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学设计

2020-03-03 01:30: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五彩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 (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描述的画面非常美,但是由于学生没有亲眼见过五彩池,仅以文字形式让其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中间缺乏形象的声像资料的依托,那是很困难的事。所以有关五彩池的录像资料、图片资料对学习这篇课文是十分有帮助的;另外,选择合适的音乐有助于学生想象和朗读。课文比较长,所以要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再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作讨论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 教学重点: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理解五彩池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

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

理清结构:

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的第2、3小节。按总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

板书:池

三、精读课文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 板书:像葫芦 像镰刀

像盘子

像莲花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鲜艳多彩 变幻神奇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 (比喻,颜色丰富,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板书:红、黄、绿、蓝、紫

咖啡色、柠檬黄

天蓝色、橄榄绿

(摘录描写五彩池颜色的词语)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板书:

2、五彩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池水鲜艳多彩,变幻神奇。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

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板书:1.“我”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

2.“我”深深赞叹五彩池的美。 2.齐读

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3.师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川藏龙山上的五彩池不仅池美,而且水也美,怪不得游客们一到那儿,就被那奇异的景象——(生)迷住了。同时,不禁从心底里深深地赞叹——(生)美啊!藏龙山上的五彩池。

齐读最后一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像葫芦

像镰刀

像盘子

像莲花

水——颜色多彩、变幻神奇:红、黄、绿、蓝、紫

咖啡色、柠檬黄

天蓝色、橄榄绿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 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doc》
《五彩池》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