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的演讲报告

2020-03-03 10:11: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尊敬的刘行长,尊敬的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今天给我这个荣幸,可以和这么多理财师大家在一起渡过一个快乐的下午时光。其实刚才我跟刘行长说,我今天在这里,跟所有人最大的差别,就是你们特别的会理财,我自己从小学开始就特别的不识数。所以我觉得,今天我面对大家,真的是有敬畏之心。刚才刘行长跟我介绍说,在座的理财师,做一个事业背后信心的保障。在08年这样一个秋天,大家都笼罩在次贷危机之下,大家都在看到股价的暴跌,大家都看到当英文成为通用语言,美国成为坚挺语言的时候,华尔街出现了问题,我们充满了茫然、仓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面对经济形势、未来,如何面对我们的客户、手的财产?我今天在这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行人,在我看来,财产的意味不是一种数字,它最终的价值相关于人维系在上面,其实财产是一个变量,一个数字,并不意味着它和人的信心、心灵的宁静和自我价值的确认一定成为正比。所以我想,一个真正的理财师,首先他是一个高级的心灵咨询顾问,他所要完成的一件事情就是让他的客户把当下的财产与他个人未来的幸福紧密相关。这个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值得祝福的行业,因为我们打理的不是别人家财产数字,而是在打理一个家庭的幸福,和他们未来的信心。今天没有人可以绕过次贷风暴、金融危机这个话题。前一些天约翰先生找我聊天,他跟我说,我的身份是做过高盛银行20多年的总裁,我从一个银行家出身,到现在布鲁金斯研究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他们是如何成长的,中国未来的成长又可以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信心呢?他说他们有一个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跟美国人是持平的,汽车的饱和量将达到11亿辆,他举到能耗、原油一系列的数字。他说我想问你,我们到那个水准的时候,大家会幸福吗? 2008-10-26 13:32:48 于丹

我跟他说,在这次的会议当中,我们在这次都迟到了,因为车堵塞的非常厉害,现在还没有达到2030年,就已经有了这种情况。所以约翰先生说,他更希望看到一种精神模式,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里,经济模式是可以相互仿效的,但是精神模式不可以,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语言是国际化的,但是语法一定是民族化的。比如说我们的消费心态,大家看这次的金融风暴,我们看到,在各个媒体上,中国的金融学家,经济学家都在表态,这一次对于我们影响不大,为什么呢?这仅仅是因为次级债这个模式没有在中国推广吗?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来判断,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消费惯性起着一个潜规则的作用。假如人都是从20岁-60岁是他的职业生涯,那么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美国人最大的差别,就是中国人从20岁开始挣钱,挣到60岁他终于可以买房子了。美国人从20岁先把房子住上,到60岁他终于把贷款还清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是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民族,土地、牛羊、子孙、房子,这一切农民朴素的理想,他要看到眼里,握在手中才是他的财富,他不会赊帐过日子,他不预知未来。所以中国很难存在大规模的次级信用贷款,中国往往都是信誉者,因为他不是给自己存一份日子,而是他希望博得更大的利润才去贷款,他要有足够的抵押才会去贷款。 2008-10-26 13:34:02 于丹

我们现在就是处于这样一个转型时期,现在有人说,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使我们幸免了这个危机,也许有可能我们的生活习惯就会让我们吃亏,所以说它不一定是多么大的一个惯性,回回都可以让我们侥幸。文化就是文化,它有特性,有利有弊,有劣势有优势,但是我们必须要认清楚。我很感谢这次理财师的年会给我这样一个外行人的机会,跟大家来探讨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能理解举办方的用心,就是因为我们所打理的这些客户,每个人都是在文化体系当中成长出来的一个个体,他无法割舍和历史的血缘。

2008-10-26 13:38:57 于丹

但是我们的心态和价值观一定带着传统的烙印。传统是什么?今天我们首先不能做一个复古主义者,让大家都回到传统,这是背道而驰的。其次我们不能做异元文化时代,中国的儒家文化在主流意识形态当中已经约束中国的民主和科学,我们还要重新复古回到异元文化吗?今天谈论古典文化有一个前提就是立足当下,完成多元文化语境他的化合完成,我们有些内

在的价值体系是断层的,我们今天需要的是一次文化全新的融合。什么是文化?中国的周易易传上有一个叫做是关乎人文,观察人间事项百态,以化成天下,流化天下,在人心中形成一种社会化的信仰,判断和价值取向,这个就是文而化之的过程。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文化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我们都在这个文而化之的过程。那么具体说来,我们面临的一个个体,理财师的成就感在于什么?在于让你的个体,在你对它的服务体系当中获得他最大的自足,什么是一个人的自足呢?你先让他能够看清未来,不要纠缠在局部利益上。一个格局大,有变化观能够看到未来的人,那么你跟他会有一个最好的默契,可以说,初步的人们做事都是在做技巧,做技巧会找眼前的利益,一个投资一支股票它的得与失。看大环境,要看潜在的机遇,把握未来。中国的文化教我们这些东西吗?中国的儒家文化大家都认为它是一种比较沉重的、承担责任的文化,其实这里面有很多思想方法论。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子以似绝,在思想方法上孔子有四样东西说是要不得的,是什么呢?叫做勿臆、勿必,勿固,勿我。

2008-10-26 13:44:46 于丹

一个好的理财师要学习这些方法,我们总要有期待和目标,我想说的是,破除一个小气的执著,我们可以有方向,但是未必计较目标,目标是什么?就是我从这里往后面走,我必须要自己撞到一个点上那才叫目标。方向是什么?以那个点为中心,可能向左、右10度夹角,如果我不是这个目标就失败,那人就太容易放弃了。所以怎么给自己一个变通?怎么去判断什么是正确的方向?我觉得思想方法很重要。孔子还说过一句话,他说我智呼,有鄙夫,如果要来一个干粗活的人,他说我空空如也,我不是一个事事通达能做具体事的人,我的智慧是什么呢?就是一个思想方法,他接着说他的方法叫做我扣其两端而竭焉。任何一件事情放在你的眼前,要问他最大的利益是什么?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最大成长的契机在哪里,最大的威胁在哪里?放弃它有什么开始,不放弃有哪些收益。这就是古代人教我们的思想方法,教我们用一种思想判断去把握这件事要变通。论语当中有简单的四个字叫做君子不器,就是说做一个真君子,不要说我就是一个瓶子、桌子,一旦你说我是什么,你的形态就固化了,你就不能再成为其他的容器,你不能改变自己的形状。君子不器,就是指真君子一生中随物浮形,要求你不要变化调整自己的生命能量,这才是一个君子的大器向。所以中国文化会给我们什么呢?不一定提供非常具体的方法,但它会提供给我们思维方式,它不能改变今天社会上种种的灾难,但是它会改变我们面对灾难的态度,这个就是文化的态度。所以我相信,从中国文化里面学它的一种格局,建立大格局,一个好的理财师,自己格局大,客户格局大,那我们才能做大事。为什么要有格局?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所以才为其所陷,据大的话,你当然可以布局,人生七十就是一张棋盘,它是一盘围棋的棋盘,你如何去做都是在你的手里,所以下围棋的人一开始就是在四角上放棋子,把局布好。有成长型的客户是从现在看未来,他对未来有信心,我要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一个人的坐标活在哪里,比眼前的数字更重要,这个就是我们要看到大处。所以我相信理财师都会面对要用什么举措,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叫做收获。

2008-10-26 13:52:03 于丹

中国的道家更有意思,我建议大家去读读庄子,什么叫有用,什么叫做没有用?庄子说,一棵树长到一握两握粗,砍回家就可以回家拴牲口,

三、四围可以盖房子。

五、六围可以做棺材。再大了呢?就没有用了。庄子说,如果有这么大的一棵树,它就是一棵神树了,大家可以乘凉、聊天都可以在树底下,那么大的树就是神木,所以庄子说,要颠复一种世俗的想法,而超乎大家的有用,我们认为叫做无用,其实说超乎有用视为大用。这个思维方法,我觉得是道家最高明的地方,我们能够看的到吗?我们能够去发现吗?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它讲了一个故事,它说有德国的兄弟俩,在上个世纪初到美国淘金,到了纽约发现生活成本太高,哥哥原来在家乡会种地,有一个小手艺,所以他觉得要找一块土地,所以他

去了加州。弟弟年轻什么都不会,他想反正我什么都不会,他索性留在纽约读书打工。他读了一个哥哥认为什么都没有用的专业就是冶金。四年过去,哥哥辛辛苦苦的种卷心菜、腌泡菜,娶了亲过着富足的生活,但是弟弟大学毕业什么也没有。弟弟来到加州来看哥哥,哥哥看他什么也没有,让他跟他学习腌泡菜,也娶一个媳妇。当哥哥教他种菜的时候,弟弟突然跑到屋里打了一盆水,把水放到土地里,当水沉浸到土里以后,上面浮出了一层金沙。弟弟说,哥哥,你一直在一片金矿上种菜。如果说你养养他,万一养成房梁呢?养成棺材板更值钱。但是我们能想到它是一个金矿吗?中国文化,其实有一种态度就是不从功利着眼,会看到更大的利益,我们要综观大气象。成长型来自于一个人的自信心,稳定的价值系统,来得与恒常变化的标文,所以我主张,中国人的文化体系是儒道都有。刚才我说都儒或者是都是道家都不好。儒道都有是什么呢?在盘古开天辟地之时,有六个字,神圣这个词大家非常的熟悉,圣于地,神于天。但是什么是神什么是圣呢?就是指我们在大地上做一个圣贤,像中国儒家一样承担责任,认同规则,有的时候要牺牲自我的利益,但是承诺起来对社会应尽的使命,这个很崇高,表现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当然我们所理的很多的财产,就是由于你入世,你个人努力换得的价值肯定,这个就是圣于地。什么叫神于天?我理解这个就是道家的态度,如果说胜于地就是儒家,那么神于天就是道家,我们的心灵,中国人的心灵,始终是在宇宙自然中永恒飞翔的。

2008-10-26 13:59:41 于丹

如果我们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车马搭乘它穿越了,我们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最后一个目标就是由心,就是让我们的心真正的遨游起来,让自我得以实现,但是不要淹没在物质里。所以道家主张人一定要做到心由万任的自由境界,财产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幸福,但是它也会约束幸福,怎么样让我们的幸福既跟财产有关联,又不是唯一性关联,达到心由万任,这是理财师很高级的境界,所以你要跟你的客户沟通一点道家的态度。在这个世界上,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每一个中国人就其社会人格来讲都是儒家,就自然生命来讲是道家,所以用一点道家的性格来做儒家的事情,这样是最容易成事的。每天我们都在旅游、闭关、休闲、闲云野鹤,那我们就未免太自私了,所以我认为最好的就是把事情认认真真做到,我们要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蓬勃的幸福,这个就是儒道都有。所以中国文化有时候会教我们一点态度,它能够让我们智慧起来。道家庄子里面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万物都有它自成的道理,不可成说。中国的道家是一种智者的态度,他们的态度让人心淡薄很多,这个就是无为而不为,无为对高的境界就是无所不为,因为他能拥有的更多。我们再说美术,任何一个美术馆、艺术展,他的构图、线条,在我们评价了那么多之后,大美是什么?中国艺术家的主观境界,石涛说我把一张白纸普开,我觉得自己的心已经浸入了春江水,花草都在我的心里绽放,难道这些都跟我们的客户理财有关系吗?有一句话叫做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是在牛羊的眼里,都是饲料。这很像是说我们的时代,我们真的是鲜花少了?还是牛羊的眼光多了呢?我相信理财师会有很多的委屈,我们如何尽力,但是只要财产数字出现一点不如意,我们的客户就翻脸了,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以牛羊的眼光去看,饲料就叫有用的,它导致有效价值的增长,所以鲜花的有效价值仅仅是充饥而已,你还可以看到更多的自我价值吗?还能看到心灵的自足和审美吗?你能让他明白万物的成理不用明说,要从容面对一个增长吗?这是中国人的态度,我们能做到吗?

2008-10-26 14:03:08 于丹

中国是讲养心养气的,孔夫子说,天地浩然正气怎么能养在眼里呢?禅宗有一个弟子问他的老师,你说我们的人生寿命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心胸,地有的人心胸小。他的老师说,闭上你的眼睛你造一座城池讲给我听。这个弟子就开始想,他想了一个很大的城池,他一点一点讲来,描述了很久才讲完,他的师傅听着又跟他说,你闭上眼睛造一个毫毛,他闭上眼睛就造了一个很小的毫毛,他师傅问,这是用你全部的心造成的毫毛吗?他说我没有办

法想别的事情去做。这个时候他明白了,你的心大心小,要看你的气象,如果你的客户一直关注是一个大城池,那么你们的理财计划就用三年五载是这个房子,三年五载是这个道路,还有道路、桥梁,这个城池的未来很大,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但是也有一些人,一根毫毛,一个股票跌了就有可能是一根毫毛,如果夫妻吵架或者是公司的问题没有解决,都是一根毫毛,如果人拌死在这样一个事情上他很难心头开朗。所以关注技巧,理财着手要在细节,但是着眼要在大格局,也就是说,着眼越大,着手越小,越有反差,越容易成事。 2008-10-26 14:07:14 于丹

所以我以为中国人活在自己的经验系统之中,我们不能改变中国的规则,但是我们自己会在规则之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让自己的这种心灵判断的东西更睿智、清醒。中国文化可能大家看到有太多的误区,有很多误区系认为中国人过于僵死的,伦理化的。你比如说中国人对于这个世界上得失的一些看法,可能在很多的时候,大家会说,中国儒家讲究仁爱,讲究包容,讲究一种毫无底线的对人的友好,但其实,孔子的学生去问孔子说,老师我能做到以德抱怨何如?我们在世界上少不了碰到怨,可能有人对不起你了,你如何做?要以德报怨吗?还是用你自己的善良道德去包容吗?学生说我可以做到,你觉得我怎么样?孔的就问他一个问题,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这个时候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孔子给他的答案是八个字,他说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这句话放在今天使更合适,我们的现代生活,大家都生活在两条线里,第一条是以法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他保障全民的公民安全和公正使,最高一条线是以伦理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最低一条线就是以直抱怨。如果我们每个人可以在这个系统之中,我们就是在现代化格局之中激活传统文化。我们要跟我们的客户沟通,让他们知道这些,我们要让客户有信心,因为我们的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我觉得一个好的理财师永远都是一个光明使者,特别是遭遇失败的时候,我们如何面对。所有的失败都是阶段性的,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习惯于对着结果哭泣,你们也会遇到一些客户经戳说,命运对我不公平,我这么善良与努力,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惨败的结果?因为我觉得,我们要跟他们沟通一个概念,这个真的是结果吗?什么叫结果?结果、结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不可改变的后果才叫结果。没有明天吗?

2008-10-26 14:14:33 于丹

如果生活还在继续,我们看到阶段性的结果都不是结果,都是变化能力,我不知道理财师有什么求易性的思维,如何创造新的价值。我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说有弟兄两个,专门做手工的陶艺罐子,然后在里面画满彩绘,然后装船到一个大港口卖掉换口粮。有一年他们把罐子装上船,刚刚出海就赶上大风大浪,等他们挣扎到了港口城市,回头一看,罐子都打碎了,没有一个好的。这个哥哥当时就大哭起来,他说这么好的一座大城市谁要破罐子,我们明年的生活怎么办?弟弟什么话也没有说,他转了一圈,发现这个城市比他哥哥想象的还要发达,发达到房地产蒸蒸日上,家家户户都在买房子和装修房子,于是弟弟回来的时候,手里就拿着一把大锤子,把哪些罐子砸的还烂。弟弟说我们不卖罐子了,改卖马赛克,现在流行马赛克,不流行卖罐子了,最终他们通过装修获得比卖罐子更大的利润。一个优秀的理财师要有这种能力,你告诉他没有到最后的结果,我们就说没有结束。中国文化始终是生生不息变化的,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不可能给大家说的更多,其实更多的东西是你喜欢这个问题,亲近这个自然,然后我们用心就能够体会到的。我们能够体会什么呢?其实文化给我们的这些字样,这一切要求我们有一个丰富多彩的心, 去面对如此仓惶的世界。儒家有一句话叫做智者不惑,上面是一个或者的或,什么叫或者?我们成天跟客户打交道,可以选择是叫做或者,什么叫智者不惑,用大智慧养出这颗心,稳稳的托住不迷惑。我们谈文化养自己的心,然后对他人负责。有一个哲学家,他每天在研究一个命题,就是人跟世界是什么关系?终日苦想想不到答案。有一天晚上他写论文他的小儿子在捣乱。他告诉他的孩子说,你能把这个撕裂的世界地图使可以粘好,我就跟你玩。不到20分钟,这个孩子就粘好了。他说你怎么

粘好的?他说,爸爸你这个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当然不知道这个世界长什么样,但是我起码知道一个人应该长成什么样,所以我把它翻过来粘的,我这么想,当一个人是正确的时候,他的世界应该也是正确的。那么这句话说完,这个哲学家突然就找到了答案,我也希望这句话能够送给我们在座的每位理财师和你们的客户,我们今天是从次贷危机金融风暴说起的,我们所处的世界到处都是碎片,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子,粘补不了,但是在这个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头像,我们可以按照人的样子去粘贴,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方法去做,我们的理财师,我们的客户都会有一个完美的世界,谢谢大家。

读于丹教授

于丹教授的人生哲理

观于丹教授演讲心得 刘倩如

于丹教授《感恩教育》观后感

于丹教授《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于丹教授论语的观后感

经典见我心于丹教授演讲稿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新生开学典礼演讲!

于丹现象

于丹演讲稿

《于丹教授的演讲报告.doc》
于丹教授的演讲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