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教案

2020-03-02 13:00: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自然界的水循环

开场白: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内容位于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地理必修Ⅰ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我将从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设计各种形式的水循环图。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运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位于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本节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通过思考《如果地球没有了水》这样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地球上水的认识。 ②根据课堂所涉及内容,同学间合作探究长江水的补给形式,并观看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看、说、指、画、比、辩、”等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③收集黄河断流现象的有关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等,并完成本节第二个活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

因为“相互关系联系的水体”是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坐铺垫的,所以我确定这部分内容的重点为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关系并识记理解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和地理意义

三、教法

为了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承上启下的特征,我采用课前导入和讨论法、提问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促进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去处理知识。

四、学法指导

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我主要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观察、归纳、分析,在自己的发现中学会运用知识,提高能力,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兴趣。

五、教学设计

针对本节知识点繁多内容较抽象这样一个特点,我将运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深入讲解,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巩固提高;作业布置;这样四个个环节进行,时间分配如下;导入新课3分钟;深入讲解,师生互动30分钟;课堂小结,巩固提高10分钟;布置作业2分钟,一共45分钟。下面我将对这四个教学环节进行一一说明。

一、导入新课

为引起学生注意,轻松的进入新课学习,我采用媒体播放地球有关水的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景:“地球是水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很多地方还闹“水慌”? 整个教学过程准备围绕“地球为什么闹水慌”这一主题来组织教学。

二、深入讲解,探索新知

为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究和思维空间,我采用巧设问题,步步引导的教学方法。展示“陆地水体类型以及储量百分比图”, 引导学生读图,完成后面知识点的学习;首先提出:地球闹“水慌”的原因。陆地水体按空间分布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陆地淡水的储量很少,只有0.3%。这是地球闹“水慌”的原因之一。

然后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我们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为什么主要依赖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为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我选择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展示水资源循环周期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内可恢复。而其他水体更新周期很长,冰川更新需要1600年,相当于是不可再生的水资源。同事哦指出这是地球闹“水慌”的原因之二。 这样通过设问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而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的学习,是本节重点和难点。由于学生缺乏对水体相互转化的认识,所以我将通过展示“河流径流与降水量的关系图”、“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和“河流与潜水、湖泊水相互补给示意图”。通过详细分析所展示的图例的方法,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突破难点,使学生掌握陆地水体补给的规律,同时让学生理解陆地水体补给的时空分布不均性,强调雨季闹水灾、

2 干季闹旱灾,是造成“水慌”的又一原因。

接下来是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这个知识点的讲解,也是本节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对概念性知识有初步的了解,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课本知识,说出水循环的概念以及自然界水循环发生的领域;然后再针对水循环发生的不同领域作详细讲解。创设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全球闹“水慌”现象越来越严重?是地球淡水资源在减少吗?引入水循环内容的学习,加深印象。为了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采用边讲解边画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学会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从而突出重点知识的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读图画图的能力又达到了传授知识的效果,并且让学生明白地球淡水资源是在不断循环的,是一个常量,地球“水慌”加剧大部分原因是人造成的,包括过量使用水资源、污染、浪费等。

由于华北地区闹水荒的现象比较典型,所以我选择提供华北地区的一些生产、生活情况资料,创设第四个问题情景:华北地区处在半湿润气候区,为什么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怎么解决?

组织一次合作讨论,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倾听。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合作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做出总结,引伸出水循环地理意义的讲解,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

本节内容尽管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人文精神,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三、课堂小结,巩固提高

根据夸美纽斯的教学巩固性原则,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例题讲解后,通过抽个别同学上黑板演算,其余同学在草稿本上完成练习的方式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讲解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提醒.

四、作业布置

为增强同学们图文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要求同学们课后独立画出各种形式的水循环示意图。

六、板书设计

为了使整个板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我采用的是纲目试板书格式,完成本堂课的教学。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圈分布———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

3、水体联系———相互补给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形式——海陆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循环

2、水循环的意义: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教案,说课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doc》
说课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