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2020-03-04 00:41: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数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形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新理论,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变为扎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当然,也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层涵义,即:它的思想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三个基本方面;它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层含义,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其内涵集中表现为两大要素:时代性和实践性。

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第二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或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需要根据各国国情与各国国情的发展和变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今各国,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另一种观点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指和泛指两种含义。从特指来看,它是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从泛指来看,当代中国的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大众化,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之后,学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除了分别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外,学者们开始思考并研究作为一个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和表现都带着中国的特点和特性,深刻揭示中国具体实践的规律性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有学者认为,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说新话”、“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就是要不断提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文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破除对三种教条主义的迷信。[11][10][9][8][7][6][5][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意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讲座的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基本意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课题指南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课题指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什么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doc》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