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公文写作期末复习资料

2020-03-03 18:23: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术语解释

1、应用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

公共事务和私人事务时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格式规范的常用文书。

2、应用写作: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规律的学科。是写作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古老而

新兴的学科。

3、甲骨卜辞: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

4、事务文书: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用来沟通信息,安排工作、总

结得失、研究文体的实用文体

5、计划: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工作、生产、学习等任务提出

目标方法,制定具体措施、办法,做出相应安排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6、总结:是本部门,本单位或个人对一定时期内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从中

找出经验和教训,并且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用以指导以后行为的一种事务性公文

7、述职报告: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者或工作人员,向所在工作单位

的人事部门,主管领导以及上级机关陈述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履行岗位工作的成绩、问题等,是自我评述性机关事务文书。

8、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问题、情况或经验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的材料和结论,经

过整理写成反应客观实际,揭示事物实质和规律的书面报告,属于论述性的应用文。

9、简报: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用来反映情况、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时所编发的一种事务文书。

10、大事记: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一个地区、一个机关(单位)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

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深远和一定历史价值的重大事件或重要公务活动的日常事务文书。

11、声明:是就有关事项或问题向社会表明自己立场、态度的应用文体。

12、启事: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有事情需要向公众说明,或者请求有关单

位、广大群众帮助时所写的一种说明事项的实用文书。

13、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法定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

形成的,固定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并经过一定处理程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14、命令: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公文。

15、决定:是对重大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的公文。(包括知照性决定和指挥性决定。)

16、意见:是党政机关或个人对某项事业或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设性意见而使用的一种公文。(包括建设性意见,规定性意见,指导性意见。)

17、公告: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有指令性公告,事由性公告和服务性公告。)

18、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下行公文。(政务性通告和事务性通告。)

19、通知:机关单位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有关事项的一种传达性、告知性和部署性的公文。(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事务性通知、会议通知)

20、通报:为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时使用的公文。(表彰性、批评性和情况通报)

21、报告: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询问时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汇报性报告、答复性报告、呈报性报告)

22、请示:下级机关请求上级领导机关、业务指导机关的指示意见或批准事项时使用的一

种祈请式公文。(请求批准型、请求批示型、请求解决型)

23、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下行公文。

24、议案: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法定的人大代表及人大有关机构也可以提出议案。

25、函: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商洽和联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

26、法规:法律强执行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7、规章:执行法律规定需要,在本部门本区域内依照权限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常用条例、规定、办法。

28、管理规章:单位在其职权范围内,为实施管理和规范工作行为而制定的具有行政效力的文件,也称规章制度。

29、条例:用于规定长期实行的调整国家生活某个方面的准则,某机关组织和职权,以及某些专门人员的任务和权限的文件。

30、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某项工作或活动做出原则性规范或约束的一种文体。

31、办法:是行政机关为贯彻某一法令或者做好某方面工作而制定的法规性文书。(有派生性)

32、规则: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某一事务或活动的行为准则做出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书。

33、守则;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维护公共利益和工作秩序,向所属成员发布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文书。

34、细则:为实施某一法律、法规、规章而制定的详细具体的法规性文书。(有派生性)

35、章程:政治、经济、文化等组织或团体的纲领性文件,有明确范围、宗旨、向明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对该组织或团体成员有较强约束力。

36、制度: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加强对 某项工作的管理而制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性文书。

37、公约:一定范围或有关群体的群众为正常进行工作和社会生活的需要,进过讨论协商而制定的某一方面的行为准则和品德规范。

一. 简答题

1、应用文的历史发展?

1) 上古时期;与人类文化起源同步,实质是上古“实用文体”

2) 先秦两汉:秦统一中国,改革文字。实现书同文,公文写作形成较完整的体系,文

种较丰富,分类较明确,体系趋于完整。汉承秦制,公务文书有了新发展,有较严格分类和明确的行文关系。

3) 魏晋南北朝:应用文的自觉时期,名家名篇辈出,理论成果丰硕。

4) 唐宋时期:高峰期,文体完善,制作规范。

5) 元、明、清:沿用唐宋,文种趋于定型稳定。

6) 辛亥革命后:古文体向新体变革

7) 新中国建立:1981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87

年正式颁行,后又经修改,足见重视。

2、计划与规划、安排、方案、意见、设想和打算的区别?

1) 计划

2) 时间三五年以上,有远景目标轮廓,用“规划”

3) 时间不长,内容单一,强调时间进程和分工,用“安排”

4) 对工作精心部署,全面计划,强调措施步骤用“方案”

5) 对工作任务提知道思想,基本原则,用“意见”

6) 对要做的事有想法,但缺乏经验,用“设想”

7) 对近期要做的事有初步想法,用“打算”

3、述职报告的特点是?

1) 自我评价(与一般工作总结的显著区别点)

2) 按标准评述

3) 呈现政绩

4、公告和通告的区别?

1) 发布机关不同:公告由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及其职能部门发布,通告不受限制

2) 使用范围不同:公告面向国内外,通告限于国内一定范围

3) 内容特点不同:公告是事后通知,通告事前制定并具有强制性

4) 发布方式不同:通告可张贴,公告不能张贴

5、通报和通知的区别?

1) 内容范围不同:

2) 目的要求不同

3) 表现方法不同:通知主要用叙述,语言平实,通报可兼用叙述,说明,分析和议论,

感情色彩浓

4) 行文时间不同;通知在事前,通报在事后。

6、报告和请示的区别?

1) 内容不同:请示一文一事,报告 内容广泛

2) 对象不同:请示只送一个领导机关,报告可多头主送

3) 处理方式不同:请示需要批复,报告一般不需要批复

4) 行文时间不同:请示是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应用写作期末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

应用公文写作

应用写作复习资料

应用写作复习资料

应用写作复习资料

应用写作复习资料

理论复习资料(公文写作)

《应用写作,公文写作期末复习资料.doc》
应用写作,公文写作期末复习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