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教学设计

2020-03-02 12:48: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五彩池》教学设计

章贡区沙石中心小学

曾燕华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表达能力。

2)能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提高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教学难点:

想象文中比喻句描绘的景象,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学过哪些写景的文章?你认为哪里最美?那你是从哪里了解了它的美呢?(文章中)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的地方旅游。这个地方是哪呢?是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的五彩池。(师板书课题:五彩池)。生读课题。

2.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读懂写景的文章。(参考单元导读)。 过渡: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读懂文章的方法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五彩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读后,课件出示重点词,以指名领读、抢读等方式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初读课文读懂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很认真,那“五彩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做好交流的准备。) 师:想好了吗?谁先说说。 生:我读懂了五彩池的形状很多。

师:(板书:水池形状多)真不错,就像他这样,直接把你读懂的意思说出来,谁还想说?

生:我读懂了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颜色?

师:请你来讲给同学们听。(板书:原因)其他同学还读懂了什么?

生:五彩池有很多颜色。

(板书:颜色多)

生:我知道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师:对。(板书:地点四川藏龙山)

生:我还读懂了五彩池里的水其实都是清水。

师: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各种颜色呢?学习课文时请你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

(汇报读懂的内容,是对学生初学效果的肯定,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信心。)

4.提出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师:同学学得很认真,自己读懂了这么多,那在读书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说“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你是不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板书:在人间) 生:为什么池水会有那么多颜色? 生:为什么叫“五彩池”?

师:你能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不错。(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为教学重点的确定提供了

依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归类提示,可以有机地渗透发现问题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美丽

1.请同学们带着不懂的问题默读2―4段,思考:什么地方让你感到神奇美丽?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3.全班交流: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抓住重点的词语谈一谈。

如:“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生1:水池像宝石一样,很美。

师:水池还非常美。(板书:美丽)

师:如果这句话这样说(出示投影:“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自己读读,感觉怎么样?

生:去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我们就想像不出水池美丽的景象。

师:那加上“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出示原句投影)你看,有了这部分内容,怎么样?

生:更能看出水池的美,更能帮助我们想像出漫山遍野的水池是什么样的。(顺势点击课件让学生看一看水池的样子)

师:根据老师查找的资料,五彩池的水池总共693个,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水池遍布山野,就像一颗颗晶莹的宝石。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

师:你读得太美了!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一句的教学,训练目标明,层次清,淡化了内容的分析,着力于引导学生体会、感受语言的美。)

师:(打全段内容投影)同学们,刚才,我们读出了水池很多,很美,那么,这些像宝石一样美丽的水池都有什么样的呢?我们再来读读后面的这几句话,看你还能感受到水池怎么样。下面,老师和大

家一起接读。老师读句子的前半部分,同学们接着读,咱们先来试试。

师:水池大的――

生: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

师:小的――

生: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师: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

生:一圈圈彩带。

师:把大大小小的水池――

生: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师:有像――

生:葫芦的。

师:有像――

生:镰刀的。

师:有像――

生:盘子的。

师:有像――

生:莲花的。

师:大家知道该怎么读了吗?我们再来读一遍,这次要求大家要带着感情来读。

师:(最后一句读完后)还有像„„同学们,还有没有啊? 生:有。

师:让我们放飞想像,想想还有的像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有像苹果的、有像冰山的„„)就像同学们所说的,课文中也用了一个省略号。

师:这么多形状,老师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了?谁来帮帮我?

学生:形状各异、千姿百态„„

4.还有哪些神奇、美丽的地方?„„

(在这里训练学生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五彩池”的神奇、美丽。训练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5.师生合作读课文(配乐)

(在这里配有课件播放“五彩池”的美景,使学生在音乐声和图画中完全投入到课文中读得入情入境,老师适时的参与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达到高潮。)

6.课文学到这里,面对这样的“人间仙境”你最想干什么?

生:想去看看。

生:放假可以去旅游。

生:希望五彩的瑶池,就在我们赣州。

„„

四、美读课文,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刚才看录像时,我发现同学们都被五彩池深深吸引住了,那大家想不想把这美丽神奇的景象读出来呀谁愿意读啊?

1.学生自己练读2-4段,找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好好练练。 2.全班汇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站起来美读,同时播放录像。

(这里先后采用听、看、读多种方式,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感情层层加深,认识不断升华。)

3.假如你现在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上,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齐读最后一段。小结:课文最后一节和开头呼应,再次突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使用这种前后呼应的写法。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刚才细细游赏了五彩池,我相信那儿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当小导游,给五彩池写一句广告词,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 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

《《五彩池》教学设计.doc》
《五彩池》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