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

2020-03-02 11:30: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有人说,作家是用自己的笔蘸着自己的心血和胆汁在写作。“写得性情品自高”,高品位的作品,是作家苦心经营的结果。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正如蜜蜂的采花与酿蜜。唐代诗人罗隐的咏物诗《蜂》道出了其中真谛:“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因此,一个善于学习的学生就应具备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的品性,方能酿出香甜美味之蜜;一个善于教育的老师就应具备养蜂员的睿智,方能收获香甜美味之蜜。

阅读与写作现状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现状是:学生读得少,阅读的品位不高,阅读随意性大,“读”与“写”之间的通道不畅。

我校语文组曾对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令人担忧。

一是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上,多数高中生在文学书刊方面的消费少得可怜,与他们动辄买几十元一本的教辅资料反差巨大。时间上,绝大多数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不足半小时,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时间逐渐减少。兴趣上,多数学生喜欢看《读者》《格言》之类的文摘,还有不少学生挑动漫类、武侠类、流行类等休闲或快餐文学来看。其实,多数学生还是能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的,知道阅读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尤其对提高语文成绩效果明显,但升学的压力,课业的繁重,严重挤压了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而一些家长和一些非语文教师为了各自的目的,不主张甚至打压学生课外阅读,严重抑制了他们的阅读激情。因此,学生的阅读最直接的冲动是为了打发时间,舒缓压力;或者有一种投机的心态:想花尽量少的时间去获得最多的收成。

二是阅读的随意性和功利性制约了写作的激情,影响了作品的品位。学生阅读的时间不多,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就更少了;读了,有了点想法或感触,就是懒得动笔。有时,阅读后也做一些摘抄,但坚持不久;能坚持下来的,也是东抄西放,没有明确分类。至于家长或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同读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然后一起聊一聊读后感受、心得,那更是凤毛麟角。作品是作家用自己的笔蘸着自己的心血和胆汁写出来的,没有一种心灵甚至生命意识的体悟,怎能深入作家的心灵?又怎能参悟作家的生命意识从而激发自身生命意识,写出洋溢着自身性灵的高品位的文章?其实,就连我们的教材“课本”,有些同学也是浏览式阅读,至于《读本》,相当一部分同学也没有真正用心去读过。这就是我们花了不少时间进行作文训练,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根源。我们割裂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在双向交流活动中进行既有利于双方思想启迪、又能相互促进思维能力的训练,我们着力太少。读,成了低效率随意性的读;写,成了无趣味无目标的写,这也就是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的失衡问题。

敞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学生的作文,技能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方式等因素是可以并且能够教会的,但思想品位等因素是教不会的。“写作”成功需要综合性学习,需要广泛阅读才能打开眼界和思路。从他人的思想中受到启发,获得灵感,从而有新的发现,推陈出新,写出有品位的文章,这是一条养成作文能力的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或本学科的狭小圈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与科学的渗透、个人与社会的融合,才能走出“小我”,写出“真我”文章。因而加强指导,优选品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的蜂蜜都与“蜜源”有关,同样,好的作品都与“品位”有关。“居高声自远”,学生的阅读品位高,写作品位就高,这是毫无疑义的。高中学生的语文课时少,阅读时间很有限。教材(《课本》《读本》)选的文章也不可能每篇都讲。老师该站出来当好引路人了。

首先,指导学生找到“蜜源”,采集好的花粉。文学像一扇窗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包罗万象的世界。引导学生走进这个世界,“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叶圣陶)。

孟子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作家笔下的山川美景,充满了自然的灵气和作家的灵气,作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导学生体悟春的活力、夏的热情、秋的成熟、冬的深邃,感悟作家寄寓山水草木的情和意,或歌颂赞美,或感伤哀悼。以大自然的博大丰富学生的内涵,以大自然的纯净美化学生的情感,使之洒脱自然,骨气兀立。让作品中体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感人肺腑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炽热感情,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如落花飘零在水上,芳醇学生的心房;如杂花萌动江南,绽放在学生的心间;如春雷震响天地,回荡在学生的心头。能够多存一份厚道,多存一份同情,多存一份宽容,多存一份理解,对世界充满爱心,文章自然有深度、厚度。

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家笔下的历史掌故、社会人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引导学生走进作者表现的社会生活,辨识真善美和假丑恶,培育睿智而达观的精神情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读《屈原列传》《〈指南录〉后序》《谭嗣同》《与妻书》等,你会敬佩屈原、文天祥、谭嗣同、林觉民这些英雄,你会为他们丹心一片照汗青的情怀深深感动;读《巴尔扎克葬词》《巴尔扎克之死》《永远的巴尔扎克》等篇章,你会敬佩他的为人,为他的崇高人格所折服。读《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等,可以明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读《守财奴》《破留希金》《悭吝人》《儒林外史》等,你会看到金子的奴隶,吝啬鬼肮脏而丑恶的灵魂;你会鄙弃。读《五人墓碑记》,可以感受“激于义而死”的悲壮,感受“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沉重„„这些作品,把“个人”与“集体”、“现实”与“理想”、“对人”与“对己”、“利”与“义”等有审美冲突的问题放在一起,能让学生在情感震憾、理性思考中达到审美超越,形成自己的见解与看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富有个性的人格才充满魅力。鲁迅之所以难忘藤野先生,是因为在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与行为横行的年代里,藤野先生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出淤泥而不染的个性——追求科学、献身科学、无民族偏见、热情关心一个来自弱国的“低能儿”。哥白尼之所以为人所景仰,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坚持真理,宁死不屈。诸葛亮之所以为后世所推崇,就是因为我们被他的大智大勇、感恩图报、忠心耿耿、一腔赤诚的人格魅力所叹服„„让学生通过故事、人物形象等文学形式及文本中所体现的理念的暗示,伴随着情感震憾、审美体验,从课文中学习做人处事的价值标准,模仿课文中歌颂与赞美的人物,逐步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人格,培养勇于创造的精神。

其次,引导学生分辨“蜜源”,特立独行。“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自觉提高阅读效率,提高阅读品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陈晓明曾批评说,流行书都有水分,并提出建议:“别看流行的图书。”他认为,如果学生模仿学习其中的很多人生观或者生活态度,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话有一定道理,但未免有些夸张。作家止庵说得好,中学生的阅读口味谁也改不了,但口味也有高低之分,所以中学生应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自己喜欢的那类书里最好的。他表示,现在很多中学生选择的书都是同一口味里层次偏低的书。“男同学喜欢玄幻的,就爱看流行的《诛仙》,其实你可以看《魔戒》或者《哈利·波特》;女同学喜欢爱情小说,但别看流行的青春文学,世界上有一大批好的爱情小说,比如库普林的、茨威格的;如果喜欢看励志的,可以看看《鲁滨逊漂流记》。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些书离他们的生活太远,其实一点不远,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总之,我们尽可能用疏导式指导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只有高品位的阅读,才能写出高品位的作品。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及阅读与写作课的专家们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后认为,阅读与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技能,是语文学习的“一体两面”。

阅读与写作是对人的素质的综合要求。阅读与写作的水平,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要提高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决不仅仅限于技巧和方法,它还涉及到人的情感世界、审美能力、思维方式、思想灵魂、人格魅力等因素。因此,一个人阅读品位和写作品位高低,涉及到他的一生修养,将影响它的一生。当学生的写作关注人生的时候,就意味着走上高格了。

迎来一派自由创作的星空

蜂蜜是怎样炼成的?据观察研究,是工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窝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人们常说“百炼成钢”,而蜂蜜才真正是百炼而成的呢。同样,学生要写出好文章,也要如此“吞吐”如此“酿造”。

有人曾说过,读书如果不动脑子,不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纵然读得再多也只是浪费时间。这么多年来,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提高看,我们的确有同感。看来,中国古话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不能成为我们教师捧在手上的“真理”的,特别是对于科目多、学时少的现代高中学生。实践才能出真知,反复“吞吐”训练才能显成效。

首先,文山寻宝——素材与话题。

学生要将阅读转化为写作能力,需要目标,那就是话题。读了之后要思考:读的哪些东西可以为我所用。用话题将材料统一起来,活学活用,就能避免读的随意性和写的盲目性。比如学了屈原的《离骚》,就可以做探究性的学习。屈原的材料可以从那些角度开发,用于那些话题,经过探究可以明白——

话题:生命、精神卫士、责任、爱国等。

观点分析: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永为后世敬仰。2.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放弃。3.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4.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5.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强烈的爱国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其次,自由臧否——写评价鉴赏文章。

在写作训练中,注意挖掘并赞美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鞭挞假丑恶的东西,以导向学生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常常反思生活中的俗语、成语,辩证思考它们所表现的道理;常常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物进行辩论,通过这些方法,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新解“班门弄斧”。该成语的原意是妄自尊大,在行家前辈面前卖弄学问、显示本领,告诉我们求学需要谦虚谨慎;但如果反其意思考,在求学与做学问时,我们是不是也需要“班门弄斧”的精神,“班门”乃进取之门,“弄斧”乃进取之道——求学做学问,要敢于向专家前辈怀疑和挑战,这样才能有创造,才能有新学问产生,新发明问世,才能滚动人类文明的车轮向前推进;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班门弄斧”史。

总之,艺海拾贝,任他五彩斑斓,只捡最灿烂的。经典范文,总是携带着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文化精神的浸润和陶冶,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境界。而写作能够起着文化传递、人格塑造和精神建构的重要作用。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文修养,信息时代的一种核心技能。由此,学生当能时时有一种写作的冲动、写作的激情,我手写我心,写作自然成为自己一种内在的需求,争做写手也就成为一种可能。

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当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爱好的时候,他们会把写作当成一种“闲情逸致”,当成一种兴趣,当成一份甜蜜的事业去做,乐此而不疲。

当然,学生自由而辛勤地写作,除了作者本身具备的才气与灵气以外,重要的还有勤奋。勤奋,就是大量的读书,读好书,翻阅资料,记笔记,捕捉灵感,善于发现,沉淀知识,厚积薄发;写出的文章,一遍一遍地修改、校对、更正,字斟句酌,直到满意为止。

一篇佳作的问世,如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字里行间饱含着写作者的心血与智慧,文字中流溢着飞扬的文采,让人感动,叫人陶醉,给读者一种精神享受。这时在字里行间耕耘的人,就会有一种愉快乃至幸福的感觉,并且会有一种上了瘾的感觉,一天不码字手就会发痒,写作便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生命意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写作小结

阅读与写作4

阅读与写作试题

阅读与写作课程设计

《阅读与写作.doc》
阅读与写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