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调研报告

2020-03-01 21:20: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仙桃市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根据有关要求,近期我局对我市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集体座谈、典型解剖等形式的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 基本现状

1、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仙桃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闻名世界的体操之乡,众所周知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湖上有渔歌﹑坡上有樵歌”是这里民间音乐舞蹈的真实写照,“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是这里文化艺术景观的生动表述,“雕龙雕凤雕吉祥﹑绣花绣朵绣美好”是这里雕花剪纸的形象描绘。陈友谅故居、诸葛亮读书台、百里排湖逐渐被世人熟知, 仙桃 人开办的书法、绘画、音乐、美术创作及培训场所在这里随处可见, 仙桃 人自己创作的小说、诗词、散文、影视作品在全国纷纷夺奖, 仙桃 人创作的麦秆画、叶脉画、贝雕、油画、国画、书法等工艺美术作品从这里走向全国冲出国门。众多的艺术门类、众多的创作人才、众多的培训场所、良好的文化艺术创作氛围、众多的文化资源无疑为 仙桃 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初具规模的园区和基地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仙桃 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起步早、品种多、不平衡、缺品牌、少

聚合、效益不高等特点,但以下这些园区和基地已初具规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摸索了一些经验,市场效益还是大有潜力的。

江汉文化产业创意园该园区坐落在干河小南村,2009年4月开园,总投资9000多万,主要以展销本地书法、绘画、手工艺品为主,同时举办花鼓戏、皮影戏演出,兼营餐饮。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年销售200万元左右。不足是,流动人口少,销量不大,展厅品味不高,艺术精品不多,发展资金不够。

沔阳影视文化产业园该园区成立于2011年12月13日,坐落落在市工业园文化宫,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现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5名,从事影视创作人员2名,其中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2名,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3名。该园区以公司制运营,主要从事影视文化开发,影视剧创作、拍摄,影视基地风光展示,群众书屋,舞蹈培训,餐饮商贸、商务办公等。该园区成立前后,先后参与和协助拍摄了电影《沔州烽火》、《生命回归线》、红色经典电视剧《洪湖赤卫队》,前一月又协助拍摄了电影《沙湖沔阳洲》;自主投拍了《完美的爹娘》、《爸爸我不认识你》、《富老汉买房》等六部反映地方风情的微型电影,播放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1年先后承办了电视剧《火线》的研讨会;全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会议;中国文联、中国影协在 仙桃 举办的“送欢乐、下基层”文娱活动;成功举办了三届 仙桃 市影视文化艺术节; 300平方米影视展厅,展示了省里授予的 仙桃 沙湖湿地、仙桃 沔城基地、仙桃 郑场渔泛峰这三个基地的风光,先后接待外地客商和文人墨客50000余人次;50余平方米的图书室,藏书

近万册,每天接待市民近200余名;500平方米的舞厅,每晚免费开放,人头攒动。不足是,影视精品不多,品牌效益不高,发展资金不够。 三伏潭麦秆画生产基地仙桃 麦秆画充分利用麦秆本身光泽纹理质感,经过选材分节、熏蒸漂白、劈秆刮平、粘贴麦片、绘图复样、雕刻熨烙、剪裁拼接、组装上框等十多道工序,使普通麦秆变成精美工艺品,堪称楚天一绝。现基地位于三伏潭,属小作坊模式,负责人为知名工艺美术大师邓友谱,有技工10名,年产值60万元。该基地创作作品3次荣获国家级金奖,《国色天香》《天女散花》《红楼梦》作品被中国博物馆香港艺术馆美国匹兹堡艺术博物馆收藏。不足是,创作水准有待提高,生产场地有限,发展资金窘迫。

沙湖淡水贝雕基地 淡水贝雕是我市独具湖乡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一绝。该基地坐落在沙湖镇,年产值150万元,产品系次纯手工艺品,涉及人物花鸟古楼船等五大类30多个品种近千个花色。产品远销港澳台北美西欧中东等40 多个国家,目前该基地按照责任公司方式运作。不足是,专业人才不够,图样设计陈旧,产品不精,发展资金受限。

叶脉画基地 叶脉画工艺美术创作室先设在刘口村委会四楼,有创作室三间、展厅一间使用面积近800平米。由工艺大师刘长青牵头,创作人员20名,年收入30 多万元。该室创作的叶脉画免烧陶艺泥获发明奖。不足是,宣传不够,作品欠精细,专业队伍难以形成。

书法创作及培训基地 该基地为书法家何慧敏创建,使用面积1100平米,以书法篆刻创作中小学书法短期培训幼儿书法教学为主。不足是,个体力量有限,场地受限,带动作用还发挥不够。

3、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为文化产业的壮大营造了环境

近几年 仙桃 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选择以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为突破口,在规划中着力体现“四大转变”,即:在文化发展上由注重事业向事业、产业发展并重转变;在文物保护上由注重保护向保护、利用并重转变;在发展投入上由依靠政府向政府、市场并重转变;在发展路径上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并重转变。为了发展文化产业,先后多次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前不久,市委宣传部又组织文艺人才、企业老板到河南画虎村,郑州文化一条街,山西王家大院进行考察,拟定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规划建设示范带头文化产业园区,如排湖休闲娱乐园,沔城旅游新镇,刘口文化美食美食街。排湖和沔城的新建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刘口文化美食街已基本竣工,目前正在加大文化招商力度,将文化企业优惠引进。这些措施,必将堆动文化产业的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存在问题

1、聚合效益差仙桃 文化产业园及基地规模不高,分布较散,缺乏整体效应,难以形成产业群。加之产业品牌没有做强做大,吸引力不够。

2、融资渠道窄资本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投入是文化产业起步阶段的重要来源,但我市现行的融资渠道相对窄小。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的发展大多因资金不够,设备无法更新,人才难以招聘而固步不前。恶性循环导致产业只能停留在小打小闹,作坊式经营阶段。

3、专业人才少 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我市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发展不力,很大程度受人才匮乏影响。特别是工艺品的设计和创作人才不多,后继乏人。名大师和名专家急需要加大对后备人才的培养。

4、宣传力度小一个名人可以带活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可以带活一方经济。小小 仙桃 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就有2位,国家一级词作家一名,很多小说家,书法家全国有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个。这些都缺乏宣传,没有名人名作效应,就没有文化产业品牌效应。

三、对策与建议

1 强化组织领导文化产业是特色产业,是朝阳产业,也是无烟工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指导。要尽快成立“发展文化产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策划、组织、协调和规划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分析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2 强化政策扶持努力争取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含金量高、可行性强、支持力度大的具体政策措施,从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减少收费额度,为项目落户我市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对文化园区建设中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先期投入。争取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和产业项目的鼓励及人才奖励。

3强化项目支撑文化产业要发展,项目支撑是关键。在发展文化产业

过程中,我们要想方设法通过壮大优势项目、抓产业园区建设、让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等举措,努力培育产业支撑体系。一是扶持壮大优势项目。坚持把优势资源、优势项目推向招商引资一线,吸引战略投资伙伴加盟文化企业。如,有悠久历史的沙湖淡水贝雕,三伏潭麦秆画,刘口叶脉画和免烧陶艺。二是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在培育产业支撑体系过程中,我们要导入工业发展理念加快园区建设,实现集约发展,培育聚集效应。如,现已有基础的江汉文化产业创意园,沔阳影视文化产业园,沔街文化美食街,书法美术艺术艺术培训等。

4 强化营销策划 如今的市场已步入高度的社会市场营销阶段,没有策划就没有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品牌营销活动实行科学策划是企业的必然选择。我市现有的文化产品在包装设计、品牌创新、产品更新、推广销售等措施上必须要有专家支持,要用工业的理念运作文化产业。

5 强化规模经营 规模经营才能形成市场、才能产生聚合、才能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沔城可以将旅游资源精细划分精心设计为宗教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城堡文化、自然风景文化等专区;沔街除了饮食文化外可专营美术工艺品,可将 仙桃 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尽可能多聚合在一起,形成规模;文化步行街可将书法美术声乐培训聚合在一起。总之,品牌效应的形成离不开规模经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更离不开规模经营。

重庆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评选办法[1]

新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开始申报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五大文化产业园区

文化产业园区研究报告

园区调研报告

石化基地及园区建设分析报告

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仙桃市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调研报告.doc》
仙桃市文化产业园区及基地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