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伴好读诗

2020-03-02 06:22: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青春作伴好读诗

———高一诗歌起始课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这是一节为刚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设计的诗歌导引课,试图体现“语文教育民族化”的教育理念。“诗教” ,用诗来教化人,是古来的传统;但遗憾的是,这一传统被当代语文教育所抛弃。现在我想把它重拾回来。 这节课授完以后,还将在高一安排两个后续的语文实践活动:上学期举办一次现代诗歌朗诵会,下学期举办一次古典诗词背诵展示会。所以,这节诗歌导引课是个开场,试图让学生从感性、理性上初步知道什么是诗,为什么要读诗。

二、这节课不使用任何现代教育技术。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印有5首诗的纸,足矣。这样的课可能更像语文课。

【教学过程】

一、导言:诗为何物?(使学生知道“诗言志”)诗为何物?作为文学之骄子的诗,它的本质是什么?古人说:诗言志。

(板书)言是表达,志是情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板书)诗是传情的,情感是诗的生命。

二、例说“诗言志”(使学生具体感知“诗言志”)

读王家新的《伦敦随笔》: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在那里母语即是祖国你没有别的祖国。

在那里你在地狱里修剪花枝

死亡也不能使你放下剪刀。

在那里每一首诗都是最后一首直到你从中绊倒于那曾绊倒了老杜甫的石头„„

要求:把这首诗自由散读一遍,一定要出声读。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五位女兵中有一个喜爱诗,在掩体后面小声地读诗,

准尉斯瓦科夫过来问:“你在和谁说话?” 女兵答:“我没有说话,我在读诗。” 准尉问:“为什么要读出声?” 女兵说:“这是诗啊,准尉同志。”

女兵的感觉是对的。诗是有音乐性的,诗“歌”———“歌”嘛,在有声语言中才能完美地感受诗。 (《伦敦随笔》表达了身在异国他乡的诗人深切的乡国之思。)

三、为什么要读诗?(使学生从理性上体悟诗)

1.诗与人生(使学生知道诗为人生平添许多真善美的光辉)

既然知道了诗为何物,那我们为什么要读诗?现在已不是唐宋时代了,那时的中国,真是泱泱诗国, 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男女老少都能吟诗作赋,七岁的小姑娘在送别哥哥时都能口占一绝,传之千古:“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宋代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可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知识经济时代了,“数字化生存”时代了,还有几个人读诗?读诗的都没有写诗的多,谁还读诗啊?我们有那么多的数理化习题要做,有那么多的史地生的书要背,我们连踢球甚至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为什么还要读诗?不读诗就能死吗?是的,在有些人看来,诗是微不足道的。的确,没有诗,人类不至于毁灭。但有了诗,人生就平添了许多美、善、真的光辉。

诗是最富于魅力的艺术。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盲人乞丐在街头乞讨,胸前挂一块牌子,

上面写着:“行行好吧,给我点钱。”行人匆匆而过,无人施舍。这时过来一位诗人,把牌子上的文字改为: “春天来了,可是我看不见!”结果许多路人停下脚步给乞丐以施舍。

由此可见诗的魅力。现在让大家读诗,是因为你们正处于人生的诗歌时代。在我看来,人生分为五个阶段:十五六岁之前,充满天真和幻想,那是童话时代;上了高中,到大学,直到三十岁以前,基本特点是充满激情,不用考虑柴米油盐, 只关注鲜花、云朵和社会正义, 如诗如画,

色彩绚烂,这叫诗歌时代;三十到五十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人 生的画卷像长篇小说一样展开, 波澜起伏,

所以叫小说时代; 五十岁到七十岁, 经历了人生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的苦乐悲欢、世态炎凉,对功名利禄看得淡了,像散文一样清新淡雅,所以叫散文时代;七 十岁以后,洞察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奥秘,可以俯视人生,进入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叫哲学时代。当然,信仰宗教的人最后应该进入宗教时代。

你们现在已经进入人生的诗歌时代, 正在经历诗意盎然的青春岁月, 你们是天生的诗人。 这

段岁月如果不以诗为伴, 不大量读诗,

那会成为无法弥补的巨大遗憾。 当你们在数理化的包 围中疲惫不堪时, 我请你们读一点诗;

当你们在网上和网友无聊地胡侃时, 我请你们用那时 间读一点诗。 读诗,

会成为你未来永恒的神圣记忆; 读诗,

会成为照耀你生命旅程的精神之

光。今天我们这堂课就叫“青春作伴好读诗” 。

(板书课题)

实际上,

当我们不懂诗,

还处在孩提时代的时候, 我们已经得到了诗的爱抚。 我的家 在农村, 我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 儿时晚上乘凉屋外, 对着草丛中闪烁的萤火, 望着天边横

亘的银河,爷爷教我读杜牧的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 看牵牛织女星。当时对诗的内容不太懂,只是忙于寻觅天上的牛郎、织女星。可以说,当人 生刚刚开始的时候,

诗便把我们带入美好的境界,

让我们拥有美丽的幻想和幻想的美丽。 不

仅如此,

诗还引导我们走出无知与愚昧, 引导我们追求崇高。

请看冰心先生翻译的一首小诗 《假如你只剩下六分钱》 (指读)

朋友,

如果你口袋里只剩下六分钱,

就用三分钱给你自己买一块面包;

用其余的钱买一把芬芳的

会使你充满了新的希望的水仙花。

这是马耳他共和国的总统同时也是诗东· 布蒂吉格写的一首诗。 诗中的面包和水显然有 所象征,

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物质神)

那么诗人对精神和物质追求的态度是的? (在只剩

下六分钱的时候,

仍然不放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我完全赞同诗人的主张质是基础, 上层建

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们不能以此就认为先追求物质生活,物质生足时再追求精神生活。 为什么这样不可以呢则人的欲望无穷, 物质追求永远也不会满则即便满足了, 再去寻找精神 追求,

已经像桃花源的渔人一样,

再也寻不到精神的家园为什么再也找不到精神家园了? (已

经在物求中钝化了对美的感觉)

布蒂吉格这首诗是有所借鉴的。 伊斯兰教 《古兰经》

里记载了创始人穆罕默德的一段话 我有两块面包,

我就用其中一块换一朵水仙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 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 诗

人是受这句话启发, 创作了这首诗。

(齐读读诗可以美化我们的心灵, 读诗也是使人的需要。

萨特说:写作是我们净化自身的需要读诗、写诗也是如此。一首好诗,有时可以影响一生, 甚至影响无数人的一生。下面请大家看诗人朗费罗的《人生礼赞》 ,这首诗自 1838 年以来,

一百多年中,影响了几代美国人。 (指读)

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对我说,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

昏睡的灵魂等于是死的,

事物的真相和外表不同。

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

它的归宿并不是荒坟;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

这话说的并不是灵魂。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

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

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

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艺术永恒,时光飞逝,

我们的心,虽然勇敢、坚决,

仍然像闷声的鼓,它正在

伴奏像坟墓送葬的哀乐。

在这世界的辽阔战场上,

在这人生的营帐中,

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

要做一个战斗中的英雄!

别指靠将来,不管它多迷人!

让已逝的过去永久埋葬!

行动吧,———趁着现在的时光

良知在心中,上帝在头上!

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

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

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

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

也许我们有一个弟兄

航行在庄严的人生大海,

船只沉没了,绝望的时候,

会看到这脚印而振作起来。

那么,让我们起来干吧,

对任何命运抱英雄气概;

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

要学会劳动,学会等待。

这首诗被誉为

“真正美国心脏的跳动” ,

是美国精神的 “蒸汽机” 。 什么是 “美国精神” ?

(开拓进取,一往无前,个人奋斗)这首诗是美国精神的宣言。

2 .诗与时代(使学生懂得诗能记录时代)

教师范读北岛的诗《宣告》 :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这首诗的副标题是 “献给遇罗克” 。 遇罗克是谁?你们可能不知道, 但从今天起你们应 该记住这个名字。

(教师介绍遇罗克之死:两次高考,成绩名列前茅,但不予录取,原因是家庭出身不好,是 右派的儿子。想当兵保卫祖国,但连体检的资格都没有。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在“*”开

始不久写了一篇《出身论》

,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的逻辑是不对的,一 个人的出身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

不能因为出身而剥夺一个人应有的权利。 就因为这篇文章,

遇罗克被捕入狱,竟然被判死刑,执行枪决,死时年仅 28 岁。 )

在那个靠卑鄙和虚伪活着的时代, 在那个荒唐至极的时代, 年轻的遇罗克被杀害了。 诗人北

岛用这首诗记录了那个悲惨的时代。

3 .诗与文明(使学生懂得诗能记录文明)诗能记录时代,诗也能记录民族的历史与文明。 指读《黑人谈河流》 :

我熟悉河流:

我熟悉那些像地球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里流的血液还要古老的河流。

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

我在幼发拉底河中沐浴,当朝阳还是年轻的时候。

我在刚果河畔盖小茅屋,河水抚慰我进入梦乡。

我眺望着尼罗河,在河边建起金字塔。

我倾听密西西比河的歌唱,当亚伯拉罕·林肯顺流而下新奥尔良,

我看见它的浑浊的胸膛在夕阳中闪着金光。

我熟悉河流:

那些古老的幽冥的河流。

我的灵魂成长得像河流一样深沉。

这是美国黑人诗人休斯的代表作。 “我了解河流”

,这里的“河流”可以象征文明,因为 人类文明都发祥于大河流域。 读了这首诗, 我们能够知道:

黑人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

人类几大文明的发祥时代都留下了黑人的足迹。 正因为诗记录了历史与文明, 所以各民族最

初的文学主要是诗。 雪莱说:

自有人类便有诗。 确实如此。

古希腊最早的文学是 “荷马史诗” ,

古巴比伦人用削尖的芦苇在泥板上写下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加美什》 ,古埃及最早的文学 是诗集《亡灵书》

,古印度最早的文学是《吠陀》诗集和史诗《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

古中国最早的文学是《诗经》和《楚辞》

。诗在中国几千年来美不胜收,没有哪个民族的人 像我们的先辈那样充满诗意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作为他们的后代,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自己 的生活也充满诗意呢?

四、感受诗意(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诗意)

1 .教师讲自己感受的诗意

你们一定体验过富有诗意的感受,因为我体验过。我在农村长大,大一时放假回家,

一进村子,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就感到一下子回到了童年。这就是诗意。现在是秋天,落叶 飘飞,手里捧着一片落叶,你会感到捧着整个秋天。这就是诗意。

2 .学生讲自己感受的诗意

五、课堂总结

读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艺术化。 读诗是一种逃离方式, 暂时逃离沉闷的现实, 逃离枯燥

的生活。能读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们把世间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

美的意念称为诗意, 最美的感情称为诗情,

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 让我们多读诗、

多背诗,尝试写诗,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让我们的青春与诗为伴。

(东北师大附中 130021

青春作伴好飞翔

青春作伴好还乡散文

青春作伴好读书演讲稿

青春作伴(推荐)

青春作伴的日子

青春路上梦想作伴

红尘作伴青春放歌

五月初立夏 读诗好乘凉

书香作伴

读诗有感

《青春作伴好读诗.doc》
青春作伴好读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