。

米炒党参 先将米炒至微黄,然后加入净党参,用文火炒至颜色变深时,取出,筛去米,摊凉。 每党参100kg,用米20~30kg。

【炮制品规格】蒸后质油润,味香甜。蜜炙后金黄色。味香甜。米炒色深棕,间有焦点,味香甜。 【性味】甘,平。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和胃健脾。用于脾胃虚弱,肺气不足,体倦无力,食少便溏。 【炮制作用】蒸后气味更香甜。蜜炙能润燥和增强补中益气作用。米炒后用于胃纳欠佳地患者。 【用法与用量】9~15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潮,防蛀。

射干(R0110)

射干

【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或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结节状或有不规则的分枝。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排列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切面黄白色或黄色,略收缩。气微,味苦,微辛。

以粗壮、质硬、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苦,寒。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消炎。用于咽喉肿痛,痰咳气喘。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干燥处。

秦艽(R0111)

秦艽

【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秦艽及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扭曲不直,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断面柔润,皮部黄色或棕黄色,木部黄色。 气特异,味苦,微涩。 以质实、色棕黄、气味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退虚热,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炎,低热,小儿疳积发热。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桔梗(R0112)

桔梗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刮去外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下端渐细。顶端有较短的根茎,其上有数个半月形茎痕。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具扭皱纵沟,并有横长的皮孔样斑痕及支根痕。断面不平坦,皮部类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白色。无臭,味微甜后苦。 以条肥大、色白、体实、味苦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性味】 甘、苦、辛,微温。

【功能与主治】 祛痰,利咽,排脓。用于痰多咳嗽,咽喉有肿痛,肺脓疡,咳吐浓血。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柴胡(R0113)

柴胡

【来源】本品伞形科植物柴胡、狭叶柴胡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性“北柴胡”、“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性状】 北柴胡 呈圆锥形,常有分枝。顶端多带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根较细,不分枝或下部稍有分枝,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表面略平坦,具败油气。 均以条粗长、须根少者为佳。

【炮制】 柴胡 除去杂质及残基,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醋柴胡 取净柴胡片,用醋拌匀,稍闷,待醋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摊凉。 每柴胡100kg,用醋10kg。

【炮制品规格】醋炒后呈黄褐色,质脆,微具醋气。 【性味】苦, 微寒。

【功能与主治】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提中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疟疾,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炮制作用】 醋炒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止痛作用,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腹痛及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 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莪术(R0114)

莪术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莪术、郁金或广西莪术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干燥后除去须根胶杂质。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环节明显,上有圆锥形稍凹下的须根痕或有残留须根。断面黄绿色至棕褐色,蜡样,可见黄白色的内皮层环及淡黄棕色的点。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以质坚实、气香者为佳。

【炮制】莪术 除去杂质,略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后用硫磺熏至透习,切薄片,干燥。 醋莪术 取净莪术,加醋与适量水淹没,煮至醋尽透心,取出,稍晾,切薄片,干燥。每莪术100kg,用醋25kg。

【炮制品规格】醋煮后呈暗棕色,微具醋气。 【性味】 苦、辛,温。

【功能与主治】行气破瘀,消积止痛。用于腹部肿块,积滞胀痛,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炮制作用】醋煮后入肝经血分,增强散瘀止痛作用。 【用法与用量】4.5~9g。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高良姜(R0115)

高良姜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状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灰棕色的波状环节,下面有圆形的根痕。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气香,味辛辣。 以色红棕、质坚实、分枝少、气味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辛,热。

【功能与主治】祛寒温中,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 【用法与用量】2.5~6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浙贝母(R0116)

浙贝母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初夏植株枯萎后采挖,洗净,大小个分开大者除去心芽,习称“宝贝”(象贝),小者不去心芽,习称“珠贝”。除去外皮,拌以贝壳灰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

【性状】宝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菱肉状,习称“元宝状”。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珠贝 呈扁圆形。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呈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及干缩的残茎。

均以鳞叶肥厚、质坚实、粉性足、断面色白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或用时打碎。 【性味】苦,微寒。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化痰,散结消肿。用于感冒咳嗽,溃疡病,淋巴结结核,痈肿。 【用法与用量】4.5~9g;煎服或研末冲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商陆(R0117)

商陆

【来源】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秋季至次春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切块或片。晒干或阴干。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块片。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横切片弯曲不平,边缘皱缩。切面浅黄棕色或黄白色,木部隆起,有数个突起同心环。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以块片大、色白者为佳。

【炮制】 商陆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或块,干燥。

醋商陆 取净商陆,用本拌匀,稍闷,待醋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摊凉。 每商陆100kg,用醋30~50kg。

【炮制品规格】 醋炒后呈黄色,质较软,有醋气 。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与主治】 逐水,解毒。用于水肿尿少,腹水胀满;外治伤出血,痈肿疮毒。 【炮制作用】商陆为泻下峻药,最易伤脾,醋炒能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和腹痛症状。 【用法与用量】煎剂9~15g;散剂1.5~4.5g;外用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涂敷。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常山(R0118)

常山

【别名】鸡骨常山。

【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常弯曲扭转。表面棕黄色,具细纵纹,剩落处露出淡黄色木部。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横切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无臭,味苦。 以质坚硬、断面色淡黄者为佳。

【炮制】常山 除去杂质及残茎,分开大小条浸泡,润透,切片,干燥。

酒常山 取净常山,用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干 取出,摊凉。

每常山100k g,用酒20kg。

【炮制品规格】酒炒后呈深黄色,略显黑色焦斑,微具酒气。 【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功能与主治】 抗疟。用于疟疾。

【炮制作用】本品生用能刺激胃,有强烈的致吐作用,酒炒可减少呕吐的副作用。 【用法与用量】4.5~9 g。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续断(R0119)

续断

【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根头及须根,用微文烘至半干,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时,再烘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扁。表面黄褐色或灰褐色,有明显扭曲的纵皱纹及沟纹,可见横裂的皮孔及少数须根痕。断面不平坦,皮部外缘褐色或淡褐色,内墨绿色或棕色,木部黄褐色,有黄色花纹。气微香,味苦、微甜而后涩。

以条粗、质软、断面带墨绿色者为佳。

【炮制】续断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酒续断 取净续断,用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微黑色时,取出,摊凉。 每续断100kg,用酒12kg。

盐续断 取净续断,用盐水拌匀,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黄黑色,取出,摊凉。 每续断100kg,用盐10kg 。

【炮制品规格】酒炒后外表微黑,内呈灰褐色,略具酒气;盐炒后呈黄黑色,味微咸。 【性味】苦、辛、甘,微温。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续筋骨,止血,止痛。用于腰膝酸软,关节酸痛,崩漏,先兆流产,跌扑损伤。 【炮制作用】酒炒能增加活血,通经络的作用,用于跌扑损伤。筋骨疼痛。盐炒可引药下行,增强补肝肾作用,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功胎动漏血。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痕芋头(R0120)

痕芋头

【别名】狼毒,海芋。

【来源】本品为天南科植物海芋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鳞叶,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本品近圆形或不规则薄片,卷曲或皱缩。表面棕黄色,有颗粒状突起及波状皱纹。富粉性。气微,味淡,嚼之麻舌而刺喉。以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及鳞叶,洗净,干燥。

【性味】辛,寒;有毒。

【功能与主治】高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热病高热,流行性感冒,肠伤寒;外治疔疮肿毒。 【用法与用量】9~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外。 【注意】本品有毒,内服须煎4小时。产地加工时须带防护手套。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注:本品广东习称“狼毒”,与省外的狼毒不同,宜加区别。

黄芩(R0121)

黄芩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胶泥沙,晒后撞去粗皮,烘干。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气微,味苦。

以条长、质坚实、色黄者为佳。

【炮制】黄芩 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透,切片,干燥;或蒸1小时,取出,切片,干燥(注意避免暴晒)

酒黄芩 取净黄芩,用酒拌匀,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摊凉。 每黄芩100kg,用酒10~20kg。

黄芩炭 取净黄芩,用武火炒至外面焦褐色,里面黄褐色,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酒炒后显焦黄色,略带焦点,并有酒香气,质脆,味苦。炒炭外表焦黑,内部黄褐色,质脆,味苦。 【性味】 苦,寒。

【功能与主治】清湿热,泻火,解毒,安胎。用于湿病发热,肺热咳嗽,咯血,黄疸,肝炎,痢,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症,痈肿疖疤。

【炮制作用】加热处理使酶破坏,防止黄芩甙、汉黄芩甙分解,有效成份易于保存,又便于切片。酒炒可借升腾之力,用于上焦肺热及四肢肤表之湿热。炒炭止血,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注:黄芩遇冷水后易变绿色,影响疗效,应沸水煮或蒸后切片,干燥时不宜暴晒,以免影响质量。

黄连(R0122)

黄连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性状】本品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或单枝。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极苦。 以条大粗壮、质坚实、断面色红黄者为佳。

【炮制】黄连 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片,干燥。或用时捣碎。 酒黄连 取净黄连,用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摊凉。 每黄连100kg,用酒12.5kg 。

萸黄连 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除去吴茱萸,煎液与净黄连拌匀,待煎液被吸尽后,用文火微炒干,取出,摊凉。

每黄连100kg,用吴茱萸10~15kg。

姜黄连 取净黄连,用姜汁拌匀,稍闷,待姜汁被吸尽后,用文火微炒,取出,摊凉。 每黄连100kg,用生姜20kg 。

黄连炭 取净黄连,用武火不断翻动,炒至外表呈黑色,内呈焦褐色时,熄灭火星或喷洒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摊凉。

【炮制品规格】酒炒颜色略深,味苦,微有酒气。吴茱萸汁炒呈黯黄色,有吴茱萸气味。姜汁炒色泽较黯,略有生姜气味。炒炭外表焦黑色,内呈焦褐色。 【性味】苦,寒。

【功能与主治】清心火,解热毒,消炎,杀菌,健胃。用于温病热盛心烦,吐血,衄血。湿热痞满呕恶,痢疾,肠炎,目赤肿痛,口舌生疮,中耳炎,痈疖疮疡,黄水疮。

【炮制作用】酒炒引药上行,能清上焦之火。吴茱萸汁炒后可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姜汁炒,可缓和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炒炭消失寒性,有止血作用,用于泄泻,泻痢。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

黄芪(R0123)

黄芪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或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前二者习称“黄芪”,后者习称“红芪”。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

【性状】黄芪 呈圆柱形,上端较粗。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及纵沟。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红芪 表面灰红棕色,外皮易剥落,剥落处淡黄色。 均以条粗长、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炮制】黄芪 除去杂质,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蜜黄芪 取净黄芪,加入用适量酒稀释的炼蜜,拌勺,润渍1夜,待炼蜜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每黄芪100k,用炼蜜50k,酒5kg。

米炒黄芪 先将米炒至微黄,然后投入净黄芪,用文火炒至米转黄色时、黄芪片颜色转深、有香气时,取出,筛去米,摊凉。

每黄芪100kg,用米20~30kg。

【炮制品规格】蜜炙呈金黄色,有焦香气,味甜。米炒表面深黄色,气甘香,味甜。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与主治】补气固表,排脓生肌。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痈疽难溃,疮口久不愈合。

【炮制作用】蜜炙增强补中益气,治汗作用。米炒增强补中益气,健脾胃,止虚泻作用。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精(R0124)

黄精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及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性状】大黄精 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每个结节有1圆盘状茎痕。质稍硬而韧,断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半透明。微带焦糖气,味甜,嚼之有粘性。 鸡头黄精 结节略呈圆锥状,形似鸡头,茎痕较小。 姜形黄精 形似姜,有明显疣状突起的须根痕,茎痕大而突出。 均以块大,肥润、色黄、断面透明者为佳。

中药炮制培训

中药炮制——天麻炮制

中药炮制心得

中药炮制——重楼炮制

中药炮制学A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远志炮制

中药动物类炮制

中药炮制学试题答案

有毒中药的炮制

《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1984版.doc》
广东省中药炮制规范1984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