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多样化

2020-03-02 04:28: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多样化

[摘要]我认为音乐学科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富有激情、最充满活力、最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学科,很多学生都喜欢音乐,期待着上音乐课。但音乐课也不是一直都充满了阳光。为了让学生在“乐中学”、让老师在“乐中教”,让我们一起来构建快乐而多样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向往的快乐天堂。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多样化 多媒体 培养 试听结合

情景表演 音乐游戏 器乐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要努力传播音乐文化,而且要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发掘创新能力。改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实践过程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中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喜悦。 一,运用多媒体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了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我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乐段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学生自主讨论,给了学生更多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的空间。最后,我让学生进行分组创编,充分展示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使欣赏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

如:在教《小小的船》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学生随《小小的船》音乐走入教室,课件上呈现出蓝蓝的天,弯弯的月,闪闪的星.学生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仿佛进入了梦境.在学会歌曲后,我采用黑灯来营造一份宁静,温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着所感所想,这些早已不是歌曲中所限定的内容了.学生在学唱这首歌时,大量地注入了自己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想象,对歌曲有了全新的理解. 例如在《草原就是我的家》这一课,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欣赏《草原风光片》,看后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看完片子后有什么收获,你能模仿马,羊,牛走路,跑步的动作和节奏吗?二是你能自己用声音来表现这些动物的声音节奏吗?三是遇到暴风雪的时候,怎样保护小动物,这三个问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思维活跃的学生能想出较多的方法,差一些的学生也能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想出一些方法,通过自己的表现来理解音乐,体会音乐的美。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艺术是抽象的艺术.它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是这种特性,可以给人在广阔的想象天地中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同时,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我有一只小羊羔》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行吗? 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 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问\"是儿童好奇心和认识需要的表现形式,\"问\"反映了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和探索奥秘的兴趣.\"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始发环节,是知识之母,也是创造之母.没有提问也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个问题毫无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所以,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和培养学生地求知欲和好奇心.

如教唱《大鹿》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动物,它们中间发生了不少恐怖而又惊险的故事.然后在背景画中贴上了一座房子,一支猎枪,再配上背景音乐.这时,有几个同学实在忍不住了,大喊了起来:\"老师,你怎么还不讲故事呀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学生有了很强的求知欲望,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四、视听结合

在欣赏歌曲时,学生还能借助歌词基本理解,但欣赏乐曲就比较吃力了,有时乐曲已经结束,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只能用\"好听\"或\"不好听\"来评价乐曲,这是因为音乐比较抽象,不象美术那样具体直观。因此,我在组织教学时,尽量借用直观的事物如:录象、幻灯片、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激发其欣赏兴趣,从而把学生引向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中来。例如: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了幻灯片教学,随着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夜色茫茫的田野,小青蛙玩耍、捉害虫、在荷叶上跳跃的场面;小青蛙勇敢的面对暴风雨的侵袭;风雨过后,太阳在公鸡的啼叫声中升起,小青蛙继续在绿色的田野里歌唱、欢舞的情景。这样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孩子们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深了孩子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五、情景表演

教律动时,以往总是“教师编,学生做”这种机械式模仿,束缚了学生们的手脚和大脑。我在教学中打破这个常规,让学生自己听音乐、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象,把听到的音乐用自己的手、脚 做动作去自行发挥、自我表现。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地去表现自我,这既有利于自信心的树立,也利于良好个性的培养;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课堂。例如:在欣赏《口哨与小狗》时,我看到很多学生和着那诙谐、活泼的音乐旋律,随心所欲地摇晃着脑袋,拍动着身体,一副顽皮、神气的样子,自己仿佛就是音乐中的小主人,吹着欢快的口哨,心爱的\"小狗\"在其身边摇着尾巴,蹦来跳去。\"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通过表演,激发了孩子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乐曲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

六、音乐游戏

在欣赏教学中,运用音乐游戏有利于小朋友们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例如:听赏《火车波尔卡》时,我让小朋友们边听边跟着音乐做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火车的鲜明形象和欢快的音乐情绪。形式多样的游戏是培养儿童认识音乐世界,提高音乐素养的良好途径。

七、让器乐教学在课堂飞翔

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把器乐教学作为一种音乐美的探索、表现和鉴赏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乐器技能时,尽量避免那些枯燥的纯技术训练,将器乐技巧融于音乐作品之中,通过乐器和乐曲所蕴涵的美感来激发他们学习器乐的信心。器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辅助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培养演奏家、音乐家。因此,不管学生会民族的吹打乐还是会拉弦弹拔乐,不管学生会西洋的吹奏乐还是会弓弦打击乐,只要能辅助教学,为教学提供有利的服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都应该加强。这不仅能促进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为课堂音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增添更亮丽的光环,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总之,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发展音乐思维、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经过这四年的教学,通过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深入运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双方都觉得教学效果比较好,它极大地改善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把过去只能“听得见,看不着”的单调传统教学形式,变成了现在动感的“有声有色”的教学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师生双方都达到各自的目的,即教师完成了教学工作,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又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音乐的熏陶。 虽然只通过四年的教学,在教学上也学到了一些技术,但也同时感受到本组教学研究力量的不足。在今后接下来的课题研究中,如何多样化教学?这是我们今后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问题,我决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奋发,不断钻研,不断借鉴其它学科的成功经验,努力提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与应用能力,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加深入,争取获得更大的成绩。

找准切入点 课堂多样化

小学数学多样化作业

小学音乐课堂管理技巧

小学音乐课堂图谱教学法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设计初探

音乐作业多样化设计的实践反思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思考

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课堂多样化.doc》
小学音乐课堂多样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